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我國廣為人知,家喻戶曉,這句話對嗎?
太長不看版:
- 「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明代之前未有此觀念。
- 這句話是明末陳繼儒不知從哪聽來的。
- 這個觀念中的「才」主要指詩文,因為「讀書識字之人,淫詞艷曲、風流惑亂在在難免。」防範的表現為不讓女子識字。
- 這個觀念產生後,伴隨而來的是反對。
- 明末女訓著作中,關於「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沒有統一觀念。
- 至於清代,更是大量的從各個角度反對「女子無才便是德」。袁枚更公開推許女子習詩,廣收女弟子,蔚為風氣。
- 至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實際影響,結合其理論上一直被反對,以及清代女性詩歌繁榮的現實,大約是很有限的。
- 「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止現在,在它產生和流傳的時代,也沒對過。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在今天看來,自然是不被人所接受的了。那麼這句話在古代就對嗎。或者說,曾有某個時期人們都覺得這句話對嗎。
一、「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明末才有的,在這之前,情形自然便不同了。
東漢班昭是女教的聖人,她作了《女誡》,給女性立了很多規矩。其中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這句話被很多人看作「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發端,實在是誤解了原句。班昭這句話,是說有德不必才高,《女誡》中完整之句為:「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幽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女德。」其意甚明。由這句話我們至多能推出「德不必有才」的意思來,卻絕對沒有「無才便是德」的意思。這其中的差別是很明白的。從現實而言,且不說班昭學問之高,班昭的女兒也都是知書識字的。
《女誡》之後,北朝《顏氏家訓》,晉朝的《女史箴》都沒有提及「女子無才便是德」之內容。而晉代女子之風雅,恰恰是推崇才情的。「詠絮才」的謝道媼及其「步障解圍之談」大家都是知道的了,更有書法家衛鑠,以及左芬、鮑令暉等詩賦高手。
唐代《女論語》《女孝經》《女則》等,也沒有提及關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點。 而唐代女子之能詩,亦未見當時有何異議。《全唐詩》收錄女詩人一百二十六家,自后妃宮人至娼妓婢妾,皆有能詩者。《唐才子傳·才女傳》雲「歷觀唐以雅道獎士類 , 而閨閣英秀 , 亦能熏染,錦心 綉 口 , 蕙情蘭性 , 足可尚矣。」
宋代女子亦多能詩者,更有著名的李清照。而在宋代,才有了對於女子作詩這件事的質疑。司馬光云:「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詩、執俗樂,殊非所宜也。」司馬光此語,足見當時女子作歌詩之盛。司馬光就此而反對,認為「非所宜」,也並沒有後來「無才便是德」那樣絕對的意思。
總而言之,在明代之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觀念,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現實中,都是不存在的。
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自明末始有,陳繼儒《安得長者言》云:「男子有德便是才 ,女子無才便是德」。但這話未必是陳繼儒所說,其《長者言》自序云:「余少從 四方名賢游 ,有聞輒掌錄之 。」是錄了四方賢人之語。所以,「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是陳繼儒不知從誰那裡聽來的,記錄下來,使之流傳開來。陳繼儒記錄下這句話,自然是認同其說法的。後來張岱,曹臣等轉述時,都直接把陳繼儒當成了作者。
陳繼儒錄「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時,應該是有一定的現實基礎的。和陳繼儒同時而稍大的呂坤云:「今人養女多不教讀書認字,蓋亦防微杜漸之意。然女子貞淫,卻不在此。果教以正道,令知道理……使她心上開朗,亦閫教之不可少也。」
呂坤之言表明,當時社會已有不教女子識字之勢,社會既有此現象,那麼「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語便也產生而被陳繼儒所錄得了。當然,呂坤本人是反對這種做法的。
後來馮夢龍《智囊全集》中引陳繼儒這句話,雲「語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其然?豈其然乎?……無才而可以為德,則天下之懵婦人毋乃皆德類也乎?」很顯然馮夢龍是反對這種說法的。
張岱引陳繼儒這句話時云:「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他也是反對這種觀點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觀點,從一開始就沒有得到普遍認同,而是被反對的。
明末溫璜之母有一部《溫氏母訓》,其云:「婦女只許粗識柴米魚肉數百字,多識字無益而有損也。」這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路的主張。而另一個同為女教聖人的王相之母,其女訓著作《女范捷錄》則云:「男子有的便是才,斯言猶可。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非……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這卻是明確反對「女子無才便是德」了。
所以,即使在明末女訓著作中,「女子無才便是德」也不是一個被普遍認同的共識。
三、前文引呂坤語曰:「今人養女多不教讀書認字,蓋亦防微杜漸之意。然女子貞淫,卻不在此。」可知「女子無才便是德」最初的傾向,是要女子不識字或少識字,《溫氏母訓》亦同此意。為何呢?因為「讀書識字之人,淫詞艷曲、風流惑亂在在難免。惟婦人水性,一有私情,即不顧天理王法」(《雨花香》)
這種觀念主要是《西廂記》的影響。《西廂記》中崔鶯鶯善詩文,與張生酬答,「待月西廂下」云云,以此而幽會、失身。所以《西廂記》被人視為「誨淫」之作。而對於崔鶯鶯之「失德」,推本溯源,就在於她能詩。這便是「才可妨德」。如果崔鶯鶯不能詩,無才,那便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了。便不會「失德」了。因此之故,對於女性,且不說詩文,連字都不教她識。於是便「女子無才便是德」了。當然,如崔鶯鶯「待月西廂下」之事,當時亦必發生不少,以至於如此防範。
另一方面,當時能詩有才之女子,大多為歌妓,於是「女子有才」便和「歌妓」緊緊聯繫在一起了——那不是良家女子做的事。這也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觀念產生的一個原因。
四、「女子無才便是德」,其觀念是為了防止女子有才而有「淫詞艷曲、風流惑亂」,其最初策略是字都不讓識。這當然是很嚴苛的管制了。但由於受到批評攻擊太甚,於是人們便有所放寬。雖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允許識字,而不許習詩文。《昏前翼》云:「女子固不宜弄文墨,但古之賢女未嘗不讀書 。如《女孝經》《論語 》《女誡》《女訓》之 類何 可不讀 ? ……詩詞歌泳,斷乎不 可 。」這就是對以往嚴苛要求的一種妥協了。可以識字讀書,但不能習詩文。
章學誠亦站在此立場,其《婦學》云:「古之賢女,貴有才也。前人有雲『女子無才便是德』者,非惡才也。正謂小有才而不知學,乃為矜飾騖名,轉不如村姬田嫗,不致貽笑於大方也。」他明確表明,不是反才,而只是反對「小有才而不知學」。具體指什麼意思呢?其雲「此類閨娃 , 婦學不修 , 豈有真才可取?…… 人心世道,大可憂也 。」很顯然,在章學誠看來,修婦學,才算真才。如詩文之類,則不算真才而無所取。章學誠雖言「古之賢女,貴有才也」,但他卻重新定義了「才」的內容,仍歸到婦學上來。
女子雖然可以識字讀書,但讀什麼書,怎麼才算是才,卻都是被規定好了的。無論如何,能識字讀書,總算比字都不讓識的要好。但這仍然無法讓人接受。
五、「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在清代雖然還有影響,但卻已經是批評的多了。
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對「女子無才便是德」作了較為完備的論述:
「女子無才便是德,言雖近理,卻非無故而云然。因聰明女子失節者多,不若無才之為貴。蓋前人憤激之詞,與男子因官得禍,遂以讀書作宦為畏途,遺言戒子孫,使之勿讀書、勿作宦者等也。此皆見噎廢食之說,究竟書可竟棄,仕可盡廢乎?吾謂才德二字,原不相妨。有才之女,未必人人敗行;貪淫之婦,何嘗歷歷知書?」
李漁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激憤之語,不應因噎廢食,才德原不相妨。
關於女子不可習詩,袁枚說道:
「俗稱女子不宜為詩 ,陋哉言乎。聖人以《關 雎》、《葛蕈》、《卷耳》冠三百篇之首,皆女子之詩。 第恐針黹之餘,不暇弄筆墨,而又無人 唱和而表章之,則淹沒而不宣者多矣。」
袁枚賞識女子習詩,其《隨園詩話》中收錄了大量女子詩篇,他自己更是廣收女弟子,教習詩文,「一時紅粉俱拜 門牆」。
其他批評之語如:
《菽園贅談》云:「世言女子無才便是德,非也……若言女子有才,其所好者多風雲月露之辭,其所感者,必耳目心思之欲,則尤不通之論。詩三百篇,半出閨中之手,貞者自貞,淫者自淫,於才不才乎何與?」
《埋愁室叢話·序》云:「女子無才便是德,斯言也,腐儒之讕言也。」
《塞紅絲》云:「雖女子無才,亦不為短,然畢竟有才,更覺出類。」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云:「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我最不佩服。或是古人這句話是有所為而言的,後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豈不是誤盡了天下女子么?」
《冷眼觀》云:「又道甚麼『女子無才便是德,若是有了才,便要偷香竊玉,待月迎風』,殊不知都是不學無術的人捏造出來的。」
所以,「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明代之前未有此觀念。這句話是明末陳繼儒不知從哪聽來的。這個觀念產生後,伴隨而來的是反對。明末女訓著作中,關於「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沒有統一觀念。至於清代,更是大量的從各個角度反對「女子無才便是德」。袁枚更公開推許女子習詩,廣收女弟子,蔚為風氣。至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實際影響,結合其理論上一直被反對,以及清代女性詩歌繁榮的現實,大約是很有限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在它產生及流傳的時代,也並不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觀念。至於今時,也還有人問對不對。下面這句話大概就是原因吧:
「抑余又見夫世之婦女,守其一知半解,或習聞片詞只義,往往篤信固守,奉以終身,且轉相傳述,交相勸戒。」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片面的,是對女性的貶低。
自從原始社會後期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女性淪為低等人。女性無法在政治、經濟、軍事等主要方面實現自我價值,只有通過對男性的佔有,和依靠配偶、家族等社會資源獲取對他人的優越感,來體現自身價值。女性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顯然是為男權社會所不容的,男人們通過總結女性的奮鬥特點,認定女性是天生低劣,危害社會秩序,得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片面結論。
近現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流傳開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從法律上徹底認可了男女社會地位的平等關係。「女人可頂半邊天」,女人可廣泛參與到社會活動的各個角落。
但是,男女之間因性別不同帶來的各種影響是客觀的。女性的身體結構和機能、發育特點、思維特點均與男性不同,成長過程中的的這些不同進一步形成性格差異,使男性很難完全理解女性的行為和動機。
另外,漫長的封建社會所遺留的很多傳統觀念仍根深蒂固地影響著社會,甚至與法律有明顯衝突卻被廣泛地接受(比如法律規定的平等落戶權不被執行)。女性在這種錯綜複雜的局面下形成獨特的人格,在社會上形成褒貶不一、以貶為主的評價。「女性無才便是德」的觀念仍有其滋生的土壤。
以對子女的教育為例,看男女之別。無論在小說影視劇里,還是現實生活中,母親的教育觀念都有很大局限性。母親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溺愛、放縱,不許他人染指。一旦孩子不如自己所願,就變得忌恨、打罵。時而袒護,時而虐待,這就是大部分女性對子女的態度。對子女的教育特點,僅是一例,女性的局限性是相當多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造成女性各種局限的,除了自身性別的原因外,更主要地是由強勢的男性造成的。男性對女性的包庇和縱容,使女性在犯起錯誤來有恃無恐。以本人為例,媳婦不允許孩子與奶奶見面,這麼荒唐的觀點竟受到廣泛支持。孩子四歲我搶孩子讓她與奶奶見一面,立即遭其弟毆打。他們家族的人調解竟讓我忍受,差點造成二次械鬥。我們家族的人也讓我忍受。社會對強勢者的低頭,是女性不講道理的最主要原因。
將中西方女性進行對比,也可以發現性別不是女性失德的根本原因。西方女性普遍比較豁達、開明。環境與教育的不同,是中西方女性性格不同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指女子才能越高,造成的危害越大。而女子是否有道德,是與性別無直接關係的,放在男人身上,亦是如此。女中有豪傑,男中有小人。正確地對待這個問題,就要徹底樹立男女平等的觀念,不能偏袒女性。在是非明確的問題上,切實做到一視同仁,逼迫女人回到正確的道德軌道上來。
首先,「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在今天的語境中是錯誤的。
但任何事物都應該用辯證的眼光來看,這句話能夠在中國古代被大多數人認可,這本身就說明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古代說的女子「無才」未必是字面意思
女子無才未必一定是指「女人不能有才能」的字面意思。我們都知道,古代是一個男權社會。在男權社會裡,家庭是基本的社會單元,男人又是家庭的主導者,這時候女人必然不能以強勢的姿態超越男人,一旦超越就破壞了基本社會單元的穩定性。所以,在更大程度上,「女子無才」指的是「不強勢」的姿態,而不是「不能有才能」。也只有不強勢的女人,才能維護基本社會單元的和諧,有了「和諧」便是德。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我並不贊同這種「男權」和「和諧」的主張,我只是在指出一個事實!
「才」與「德」的關係黑格爾有言「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為什麼「女子無才」就是「德」呢?在男權社會裡,如果女子太有才了,必然會強勢主導家庭這個社會單元,這就會出現兩個基本的反饋:1、破壞「嫡長子繼承製」,造成權力傳承的不穩定,帶來社會混亂;2、造成階層衝突。女人一直處於弱勢地位,一旦「有才」強勢起來,必然會造成社會結構的重新調整,這會給整個社會層面帶來混亂和財富的重新分配。
為了避免暫時的社會混亂,所以女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一直被壓抑。所以這裡的「德」是一種流著血的「德」。
流著血的「德」任何以犧牲某一階層的利益來成全另外階層的社會結構都是不合理的。人類文明從誕生到現在也從未有一個合理的社會階層。比如說在「男女平等」的今天,仍然有某些弱勢階層一直被壓抑和歧視,這種壓抑也充分體現在了今天的普遍認知上,比如「農村人素質低」、「同性戀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已經被我們覺察到病反省,有的還被我們習以為常。
「女子無才便是德」實際上反應的是一個社會學問題,而不是個人修養問題!
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女人一般比較感性,無才的女子一般不敢對一些事情自作主張,都會徵求丈夫的意見。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各種鬥爭中。一般都是以男人為中心,如果有些事女人自以為是的根據自己的認知自作主張往往有可能會掉進對手的陰謀之中。因為女人雖然有才,但她所有的判斷可能都是從感性著個角度出發。
比方說女人看見收留「可憐的人」,這時候要注意了,比方說對方是逃到,或者逃犯的小孩,女人可能感性上對一些政治的做法不認同,自作主張的把人收留下去。這樣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女人比較感性,但是現實中的東西不是感性就能改變的。有些東西就是那麼邪惡,那麼醜陋,感性不能當飯吃。
女人沒有才就不會亂作主張,女人有才就會從感性方面去作主張,往往會害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
其實社會上很多黑暗的地方只有男人可以看的到,女人一般是看不到的。但是男人往往也不願意把這些東西告訴女人。
有才的女人又自以為是,總以為有時候別人誇她幾句,就當真了。再這個社會上才華是不能當飯吃的。才華只是一個功能,你可以利用你這個功能,別人也可以利用你來達到利用這個功能的目的。
其實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這個社會上,單單有才華的人,最終都不會有太好的結局!大家可以細數歷史,有才華的人不少,但有好結局的有幾個。
從另一方面來說,有才華的人在人性上更感性。感性使得他們對現實產生誤判。從而導致嚴重的後果。
我有個朋友是女的,她一直想做些投資,但每次她老公都反對,事實都證明了他老公的反對是正確的。前幾天她想做一項投入,沒有告訴她老公,因為他覺得如果跟她老公說的話肯定也會反對,準備了幾十萬,想投資農業的。還好,偷偷的跟我們打了聲招呼,我們一看就知道是騙人的,她也信我們說的,我們帶她親自去看那個項目。去了自後,看了一遍,聽別人吹牛了一遍,我們再給她分析了一遍,後來她都自己都覺的太假了,明顯是騙錢的。如果她不告訴我們,她就直接交錢,連項目都不去看,最後會怎麼樣?幾十萬被騙沒了唄。
話又說回來,並不是說女子有才不好,而是說女子有才可以,但不要自作主張,自作聰明。感性的決定是很難戰勝現實的,世界有成功的女性有,但你們能做到別人的理性嗎?
一個人不管是男是女,作選擇的時候要理性點,當然理性不是隨便說說而已。你對社會沒有一定得閱歷,如何理性,尤其是女人對社會的認識都是圍繞著家庭生活,情愛,還有錢,小孩,教育之類的。眼界局限性太小了。自以為有點判斷力的女人往往就載在上面。
古人女子無才便是德,那是因為古代的爭鬥都是政治鬥爭,家裡的女人在一些事情上自作主張往往會給家庭帶來災難。為什麼會有女管內,男管外。很明顯嘛,家裡的小事扯不到政治上去,一日三餐,柴米油鹽醬醋茶都犯錯誤都不會有多嚴重。
如果女人自以為自己有才華,去干涉外事,遲早也會帶來禍害。
女子無才便是德,一開始就是針對社會上層的女人說的。大家可以看到歷代皇朝凡是女人干涉朝政的會有什麼好事?女人為什麼要干涉朝政,就是因為自己有主見唄,而主見來自哪裡?主見就來自她的小才華。
古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我國廣為人知,家喻戶曉,這句話對嗎?這句話對,告訴你原因。不是說女子真的無才便是德,而是女子在丈夫面前男人面前裝作沒有才華,讓男人有面子,有展示的機會,給男人面子。這才是這句話的原意。"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有一些人理解錯了。可悲呀!
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話現代人聽不慣。但是,當年那無甚才情的劉邦,在起事之前,就從不與那些才情過剩的儒者書生打交道,反倒是與這些"無才"女子多有來往。因為,這些女子,貌似無才,卻遠比那些滿身有才情者,更有元氣,更有大氣。女子的元氣與大氣,是因不為才情所執。有才也好,無才也罷,重點是,女子鮮因才情而既驕且吝。因不執,故女子最有韌性,極柔弱而極堅毅,遇險罹難時,不像男人好強逞能以致脆弱易折,女子唯不憤不戾,不躁不急,終可逢凶化吉,化險為夷,一如劉邦.屢挫不餒。所以氣度與見識,遠遠比才情重要,這"無才"之女子,比那無數聰明俊彥,都心底明白。
女人無才便是德,長的好看店記它的多。
這個 女子無才便是德 有可能是真么個意思。
這個古代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念書不識字,也沒什麼大見識,在家就能看到老公,覺得老公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特別崇拜,給他幹什麼什麼都任勞任怨,三從四德。你看這家庭就和諧了。
如果這女子又讀書,又識字,沒事就跑出去見見世面,認識很多人,沒事和才子寫寫詩,吃吃飯,未婚女子的話,外人一看,這成何體統,有失德行。而這已婚女子回家一看,自己當初太年輕啊,找的這老公不咋地啊,心思一活泛,哎,這就無德了。
這在當時的環境下,這句話應該是對的。
首先這個是古人的說法,而不是今人的說法。今時女性的地位已經提高非常多了,要知道古代像李清照這樣的才女,在歷史記錄上也就寥寥幾個字。特別是晚年再婚給當時的世人非常大的震驚!
今人不同,不能按封建社會的標準來看現在的女性。英國的撒切爾夫人,德國總理,韓國前總統,很多女性已經進入金字塔的頂端,所以無才便是德是非常錯誤的。
德,是一種人類共有的天性。才,是後天為了生活練就的經驗,本能地做出處理事情的結果。德,是完美和愛,才,是打擊破壞。德很難體現,才,人人可學。有才無德者多,有德無才者少。有德有才者更少。所以古人傳言說:男子有德即有才。女子無才即是德。好像說,女子本身就是美德的化身,因為生活中各種原因去用學來的方法去處理身外事情,社會矛盾陳雜,會失去自己的美德本性。而男人要想成為真才子,必須有德。保存德是件不易做到的事,必須用才來做護駕。生活中許多好人做好事,沒有好結果,就是有德少才的原因。有人很風光,干盡損人利己之事,即是有才無德的表現。只有利己利人都有益的人事,稱得上是德才雙全的男人。女人也同一道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