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戊戌變法失敗後,明明可以選擇「生」的譚嗣同,為何要留下來赴死?


慈禧老太婆下令抓人是9月21日,譚嗣同被捕是26日,也就是說,他有足足5天時間逃跑,足夠了,卻靜等被捕。什麼情況?

(譚嗣同)

沒人幫他?

錯。大刀王五等人主動提出幫忙。

沒地方去?

錯。日本使館主動提供庇護。

這幾天,譚嗣同在幹嗎?

想辦法營救光緒皇帝。22日至24日,與大刀王五等商量如何救出光緒皇帝,甚至討論過入宮強救。23日,和梁啟超一起拜訪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想請洋人出面幫忙。問題是,對方不過是傳教士而已。

他為什麼不跑?

傳統的說法是,譚嗣同想用自己的死喚醒國人。一個人的血想喚醒陌生人,是不是太天真了?他被行刑的時候,周圍不過是一幫看熱鬧的吃瓜群眾。真正能喚醒一個人的,往往是其己或者其親人的血。

譚嗣同選擇留下的原因有2兩條,不少人忽略了:

第一,對生命的漠然。譚嗣同有個名字叫「復生」,那是因為他12歲那年全家遭遇大變故——遭受瘟疫,母親、哥哥、妹妹都染病而亡。譚嗣同也「假死」3天,運氣好活了過來。死過一回的人往往是兩種人生態度,要麼極端惜命,要麼漠視生命,譚嗣同是後一種。他自己說過:「瀕死累矣,而卒不死。由是益輕其生命,以為塊然軀殼,除利人之外,復何足惜。」(見譚嗣同:《仁學·自敘》,《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下冊),第289-290頁)

第二,對事故負責。「圍園殺後」的建議是譚嗣同提出來的,也是他去落實的,結果不僅沒成功,反而害得皇帝被囚,同仁被捕。對此,康有為表示懊悔,意思不這麼做,變法還能維持。康有為儘管沒有直接指責譚嗣同,但譚嗣同卻很自責。為了負責,他選擇留下來。

譚嗣同留下來,還有個考慮是不想連累家人——父親是清朝官員。如果他跑了,父親很可能成為替罪羊被殺。因此,譚嗣同被捕前留下遺書,表示此事與父親無關。總之,譚嗣同的死雖然沒起到多大作用,卻足以證明他是個「男人」。


青年,三思後擇問!譚嗣同是清好幾代官員的後人,京城眷屬成群,湖南家鄉親朋滿坐。封建社會的法度你也應知一二,犯了反慈禧的罪也是犯上,滿門抄斬,殊滅九族是常事。譚先生做法是明智的。


推薦閱讀:

TAG:譚嗣同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