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儒家的「禮」是等級的意思?
禮。有很多層含義。硬要給禮下一個定義,可以這樣說:
禮。禮指導我們用合適的方法來進行人際交往、社會活動,禮是一種規範、一種約束。喪事有喪禮,喜事有喜禮,逢年過節有節禮,見面問候有見面禮,請客吃飯有餐桌禮儀,禮的概念早就貫徹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
禮多了煩人甚至顯得虛偽,禮少了稱為「無禮」,禮要有節制,要有節度,所以我們說「禮節」。有禮有節就是真誠、適度、不浮誇。
禮最大的作用是,「辨上下,定民志」
為什麼說禮最大的作用是「辨上下,定民志」?
要從禮最原始的源頭開始講起,禮的源頭在哪裡呢,在《周易》,周易中特別有一卦叫做「履卦」,一般認為闡述了古代先賢對禮的認識看法與總結。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履》卦緊接著《小蓄卦》而來,象徵社會的經濟發展到了小康階段,大家都有了一定的儲蓄、積蓄之後,就要用「禮節」來約束規範,來進行社交活動,所以叫做「倉廩實而知禮節」,我們古代的先賢是十分了解民情的,他沒有說你吃不飽穿不暖也要去搞禮儀,那不符合人性。人只有在滿足了生存的需要之後,才會進一步的有社會交往的需要。
(這是西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五個需求層次圖型)
在社會走入小康階段之後,領導人就要用「履」代表的禮儀,來讓人民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這時候就不可避免的碰到幾個問題:
如何分別尊卑?
如何分辨親疏?
如何區分上下級?
如何區分主人、客人?
這個時候「禮節」就派上了用場。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不一視而同,採用同樣的禮節呢?這是不明事理的人才有的疑問。
我們舉個例子,三對男女,他們分別是夫婦、戀人、陌生人的關係,那麼他們可以採用同樣的禮節交往嗎?
假如說你是個妙齡女青年,你可以讓陌生人隨便牽你手,摟你的腰嗎?你能把其他的年輕小夥子和你的男朋友一視而同嗎?
所以我們要明白,「等級」、「上下」這些概念是一個相對概念,而不要把這些概念局限在社會地位上,對於男女關係而言,男朋友>普通陌生人,這就是等級。
我們承認社會上是不公平的,有人地位尊貴,有人地位低賤,這是社會客觀的現象。我們要加以改進,最後實現大同社會。
我們還要看到,我們追求的不能是平均主義的社會,那叫大鍋飯,早就被證明是行不通的。我們要追求的是「合理的公平」,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天賦,追求屬於自己的財富、地位,這才是儒家所倡導的「禮」
道家為什麼輕視「禮」?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史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請教禮的學問。
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應當隨風飄蕩。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擁有高尚德行的人看起來好像痴愚之人。去掉你的傲氣與心中的慾望,以及想治理天下的神態和不恰當的志向,這些對於你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閑話不表,從孔子問禮老子的對話來看,老子是輕視「禮」的作用的,《道德經》裡面說的得很明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不為。上仁為之而無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孔子本人也曾經與子夏談論過禮: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夏說:「笑起來那樣美,烏溜溜的眼神流轉那麼好看。再穿上了白色的衣裙就顯得非常的絢爛。這是什麼意思啊?」孔子說:「這和繪畫好了之後再上白色的顏料是同樣的道理啊。」子夏說:「夫子的意思是說,禮在德之後嗎?」孔子說:「能夠帶給我啟發的,是卜商你啊!現在可以與你嚴肅的探討詩了」註:傅佩榮教授說古代的繪畫是先上各種顏色,最後以白色分布其間,使眾色突顯出來。這與後來的繪畫不一樣,後來人們能造出很好的白紙,畫畫是在白紙上繪彩色。而現在挖出來的漢帛都是有顏色的,接近咖啡色或樹木的顏色,所以孔子那個時代畫畫要最後上白色,白色一上,前面黃的、紅的、綠的、黑的全都突顯出來。換句話說,白色本身沒有顏色,卻可以突顯其它彩色。人的德行,通過「禮」的運用,就能一下子凸顯出來,從而教化百姓,這就是孔子說認為的「禮」。
而老子說:「在上者用「禮」,舉行國家的祭祀,以此作為大小的事物的準繩,但周王朝衰落,天子無德號令諸侯不聽,那麼這些「禮器」,甚至「禮」本身就會被人扔在一邊。君主先失道,然後不能承德,稱為失德,失德之後只能用仁愛的理念來號召諸侯,而連仁愛的理念都失去之後,就只能憑藉信義任由諸侯來實行霸政,最後連諸侯之間的信義都蕩然無存之後,那麼可以仰仗的只剩下那微不足道的禮。人心已經崩壞,禮又能起到什麼作用?禮這個東西,只不過是忠信的毫末,稱不上根本的大道,因為沒有道、德、仁、義,用「禮」來做號召的統治,只不過是亂世的開端罷了。」
小結論儒家所倡導的「禮」是基於「德政」之上,我們現在叫做精神文明建設,或者叫做經濟基礎之後的上層建築。
而老子所反對的「禮」,是因為社會已經一片黑暗,如果不從根本上下手治理,僅僅憑藉精神文明建設,是本末倒置,不會取得成功。
我們如果學習儒家,把儒家看成是只懂得搞「三綱五常」,搞「等級森嚴」,搞「封建禮教」,那也是一種偏見,而這種偏見,只會讓自己蒙蔽雙眼。
禮是什麼?禮是種道德規範。
有人曾經很形象地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禮對社會的約束力量。大街上有一隻無主的兔子在逃,後面跟了一群人緊緊地追,終於被一個人捉住並得意洋洋地拿回去了,旁人也無可奈何,因為此兔"名份未定"。相反,倘若有人趕著一大群兔子上街,即使兔子滿街都是,所有的人也只有過而不顧,這並非人們不願得兔,而是兔群已有所屬,即名份以定,雖有貪鄙之人,也不敢越份奪兔。雖這是法家法制理論,但儒者荀子認為,"制禮義以分之"的禮治作用,在「捉放兔」上只會表現得更好。因而禮治才是治國的根本,「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 荀子曾作《禮論》在荀子看來,「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萬物以昌,好惡以節,喜怒以當,以為下則順,以為上則明,萬物變而不亂,貳之則喪也,禮豈不至矣哉!"所以,「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雖然可以說是古之禮論體系的創編者,不過,惟其正規,所以沾染了太重的帝王氣息,乃至於流於玄虛冷酷。
倘若從生活的體驗,人生的平衡出發,還是孔子的禮說更為可讀可歌而可行些,孔子的禮說重情不重法,認為發於情而合於理的舉措,就是禮,所以,禮應以人善良之心(仁)為基礎。
有這個意思,但等級還不夠說明禮的本質。應該說是嚴格的等級關係,這才是禮。不是鬆散的等級關係。
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這就是儒家禮的核心描述。一旦違反,就要接受嚴重的處罰。
君殺臣,父殺子,夫殺妻,隨意找個理由就可以。但臣殺君,子殺父,妻殺父,無論理由是什麼,哪怕被殺人的理虧,殺人的人都會因為違反禮而被處以極刑。
禮是剛性規範,仁就是潤滑劑。以調劑和緩解被動接受的人的心理壓抑和反叛。但所謂的仁,更多的是一個名聲,即在外的名聲,在內的如何管理就很難說。有時候仁,更多的是平級的評價,而不是由被動的人去評價。
禮不是等級,把禮看作等級太狹隘了,禮是秩序。秩序裡面含有等級,等級只是其內容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或者說更實質的是展現出的分工和職責以及權利的對應和名至實歸。有等級的成份但不是本質。如君臣之禮按理說應該最能代表等級,但實際上更多的卻是規範了君和臣各自的名位即職務分工不同前題下的權利和義務的定位。即所謂的名至實歸。如父子之禮,父親有管教孩子的權利但同時也規定了撫養孩子的義務。反過來孩子也一樣,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是也。君要有君樣,做君該做的事,臣要有臣樣,做臣該做的事。同理父子夫婦都是這個意思。
禮是特定的等級制度:君與臣剛:夫與妻剛:父與子剛:舊時禮制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夫死妻立貞潔牌坊:正所為禮制三綱五常:那時男和女之間相當禮制:有個事故說明一切'哥哥洗臉水滴到兄弟媳婦身上:兄弟媳婦關門進屋:哥哥一看無意滴道的:越想越不對:就自殺身亡:死前留給兄弟幾句話:″老牛救主受哀打:香菊錯綉牡丹花:秀山臉水滴黃紗:"兄弟回來一看哥死問下人怎麼回事:下人不知泰山殺了下人:提刀問夫人:夫人把哥哥的話給丈夫看:看過不是哥哥的錯:又殺了妻子:這裡禮制等級制度:兄弟如手足:媳夫如衣衫:過去就這樣…這禮制一天也說不完:不寫了:如老牛救主和錯綉牡丹都是典故…
儒家的「禮」就是等級制度,這一點毋庸懷疑。
一、禮的提出的出發點。
孔子對禮的態度是什麼?孔子對於從夏朝到殷朝延續下來的禮十分讚賞。說自己十五止於禮說明孔子很看重禮的。但是孔子又是不幸的,他生活在春秋末年,那時東周的社會正是歷史大變革的時代,從奴隸社會逐漸到封建社會,具體來看,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紛紛崩潰,所以在這樣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作為奴隸主或者說統治階級一員的孔夫子,心理肯定是崩潰的,但是孔夫子沒有學習老子走向消極避世,而是積極行動,推銷自己,「仁」「禮」「為政以德」「中庸」。為了實現自己對於仁這一至高至純至上的成聖成賢的理想境界,他提出了「禮」的倫理道德追求,給世人一個到達成聖成賢的修身之法。
那麼這一修身之法,孔夫子在《論語》中多次提到,例如吾日三省吾身等等。那麼孔子的禮是對誰而言的——是對統治階級說的,為什麼西周以來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紛紛崩潰,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一貴賤有序制度紛紛崩潰,出現在孔夫子身邊的魯三桓執政,田氏代齊,韓趙魏六家亂晉。說以孔夫子氣憤至極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夫子要回復西周以來的等級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貴賤有序的等級制度。所以孔子的禮的核心是克己復禮,就是把西周已經混亂了的等級秩序矯正過來,達到貴賤有序。
二、董仲舒的禮
提及儒學思想重要發展階段,不能不提西漢的董仲舒 ,這位至關重要的人物。董仲舒從孔孟認為社會有五倫(所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和朋友)擇其要者定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再將儒家宣揚(仁、義、禮、智、信)合為「五常」,這是「三綱五常」的來歷。董仲舒的「五常」,把儒家的道德教條形而上學化和宗教化結合在一起。「仁、義、禮、智、信」在孔孟那裡,不過是世俗的道德。可在董仲舒手中,這才獲得了本源,成為體現「天意」、「天志」的自然法規。這個「五常」,其實是高於皇權的。雖然君為臣綱,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但人主的發號施令,一樣要受到「五常」的約束。否則,其統治的合法性一樣要受到懷疑和削弱。 「三綱五常理論是董仲舒在社會政治學說上到 「大一統」,特別是「三綱」理論對後世有極其巨大且有害的影響。所以縱觀董仲舒的三綱五常是從尊君出發,來維護以君為核心的等級制度的。
三、宋明理學的「理」是什麼
其實很多人推崇的宋明理學,在等級制度的建設方面,在某些領域幾乎可以說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首先從理學產生的背景談起,東漢以後董仲舒儒學由於自身的完整性問題,不給人們心靈的慰藉和不能回答人們的理想追求,這一時期,社會動亂,五胡亂華,儒學在佛教、道教的雙重夾擊下,陣地紛紛退守,這時的佛、道的修來世,道教的修仙得道的修現世,給現世痛苦的人們種種解脫,儒學是沒有辦法給予人們的。結果可想而知,三綱五常為代表的禮制紛紛崩潰。
其次,為了回復儒學的綱常禮教,其中幾個人物至關重要,唐代的韓愈,儒道佛並行不悖。真正起作用的是來自關中地區的「關學」也稱橫渠之學的張載第一次把世界觀,方法論,修養觀建立起來
之後二程朱熹之洛學,完全把三綱五常為代表的理學這一哲學體系完全建立,那麼這些大儒為什麼要這樣做,一方面是綱常禮教的崩壞,一方面是宋朝要實現國家統一的需要,所以理學之後就成為官方之學,一直到清朝。從這一點來看理學的「理」就是,封建倫理道德,就是三綱五常,就是等級秩序。
綜上所述,儒學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為了維護統治秩序而產生,之後經過大儒們改造更加符合統治階級的需要,例如出現過許多極端言論:君叫臣死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等所以儒學思想處處體現等級制度。
「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們長期在社會活動中總結出規範人們的行為準則和語言約束。也是建立在倫理道德之上。禮為歷朝歷代立法奠定了基礎。
儒家所提倡的「禮"當然有等級思想,比如大臣上朝要向皇帝三叩九拜,行君臣之禮然後退下。長輩壽誕晚輩門也要三跪九拜表示尊敬。學生見到老師必須敬禮,以示禮貌。舉行盛大慶典或大型祭祀活動也必須行大禮,更顯得氣派隆重。
我中華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文明禮貌、彬彬有禮、禮賢下士、禮讓三先、先禮後兵等多為人稱道,受到人們的讚揚。有禮能使春風化雨,化干戈為玉帛;非禮會招惹是非,是惹禍的根苗,甚至招來殺身之禍,歷來為人所唾棄。禮也是相互的,互敬互愛,所謂禮尚往來、禮無足數、禮多人不怪都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在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儒家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禮"的等級思想一時難以消除。一個國家元首能和普通百姓平起平坐似乎不太可能。一個偉人的葬禮和普通人的葬禮能同一規格嗎?更有天壤之別,不能相提並論。因為人的貢獻有大小,影響力有大小,愛因斯坦雖然去逝多年,但他的"相對論"卻能和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人們自然對他刮目相看,所以對他的禮儀規格就有所不同。但隨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禮儀也越來越趨於人性化,一些陳舊不平等的禮儀逐漸被廢除,被淘汰出局。"禮"的等級思想會越來越淡化,差距越來越小,從而達到人類世界大同。
仔細研讀三禮:《周禮》《禮記》《儀禮》,就會明白,禮是關於各階級階層權力和利益分配和相關規定的法典,極為詳盡,上到天子分封祭祀出征朝會諸種大事,下到婚喪嫁娶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規定細緻嚴密。概言之,按身份地位出身分配權力和利益,規定相關禮儀標準和制度,讓人對號入座,照此辦理!
《周禮》是對夏商以來奴隸制度的完備總結和制度化,更由於孔子的高度讚美,趨於莊嚴神聖化,它的實質是剝削和壓迫。沒有半點自由民主和人權可言!與現代社會主義法治中國格格不入。
新儒家將周禮視為調節人際關係的制度,一般而言並沒有錯,問題的實質是:周禮調節的是一種什麼人際關係?不可不深思!
我認為禮就是等級的意思,世界治理人,國家治理人,都是靠的名利二字,普通人要靠利,飯都吃不飽我要什麼名,名能夠當飯吃嗎?所以首先要利,倉廩實而知禮節,利有了才會爭名,名就是對知識、能力、功勞的認可,禮就是對認可名的推崇,禮讓人認識到名的重要性。有人說我不重名,只愛錢,要做百億、千億富翁,那麼你一生能用多少錢,其實還是爭名,要做全省第一,全國第一,全世界第一,顯示自己本事大,還是名。過去的貴族、等級、爵位都是為名而設,現在的勳章、獎盃、榮譽也都是為名而設的。如果都把錢當名,就會陷入拜金主義思想的怪圈,最終滅亡,因為錢是有數的,即使一直印鈔票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有名來輔助,尤其是在困難和災難面前。從中到外,從古到今莫不如此。所以儒家思想推崇禮來治國,防止陷入拜金主義思想,而不知廉恥。但是什麼事情都不可以過分,過分就會變成阻礙,所以貴族階級劃分影響古代的發展,同時禮的束縛也影響了過去的發展,我們打破了舊思想,才有了現代的科學進步,但是過去的一定錯嗎?不是的,過去只是用的過分了,根源並不錯,所以古代的功名利祿、仁義道德還是要用,而且這兩個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矛盾統一的,是一體兩面,我們要把握好分寸。禮就是對等級的尊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