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女生活好嗎,待遇如何?
平心而論,清朝宮女有歷朝歷代宮女都不曾有的待遇,比如清朝宮女25歲可以離宮返鄉,而之前的朝代,宮女一旦入宮,就註定要終身勞作到死,即便死後,也難以離開那座奢華巨大的皇城。
雖然一直都有宮女受到皇帝寵幸而成為妃嬪的例子,然而清朝卻相當之多,因為清朝的宮女與妃嬪,都來自旗人子弟之中。清朝有不少著名妃嬪都是出身宮女,比如雍正帝生母烏雅氏、康熙帝良妃衛氏、嘉慶帝生母魏佳氏,都是內務府宮女出身。
至於生活,沒有哪個朝代的宮女生活是好的,清朝自然也不例外,滿清入關後,宮廷中前朝的瑣碎規矩也被繼承,宮女不僅僅要負責各種勞作,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嚴格教條,絕不能違反。宮女的俸祿並不算低,清朝宮女月奉一般是3兩,高的能夠有20多兩,一般都是高級妃嬪或者皇帝身邊的掌事宮女,若是得主子歡心,各種賞賜也是有的。
清代宮女的數量比太監少很多,她們和太監的工作也不同,主要是伺候皇帝、皇帝的後宮、先帝的後宮,以及住在宮裡的皇子、皇子的妻妾、皇孫、皇孫的妻妾。
曾經在宮廷里小住過的裕容齡曾經這樣形容過宮女的生活:「平時都是穿藍布袍外套,一件絲綢坎肩,梳辮子,耳旁戴兩朵花,她們的鞋底有一寸高。工作的時候,她們總是戴著一副白袖頭,顯得乾淨利落。」
和清宮留下來的照片進行對照的話,可以發現,宮女的衣著不一定都是藍色,也有淺色的,但是總體來說比較素樸,與裕容齡說的差別不算太大。
有的書提到宮女的多生活,說宮女進宮之後不能接觸家人。但是根據裕容齡的說法,「宮女的家屬一個月只能去探訪兩次。」並且指出了這個探訪的地點在御花園的角落,而且探訪的全程有太監監視。
也有學者認為,這兩種說法不矛盾。因為「能見」和「必須會見」二者本身就有區別。如果探視很困難,那麼很有可能「能見」卻「不去見」。
至於出宮的年紀,康熙朝規定,宮女服務到三十歲便可以出宮。雍正朝修改了這個規定為二十五歲。而實際上,宮女出宮的年齡波動相當大。一般來說二十二歲上下就都出宮了。
不過,宮女沒有「辭職」一說,除非生病或者因為笨被逐出去。故而,如果想要出宮的話,裝傻充笨是條好方法。晚清的時候,四位太妃名下每年因笨交出的女子共有十餘名之多。
另外,皇太后位下乃至於嬪位下的宮女,出宮時候的賞賜都由是本主賞給,而不是由內務府賜予,所以沒有硬性規定,全憑主人額喜愛。至於貴人以下主位位下的宮女,原定「進內十五年以上,給三十兩。十五年以內,二十兩。十年以內,十兩。」後來道光帝進行了修改,規定貴人以下主位位下的宮女,滿十年或十年以上的均給十兩。未滿十年的則不賞。簡單說,實際上後來能夠得到賞賜的,都是在宮裡服役超過規定年齡的「超級宮女」。
清代宮女雖然都出自旗人,但是生活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清朝為保持種族的延續性,有獨特的選秀制度,旗人女子在沒經過選秀之前是不允許出嫁的。宮女要承擔宮內勞作,承受種種繁瑣的規矩壓迫。
但是清代宮女還是幸運的,年滿25後是可以外放嫁人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