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曹沖稱象」背後有怎樣的歷史懸疑?
曹沖稱象的故事幾乎人人皆知。它不僅被編入各種兒童故事讀物,而且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課文。但是,這個傳統故事裡的不少情節卻值得深究。
官員們是真傻還是裝傻
故事的主人公曹沖是曹操的兒子。現在有些故事書上說曹沖是曹操的小兒子,其實不對。曹操一共生了26個兒子,其中8個兒子「早薨」,就是很小的時候就死了。曹沖是曹操的第7個兒子,他的母親是曹操的妾,姓名沒有記載,史書上稱為環夫人。環夫人為曹操一共生了3個兒子,曹沖是老大,另外兩個一個叫曹據、一個叫曹宇,後來都封了王。
小學語文課本中,曹沖稱象的故事是這樣說的。曹操問:「誰有辦法把這頭大象稱一稱?」有的說:「得造一桿大秤,砍一棵大樹做秤桿。」有的說:「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誰有那麼大的力氣提得起這桿大秤呢?」也有的說:「辦法倒有一個,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再稱。」曹操聽了直搖頭。
曹操手下的這些官員真會如此愚蠢嗎,竟然還說出「誰有那麼大的力氣提得起這桿大秤」?大桿秤不是市場上賣小東西的那種小秤。它是在秤系中穿上一根棍子,兩個人抬起東西,另有一個人專門掌管秤桿和秤砣,看稱出的重量是多少。至於說「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再稱」,簡直是異想天開。如果曹操手下是這樣一幫飯桶,那曹操後來又怎麼能夠用這些人打敗對手呢?
其實,史書上根本就沒有上述情節。曹沖稱象的故事出自古代史書《三國志》,裡面是這樣記載的:鄧哀王沖字倉舒。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鄧哀王是曹沖死後的封號。曹沖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病死,年僅13歲。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給曹沖追贈謚號為鄧哀侯,後追加稱號為鄧公。太和五年(公元232年),又授曹沖謚號為鄧哀王。
曹沖自幼聰明異常,據說很小的時候就趕上了成人的智商。當時,吳國國君孫權派人送來一頭大象。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當時的中國,只有南部邊境才有大象。曹操想要知道這頭大象有多重,就向手下的官員詢問辦法,但大家都想不出來。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這些官員真的都不知道如何辦。因為曹操特別喜歡曹沖,總是稱讚他如何如何聰明。當時曹沖就在現場,擺明了曹操是想讓曹沖露臉出彩。如果哪個官員不知趣,說出了辦法,不是讓曹操很掃興嗎?
曹操權傾朝野,「挾天子以令諸侯」,連漢獻帝都得聽他的。試想,如果有誰掃了曹操的興,那還有好果子吃么?因此,官員們這個時候一問三不知,是最明智的做法。當然,他們想來也不會說出「砍一棵大樹做秤桿」或「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再稱」之類的傻話。因為這樣說的話,不僅掉身價,而且說不定曹操會猜出你在裝傻,然後一怒之下把你的腦袋砍掉。
裝的是石頭還是別的東西
官員們都把這個出彩的機會讓給了曹沖。傳統故事裡,曹沖是這樣稱象的——
他站出來說:「我有個辦法。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然後,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曹操微笑著點點頭。他叫人照曹沖說的辦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然而,曹沖「往船上裝石頭」的做法是對的嗎?我們不妨來分析比較一下。
一頭大象的重量大約是3至8噸,取個中位數就說五六噸重吧,也就是一萬多斤。可是要找到一萬多斤石頭並搬運到一起,不知道要找到猴年馬月啊?就算不用到處去找,就在岸邊有一堆石頭,那我們再來算一下經濟賬吧。
用船稱象至少需要兩個人,一個人在船上牽著大象,另一個人在船舷邊上劃線刻記號。牽著大象是為了不讓大象走動,因為大象一走動,船就會晃動不穩,劃線的人就畫不準了。同時,不讓大象走動也是為了安全,避免因大象走動弄翻船。如果還是這兩個人把一萬多斤石頭搬到船上,再把它們搬回原地,並把這石頭一塊一塊稱出來,再把稱出來的數量加起來,那得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啊?
那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有,那就是用水桶往船艙里裝水。因為水就在船邊,往船艙里裝水相對方便得多。實際上,曹沖的做法並不是最省力最有效的。但他畢竟是個只有幾歲的小孩子,過多苛責沒有必要。但作為大漢丞相的曹操竟然「叫人照曹沖說的辦法去做」,實在是太有「興緻」了。
但事實真跟故事中說的一樣嗎?讓我們來看看史書上是怎樣記載的——
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可見,《三國志》里的曹沖只是說「把同等重量的其他小東西裝到船上」,至於往船上具體裝的是什麼,並沒有說清楚,更沒有說「往船上裝石頭」。故「往船上裝石頭」的情節,恐為後人演繹和杜撰。
當時的年齡是7歲還是更小
曹沖稱象這篇課文中,還有一個地方和史書不同。傳統故事裡描述,稱象的時候,「曹操的兒子曹沖才7歲」。可史書里記載,稱象時曹沖的年齡是五六歲。而且,故事中講的7歲是周歲,史書里說的五六歲是虛歲。如果按照周歲來說,曹沖當時應該只有四五歲。
那為何要把曹沖的年齡改大點呢?這很可能是杜撰者覺得四五歲的孩子不可能有這樣的智慧,即便是7歲也已經足夠聰明了。這種調整年齡的做法,當然是有道理的。
曹沖稱象的方法,確實表現出了很高的智慧。他首先要知道,船上裝載的東西越重,船舷沒入水的部分就越深;船上裝載的東西越輕,船舷沒入水的部分就越淺。他還要知道,一個重量大的物體和很多重量小的物體,如果用同一條船來裝載,只要重量相等,船舷沒入水的部分就是一樣的。裝在同一條船上的這些小物體,加在一起的重量總和,就等於裝在同一條船上的大物體重量。所有這些,對於今天還在幼兒園裡玩耍的幼童來說,恐怕還是很難理解的。
如果是7歲,那就大不一樣了。今天,7歲的孩子已經是小學二年級了,加減乘除都學了,生活閱歷也豐富多了,智商當然更高多了。但即便如此,一個7歲的孩子,如果沒有自己的實踐經驗,沒有對前人類似經驗的借鑒,也很難憑空想出這種稱象的方法。
其實,神童不過是智商高,但智商並不等於智慧。智商是先天的,智慧是後天的。智慧不是空想出來的,而是從經驗的思辨中獲得的。經驗既包括自己的實踐經驗,也包括對前人經驗的借鑒。稱象的智慧也是一樣,四五歲的曹沖,自己不太可能有如此豐富的實踐經驗。如果沒有對他人經驗的借鑒,僅憑一己智商是不大可能空想出來的。
是否借鑒燕昭王「浮舟」稱豬
那麼,曹沖稱象的智慧從何而來呢?南宋吳曾在《能改齋漫錄》卷二「事始」類中,曾提出這樣的看法——
予按:《符子》 曰:「朔人獻燕昭王以大豕,曰養奚若。使曰:『豕也,非大圊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人謂豕仙。』王乃命豕宰養之,十五年,大如沙墳,足如不勝其體。王異之,令衡官橋而量之,折十橋,豕不量。命水官浮舟而量之,其重千鈞,其巨無用。」云云。乃知以舟量物,自燕昭時已有此法矣,不始於鄧哀王也。
戰國的時候,北方的一個部落給燕昭王進獻了一頭巨大的豬。獻豬的使者說這頭豬的名字叫養奚若,已經120歲了,人稱「豕仙」。燕昭王派負責養豬的官員專人飼養它。15年之後,這口豬的形體像一座沙丘那麼大,四條腿簡直就支撐不起身體了,不得不整天坐著。
燕昭王命令掌管衡器的官員稱一下這口豬到底有多重。起初,掌管衡器的官員拿來十桿最大的秤,每桿大秤可以稱500斤,十桿大秤就可以稱起5000斤。他們用很多繩索把豬兜住,然後把十桿大秤的秤鉤分別掛在不同的繩索上,每桿大秤由兩個身強力壯的大小夥子來抬。可是,20個小夥子不僅抬不起來,而且這十桿大秤也打不起來。掌管衡器的官員又拿來十個秤砣,每桿大秤用兩個秤砣。這樣,一桿大秤可以稱1000斤,十桿大秤就可以稱10000斤了。可是,眾人還是抬不起來。由於用力過猛,結果十桿大秤的秤桿都被折斷了。
燕昭王問大臣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稱這口大豬。水官說可以用「浮舟」來稱量,就是用船來稱量。燕昭王採納了這一做法,最終得以稱出這口大豬「其重千鈞」。一鈞是30斤,千鈞就是30000斤。大豬的重量或許有明顯的誇張,但用船稱豬的方法和用船稱象的方法是類似的。
《符子》這部古書中只說水官用船來稱量大豬,但具體怎麼用船稱則語焉不詳。或許別的古書上有記載,但今天已經失傳了;或許別的古書上沒有記載,這就要靠人的學問水平了。
曹沖所受的教育,應該在當時來說是最好的。他的老師一定是博古通今的大學問家,很可能給曹沖講過如何用船稱豬的故事。因此,曹沖就知道用前人這一稱豬的方法來稱象。所以,大致可以推斷,曹沖稱象的智慧來自於對前人經驗的借鑒,而不是單靠神童的智商想出來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