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幾年日本的製造業漸漸沒落了?
日本企業之潰敗,始於家電行業。
2009年,先鋒電子陷入經營困難,將Pioneer的品牌使用權出售給蘇寧電器。2016年,陷入巨額虧損的夏普賣身富士康。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個財年裡,累計虧損1.15萬億日元(695億人民幣)。最慘的莫過於三洋,先變賣部分業務,又整體賣給松下,最後又被松下賣給了海爾和投資基金。
日本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也不容樂觀。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車製造商三菱汽車承認油耗造假。不到一個月內,日本第二大輕型汽車生產商鈴木汽車也承認燃效數據造假。就連稱霸全球的豐田,蟬聯4屆冠軍後,在2016年被大眾超越,讓出了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
日本企業的集體潰敗,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亦見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並駕齊驅;2006年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比20年前,銳減了近一半。
短短20年,日本企業經歷了什麼,為何呈現集體潰敗的趨勢?
日企的技術偏執狂,創新過度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將創新定義為「發明和市場的新結合」,在經濟領域能夠與市場相結合的創新,才是有效創新,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那隻能屬於科學家實驗室里的遊戲。
日本製造企業對技術有著偏執的追求,為了讓產品提高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導致日本製造在價格上失去了國際競爭力。技術過盛導致產品性價比降低,市場售價往往高出其他企業同類產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譬如夏普,一直致力追求與眾不同,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很強,會製造只有夏普才做得出來的特殊面板,例如四原色液晶電視Quattron、氧化銦鎵鋅面板。這種「不標準」的產品越多,就越難賣給外面的顧客。
對一般消費者也是如此,夏普常附加一些抬高成本、卻是偽需求的功能。例如四原色電視的色差精細,但是與其他品牌的差距,不一定大到消費者願意多花錢的地步。又如夏普推出一款機器人自動吸塵器,還附有語音功能,一些單身女性覺得很可愛,但多數人覺得這樣的功能只是想抬高售價而已。
在科技創新風起雲湧的年達,夏普誤判了全球電子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一失足成千古恨,賣身富士康。
缺少用戶思維,營銷意識淡薄日本大企業營銷意識淡薄導致失場失利。日本企業重技術而輕市場,以技術決定市場,導致產品和市場嚴重脫節。缺乏合作意識導致企業難破發展瓶頸,日本有著濃厚的匠人文化,強悍的研發人員可以在技術領域攻無不克,這既養成了日本企業的技術自信也導致了他們的盲目自大,以致缺乏合作意識。
立石泰則所著的《死於技術:索尼衰亡》一書中就提到,技術是索尼成名立萬的根本。但最後,索尼的衰亡也是過度依賴於技術。長久以來,日本消費電子品牌都痴迷於技術的提升,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則。但在當下,消費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技術的「超進化」被置於一旁。只要保持足夠的表面噱頭,就能夠吸引到消費者的關注。真正隱藏於產品內部的技術創新,反而容易被忽略。
在中國大陸消費市場,很少看到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的花樣營銷。在營銷上真不如小米、魅族、樂視等消費電子品牌的強勢,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的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從產業鏈層面看,產業鏈快速下沉、細分化是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個性化分支產品的出現,讓習慣集中化研發、生產的日本消費電子品牌難以跟上形勢。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技術被後來者替代,讓日本消費電子品牌深陷泥淖無法自拔。
終生僱傭制,日企不能承受之痛大企業員工的終生僱傭制也是日本企業日益衰落的原因之一。
以往,在提到日本企業的「員工一般會在一家公司干到老」,我們都認為這一制度可以保障員工權益、提高員工忠誠度。但實際上,不少日本企業都被終身僱傭制這種「國企病」拖累著——在這些日資企業,「鐵飯碗」、「論資排輩」及「領導說了算」等機制非但沒有提高員工忠誠度,反而使一些員工在混日子,中國籍員工、日籍員工都是如此。
既不能開除那些不合格的員工,又要指望所有的員工都能認真工作,這就得靠員工的「自覺性」了。但既然不認真工作不會被開除,並且也對收入沒有多大影響,那我為什麼要累死累活地拚命工作呢?
有些責任心強的員工,即使看不慣這種工作氛圍,想跳槽,也很難。因為,其他公司不辭退員工,也沒有員工辭職,沒有留下崗位空缺,沒法錄用你。這就導致大量的員工被固定在自己並不喜歡、也並不怎麼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無法發揮專長,造成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員工一旦跳槽,工齡將在新單位從頭算起。這就導致,員工在跳槽後收入往往不增反減,因此,員工不敢輕易跳槽。
而那些能接受這種體制的人,就不大會去鑽研創新。畢竟只要工齡越長工資就會越高,既然年輕人幹得再多、幹得再好也很難升職,很難漲工資,那我為什麼要努力?
終身僱傭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成為日本大企業的樊籠,磨滅了絕大多數員工的激情,產生了極大的惰性。
日企對華方針戰略的失敗日本以家電為龍頭的對華投資從一開始到後來的方針一直就是失敗的,不願意合資倒逼中國『窮則思變』,於是有了海爾、長虹、康佳、TCL、創維和順德的家電產業群。如果日企一開始就跟中國企業合資,是可以通過合資一直佔領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且可以在世界市場上跟中國一起共進退的。
在中國的另一個失誤就是日本企業基本沒有長遠戰略,其在中國的投資只是將中國視為一個廉價的生產基地,沒有長遠戰略布局。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雙贏思維,甚至呈現出抗拒本土化的傾向。
儘管日企是第一批來中國淘金的跨國企業,但他們來中國的原因,並不是認識到了中國市場未來的巨大潛力,而是在簽署「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後的無奈選擇——必須到海外進行生產加工,以降低由於日元升值抬升的經營成本。在2000年之前,他們普遍低估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在2000年之後,他們又普遍誇大中國市場的經營風險。
戰略上的短視,使得日企在面對中國消費者時,普遍輕視品牌管理,瀰漫著盲目的自信情緒。對內則發展出相對封閉的企業文化,普遍不願意擢升中國員工擔任管理層,高層中很少有中國人或華人,在關鍵決策上依賴日本人內部溝通,導致決策緩慢,典型如日企在手機市場的集體潰敗,其產品更新速度僅為歐美和韓國企業的三分之一。研發上也同樣如此,與歐美等跨國企業相比,日企在華設立研發中心的積極性、深度、力度和廣度都遠遠不及。
「一流產品銷日本,二流產品銷歐美,三流產品銷中國」,是長期以來中國人對日本企業的普遍感覺,部分日企在中國存在狹隘傲慢的心態,奉行歧視性經營和雙重標準。比如在中國生產的某些豐田車只配兩個氣囊,而在國外市場上投放的車則普遍配有5個氣囊——這不僅是商業道德的缺失,也是對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漠視。
總之,在中國的日企都是一副隨時拔腳就走的心態,把中國的國家風險無限放大。時至今日,日本企業的指導思想一直如此,這也是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越走越窄的根本原因。如果在中國市場一直如20年前那樣稱霸,日本家電企業不會如現在那麼悲涼。
日本整個國家的文化就是不鼓勵創業互聯網源於創新,源於突破舊有體制,獨立創業。但在日本,整個國家的文化就是不鼓勵創業。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日本幾乎被蘋果、雅虎、Facebook、谷歌、亞馬遜等公司壟斷,日本也幾乎沒有本土的互聯網企業可以與之抗衡。
日本的風險投資人不會輕易將資本撒向創業者,在他們看來,一家公司的信譽與品牌、創始人的資歷更重要,而產品是否足夠創新有前景則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創業者從0到1的跨越相對更為艱難。
日本互聯網不發達的另一大原因還在於,日本的線下服務體系太過於完善。
比如日本東京是線下實體店最為密集的城市,大街小巷遍布著各種連鎖便利店,據資料顯示,日本7-11、全家、羅森便利店,總數超過5萬間,隨處可見的葯妝店,如松本清、杉藥局等,總數超過2萬間。遍布各地的大型百貨與特色賣場以及自動售貨機,讓日本人在自己的生活圈與視野可及處,幾乎可以買到他的生活所需的物品,而日本人正是被這種線下優質的體驗與服務慣壞了,反而讓電子商務的體驗與服無法超越線下實體店的。
日本企業常年維持的良好形象的倒塌還有一點,日本企業常年維持的良好形象的倒塌,也是一大因素。雖然說企業形象被破壞不一定是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卻推波助瀾,惡化了企業的生存環境。有時候企業的一些昏招,甚至讓企業破產消失都是有可能的。奧林巴斯和東芝都在這兩年遇到了重大財務醜聞,偷稅漏稅,偽造財務數據,使得企業的美譽度降低,也就導致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降低了。
既然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那國產家電廠商幹嘛還收購國外家電品牌呢?其實套用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企業的倒閉各有各的原因,但企業的資本都是相似的——收購國外家電品牌,或許承接了相關債務,但是收穫了經營渠道、品牌知名度、知識產權、各種現成的工廠車間、高素質的員工等等。既然我承受得起低價競爭,說明我這個企業抗風險能力大,收購又算得了什麼?利大於弊啊。
所以,以後的趨勢就是,各種行業都會出現國產品牌收購國外品牌的情況出現。在微觀上,很多都是一種偶然(誰能想到財務醜聞呢);在宏觀上,卻是一種必然。三洋、夏普、東芝這些曾經叱吒全球的日本驕傲,一個個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國貨。經濟實力的增加必然會導致這種併購的增加,現在我們看到的,不過是歷史滾滾車輪下的社會現實罷了。
固步自封,未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和投資日本家電巨頭固步自封,未能踏著時代的節奏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和投資而大大傷了元氣。先有松下在錄像機上看不準世界潮流是VCD和DVD將會替代錄像機,在錄像機上過分投資,1990年代的大連華錄就是其中之一。松下最大的失算是在等離子屏還是液晶屏上,決定巨資投入等離子屏。結果很快就證明松下是錯誤的。這下鼓舞了夏普,夏普便在液晶屏上投入幾萬億日元。素不知黃雀在後,液晶屏的優勢被韓國三星搶了過去,導致夏普一失足成千古恨,把整個企業轉讓給郭台銘,百年老店就這樣玩完了。
而索尼本來無疑是日本家電企業中最有型,最時尚的一個,既有攝錄設備,又有IT設備,還玩時尚的音樂盒電影。可是在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擺平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利益,結果在內部紛爭中錯過了最佳時期,被美國蘋果搶得頭把交椅,成功地完成了商業模式的華麗轉身,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品牌商,把創意與終端完美結合,做出了巨大的市場。三星也沒落在後面,與蘋果平分了數碼時代的大蛋糕。日本企業基本都被這股時代的洪流甩下了車。
難以承受持續的低價競爭從表面上看,中國品牌所掀起的一連串低價競爭是引發日企危機的導火索。能經得住打擊的企業,第一條就是能接受持續的低價競爭。很多人覺得低價就是廉價,意味著質量變差、品控變差、感受變差。但這種低價確實帶動了中低消費市場,其次又讓高高在上的大品牌不得不應對這種低價競爭,從而打造出更便宜且質量更好的產品來。就拿小米手機來說,它的出現不就極大促進了安卓手機市場的競爭態勢。當然產品好不好,我們另當別論。小米的出現確實拉低了安卓手機的平均價格,尤其是高端手機。
企業最怕的便是價格戰,因為這會導致利潤急劇下降。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競爭力,這也是日企的強項。但很不幸的是近幾年發達國家市場惡化,日企又未能抓住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反倒讓韓企鑽了空子。同時在最發達市場和最大市場失去支撐後,日企的衰落便不可避免了。
最終,在無法承受低價競爭,高端產品又賣不出去的情況下,日企的經營狀況不斷惡化。東芝與夏普不都是因為面臨來自中國品牌的激烈競爭,導致利潤率降低而不得不出售家電業務嗎?同樣的例子還有更早的IBM電腦業務,所謂的競爭更多的是市場的競爭,並不一定有技術就能活下去的。
歸根結底,無關技術,也無關經營,日企的問題就出在日本人本身。日本人失去了往日的創造力,既不願冒險開拓新領域,也不願放血自救實行結構改革。結果,當然是被蒸蒸日上、全力衝刺的國產品牌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高官無能,低層愚忠
最後說一點,日本的大企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創業家族保持影響力的大企業,並不一定是家族企業,但創業家族在人事方面有決定權,比如豐田汽車,鈴木汽車,這種企業的強項是戰略決策速度快。也有軟肋,一旦決策錯誤可能導致致命傷。
另一類企業,就如東芝和夏普,其高層是從公司內部提拔上來的,每一屆總經理做3-4年,然後就換人,很難期待這些領導有什麼先見之明,因為他的責任和任務是在任期內少犯錯誤,所以,這一類企業的領導層通常沒有創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比起市場競爭,他們更擅長於在同事之間搞關係。
那為什麼大部分日本的大公司沒有落到東芝和夏普的地步呢?
應該說,很多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相同的問題,只是沒有暴露出來。另一方面,日本大企業的上層雖然無能,但其中層非常堅固,所以,最上層的領導像走馬燈似地換,短期看似乎並不影響其經營管理。
關於這一點,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教授有非常精典的觀察,他指出:「儒學在日本的發展不是孝道,而是忠君。」也就是,日本人可以不孝,但不能不忠。不能說日本社會完全是這樣,但有一定道理。忠誠是美德,但同時一個社會和一個企業要有修正領袖錯誤的能力,才能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否則,可能導致全軍覆沒。
日本製造業的沒落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創新。
可能很多人不贊成日本製造業沒落這一說法,這是相對於中國製造業崛起來說的,日本的製造業特別是家電、電子這些領域,衰退還是很明顯的。以家電為例,歐睿國際發布的2017年全球白色家電份額,世界前5位是海爾、三星、LG、惠爾浦、美的,由中國、韓國和歐洲品牌主導。
以前這絕大多數可是日本品牌的天下。
再舉個例子,格力2017年的凈利潤大概是29億美元,這在國內家電行業中少于海爾、美的。但如果把格力放在日本和日本的製造業企業相比較,他竟能排到第四位,僅比豐田本田日產少,卻完勝索尼東芝佳能松下夏普等一眾的家電電子企業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曾經輝煌的日本製造業確實在衰退,盈利能力在下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想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創新。
日本人很專註,工匠精神舉世聞名,對一件產品精益求精,但這種鑽牛角尖的精神也有缺點,即只顧縱深發展,不顧橫向發展。他可以把一件產品做的很精細、質量很好,但卻缺乏及時的變化更新,有時甚至固守一隅,忽視市場的變化和需求。有時為了固守質量而放棄降低成本。其實現在的社會發展變化很快,現在的年輕人也喜歡追新求異,新、奇是他們首先要考慮的,質量反而是其次了。特別是電子消費類的產品,更新換代很快,象手機,兩三年就得換。而日本的消費類產品雖然質量好,但成本高、款式舊、功能少,無法滿足現代年輕人的需求。以至先敗給了韓國企業,再敗給了中國企業,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了創新。
缺乏創新還表現在人才的成長環境不佳,日本是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國家,人均壽命又特別長,年輕人少,很多人已經過了退休年齡還在工作。而且日本排資論輩的傳統非常頑固,年輕人的晉陞總是按部就班,非常緩慢。很多企業都是老人把持,中層的管理人員、技術骨幹和開發骨幹很多也是四五十歲的人,這就使得很多日本企業暮氣沉沉,年輕人缺乏機會和鍛煉,導致創新能力不足。企業在老人的領導下也越來越保守,最終導致競爭能力越發低下。
2016年日本索尼公司給碩士應屆生的工資為25.1萬日元(約14600元人民幣),本科生21.8萬日元(約合12670元人民幣)
而國內的IT大企業例如OPPO等,給碩士應屆生的工資和日本差不多,但3~5年後,日本的年薪大約為22至25萬,而中國的普遍能達到30萬。熱門的專業比如人臉識別等可高達五六十萬。想想兩地的生活組指數,這是一個多大的差距。
看過《輝煌中國》、《創新中國》的人一定深有感觸,中國近些年來之所以創新不斷,就是有大批的青年才俊挑起了創新大梁,可以說一代更比一代強。中國的強勢崛起對日本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在各個領域都不斷蠶食著日本的市場。日本在很早以前就非常清楚中國這頭雄獅的可怕,所以千方百計慫恿美國圍堵中國,不想讓這頭雄獅醒來,以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但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日本應該轉變思路,順勢而為,融入中國,藉助中國之力發展,或許這才是保全自己之道。
曾經日本製造業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有影響力的。但是近些年通過新聞上我們了解到一個又一個公司倒閉或者被併購,我們現在就分析一下日本製造業是否真的就是不堪一擊了?
日本製造業的輝煌歷史
日本在二戰後期,國家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國家百業待興,後來在美國的幫助下,戰後重建工作進行的很順利,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GDP回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日本製造業也以「質量好,做工精良」聞名於世。
日本在戰後湧現出來一大批世界聞名的企業,我們單以索尼為例,了解一下日本在消費電子領域的輝煌歷史。索尼是日本的戰後成立的通訊公司,後來因為選對了半導體這個方向而崛起。然後就像核裂變一樣開始爆發起來,在1955年,率先發布世界上第一台半導體收音機;1960年5月,發布世界第一台半導體電視;1965年8月,發布世界第一台家用錄影機;1979年7月,發布革命性的Walkman世界第一台隨身聽產品;2007年,索尼愛立信合併成立合資手機公司——索愛,索愛與三星、摩托羅拉、諾基亞一起,成為手機業前幾位的品牌。
除了了這些輝煌的歷史,在日本生產了全世界90%的數碼相機是日本製造,其中尼康、佳能、索尼在這個領域比較有名,數碼相機的誕生直接把美國的柯達相機給搞破產了。日本還持有全球37%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和66%的半導體原材料。
日本還發明了:
1971年時井上大佑發明了最早的音樂伴唱帶(卡拉ok)。1989年東芝發售的Dynabook J-3100SS是世界第一台筆記本電腦。1990年,馬自達/三菱機電和Pioneer各自開發出了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為車子定位的導航。豐田是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生產公司,世界上第一個產量達到千萬台的汽車公司。CT、MRI(核磁共振)等高端醫療器械的日本人均擁有率世界第一,每100萬人口的CT擁有率,日本約為96台,而美國僅為26台,德國僅為17台。截止2016年日本還誕生了25位諾貝爾獲得者,東亞第一,所以歷史上日本製造業很輝煌,不服不行。
日本製造業的沒落
日本製造業最近爆出了數據造假的醜聞。在2017年8月份,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承認長期在產品檢查證明書中篡改部分鋁、銅製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出售。截止13日,包括豐田、日產、馬自達、斯巴魯、三菱、特斯拉和通用汽車等全球汽車製造商,空中客車公司以及波音公司等飛機製造商共計500家企業均被拖下水。然後神戶鋼鐵一周內市值下降約40%,蒸發約18億美元(13億英鎊)。
數據造假的還不止這一家企業,早在2015年日本東芝集團承認歷經三任社長、長達八年的財務造假。三菱、鈴木、日產,日本汽車業的幾大知名品牌廠家在2016年紛紛被捲入汽車燃效數據造假風波,日本媒體界將其評論為汽車業的「大地震」。除了造假,日本企業還被大規模併購,美的收購東芝白電業務、鴻海收購夏普、聯想收購NEC個人電腦業務,海爾以8.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併購了松下將旗下的三洋白色家電業務、海信129億日元購買東芝電視95%股權等等。還有市面上,日本手機鮮有人知,看似日本製造業慢慢由輝煌轉到了沒落,風光不再。
日本製造業沒落的原因
通過上面的案例我們發現日本的公司,特別是家電以及電子行業慢慢淡出市場,變得不知名了,凸顯出來在互聯網時代日本製造業的問題,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日本太過於執著技術層面,而忽視了市場的宣傳,不善於營銷;另外一方面隨著日本老齡化的加劇,人力成本上升而導致了凈利潤低的家電行業萎靡不振,從而產業轉移到了人力成本低的國家,比如東南亞國家;還有日本在互聯網時代的掉隊,在日本沒有聽說誕生過大數據的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都在提出「產業升級」,「工業4.0」,「互聯網+」的時代,在數字引領未來的時代,日本明顯掉隊了。
當然如果僅僅通過看消費電子沒落就認為日本製造業不行了,這也的觀點也是有失偏頗的。現在在高端製造業仍就是強行。比如,索尼感測器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佔比已經超過了50%,成為該領域的最大供應商和生產商,份額全球第一。2017年全球頂尖精密儀器排行前25名(精密儀器指顯微鏡,光譜儀,引力波探測器,拉曼成像儀,測量儀), 美日德基本壟斷,其中美國10家,日本6家,德國4家。高精度機床被稱為「工業之母」,日本在世界上佔領的份額最大,其中日本松浦機械幾乎霸佔了歐洲高端發動機加工,歷來都是超跑法拉利,布加迪威航的客戶。2016年日本機器人生產能力已達到153000台的最高記錄,作為世界主要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日本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佔據了全球供應量的52%。
所以,在高端加工業日本在世界上佔比還是非常大的,中國要想超越日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要了解日本的製造業為什麼會沒落,先要來看看日本製造業是怎麼崛起,在世界製造業之林立足的。其真正走強大致有三個原因:
1、日本製造業的興盛在於日本人對於創新的追求。很多不真正了解日本製造業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日本製造業和美國製造業一樣,也曾經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走過「山寨」過程。其一開始是以模仿起家,在享受模仿帶來的紅利的同時,日本製造業以創新的熱情,在吸收其它國家尤其是美國高品質創意的基礎上,開始走逆向工程,結構這些模仿品的設計、精髓,進而提高自己模仿品的品質和功能,在「山寨」里融入自己的創新,並進而製造出自己的全新產品。從而擺脫「山寨」,生產出高品質、精技術和符合市場的創新產品。日本企業對於科技研發的投入可以說不遺餘力,其常年投入僅次於美國,大幅領先世界上其它國家。就這樣,日本一步步由創新的跟隨者蛻變為創新的引領者。
2、日本人對於「匠人精神」的追求。說到日本的「工匠精神」,可謂是有口皆碑。日本自江戶時代以來,日本工匠以其極致的態度,將自己的產品看作自己人格和信譽的體現,不急功近利,不追求極致富貴,勇於鑽研,挑戰高難度。這種「匠人精神」也滲透進日本的製造業中,融入日本製造業的生命里,其製造業將這種匠人精神發揮了徹底。日本製造因為「工匠精神」,代表了細膩的功夫、精美的製造、極低的故障率、巨細靡遺。提到日本製造業,「良心」、「誠信」深深印刻其上,整個日本都為自己製造業的「匠人精神」而自豪。
3、日本政府為整個製造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支持製造業,支持企業家精神,進行審時度勢的制度改革引領製造業前進。
分析了日本製造業為什麼「興」,就知道它為什麼「衰」了。
1、日本製造業對於技術創新太過,有點走火入魔,一味在原有技術上追求創新追求極致,但新技術來臨後就難以及時應對,舊技術即便出眾,但應對新技術也是潰不成軍,反而為之掣肘,這就是所謂的「創新陷阱」。
2、偏執創新造成日本製造與市場脫節。日本製造為了提高產品性能,不計成本地投入,造成日本製造成本急升,價格大漲,失去國際競爭力。另外,日本企業和企業家「重技術,輕市場」,造成了產品與市場脫節。產品再好,不是消費者或需求方所需也沒有市場。
3、「匠人精神」讓日本製造裹足不前不能顛覆性創新。與日本「工匠精神」一脈相承的「終身僱傭制」造成了日本企業員工老齡化和思維固化,沒有足夠的新鮮血液和活躍力量進行顛覆性創新。從而其追求的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已經不是市場上真正需要的。
這就是為什麼日本製造業衰落的原因。
日本製造現在確實處在衰落趨勢,人工是一大主因之一,老齡化嚴重,年輕人又不願意結婚,政府還要為此採取相應措施。工廠的藍領工種,很多年輕人都不愛做,都喜歡在便利店快餐廳這些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因為在這些地方工作可以掌控自己娛樂時間。再有現在日本地理環境原因,國土狹小,又注重環境保護,山林地受到保護,歷史文化遺迹也限制周邊環境開發。所以沒有大範圍的基建工程。人口逐年減少,沒有主力消費群體,產品本國消費力低下,出口又受到低價產品衝擊,由於經濟的不景氣,消費的主要都轉向性價比相對高的百元店購買日常用品。沒有勞動力,工廠還要將一部分零件轉移到國外生產再運回本國組裝。完全日本製品除了手工藝產品,其他電子產品幾乎都有外國元素在內。日本消費力現在很弱,弱到小型店鋪都難以維持,只有大型連鎖還可以看到人氣。老齡化,少子化,人口基本問題難以解決,很難帶動經濟,沒有經濟各種產業即便擁有高端技術也難免衰退。
日本製造沒落的原因太多,主要原因是社會體製造成的,日本表面看是自由經濟體,其實各大行業都被幾家大財團控制,而日本年青人又都喜歡往大財團去工作,造成創業的人非常少,特別是智能化時代的來臨,需要大量的人去創新創業。中國雖然是半自由經濟體,能源交通等壟斷,但是其它行業相對開放,自互聯網時代開始的創業潮席捲了大量年青人,終於在智能時代爆發出所有潛力。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的行業環境,中日正在靠攏,日本財團主要是控制七八十年代興起的電子行業,而中國目前的互聯網企業也正在形成幾大財團。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大財團對於風險的抵抗力更強,但是對於創新卻效率低下。這一點值得注意,否則在下一個變革的時代可能會重走日本的老路。
什麼時候,低端性價比高的產品都是消費主流,不管經濟發現好還是經濟不景氣時都是一樣,日本一直在產業前面領跑,產業不斷升級,而低端比例在不斷減少,中端比例加大,其實企業不管你什麼時候如何發展,都不應該放棄低端市場,誰把持者低端市場誰就不會倒閉,低端市場雖然利潤低,但低端市場需求量大,可以養活員工,日本這些年在低端市場已經被競爭對手蠶食的沒有多少份額了,再加其它對手在不斷切入中高端製造業,或者各國都在加強自己國家的中高端製造業,這樣日本在中高端的份額無形中又縮水了,整個比例明顯降低總體製造業怎麼能景氣,發展中國家也會存在這種問題,所以不要老看著高大上,低端在數量上才是消費的主體。才是製造業的根本。
從大的方面來說,過去的小產品: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這些產品,每一個產品都是自成體系,日本依靠技術一度領先,但經過幾十年技術發展,這些產品的技術已經成熟擴散,中國掌握後依靠價格優勢打敗了日本。今天的大產品,飛機製造,網路系統,通訊系統,能源系統都是涉及一個龐大的系統集成,需要有大的戰略規劃,超大規模市場支撐,複雜的系統標準制訂,日本先天缺乏戰略眼光,市場規模小,唯一的高鐵系統因為價格高昂難以被發展中國家接受,日本的主權還不完整。從而被中國趕超。不過日本的生存之道還在於小而精,可以依靠提供攝像頭,電子元器件給中美這樣的大國,活得還算滋潤。只是要放棄過去的野心。
不是日本沒落了,而是中國製造業強了。要知道過去中國人去日本肯定要買電器,可現在去日本買電飯鍋和馬桶蓋,還有可能是中國製造的。再就是一些小的日用品和藥品,別的沒啥可買的。
中國的製造業能力相當強勁,又有中國自己超大的市場規模,想不強都難。
中國工業的 創新研發能力也十分厲害,能夠推出更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而日本製造業創新能力太弱,加上和中國政治上的關係,也導致日本產品競爭不過中國。
中國古代手工業極其發達世界第一無可非議,到了滿清後期拒絕大機器學習,愚蠢的拒絕工業化,導致經濟科技軍事思想的全面落後。洋務運動,辛亥革命後有了學習西方科技的思想,派留學生學習。然而真正的工業化的全面開始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日本之所以比中國工業強是因為工業化比中國早了近一百年。科學技術是可以學習的,日本能學會,中國照樣能學會。工業化的鼻祖是英國,德國學習英國學會了工業化。美國學習英國加歐洲學會了工業化。日本學習英國歐洲美國在亞洲首先學會工業化。中國工業化起步最晚落後太多,建國70年不到工業化能達到現在的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中國人聰明,人口眾多,學習能力超強,外國的高科技借鑒之後總能迅速趕上。80年代改革開放後,學習了很多外國技術,吸收後變成了自己的。模仿也好山寨也好,中國的製造業已經世界第一。日本發達的任何條件中國都具備,條件甚至比日本好,只要再過二三十年中國的優勢會進一步凸顯。和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拉齊,最終超越日本。只要中國知道學習科學技術了,日本就沒機會了。日本的一個學者寫了一本書《日本的經濟規模最終停止於中國的1/1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