秦朝的著名武將白起、王翦、蒙恬、王賁哪個才是傳說中的戰神?
請先把王賁排除,把李牧加上。然後我們再來分析分析。
蒙恬最大的功績應該是築長城,擊匈奴,但是沒有將匈奴圍殲,應該是利用30萬的軍團優勢擊潰匈奴。匈奴一旦靠近長城便會被射成刺蝟,所以不敢南下。
然而,李牧卻用十多萬戰國士兵,採取穿插包圍的方式,將幾乎相同數量的匈奴圍殲,所以匈奴不敢南下牧馬,因為那比蒙恬恐怖多了,去了整個部落就沒了。所以,無論在戰術還是戰果上,蒙恬不如李牧。
王翦滅趙,滅燕,滅楚,其中滅趙跟李牧直接對抗,如果不使用反間計,王翦八成攻不下李牧。當時的趙國經過長平一戰,國力損耗慘重,在這種情況下,李牧依然能夠正面兩次大敗國力鼎盛的秦軍,殺了秦軍十幾萬,這是戰國後期誰都無法做到的。即使項燕也是在背後偷襲沒有防備的李信才能獲勝。然而,王翦打敗項燕,必須採用優勢兵力和背後偷襲,因此,如果正面對抗,王翦很有可能不是李牧的對手。
有些會說,能使用反間計也是將領的能力,但是那反間計不是用在李牧身上,而是豬一樣的趙王遷身上,所以這一點只能說李牧運氣太差,碰到個豬隊友。至於作戰能力,李牧應該高於王翦。
好了,最後戰神就在白起和李牧之間做選擇了。
這兩個人差不多都是一輩子70來戰,從未敗績,白起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面對的是趙括。先使用欺騙手段替換秦軍主帥,引誘趙軍出擊。後通過騎兵切斷趙軍糧道,然後正面後撤,通過兩翼穿插夾擊,將趙軍切成三段包圍。
這個戰略跟李牧對付匈奴和秦軍幾乎如出一轍,不同的是,李牧不需要正面後撤,兩翼穿插包圍更為迅速,能夠及時解決秦軍,再奔赴另一條戰線。而且白起的軍隊是六國中最強的秦兵,李牧帶領的是國勢將亡的趙軍。
白起圍困趙括整整46天,不能消化,最後趙括戰死,尚有20來萬趙軍成為俘虜,秦軍的傷亡人數相當。而且,我懷疑秦軍正面後撤併不完全是有意,就如韓信進行垓下之圍一樣,是被項羽打敗,不得已後撤。但是通過人數優勢和兩翼大軍進行合圍,讓對方始終無法突破。
通過以上分析,僅從戰略戰術上看,李牧才是名副其實的戰神。
先說白起吧。以前也寫給他。其平生打七十餘戰,攻七十餘城,殲敵數百萬之眾。襲韓魏,殺犀武,虜公孫喜,水灌鄢城等,白起作為軍事將統帥其軍事頂點在於秦趙長平之戰,此一戰殲敵45萬,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其核心作戰指揮藝術奇襲,長途奔襲,迂迴穿插,分割包圍等為後世幾千年攻防作戰中所沿用。猛將必發於卒伍。白起就是從士兵到將軍的代表。當然也有說其殺氣太重,號稱人屠。但不可否認其在秦統一過程中國之良將,國之柱石的作用。其軍事生涯可以用"戰--勝--殺"的循環簡單描述,說其為戰而勝不過。
王剪父子,大秦名將,王剪四大名將中唯一得以善終之人,其為人出事則更為圓滑。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在滅楚戰爭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但在滅趙過程中,基本未擊敗過趙名將李牧。其子得其軍事真傳。
蒙恬,軍事世家。第一次滅楚之戰中為李信副將,以失敗告終。其主要功績在公元前215年,帥30萬大軍經榆林驅逐河套地區匈奴。穩固秦北方。
單純的戰爭而言,白起生為戰,死亦為戰,更適合"戰神"之稱號。
首先排除蒙恬和王賁,然後來看看白起和王翦。
白起發跡於親昭襄王時期,一生征戰無數,無一敗績。經歷七十六大戰,勝六十四,平十二。長平之戰,殲滅趙國四十萬大軍,更是一舉成就中國歷史殺神的稱號。
王翦成名於秦始皇時期,最大的功績是帶領秦國掃滅六國,統一天下。
但是單論打仗運籌的話,王翦應該是不如白白起的,如果沒有白起一生征戰,給秦國營造了一個大好的環境,後面的王翦也沒有那麼大的機會去施展自己的才華。
但是這只是單論打仗而言的,王翦不如白起。但是加上政治考量的話,白起不如王翦。起碼王翦知道進退,最後得了善終,白起卻落得個自刎的凄慘下場。
若是單論打仗而言,白起是戰神無疑,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更喜歡稱他為「殺神白起」,或者「人屠」。
在說這四個將領誰是最強戰神之前,小編想給大家分析一波。
白起,戰國軍事家,秦國名將,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他征戰六國,為秦國一統天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戰功赫赫。其擔任統帥幾十年間,攻城70餘,殲敵百萬,一生無敗績,人稱人屠。他用兵靈活,擅長用奇謀來打圍殲戰。巔峰是長平之戰打敗趙軍,開創了中國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為秦國鋪平道路。後為秦王不容,且為范睢嫉妒,被賜死。
王翦,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主要戰績有,剷除呂氏,計殺魏齊,攻破趙國首都邯鄲,徹底打敗楚國,功勛卓著。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謀,在那個時代來說難能可貴。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描述王翦的。
王賁,王翦之子,隨王翦攻滅六國,有赫赫戰功。著名的事例有,水淹大梁,奪取遼東等。
蒙恬,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他出身名將世家,自幼就胸懷大志。蒙恬的戰績主要是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修建長城和直道。後被胡亥賜死。
這四個人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將軍,都為中國歷史進程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要論哪個最厲害,小編認為應該是白起,他真正地能被稱為戰神。他所處的時代,正好是承前啟後的時代,對秦國來說有不同一般的意義。而他積極地利用秦國能提供的優勢,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白起參與領導的戰爭,很多都是以少擊多,從無敗績。王翦的戰鬥光輝,很多都是建立在白起的基礎上,不論從戰鬥成例還是從六國心態上來說都如此。王賁更是如此,沒什麼創造性貢獻。蒙恬的功績永遠達不到白起的高度。
都稱不上,我有一篇文章,專門探討白起和吳起的,最後結論是吳起是戰神,那其餘幾個就不用再提了。原文如下:
吳起,後世稱「兵家亞聖」;白起,後世稱「殺神」,另外還有一稱呼叫「人屠」。他們是大家公認的戰國時期最厲害的兩位將領。那麼今天我們推演一下,如果吳起率領他的魏武卒,白起率領他的秦銳士,在沙場上進行一次遭遇戰,大家設想一下,他們倆人誰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呢?
荀子說過:「魏武卒不可遇秦銳士!」
這樣一看結果好像很明顯,商鞅變法後秦軍的軍事力量突飛猛進,雖然吳起的魏武卒也不差,但比起秦銳士還是有點虛的。
追溯幾千年的中華歷史,看過許多經典戰例以後,終於讓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決定軍隊戰鬥力強弱的因素很多,但將領的才能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吳起一生戰功赫赫,經歷七十六戰,無一敗績,以弱勝強,以少勝多,這種劣勢作戰吳起也打過,縱使戰場千變萬化,吳起也能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絕不可能驚慌失措,軍心潰散。
吳起曾言:兵不在多,而在其治!
紀律嚴謹的部隊,就算打了敗仗也不可能軍心潰散,失魂落魄,而且吳起善於利用人性激發士兵的戰鬥力,陰晉之戰,吳起就利用人性的虛榮,打敗五十萬秦軍。
「人屠」白起,威震六國,一生也無敗績,他之所以令六國畏懼是因為他的軍事思想和孫武吳起都不一樣,孫吳二人的軍事思想屬於正規軍事家思想,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而白起不一樣,什麼不戰而屈人之兵,這種思想他就沒有過,他是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宗旨。
論打殲滅戰,毛主席都佩服白起,長平之戰,六十萬圍住了四十萬,孫子兵法道:十則圍之,可白起打破了這個規則,可以說創造了個奇蹟。
因此白起不僅僅是個善戰的將軍還是個多謀將軍,也是個謀戰派。
可是白起面對善守的廉頗,顯得有些智窮,他要是能打敗廉頗早就上長平戰場了,何苦拖這麼久浪費國力?
如果吳起採取守勢,白起也無可奈何,只能對持,可吳起是個軍政奇才,能攻能守,而且善於捕捉敵人的弱點,打仗沒有固定風格,就算捕捉不到白起軍事上的弱點也能用政治謀略不斷的敲打白起,讓他露出破綻。
有人說白起夠狠,很霸氣,這話就有點搞笑了,贏了就霸氣,輸了就泄氣,至於狠,那個打仗的將軍不狠?只是不屑於殺降而已,你要非讓吳起殺降,那他也一樣能做得出來的,打仗的人還怕殺人嗎?
本人的觀點,吳起強於白起,最起碼他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吳起不是趙括,不可能被白起圍起來。
韓信也曾笑話白起:殺敵一萬自損八千。
這不說明白起比誰差,只是他善於殲滅戰,利用天時地利給敵軍進行包圍,或者消滅敵軍,但像吳起韓信這類名將,都會利用天時地利,而且會運用的出神入化。
白起的殲滅戰碰上了吳起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結論:要論誰是戰國時期真正的「戰神」,吳起當之無愧!
白起一生征戰沙場三十七年,但是從未有過敗績,並且多數的時候還是以少勝多。整個最經典的戰役便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重要的戰役,首先這是中國走下統一的關鍵,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大型、殘酷、壯烈的戰役。而據梁啟超先生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所殺人數有150多萬,就佔二分之一多。更可怕的是,在白起的軍事生涯中,從未有過失敗的記錄。換句話說,只要六國軍隊和他相遇,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大家想想在沒有火藥的冷兵器時代,是多麼恐怖的事情。與秦國其他名將比起來當之無愧的戰神,但是比孫子和吳起還是有差距的。
單就軍事而言,公孫起確是無人出其右,但軍事家並不等於戰神。後世有諸多才華橫溢之輩、驍勇善戰之徒,而題中四人皆不能稱之戰神。古今能稱得上叫戰神也就寥寥數人,我覺得項羽生平冠之戰神最為合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