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究竟是不是被慈禧罷免的?
我們看歷史教科書,是這麼寫的:頑固派頭子慈禧,為了加強反革命倒算,連下四道諭旨,準備用反革命暴力來鎮壓非暴力的改良派。
慈禧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剪除光緒帝的羽翼,將老翁頭"開缺回籍,永不續用"。其餘三件事是:收回二品以上大臣任命權,準備到天津閱操,任命榮?為直督,掌管北洋諸軍。霎時間黒雨欲來風滿樓。
經過現在的學者考證,翁同龢是被光緒帝攆走的。這一觀點,已得到大多數讀者的認同。
翁老無異為晚清一政治家,偉大的愛國者,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甲午戰敗,從皇上到平民,大家都在思考,為什麼老大帝國會敗給蕞爾小國,採取什麼變革才能使國家走向富強?翁老也在苦苦思考,尋求強國之路,這時候,他發現了康有為,康有為,一個奇人,自稱南海康聖人,一個為了成功不擇手段的人。
翁老十分興奮地把康有為推薦給光緒帝,希望用康法改造中國,富強中國。卻沒有想到自己同康的政見不合,更要命的是引發了自己同皇上的矛盾衝突。
翁老是後清流的領袖,是身被潔白羽毛的士大丈,甲午之前,便對洋務派有所不滿。他反對李鴻章做事論功名不論氣節,用人論才能不論人品。今天有跳出個康有為,康有為是什麼人呢?
康有為做事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在他看來,只要能使國家富強,管他什麼思想,什麼主義。翁老讀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時,便驚呼「一派狐言」。他與康的分歧已經是冰炭不同爐了。
在此後的工作中,翁老處處頂撞皇上,發泄自己對康的不滿,在皇上招集大臣商議改革大事時,也經常持反對意見。
而被康有為迷,惑的光緒帝已無法自拔,他感覺昔日的恩師和摯友已成為改革路上的絆腳石,於是親手寫下諭旨,將翁老攆回老家。
在那個年代,士大夫對於道德的評判是義與利孰為先的道理。以名教傳人自居的翁老先生是不會和追求名利的人同流合污的。康有為學術不正,思想有問題,決定他的改革也不會成功。在功利思想上,康與李鴻章比較接近,這也是他二人猩猩相惜的主要原因吧。
眾所周知,戊戌變法僅僅開始四天,重臣翁同龢就被罷免,「開缺回籍」,也就是回家養老了。以往通行的看法是,翁同龢是被慈禧罷官,慈禧的目的自然是除掉光緒的「左膀右臂」,給這個有野心的兒子兼侄子一個下馬威,從而讓這場變法舉步維艱。乍看起來,這種解釋合情合理,但細究下去,就會發現,真相併非如此。
罷免翁同龢的不是別人,正是光緒皇帝自己!
那麼,為何變法一開始,光緒就把刀砍向了自己的老師呢?
翁同龢是兩代帝師,至維新變法時,已身兼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等職務,可謂權傾朝野。中國官場上的老資格,尤其又擔任皇帝老師,難免會飄飄然,有時就會忘了自己首先是臣子,即:先尊君臣之儀,再論師徒之情。於是乎,悲劇就在所難免。
根據翁同龢的日記,光緒發布變法上諭之後的這幾天,師徒之間的關係可謂急轉直下,或者說迅速惡化。6月12日,翁同龢在日記中寫道:
「上欲於宮內見外使,臣以為不可,頗被詰責。又以張蔭桓被劾,疑臣與彼有隙,欲臣推重力保之,臣據理力陳,不敢阿附也。」
這段話道出了師徒二人在兩個問題上產生重大分歧,一是接見外國使節的禮儀,一是推薦張蔭桓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自乾隆時期馬嘎爾尼使團訪華就存在,且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因為清朝自視天朝上國,把禮儀問題看得極重,始終不肯將外國人平等看待,而認為他們低我們一等。光緒帝是整個清朝皇帝中最懂西學的人,早就想改變這種情況,但每次提到這個問題,總是遭到翁同龢的極力反對,光緒為此發過幾次火。至於張蔭桓,是光緒想在變法中重用的人才,但遭到其他官員彈劾,就想讓翁同龢推薦,沒想到老師不給自己面子,長篇大論的反駁、頂撞。
雪上加霜的是,第二天(6月13日),光緒帝想召見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再次遭到翁同龢反對,老師的意見是「宜稍緩」。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翁同龢雖然推薦過康有為等人,但其實他的維新理念與康有為等人有相當大的差距,尤其是讀了《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後,直接把康有為的著作稱為「野狐禪」。
事實上,早在1898年2月膠州灣事件發生時,光緒命翁同龢前往德國駐華公使館談判,就遭到老師態度堅決的拒絕,最後只好派李鴻章前往。類似的頂撞事件可以說經常發生,儘管光緒沒有實權,性格也比較軟弱,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不可能長期忍受翁同龢的頂撞甚至當面搶白。特別是,當光緒開始主持變法時,急於成就一番偉業,既挽救大清,也挽救自己,所以大膽啟用新人,推行各種新政,步子邁得很大,顯然將年邁的翁同龢甩在了後面。當自己的新政舉措一再遭到翁同龢的阻撓時,光緒內心已經將老師視為變法的障礙了,罷免之舉也就事出必然。
光緒在罷免翁同龢的上諭里這樣寫道:「翁同龢近來辦事多不允協,以致眾論不服,屢經有人蔘奏,且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後面這句,說明光緒已經忍了翁同龢很久,實在忍不了了。
罷免翁同龢之後的第二天,光緒就召見康有為,任命他為總理衙門章京行走,許其專摺奏事,緊接著頒發一連串的新政詔書,可謂放手大幹一場。這說明,罷免老師,是光緒自己的主意,並非受到慈禧脅迫。
很多人看歷史,容易在不經意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由後向前推導歷史。比如,由袁世凱稱帝的事實倒推他出山時就有稱帝想法等,其實不然。這裡也是一樣,不能因為慈禧鎮壓了戊戌變法,就認為她從一開始即反對變法。慈禧並不是一個極度保守的人,她很明白,要想挽救大清,只有向西方學習這一條路,甚至說過「今宜專講西學」的話,怎麼可能反對變法?!她與光緒的矛盾在於,誰來主持變法,而她的策略,是以退為進,暗中控制。所以,在雙方矛盾尚未激化時,慈禧並沒有罷免翁同龢的必要。不過,對於光緒這一決定,慈禧是舉雙手贊成的,因為翁同龢後來經常對慈禧的專權表示不滿。
總的來說,罷免翁同龢這一決定並不明智,變法尚未真正開始,就自斷右臂,削弱自家實力,實乃昏招。當然,這是符合光緒性格和行為特點的,他滿懷激情,銳意改革,但遇事衝動,操之過急。不久,他又罷免禮部六堂官,徹底激化了與慈禧之間的矛盾,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祥說:任何時候,搞清楚自己的位置,都很重要!No zuo No die!
【祥說近代史】
在晚清政治生活中,翁同龢被突然開缺是一個謎團。
翁同龢畫像
翁同龢出身官僚世家,父親翁心存是體仁閣大學士,也是咸豐皇帝和同治皇帝的老師;大哥翁同書曾任安徽巡撫;二哥翁同爵歷任、陝西巡撫、湖北巡撫和署理湖廣總督。翁同龢本人也是是同光名臣,他是咸豐朝狀元,做過同治和光緒的老師,素有兩朝帝師之稱。翁同龢曾任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戶部尚書,權傾一時。光緒朝有帝黨和後黨一說,因為和光緒的特殊關係,翁同龢被認為是帝黨的第一號人物。
在傳統史學思維里,晚清時期的帝黨是正義的、愛國的,而後黨則是非正義的。具體到翁同龢本人,人們對他的一半認知是甲午戰爭的主戰派,光緒朝維新變法的關鍵人物。其實這些看法都是簡單的、非學術的,對於帝黨、後黨和翁同龢不能如此簡單地認知,因為歷史是複雜的,人也是多面的。
翁同龢的開缺非常突然,事先沒有任何預兆,就連翁同龢本人對此也是毫無察覺。有人說這是慈禧太后為了打擊皇帝變法,而故意剪除光緒羽翼,然而真相又是如何呢?
1898年6月15日,這一天是翁同龢的生日。當時他正隨光緒皇帝在頤和園,與往常一樣,早晨翁同龢來到軍機處辦公地後,突然太監傳話說,翁某不必覲見。其他軍機大臣進入光緒皇帝處理政務的宮殿,身為軍機大臣和帝師的翁同龢感覺辦事情不妙,他將自己處理的文件整理好,交給辦事人員,靜候等待。
軍機同僚出來後,翁同龢讀到光緒的諭旨:
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翁同龢,近來辦事多未允協,以至眾論不服,屢經有人蔘奏。且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斷難勝樞機之任。本應察明究辦,予以重懲,姑念其在毓慶宮行走有年,不忍遽加嚴譴。翁同龢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特諭。
這道諭旨是光緒皇帝親筆所寫,當時諭旨一般都是由軍機處票擬,皇帝親筆書寫者都是重大事件。據歷史學家孔祥吉考證,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光緒親政期間的任何一條硃筆諭旨,是慈禧強加的,由此可見罷免翁同龢的這道旨意是光緒皇帝本人的真實意圖。
因為光緒第二天要離開頤和園,所以當晚翁同龢在頤和園住了一宿,以便第二天給皇帝磕頭告別。第二天午後,頤和園細雨霏霏,光緒起駕回宮,翁同龢在路邊磕頭。據史料記載,光緒看到了這位昔日的老師,但「回顧無言」;而翁同龢也「黯然如夢」,這是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
至於光緒為什麼在維新變法開始就棄用翁同龢,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翁同龢對變法動搖,引起皇帝不滿;有人說新黨內部傾軋;有人說是翁同龢性格及為人處世方式讓光緒難以忍受等等。
變法失敗後,被開缺回籍的翁同龢又受到更嚴厲的打擊,朝廷發布諭旨云:
翁同龢授讀以來,輔導無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東之役,信口侈陳,任意慫恿。辦理諸務,種種乖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陳變法,濫保非人,罪無可逭。事後追維,深堪痛恨!前令其開缺回籍,實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
這極有可能就是慈禧太后的意思了,翁同龢落了個兩頭不討好的下場。
1904年,翁同龢在原籍病逝,臨終前口占絕筆詩一首:
六十年中事,傷心到蓋棺;不將兩行淚,輕向汝曹彈。
有時候,功過是非即使蓋棺也不能論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