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有寒朝嗎?什麼樣的?
哈哈,看到有些答友的回答我忍不住笑了。都好有娛樂精神的。題主的本意應該是問中國歷史上有沒有過寒潮天氣,而不是「朝代」的「朝」。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我國歷史上肯定有比較嚴重的寒潮天氣。
太早的時候沒有專門的氣象記錄,但可以從歷史文獻中窺知一二。關於寒潮的歷史記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當時寒潮的頻繁程度和嚴重性。在歷史上,有很多時段比現代更寒冷。有專家對歷史文獻記錄進行了統計發現,寒潮最為頻繁的時段是17世紀和19世紀,而這個時間段也正是現代小冰期的寒冷階段期。
下面選擇幾例典型的文獻記錄:
唐朝(公元901年):十一月,城中薪食俱盡,自冬涉春,雨雪不止,民凍餓死者日以千數。
宋朝(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中原大地大雪嚴寒,自十一月起至次年正月,大雪深數尺,天氣嚴寒,人多凍死。
明朝(1513年):明正德八年,冬季寒潮頻繁,華東地區如江蘇,「十二月大寒,太湖冰,行人履冰往來者十餘日」,安徽「冬十月大雪,殺竹木殆盡」,江西有地方「水凝甚,鳥獸多凍死」,湖南嶽陽「十二月大雪,洞庭湖冰合,人騎可行」。
清朝(公元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冬季嚴寒,陰曆十一月到十二月的多次強寒潮入侵,淮河封凍,河南有些地方「雨雪連旬,深數尺,牲畜多斃,民有凍死者」,同時也影響了華東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以及湖南、廣東等地,廣東「大雨雪,歷來未有,深潭魚多凍死者」,廣西也是「冬十一月雨雪,平地積三寸」,此次寒潮影響範圍一直到海南島。
類似的歷史文獻記錄可以說是不勝枚舉。從這些記錄中也可以看到,早些時候由於人們禦寒條件差,有時甚至肚子都填不飽,凍死人幾乎是很平常的事情。
而再看看現在,當北風凜冽、寒氣逼人的時候,我們有人抱著暖氣,有人吹著空調暖風,卻還在抱怨著「凍死人」的鬼天氣,不想上班、不想幹活。但想想古人在冷天的苦日子,我們是不是對眼前的生活也應該更加珍惜呢。
寒潮作為一種天氣現象,從地球冰河世紀就已經有寒潮。
[2]寒潮,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的
天氣形勢
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大範圍劇烈降溫、
大風
和雨雪天氣。[1]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
中國歷史上跨度五千多年,發生寒潮次數不計其數。現在列舉中國歷史上有記載且寒潮特彆強的幾個例子。
①西周時期,第一個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50年)。根據戰國時期魏國史官在《竹書紀年》記載:雨雹,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寒潮有多強。
長江流域②西晉時期,也就是第二個寒冷期,根據宋朝《資治通鑒》記載,當時渤海灣從秦皇島昌黎到遼寧營口全部結冰。且連續結凍三年之久,數千人行走都毫無壓力,堪比《西遊記》中的通天河。據記載宮中都接連死人,何況一般百姓。
西晉地圖③兩宋時期,第三個寒冷期。太湖都全部結冰,當時的福建種植的荔枝全部凍死。在《宋史志·十五卷》記載頗多。以下為截取一部分
截圖
從截圖可以看出,連年大雪,天氣極寒。
④明清時期,第四次寒冷期,又稱作小冰期(16世紀到19世紀)。據史料和地方志記載,當時的洞庭湖都結冰「作陸」,在萬曆、康熙、光緒時期,海南都降雪。
補充:2008年的南方罕見雨雪冰凍災害。畢竟時間距離近,相信各位深有感觸,就不多作贅述。
在中國歷史的王朝序列中,找不到寒朝,這個滅了有窮國,又滅了夏朝,輝煌六十多年卻臭名昭著的王朝被歷史遺忘了。翻閱歷史,這個寒朝曾經像寒潮一樣掠過中華大地,遍地殺戮,到處血腥,中華民族第一次經歷了血腥殘酷的王朝更迭,也許是因後人不願回想的緣故,將這段痛苦歷史從中國王朝史上抹掉了。
夏朝延續到夏王相的時候,東方的有窮國興起,有窮國君后羿驅逐了夏王,但他沒有滅夏。老年的后羿不聽大臣勸阻,任用奸臣寒浞。寒浞逐步取得后羿的信任,並與后羿的小女人純狐勾搭成奸,三年里合謀害死了后羿的親信大臣武羅、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后羿十九年(己卯,前2022年),朝中的大臣幾乎都成了寒浞的死黨。寒浞認為時機成熟,便打算找機會殺死后羿。不久,他與純狐通姦時被酒醉後的后羿捉姦在床。后羿盛怒之下欲殺死寒浞,但他不是寒浞的對手,反而被寒浞把他殺死在寢宮的床上。寒浞隨即升殿宣布了后羿的罪狀,然後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寒,立純狐為正妃,以庚辰年(前2021年)為寒浞元年。史書上說寒浞即位後,曾殘酷屠殺有窮氏族人。他吩咐手下人將后羿的屍體剁成肉泥,加入劇毒的藥物烹製成肉餅,然後送給后羿的族人吃,吃下的便被毒死,不吃的便讓士兵用亂刀砍死。其狀慘不忍睹。一部分有窮族人恐遭殺害,紛紛逃往邊遠地區,留下來的也都隱姓埋名,投靠在其它諸侯門下。從此,中原地區再也找不到有窮族人。
寒浞稱王后不敢有絲毫大意,他心裡清楚,如今他所佔據的只不過是夏王朝的半壁江山,夏王朝不滅,他的王位就很難坐穩。他知道自己現在還沒有力量去攻打夏後氏,但必須做好防範,他相信夏王姒相一定會聯合諸侯攻打他。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年春天,夏王姒相聯合了諸侯斟尋氏和斟灌氏,兵分三路攻打寒國。由於寒浞早有準備,姒相的軍隊只是虛張聲勢地喊殺了幾天,繼而兩軍對峙月余,最後無功而返。寒浞並沒有因為夏軍退去而放鬆警惕。他繼續徵招青壯年入伍,加強軍事力量,時刻做好戰爭準備。為了爭取民心,他還對統治區內的平民實行削富濟貧減輕賦稅等一系列政策,使人民的生活逐漸得到改善,國勢也逐漸富大起來。寒浞的原配夫人是北方女子,身材魁梧健壯,有一身的好功夫。她姓姜,叫作姜蠡,是九黎蚩尤氏的後人。當年寒浞領兵征討東夷,二人在戰場上相識,互相愛慕,姜蠡便率本部族投降了寒浞。寒浞得勝回朝後,國君后羿賜婚,並親自為他們主持了婚禮。後來姜蠡先後為他生了兩個兒子, 長子名叫寒澆,生得豹頭、狼眼、虎背、熊腰。次子名叫寒戲,長得身長體壯,力大如牛。兩個兒子都天生神力勇猛善戰,既有母親勇武強健的血統,又有父親機智狡猾的智慧,十幾歲時就開始領兵撕殺。
寒浞十一年(庚寅,前2011年),也就是夏王姒相十九年,寒浞在兩個兒子的支持下,向夏王朝的領地發動了一次突然襲擊。由於夏後氏族民毫無準備,這次襲擊十分成功,不僅掠奪了大批的財物,還捉獲了許多百姓。寒浞把這些夏朝的百姓全都賜給他的大臣做了奴隸。此次戰役更堅定了寒浞滅夏的決心,他在軍事備戰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決定選擇適當的時機向夏王朝統治區發起全面進攻。
寒浞十二年(辛卯,前2010年),寒、夏兩國的大決戰終於暴發。寒浞採用了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戰術,先命長子寒澆率主力部隊攻打斟灌氏的戈邑(今河南太康與杞縣之間),自己和次子寒戲各率一軍虛張聲勢佯攻夏都帝丘和斟尋氏(今山東濰坊西南),使他們不敢增援斟灌氏。結果斟灌氏孤軍作戰,很快被強大的寒澆軍擊敗,戈邑陷落,斟灌氏首領姒開甲帶領殘部退守斟灌(夏後氏都城,在今山東壽光市東北)。寒浞首戰告捷,大封功臣。他封長子寒澆為過王,鎮守過邑(今山東萊州市西北),封次子寒戲為戈王,鎮守戈邑。這次大戰寒國雖然獲勝,但也損傷了很多兵力,許多青壯年都死在了戰場上。寒浞決定暫時罷兵休戰,養精蓄銳,以利再戰。夏王姒相此時本來有足夠的能力反擊,但他被寒國強大的攻勢嚇破了膽,不敢組織軍隊進攻,而是下令加強各邊境城邑的防守,這就給寒國留下了休養生息的良機。
寒浞十八年(丁酉,前2004年),寒國的軍隊經過六年的休整,比以前更加強大。寒浞再次調集軍隊,與夏王朝展開第二次決戰。他仍命寒澆率主力部隊攻打諸侯斟灌氏,斟灌氏首領姒開甲率軍迎敵,中了寒澆的埋伏,伏兵四起,將夏軍四面包圍,姒開甲率將士拚死突圍,最後全部戰死。寒軍攻佔了夏都斟灌,大肆屠殺城中百姓。倖存者皆被捆索為奴。
寒浞十九年(戊戌,前2003年),寒澆乘勝進軍攻打斟尋氏。斟尋氏首領姒木丁聞姒開甲戰死,正欲興兵為其報仇,如今得知寒軍又來進犯他的領地,大怒,立刻率軍迎戰。雙方乘船在濰河(今山東濰坊境內)上展開了一場激戰。當時的濰河水深流急,水面寬闊,適宜水戰。姒木丁的軍隊多數不懂水性,只能在船上與敵人撕殺。寒澆利用夏軍這一弱點,派出了數十名水手潛入水下,鑿穿了姒木丁的戰船。夏軍見戰船漏水十分驚慌,寒軍乘機攻殺,夏軍大部落水淹死,倖存者亦被殺死。姒木丁也在混戰中被寒軍所殺。斟尋氏滅亡,其國土全部被寒國佔領,其民大部分淪為奴隸。
寒浞二十年(己亥,前2002年),寒浞滅掉了斟灌氏和斟尋氏兩大諸侯,除去了夏王朝的左膀右臂。緊接著便兵分三路圍攻夏都帝丘。夏王姒相率城中軍民拚死抵抗,終因勢單力薄,擋不住寒軍的強大攻勢。寒軍攻破帝丘,殘酷地屠殺城中軍民和夏後氏大臣,夏王姒相及族人皆被寒軍殺死,宮室內外血流成河。至此,夏王朝正式亡國,夏王朝的統治區域全部控制在了寒浞手裡。
寒浞自以為已經把夏王朝的子孫斬盡殺絕,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夏王姒相已經懷了身孕的妃子後緡,人不知鬼不覺地從城牆下的水洞子爬了出去。後緡本是有仍氏之女,她裝扮成農婦逃回了母家有仍(今山東濟寧市南)。寒浞二十一年(庚子,前2001年),姒相的妃子後緡在有仍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少康。姒少康在外祖父家裡長大,後來當了有仍國的牧正(主管畜牧的官)。不料身份泄露,消息傳到了寒浞那裡,寒浞大驚,立刻派自己的兒子寒澆帶人前往有仍抓捕。姒少康聞訊後逃往有虞(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西南)。寒浞三十九年(戊午,前1983年),姒少康在有虞被國君虞思招為女婿。虞思還把倫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東)賜給他,賞他良田十頃,士兵五百名。姒少康不忘父仇和亡國之辱,刻苦習文練武,廣交天下勇士賢臣,為復國準備力量。寒浞五十五年(甲戌,前1967年),逃亡到有鬲(夏代諸侯國,今山東德州市平原縣西北)的夏朝老臣伯靡,暗中聯絡殘存的斟灌氏和斟尋氏族人,率領他們投奔姒少康,組成了一支復國大軍,向寒國宣戰。
寒浞五十七年(丙子,前1965年),姒少康的復國大軍攻打寒澆的封國,攻佔過城,殺死了寒浞的長子寒澆。寒浞五十九年(戊寅,前1963年),姒少康命長子姒杼領兵攻打戈邑,寒浞的次子寒戲領兵迎戰,被夏軍擊敗,姒少康殺死寒戲,收復了戈邑。寒浞六十年(己卯,前1962年),姒少康的復國大軍先後攻克了寒浞的兩大封國,收復了中原地區的大部。緊接著便進軍攻打寒浞的老巢斟尋都城。此時寒浞已經年近八十歲,無力征戰撕殺,只好躲在深宮裡苟延殘喘。他的部下見大勢已去,為了給自己和家人留條活路,他們在夏軍圍城的時候突然反叛,殺入宮中,把寒浞從妃子的被窩裡光著屁股拉出來,打開城門將他獻給了姒少康。姒少康下令將他處以極刑,同時命令將寒浞一族斬盡殺絕。
中國歷史上沒有寒朝,倭國曆上有寒朝,寒得到大明朝沿海做強盜。中國東北方向有寒朝號寒國。
最近的一次應該是70年代,當時我老爸剛剛開始工作,在山東濟南德州附近,那天正是春末季節,那天氣溫突然逐降到零下十幾度,來不及躲避的人凍死很多,我聽我爸說,那天正好趕大集(農村的集會,做買賣的)。春天人們穿的都不厚,來不及躲避的人死了好幾十口,牛市的牲口基本全都凍死了。漫天風霜。這是我爸遇到的,我們當地好多老人都有講,都可以作證。
這幾個回答的都是神人啊。。。寒潮和寒朝都分不清楚。題主問的是寒潮這種氣候。
中國歷史上是有多次寒朝的,最近的一次就是明末。中國幾乎每個強大的朝代都遇到過寒潮。有些朝代直接因為寒潮而覆滅。
判斷有沒有寒潮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北方游牧民族有沒有頻繁南下侵擾中原。第二個,人口增長是否正常,糧食產量是否正常,農民起義多不多。
寒潮氣候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糧食減產。如果國家應付不過來,持續時間長,就會導致起義事件層出不窮,最終推翻舊王朝。
你好,寒朝不知道,但是「寒」朝還是有的,這裡恐怕指國運吧……
如國運寒潮。比如魏晉南北朝,中國從220年東漢滅亡到589年隋朝統一全國,分裂300多年(不包括西晉短暫的統一),其中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禍亂。
寒潮南下,這個肯定有的,比如說有的網友就認為,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發生氣候變化,小冰河,一定程度上加快明朝滅亡。
氣候變化,大氣候方面,總是有周期的。寒潮,肯定也有的,只是古代記錄不像現在這麼完善,所以呢,考證費勁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