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曬生活?


要看曬什麼,心智成熟只是不會曬大多數人所理解的生活。你在曬今晚食堂多加的一個雞腿,可能他會曬今天多讀的一本好書。你在曬你娃娃的九連拍大頭照,他在曬瑞典的歐若拉極光。對於可分享的喜悅,你們有完全不同的定義和標準。

也有些心智成熟的人明白,別人的生活,99%與自己毫無關係。自己的生活,也與99%的人毫無關係。而對線上的虛榮的存在感,他們毫不在意。而對於潛在的風險,他們心存敬畏。

隔三差五的,我們就會看到一些因為社交網路失言的人,因為過於愛表現自己的私生活惹禍上身。近的有崔順實女兒,遠的有郭美美,前兩天還有被官員宴請穿山甲而被曝光的考察團,這是本身就有問題的。那因為炫富惹人嫉妒和仇恨的,又是不勝枚舉。相比收益,這風險實在太不值得冒了。

陪家人,做事業,永遠是生命最本質的事情,沉迷社交圈而忽略真實生活的人,更多的是麻痹自己,沉醉在美圖秀秀下的生活里自欺欺人。也有純愛分享,不圖反饋的,每天曬些花花草草,貓貓狗狗的,而不是為了「作秀」而曬,這樣的人即使動態較多,也不意味著心智不成熟。唯獨那些將各種雞零狗碎往朋友圈裡放的人,嘩眾取寵,卻像個小丑引人偷笑。

如果你真的想用朋友圈去記錄自己的生活,那麼你最好學會分組和只自己可見。只有一些大家喜聞樂見,或者你有強烈的傳達需求的東西才建議展示給大家看。現在的信息已經夠冗雜了,我們都一起努力讓這個世界簡單點,不好嗎?


喜不喜歡曬生活其實與心智是否成熟沒有必然的關係,你看到的心智成熟人很少曬生活,是因為他們很少通過曬生活,來獲取存在感。

微信在我剛剛上大學的時候流行起來,朋友圈也風靡一時,身邊有很多人甚至會換著花樣的每天更換朋友圈的背景照片。

我就是在那個時候掌握了手機P圖技巧,無論是出去玩、讀書還是剛剛剪了一個很精神的頭髮都要拍幾張照片,加幾個濾鏡,然後用心的配上一些文字,有時候是名人名言,有時候是一段略微有些矯情的文字,有時候是自己組合的小表情。發完了之後,會為一個贊或留言興奮不已。

我的一個同學,飽讀詩書,寫的一手好字。不定時會發一些自己抄寫詩句、短文,或者寫影評、文章的讀後感。很少會看到他,對著自己寫的字找各種各樣的角度,一遍又一遍的換各種濾鏡。發了也就是發了,很少會看到他回複評論,去看誰給他點贊。

他很少會為了發微博影響到他的線下生活,每天安安靜靜的去做他感興趣的事。從來沒有那些小刻意,也不想通過去曬去獲得別人的贊同、評論。 而那時的我,會為了拍一張好看的照片而錯過風景,因為無人問津我的動態而刪掉我剛發的朋友圈。

現在,我已經很少去發朋友圈,我身邊的朋友也很少再去經驗自己的朋友圈,而去尋找新的訴求平台了。只有他,還是繼續寫他的字,在朋友圈寫影評、書評,可以說是在微商和代購中的一股清流了。 我有一次問他,發一條朋友圈有上百個人給你點贊是什麼感覺?他卻笑著說,好像也沒有什麼感覺。 我想,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吧。他的精神世界已經被自己熱愛的東西填滿,點贊與評論可能並沒有一本好書能給他更多的快樂。


我覺得曬生活和心智成熟沒有多大關係吧,就那我來說吧,我平時也不怎麼發朋友圈,幾乎不發朋友圈,但是。我並不認為我的心智比較成熟。

其實吧,我以前也喜歡經常發朋友圈。曬自己的生活,記錄每一天,心情好發一條,心情不好也發,下雨了發。天晴了也會發,偶爾有一天。我進去看自己以前發的動態,進去一看,這是我嗎,覺得太幼稚了,羞紅了臉。趕緊刪除了以前的動態。生怕別人看到我以前的樣子,現在想想,自己把動態全部刪除也很幼稚,一個人得多幼稚,看自己的動態還能羞愧,還能責怪自己,簡直就是不可言說。還把以前的記憶全部刪掉了,現在想要回憶起來以前的一些開心,有意義的事情,都沒有契機,沒有證物了。傻不傻啊!

是為了紀念生活,一直發朋友圈的我心智比較成熟?還是刪除一切從前,不再和以前一樣曬生活的我成熟?又或者是現在正在回答問題,把這些事曬出來的我比較成熟?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在成長,從一直曬,到再也不曬,到現在習慣了遺忘,我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這個問題,我不能百分之一百地肯定,但至少在我的認知中是百分之九十九。因為我的朋友圈裡很少看到我的上司、老師、朋友中的成功人士、同學中混得特別好的人曬生活,偶爾有那麼一張兩張,也很少有文字說明,僅僅只是個風景圖片而已。

有句話叫缺什麼就會炫耀什麼,也許一天到晚累得要死,偶爾休個假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你去了哪裡,吃了什麼美食,喝了什麼美酒。也許心中悵然若失毫無方向,才會想到在朋友圈裡發幾張美照,說幾句牢騷話,看看有誰關注著你,有誰會點個贊,評個語,尋找一點存在感。

個人認為天天發朋友圈轟炸式刷屏的人有三種:

1)想炫耀一下,證明自己活得很好,很高大上的人

2)做微商或直銷保險之類的人,想通過朋友圈引起人們注意,從而發現客戶的人

3)內心空虛寂寞冷,想引起人關注,尋求傾訴對象的人

如果不是這三種,我實在想不出來成天曬生活有什麼意義。平時時間安排非常緊湊,工作井井有條,人生目標非常明確的人,根本沒有時間曬生活,也沒有必要曬啊!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他的生活幸福不幸福,他心中有數,也知道如何把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完全不必要在人前顯擺,也不需要向人證明什麼,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所以不是曬生活的人全部心智不成熟,只是心智成熟的人很少會想到曬生活,偶爾一次兩次也是特殊情況。因為心智成熟的人明白,自己生活的好壞,與99%的人都是毫無關係的,自己的幸福有否,也不需要靠別人的點贊來決定!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認同題主,不全如此,但基本是這個情況。

看多了朋友圈,你就會發現有這麼幾類人:

1.從不發朋友圈。

2.很少發朋友圈。

3.頻繁發朋友圈。

其中,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又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發工作內容;一類發生活內容。

細心觀察一下,不難發現:

第1、2類人生活中比較低調、沉穩;第3類中發生活內容的相對浮躁;發工作內容的,基本也屬於前兩類人的類型,只不過事業心、進取心更重一些,但這不代表前2類人事業心、進取心不重。而第3類人在生活中多數發展平平,也沒有太高的目標和追求,比較安於現狀;或者想改變現狀,但是思維水平、行動力並不強,整體實力偏弱,比較茫然。

還有一種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性格比較小眾的人,心智不一定成熟,但是也比較低調。

頻繁曬圈的人,潛意識中是希望獲得別人關注、讚賞或艷羨的人。

因為曬的圖一般都是品質生活,各種高大上,或者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績,各種PS加效果,很多未必是常態,但曬出來,就好像他處於這樣的生活氛圍里,給他帶來極大的滿足感。這種人的生活其實是不夠美滿的,甚至是空虛的,所以時刻想要博關注,想要獲得別人認可。

還有一些在感情上失意的人,非常喜歡曬生活,其實是想獲得異性或心上人的關注,是在變相的推銷自己;或者是在強調自己的情感生活如意,其實並不盡然。

總之,這一類頻繁曬圈的人,在那些不曬的人眼中,很多都是看個熱鬧,甚至是笑話。因為你曬得越多,你的狀態、個人情況就泄露得越多。明眼人看得很清楚,當事人卻不明白。你自為以高大上,其實外表的缺陷、勉強為之的高姿態、難得享用的興趣,都一一暴露在別人的目光之下。這,有時顯得很滑稽。

不曬圈的人,生活不一定比曬的人差,也許好很多,但是他們有更多的事要忙。工作、家人、學習,健身,而且他們大多根本不在意別人的評價,認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相對而言,他們的生活更充實,他們的心智也更成熟。

那些只曬工作的人,比如微商、公司職員或主管,其實是更有目標的人,看起來頻繁在曬,其實人生目標明確,那就是賺錢升職走上人生巔峰,他們的進取意識更強,生活態度更為現實,同樣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可以說生存第一。

曾經有個問題「真文藝與偽文藝的區別」,其實在我看來,就是「曬與不曬」。

還有一類朋友,曬朋友圈從不P圖,曬得也不多,這類朋友活得隨性,自我,為數不多,也是內心強大之人。

其實,無論你曬不曬朋友圈,曬些什麼內容,你朋友圈子裡的人,都會對你建立一種早已有之的印象。畢竟你們曾經是朋友,算是彼此了解底細的人。

誰過得好不好,生活品質高不高,人生有沒有追求,事業有沒有發展,大家都清楚,再曬也是那麼回事,而且很多曬得頻繁的,直接會被人屏蔽。

所以,我想說,曬不曬都是一樣的,曬不如不曬或少曬。


這無關心智,純屬個人喜歡。個人覺得曬生活分五種。

第一:記錄生活,相信很多人出去玩都喜歡曬,原因是想記錄那一刻感受,想記錄那時的心情。等以後回頭看自己朋友圈的時候,起碼能立刻通過文字想起那一刻那一時的感受和心情。然後對比現在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最重要的是朋友圈可以幫你記錄時間,幫你保留地點,而且是:你不刪除,它就永不刪除,又省空間。

第二:分享生活。生命里不止只有工作還有生活的情調。當工作很累的時候,出去大吃一頓。分享出去,別人的羨慕也會安慰一下你的辛苦。

第三:純屬想分享美圖,我就是這一種,我有很喜歡的圖片,就想曬給朋友看,當然也會配一些文字,而且文字是越短也好。哈哈??所以啊,喜歡分享不關於心智成不成熟。

第四:發出一個觀點,想看一下朋友圈的想法。常常自己悟出一個觀點就想看一下朋友是不是也有同感或者有別的觀點。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朋友圈的一些熟悉的陌生人也會幫一下忙或者她們一句話就點醒你。

第五:就是想要某一個人看到。分手了、朋友之間鬧矛盾了、跟你搞曖昧的對象、暗戀的人。發出一句話是不是就想讓他看見呢。哈哈哈哈,我也曾試過這樣,因為我知道他喜歡逛朋友圈。

曾聽說過,因為常在朋友圈曬一些有關工作積極的動態而升級的事情。

不喜歡曬的人,或許是看多了一些人動不動就曬一些沒營養的東西,就覺得自己的曬是不是跟TA一樣。

是否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曬生活呢?反過來問,是否我不曬生活我就心智成熟了呢?我個人覺得啊,人或許在某一些事情上心智成熟,或許也在某一些事情上幼稚。所以啊不是越少曬生活就心智成熟,也不能說常曬生活就不心智成熟。

曬生活你分哪一種呢?


在我們身邊,經常看到很多人曬朋友圈,有曬戀愛的,有曬吃的,有曬玩的,也有發微商打廣告的,反正各種各樣,應有盡有。

但是,你是否發現有一些人自從加為好友,就沒見他們發過朋友圈,甚至朋友圈都是空白的?不禁有些納悶,也讓人覺得高深莫測。

尤其是在你想了解一個人的時候,朋友圈就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途徑。但是無奈,對方的朋友圈就是空白的,那到底這些人為什麼很少發甚至不發朋友圈呢?

他們是不是心智過於成熟了呢?下面我就跟大家解釋一下吧,雖然沒面面俱到,但值得參考一下。

一般很少發朋友圈的人,有以下幾種情況,至於跟心智的成熟與否,你們可以猜測一下。

1、生活太忙碌

畢竟生活層次不同,要做的事也不同,有些人生活悠閑,每日三餐,手伸飯來,基本沒事幹。但有些人就不同了,忙裡忙外,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看手機發朋友圈了,他們願意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工作上,因為工作能帶給他更多。

2、有認為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朋友圈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可以手機不離手,但是你總不會時刻盯著手機看,這樣也挺夠累的,很多人身上雖然帶著手機,但是他總是在忙一些更重要的事,一些他認為有意義並能夠帶給他成就感的事,畢竟可以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

3、為人低調

低調而不宣揚,這類人心智可能有些成熟吧,他們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就算收穫了喜悅,收穫了成長,他們也只會跟最親近的人分享,很少發朋友圈甚至不發,不想張揚,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因你的成就而快樂。

4、不依賴於網上社交

有些人發朋友圈是為了與其他人互動,結交更多的朋友,但有些人不習慣於網上社交。他們更喜歡實地的接觸,有事直接打電話,畢竟現實互動比網上點贊更來得真切,更讓人願意去深交。

看了這些,你是否還覺得一個人的心智成熟與很少發朋友圈有關呢?或許有一點點聯繫吧,但我想說凡事是沒有絕對的,很多事都不能輕易下定義,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

——END——

責任編輯|靈芝

大家是怎麼看待這樣的情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曬生活背後的心理。我們把私人生活曬在自媒體(朋友圈或個人微博)上主要有兩種動機:求關注和記錄生活。

在後一種情況中,實際上自媒體代替了「手賬」功能,把每天的生活記錄下來,以後回看別有一番風味。

前一種情況的本質實際上是自戀,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了自戀是否健康。在早期,弗洛伊德認為自戀是一種人格的缺陷,自戀者把原本指向他人的情感撤回到自己身上,形成對自己的「愛戀」。但是後期,精神分析家們普遍認為自戀是每個人人格發展過程中正常且必要的心理狀態,過度的自戀才形成了心理問題。

再來看看曬生活這件事。既然每個人都有健康的自戀,那麼曬生活似乎也無可非議——這麼說來,似乎曬生活和成熟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更可能與一個人的性格與習慣(內向外向、隱私的界限、習慣的表達方式等)有關。


我覺著吧,這個和心智成不成熟沒關係,我就我身邊的幾類人來分析一下吧。

1 性格很活潑的人,他們會經常曬一些低俗,搞笑的事物,純粹是娛樂。

2 很閑的人,他們閑的無聊,然後曬一些生活啊,目的就是引起一些好友評論,然後藉機聊天打發時間。

3一些很自戀的人,經常曬一些好的生活,比如吃的大餐.名貴的衣服,目的就是炫耀一下自己的生活,顯得自己過得很好。

4 單純的分享自己最快樂的時光,比如去哪裡遊玩的風景,和一些好朋友,親人在一起美好的時光,即是記錄也是分享。

5 很文靜的人,遇到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視頻,一些正能量的事物。

6 我也不知道這類人是什麼心理,每天都發要麼是一些吃的,做的事,要麼是一些鼓勵自己的話,每天都發,反正就很多很多,每次打開朋友圈都有她的,反正我很煩這類人。


"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曬生活,是嗎?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心智成熟的一批人,極少在微信里,曬什麼自拍啊,生活的點滴啊。或在認真做事業,或在認真陪家人。"以上的這段話,其實有一個偽命題在裡面―就是曬朋友圈的人,是不成熟的;不曬朋友圈的人,是成熟的。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自己主觀的內心的感受和看法佔據了自己的頭腦。

我認為曬不曬朋友圈,跟個人需要展示自己的方式有關,而跟自己成熟不成熟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有的人喜歡在大眾場合,在大家談話的時候,幽你一默,以求得別人的關注。有的人喜歡高談闊論,侃侃而談,來引起別人對自己的注意。有的人喜歡主動熱情的幫助別人來達到目的。而如今,微信作為一個公眾平台,給人們提供了另一種形式的展示的空間。這種新的形式的展示空間,讓人更加自由和開放的去展示自我。所以有的人就會藉助此平台來發表自己的生活動態,以博得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所以說發不發朋友圈,朋友圈裡邊發不發自己的動態,跟一個人心理的成熟與否沒有最直接,最本質的關係。

還有一點,有相當一部分人他們發朋友圈的目的,只是為了引發某一類人或者某一個人的關注而已。也就是說她在朋友圈發的某一天某一時間段的動態,只是為了給某一群人或者某一位人看到而已,在他的心裡才不關心其他人有沒有關注他的朋友圈的動態呢。當然有一點,我們也必須看到成熟的人,往往有很多事情需要認真的去處理。他們的著眼點,絕不僅僅只是每天翻一翻微博,翻一翻微信,看看朋友圈,這樣簡單。他們要搞自己的事業,運作自己的生意,跟社會打交道,照顧自己的家人。然後朋友圈呢,也只是他們消遣的一種方式而已,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會把大部分的時間,也沒有大部分的時間,放在這項工作上。因此不是說成熟的人不去發朋友圈,而是成熟的人無暇顧及朋友圈的次數會比較多。他們不會把大部分的心思和時間花費在瀏覽朋友圈上,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把自己的生活動態展示在朋友圈上給大家看。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就不會發朋友圈或者他們認為發朋友圈的人都是幼稚的。一個人成熟不成熟最根本的看的是這個人的心智,心智所顯示出來的待人接物的處理方式,而並非一個客觀的平台的交流所能判定的。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劉元元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推薦閱讀:

TAG:微信 | 社交網路 | 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