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紳的《憫農》全詩是什麼?


開門見山,直接給出我的答案,然後再作詳細分析。

答案如下:

提問者所問「李紳的《憫農》詩」在收錄於《全唐詩》時稱作「《古風二首》」或者「《憫農二首》」,蘇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下冊選用時命名為「古詩二首」,並將此二首詩分別冠以「鋤禾」和「憫農」的詩名。因此,蘇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下冊當中並未將提問者所謂「李紳的《憫農》全詩」剪開。正如提問者所描述的一樣,蘇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下冊當中收錄李紳的這首「憫農」詩時是將兩首寫在一起的,看下文的教材截圖。而教材中所呈現的兩首詩就是原來李紳的《憫農二首》全詩,在詩的內容上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既然本來人家李紳寫的就是「憫農二首」(包括著獨立的兩首詩),所以當然是可以分開的,也就可以分開來理解,並且完全不會背離李紳創作這兩首詩的本來思想和心境。「憫農二首」本就是同一個主旨,將兩者放在一起更能使得讀者加深對農民辛苦悲慘的理解。

詳細分析如下:

【1】教材未將原詩剪開,內容也與原詩一樣。a.蘇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下冊並未將李紳的「憫農」詩人為剪開,因為本來李紳的詩就是兩首,而不是一首。b.蘇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下冊中所收錄的李紳的「憫農」詩除了詩的題目外詩文的內容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有兩幅圖,上面的圖是教材中該詩的全文,下面的圖是《全唐詩》所收錄的李紳的「憫農二首」詩的全文。從此二圖中,讀者可以明確清楚地看出來二者的異同之處,也可以清楚明白地得出上述我所得出的結論。

【2】完全可以分開理解,這不影響詩人原意,但放在一起更能使我們加深理解。李紳在創作憫農詩的時候,就是同時寫下了兩首,這兩首詩可以獨自成一體,不必一定糾葛在一起理解。第一首詩中最重要的一句是「農夫猶餓死」,可謂點睛之筆,這首詩就是要表達農民生活之慘狀,辛辛苦苦耕作卻衣食不能保障,充滿著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第二首詩中最重要的點睛之句也是最後一句,「粒粒皆辛苦」直接表現的是農民們耕作時的極度辛苦狀態,表明糧食生產的不容易,也是悲憫情懷的表現,從中亦可讀出「珍惜糧食」的諄諄教誨的涵義。都是「憫農」的主旨,但是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去表現,每一個角度都是可以單獨理解的,這並不會影響到理解詩人李紳落筆時的「悲憫」情懷。但是,既然詩人同時寫就了這樣同一主旨的兩首詩,那麼放在一起來理解的話可以更全面地更深入地讓我們讀者感受到農民的辛苦,從而產出更感同身受的憐憫情懷。

額外贈送一個附加知識:

雖然提問者的問題我已經回答完,但此處再多往前走一步,糾正一下百度百科中關於「憫農」詩內容上的錯誤之處。當然,最終的目的在於「撥亂反正」,給各位讀者正視聽,以免被百度百科的錯誤所誤導。

a.證明百度百科錯誤的第一條證據,「憫農二首」而不是「憫農三首」。百度搜索「憫農」後,詞條內容會出現「《憫農》三」,如下圖所示。根據前面的查索,哪裡有什麼「《憫農》三」,人家李紳就寫了兩首,就叫做「憫農二首」,哪裡會蹦出來個第三首,所以這個百科是錯誤的,簡直「欺人太甚」,簡直認為消費者都是三歲小孩容易糊弄。

b.證明百度百科錯誤的第二條證據,「『壟上扶犁兒』一詩正是唐朝詩人於濆的《苦辛(一作辛苦)吟》一詩,這與百度百科的『於濆』詞條所說一致」。百度百科搜索「於濆」後,詞條內容會出現於濆的代表詩作「辛苦吟」,搜索結果如下圖所示。

百度百科「於濆」詞條說「辛苦吟」是於濆的詩,但是咱這次不能輕易相信了。於是,再一查索,發現《全唐詩》中同時收有李紳和於濆的詩作(李紳的詩作在《全唐詩》中的位置是卷483,於濆的詩作則在《全唐詩》中的位置是卷599),但明確的是「辛苦吟」一詩被系在於濆名下,具體證據如下圖所示。

所以,通過以上兩條證據,我們可以得出百度百科在解釋「憫農」一詞時犯了錯誤,「《憫農》三」壓根不存在。

對問題的回答一定要有理有據,不放空炮。對知識的傳播一定要全權負責,不欺讀者。

忠告:切莫盲目相信百度百科,要不然會被誤導,從而以錯為對,鬧笑話。


拆開理解是否會背離詩作本意?我從各方面逐一說起:

《憫農》的創作背景

南宋計有功所編《唐詩紀事》記載,李紳此二首《憫農》為其舉進士之前所作,曾用於博取當時為御史的呂溫賞識。(原文見下)

紳初以《古風》求知於呂溫,溫見齊煦,誦其《憫農詩》曰……略……又曰:「此人必為卿相。」果如其言。

而李紳之父李晤早逝。即便其曾歷任多地縣令,但以《舊唐書》所記來看,六歲喪父,故而學問可能由母親傳授,和在惠山學習。而且《新唐書》還提到了其母姓盧,並可能逝於李紳中舉之前。(原文見下)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三:紳六歲而孤,母盧氏教以經義。紳形狀眇小而精悍,能為歌詩。鄉賦之年,諷誦多在人口。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零六:母盧,躬授之學。為人短小精悍,於詩最有名,時號"短李"。蘇州刺史韋夏卿數稱之。葬母,有烏銜芝墜輤車。

從這兩段話我有一個大膽的推測。

李紳之祖為李敬玄,前後三任妻子均出自山東士族,即李、崔、盧、鄭、王其中的一支或多支。而李紳之母姓盧,或許也是士族出身,畢竟李紳之父曾任縣令,有一定的聯姻價值。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就能理解一個不知名的,父親六歲就已經亡故的幼童,緣何得以能異地讀書,能有一個躬授所學的母親了。

但即便如此,其母盧氏也很可能只是庶出女或旁支,所以在李紳父親亡故後難以得到娘家人的重視或扶持。(因為「眇小而精悍」我想到了渣滓洞和小蘿蔔頭)。

同時期的其他創作

如張籍《野老歌》所述實則比李紳所言更為觸目驚心,表達的盤剝非常細節化。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張籍是安徽和縣人,而李紳是浙江湖州人。兩地距離相近,兩人生卒年也相近。因此李紳的「農夫猶餓死」與張籍的「呼兒登山收橡實」可以相互佐證,證實當時民間的盤剝是非常嚴重的。那麼結合上述我的猜測,李紳之母盧氏為士族旁系女,這種身份有無可能被免除盤剝?李紳之父的家族或兄弟間有無可能扶持李紳母子?

我認為可能有,但正常的苛捐雜稅可能被免除的很少。畢竟以此前猜測中其母的家族地位不會很高,而李紳只是個毫無政治價值的幼童。因此李紳這兩首詩,相互之間有可能是照相呼應的,卻也可以拆開理解。

結論

李紳的家境或可證明他曾于田間耕作,也接觸過足夠多的苛捐雜稅。但是以第一首詩這句「農夫猶餓死」而言,有相當大的一個漏洞。

假設我之前的猜測是成立的,那將第一首詩比作李紳自己,不合適的地方是「農夫」,他的家世不可能讓其自比農夫。而另一方面,如果他並非是聽聞,而是親眼見到的話,也不會用「猶」,而更可能是用「多」或「常」之類的字眼。所以他詩中所說的「農夫猶餓死」或者只是見到了農夫逃荒,亦或是將死而未死的慘象。

題外話

李紳食雞舌這種事情,目前看不存在洗地的可能,但就現在可見的一些文章來看,以及李紳得進士後逐漸奢靡的飲食而言,他很可能是餓怕了,所以才極盡所能地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也有可能因為身材、出身而有自卑心理,所以有睚眥之心。

舉個例子,《雲溪友記》曾言李紳呼族叔為孫,可是李紳的族人並不少,緣何只此一人為其羞辱?另一方面有同科之誼的崔巡官,只是家僕與旁人爭執,便被流放,這何嘗又不是小題大做?所以很難講除了膨脹的心態外,李紳會有怎樣的強烈報復心理。

《雲溪友記》原文:

李相公紳督大梁日……略……李公羈旅之年,每止於元將之館,而叔呼焉。榮達之後,元將稱弟稱侄,皆不悅也;及為孫子,方似相容。又有崔巡官者,昔居鄭圃也,與丞相同年之舊,特還來謁。才到客舍,不意家僕與市人有競,詰其所以,僕人曰:「宣州館驛崔巡官。」下其仆,市人皆抵極法。令捕崔至,曰:「昔嚐識君,到此何不相見也?」崔生叩頭謝曰:「適憩旅舍,日已遲晚。相公尊重,非時不敢具陳卑禮。伏希哀憐,獲歸鄉裏。」遂縻留服罪,笞股二十,送過秣陵,貌若死灰,莫敢慟哭。時人相謂曰:「李公宗叔翻為孫子,故人忽作流囚。」邑客黎人,懼羅不測之禍,渡江過淮者眾矣。主吏啟曰:「戶口逃亡不少。」丞相曰:「汝不見淘麥乎?秀者在下,糠比隨流。隨流者,不必報來。」自此一言,竟無逾境者也。

此段還提到了一個小細節,可以證實李紳親力耕作和其心機之深,便是:「淘麥秀者下,糠秕隨風流」,一句話便堵死了那些意圖煽動造謠的人。哪個世家、文人願做糠秕,被風言風語吹說幾句便渡江過河?所以未可見殘暴,卻真見其心機。


憫農二首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注釋⑴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穀類。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⑷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⑸猶:仍然。⑹禾:穀類植物的統稱。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創作背景

 根據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江浥塵先生說的非常好,我個人補充一下我理解的原因,那就是太小,長了記不住。我記得我學這首詩的時候應該是一二年級,絕句還行,能背過,律詩八句,記起來費勁。再說拆開讀,並不影響這首詩的主旨和意境。


李紳《憫農》在全唐詩中是二首隻是寫在一起了,全詩是:

古風一《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成(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優餓死。O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於詩最有名。有游詩三卷,雜詩一卷。今合編為四卷。


鋤禾教育孩子愛惜糧食,古風希望已經是前面的事了,今後不要有了,更深層的自己感悟吧,有人提了昨日入城市的詩。感謝這首詩的詩人。一首詩比推背圖都牛,你把上下五千年和以後又五千年甚至更久遠都寫出來了。您老前輩真的不簡單


那是因為鋤禾詩的意思很好理解,主旨在教育小朋友要懂得糧食來之不易,愛惜糧食。而另外那首,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為什麼?怎麼給小孩講?講封建社會?講統治階級?講生產力?話題太沉重深沉,不適合給小孩講啊


古風《憫農》二首――唐 李紳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對應第一首,不平則鳴,提現階級對立,有反抗意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對應第二首,呼籲勤儉節約,樸素惜福。雖然是寫在一起的,但是詩中意義相差甚遠,而且應該是「鋤禾日當午」在前,「春種一粒粟」在後,先「可憐」再「不平」,重心在「不平」上,才是作者要表達的真義。此外,據說該詩雖然流傳千古,但作者並不是個簡樸的人,做官之前,名聲尚算不錯,進入官場即開始飛揚跋扈起來。官運亨通一路做到宰相,但在遭遇貶謫之後,破罐子破摔,一發的橫行無忌起來,到死才停止作惡。所以很難想像,這兩首對勞動人民充滿憐憫、飽含同情的詩是這樣一個人寫出來的。只能理解為人是複雜的、人是會變的。


一個講封建統治下的農民,種地也養不活自己。一個講愛惜糧食。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該讓小學生學習愛惜糧食都啊!就算要學前一首,也要等到初中高中了啊!


像巜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其實現實生活中,養雞的、賣雞蛋的不一定捨得吃,也存在。有些詩用來欣賞,有些教育人的。布衣詩人謝榛說:「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鏡花水月,勿泥其跡可也…」。


推薦閱讀:

TAG:李紳 | 詩歌 | 教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