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怎樣理解其中的韻味?


已經有很多靠譜回答了,藉機說個關於這句詩的故事吧。

據說在王勃不幸逝世的200多年後,有位生活在五代時期的唐末進士,名叫王定保,掌握了很多有關唐朝科舉制度的資料,對當時的士人風氣頗有想法,攢成一部巨著名曰《唐摭言》(摭讀音如「直」,拾取、摘取的意思)。書中記載了四百多位唐朝文化界名人的言行軼事,使後人對杜甫、韓愈、白居易等大咖的生活品性有了更為立體的了解。

書中,記載了一則關於王勃作《滕王閣序》的幕後故事。原來王勃由於自己的任性,連累父親遭貶,從首都長安貶到交趾(今廣東越南區域)。王勃深感愧對父親,於是一路南下前去探望。途中經過南昌,時任都督閻伯輿大宴賓客,慶祝新修滕王閣落成,閻都督還有個私心,想藉此場合給自己的賢婿孟學士做「推手」,於是提前泄題讓他先準備一篇文章,到時露露臉。

當天,文人雅士齊聚一堂,王勃作為文化界的名人才子,也被閻都督奉為座上賓。寒暄作罷,酒過三巡,到了手底下見真章的時候,儒生士子們自然要假意退讓一番。孰料王勃這位後生竟不推辭,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據說在王勃提筆之際,閻都督很不高興,都懶得在旁邊圍觀,只是讓身邊人把他寫的句子傳話進來。一聽說王勃開篇寫的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很不屑:不過是老生常談,還以為他多大本事。第二句「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寫出,都督感覺格局似乎不一般,暫時不作評價。而王勃也並非全不知趣,順手拍了下閻都督的馬屁——「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還給了都督女婿幾分面子——「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這一篇《滕王閣序》寫下來,音韻和諧、文辭壯麗,待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閻都督不禁拍案,深為嘆服:「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又據說這篇千古駢文之最的《滕王閣序》傳到首都長安,唐高宗讀到這篇文章,也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叫絕,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

可惜,天妒英才,此時的王勃已然英年早逝。其生也璀璨,死亦唏噓,唯有千古名篇千年不朽,真如《滕王閣序》文末詩句一般「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霞與孤獨的野禽一齊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蒼穹渾然一色。從而構成一幅色彩旖旎,且具有強烈動感和立體空間感的美輪美奐的畫面。

此名句給人的感覺首先是色彩美。夕陽之下,晚霞絢爛耀眼,而鶩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鶩近乎一個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邊半個天空,尚在碧空顯露,碧空相對於落霞光度稍遜,但相對於孤鶩來說卻較亮,它們——孤鶩、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對比——孤鶩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則更加燦爛。孤鶩的顏色以綠、褐、紫等為主,屬於冷色,而且它們之間是補色關係。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藍寶石色的,和晚霞的顏色也是互補色的。我們知道,當互為補色的兩種顏色相鄰時,能構成最強的對比,在效果上,能使雙方達到最大的鮮明度。王勃巧妙地運用了這一對比,使整個圖案顯得格外地鮮明而美麗。

其次是動態美。孤鶩是在「飛」的,雲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動的。秋水雖然平靜,但並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會死氣沉沉。微風過處,秋水上會不斷地泛起漣漪,漣漪過處,平滑如鏡的水面上倒映著的景物會被盪開,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魚蝦等等。這分明是一幅流動著的美麗圖畫。

其三是虛實美。碧空高深無比,紅霞稍低些,而孤鶩又更低,這就有了三個層次,而它們下邊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寧靜的,當「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時,天上的畫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謂「天光雲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個層次。而且,在天上越高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這就構成了實景與虛景的對比。況且微風過處,秋水泛起漣漪,平滑如鏡的水面上倒映著的景物會被盪開,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魚蝦等等,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樣構成了一種虛實之美。

其四是立體空間美。「秋水共長天一色」,在天邊,天空和水面地面 這兩個本來並不相交的平面經過持續的變形相交了,這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並能使人感到整個畫面具有三維立體空間的真實感。不僅如此,「秋水共長天一色」把人們的視線引到水天相接之處,這是人們視線所能達到的最遠的地方。而「落霞與孤鶩齊飛」又把人們的視線引到天頂,這是人們視野中最高之處。這一景象又映在秋水中,從而產生了畫面感暨立體感。

其五是引人遐思的想像之美。此句中,鳥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雲霞則是無生命的,這裡,後者成了前者活動的背景,而前者則是後者中一個有情感、有意志的動點,令人想到有生和無生;晚霞長空亘古常存,而孤鶩則只是一個匆匆過客,給人一種永恆和短暫的感觸;「孤」鶩與「落」霞齊飛,一隻「孤」鶩,緣何而孤飛向那裡……令人頓生情思;「秋水共長天一色」,遠方水天相接之處,茫茫緲緲,那裡是王勃的心緒所在那裡景色又如何……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首先我很喜歡唐代的詩詞,尤其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語出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作者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畫面,歷來被奉為寫景的精妙之句,廣為傳唱。

意思是:彩霞橫空,孤鶩入雲,好似一起飛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

歡迎大家和我一起讀古詩詞


這樣的名句只可回味,不應甚解。每個人面對此場景都會有不同的感覺,跟隨這兩句詩你的思緒可以不受約束的暢遊,進而達到忘我的境界,這就是韻味!


初唐四傑之首——王勃

〈不請自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想要了解這首詞,那麼我們就先來談一談,王勃這個人

王勃,650到676,字子安,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人,出生於儒學世家,年少出名,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同被稱為初唐四傑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駢文篇

這首詩是王勃在途經此地,即席而作,文中補習了滕王閣一帶形式景色和宴會狀況,出發了,作者無路「請纓」的感慨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句對仗工整,詞中有畫,畫中有景,被奉為寫景的精妙之句,廣為傳唱

意思:在太陽西落形成的彩霞中,一群飛鳥在自由翱翔,大雨過後的河面,顯得波光粼粼,在遠處看上去,那河水就如同和天邊銜接在一起。


這句句子中,上句的「落霞」「孤鶩」下句的「秋水」和「長天」各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詞的上一句寫的是動態景色,下一季寫的是靜態景色,動靜結合,一張一弛,讓讀詞的人感覺出一幅很美的畫面

引發人生的思考

在這句詞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可以看出。

落霞,已經快西下的晚霞,孤鶩,一個單獨的有生命的個體,我們可以從詩中讀出,時間的永恆。歲月易老,一些有生命的,僅僅只能在永恆中留下一個片段

下一句中,水天相接,表示了空間的廣闊,給我們營造了一幅感慨空間變幻無常的景象,不禁讓人深深思考



一個有才華的人,遇到一個適合的宴會,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年的詞

是王勃成就了滕王閣,同樣也是滕王閣成就了王勃,缺一不可

就如同,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這是一種緣,同樣,這是一種感


有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收藏評論加關注哦,小編將每天不定時發表個性語句,歡迎大家的閱讀(≧▽≦)


先謝謝大家欣賞!一個字,美!相比照,我也寫了一首詩,景色與個人情感與之相反。

《七言(雙調)玉霞歸》

一日風亂霧慌飛,九天同醉百光追。

湖藍奪色斬秋水,橋逐雲夢幾相隨。

透望蒼穹冰火輝,盡灑淋淋玉霞歸。

無窮盡孋夕陽帝,導光千里展雄規。

------我寫此詩前想到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們知道,此句描寫的景色一定是與紅色有關,因為落霞是落日帶來的顏色,所以紅色應當是主色調;我們還應當知道,紅色是暖色調對不對?可是我家鄉的相片出來的色調是以冷色調藍色為主?時間也是接近晚上了。為此我發現此時我家鄉的景色別有一番風景,為此我要寫一首詩與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相反的景色描寫。於是《七言·玉霞歸》誕生了。為說明我家鄉冷色調的玉霞與王勃筆下暖色調的「秋水晚霞」不一樣,此詩我著重描寫湖藍的魅力與影響力。這詩里的「霧慌飛」是指「雲高飛」,意思是霧一慌亂飛到了天上。其實霧與雲都是水蒸氣,只是高低不同;由於詩句後面有「雲夢」出現,為避諱雲字不必要的多次出現特選「霧慌飛」來替代「雲高飛」,也是增加活力動感色彩。其實我這首詩主要描寫家鄉天空特殊的雲朵不一般。此詩行文略顯剛毅具有攻擊性,是時代痕迹也是我的性格使然。畢竟時代不同了,想文怡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還不帶生活烙印是不可能的;人生什麼遭遇什麼軌跡與自己性格情感有直接關係,想完全迴避寫詩詞就是「作假」。詩詞是情感爆發,性格使然真實領命的表達自己沒有錯誤,相反這一切都是自己鮮明個性的標籤;詩詞更需要個性!

中國詩詞形成到現在共有兩大流派,古體派與格律派,當今我開創第三流派:「通俗派」。簡單說「古體派」形成隋唐以前,以古字文為書寫主體;「格律派」形成於隋唐時期,以格律文為書寫主體;今天的「通俗派」以白話文為書寫主體。通俗派詩詞與現代詩還不一樣,現代詩沒有字文音律等等限制,就是說中國詩詞的四大要素現代詩都可以不具備。通俗流派的白話文詩詞還是具備中國傳統詩詞四大要素的,只是其中音律組成的平仄要素沒有佔主要低位,這有別于格律派;再其中文字組成要素採用白話文較多,這又有別於古體派。想了解更多,看我相關文章。再一次謝謝大家欣賞!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典出唐王勃《滕王閣序》

落霞:落日時的彩霞。騖:鴨子,這裡指野鴨。一色:指秋水碧而接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原全文不錄,單釋這兩句的意思是:落霞從天而降下,孤騖由下而上,霞和騖二者於天際齊飛;碧緑的秋水和藍色的天相連,與藍色的長空形成一色。

這兩句意境壯麗,形象鮮明,道出了正在觀景的閻刺史看到卻表達不出來的感受。這是寫景的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連,彩霞自天而下,孤騖自下而上,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絕妙景色,令人叫絕!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出自於唐代王勃所作的駢文《滕王閣序》。該句脫胎於庾信的《馬射賦》中的『』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此句本來應是落霞在落,孤鶩(一個野鴨)在飛。這樣就表現出一種凄涼、孤寂的景象。而用『』落霞與孤鶩齊飛『』。則將這種凄涼、孤寂的景象瞬時變成了落霞、孤鶩一同向上的美麗、動人的畫圖。這就將原來的景象調轉了一百八十度,重新賦予了新的生機。也只有王勃這樣的語言大師才能做到。可見此人的氣魄之大,駕馭文字的能力之強。再加上後一句『』秋水共長天一色『』。就將畫面推向了一個無限寬廣的境界。這也就將畫面渲染到了極致。王勃不愧是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的『』初唐四傑『』。


很簡單,落霞,孤鶩,秋水,長天一組合,那真是美不勝收,美倫美奐。有多美?和我一塊閉目遐思吧!


其實這只是最簡單的表述,詩人在一個日落時分,看到滿天的彩霞,一隻孤寂的自鷺孤單地飛回巢穴,詩人想到自己的際遇,借景生情,寫下了這千古絕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是精美絕綸。


推薦閱讀:

TAG:王勃 | 滕王閣序 | 文學 | 讀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