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震多發生在晚上?
這個說法其實是人們的一種誤解,我用統計學的方法來看待這個問題。
我整理了2016年全年,全球範圍內震級在里氏6.0級以上的所有地震,以這些地震的發生時間來進行分析,數據可以從中國地震台網(http://www.ceic.ac.cn/)查詢到,下面這張圖展示的是部分數據。
這裡我們先作個假定,定義早晨6:00至晚上18:00為白天,18:00至次日早晨6:00為黑夜,這樣就忽略了太陽升起和降落的時間,不考慮夏季和冬季日照時間的長短,為了簡化模型。
從查到的數據得到,2016年全年,全球共發生了112次震級里氏6.0級及以上的地震,而發生在白天的地震次數共55次,佔到了地震總數的49.1%,幾乎是半壁江山,從這個數據可以反映出,發生在夜晚的地震並不比白天地震的頻率要多。
我們再統計一下2015年的數據,2015年全年全球共發生了109次震級里氏6.0級及以上的地震,而發生在變天的地震次數有60次之多,佔到了地震總數的55%,甚至比發生在晚上的地震次數還多。
有興趣的童鞋可以再統計一下再早以前的數據,或者把篩選範圍放大,統計里氏5.0級以上甚至是4.0以上的地震次數,當選用數據越多,也就是樣本容量越大的時候,你會發覺,地震發生在白天次數佔地震總數的百分比越接近50%!
而且你可以把這些數據導入到Excel中,然後繪製出各個整點時間段內,地震發生的頻次,你會發現數據選的越多,各個時間段內發生地震的次數越接近,也就是說地震在各時間段發生的幾率幾乎是相等的。
從以上兩個數據統計分析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白天發生地震的頻次和晚上發生的頻次是一樣的,也就是不存在晚上更容易發生地震的事實。
那為什麼會有晚上更容易發生地震的錯覺?
其實那是因為一旦夜間發生烈度高的地震,大多數人這時處在睡夢中,會造成極大的傷亡。歷史上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地震發生的時間是凌晨3時42分,絕大多數人還在熟睡中,頃刻間就被埋入廢墟中,外加上黑夜給營救工作帶來困難,最終官方的遇難人數是24萬。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0級,震中烈度同為11度,造成了近7萬人遇難,但不及唐山地震的死傷慘烈,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汶川地震發生在了白天。
正因為夜間地震會帶來更嚴重的死傷,會給人們造成更為深刻的心理印象和陰影,因而人們才會把地震和黑夜聯繫在一起,並傾向地認為地震多發生在晚上,這個在心理學上被叫做心理聚焦效應。
通過對大量歷史地震目錄數據統計分析發現,地震的發生在地域上呈現一定的特徵,這就是地震帶,但在時間上卻無明顯特徵,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或者春夏秋冬。
地震的發生,在地域分布上,呈現的條帶狀分布,就是我們俗稱的地震帶。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也就是太平洋周邊地區,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北美洲的瓜地馬拉、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裡。另外一個就是歐亞地震帶,也就是從歐洲地中海經希臘、土耳其、中國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爾卑斯山,也稱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個地震帶全長兩萬多公里,跨歐、亞、非三大洲,這裡佔全球地震的15%左右,第三大地震是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
地震的發生,在24小時的分布上,現在用過去5年4000次震例畫出了下圖,由此可以看出,地震的發生時刻,在一天24小時的分布上基本平衡,從圖上並沒有白天地震多發,或者晚上地震多發的特徵呈現。
所以,晚上地震多發的說法並不科學,也不準確,地震的發生在時間上沒有規律呈現。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雖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也非常好奇。其實地震多發生在晚上這種說法我自認為是一種誤解。因為很多地震也發生在白天,但由於震級低,裂度小,人們都在生活工作當中,可能很多時候都感覺不到。
而發生在晚上的地震,特別是深夜人們都安靜下來,或入睡了,如有地震發生,比較容易感覺到。不過夜間高級別地震,損失最大,人們是最脆弱的時候。生命和財產損失也最大。所以大家一定要關注相關地震自我防範,和逃生的小知識。以防不測時自救和救人。感謝邀請哈,周末愉快。
這只是你的個人感覺,地震目前為止是不能預測的,地震的發生與構造應力有關,這是隨機的,其實白天發生的地震更多,因為白天更長。
白天也不少,5-12地震就是中午。也許和宇宙引力有關
據統計,1985年我國境內共發生25次5級以上的地震,其中有20次發生在日落後的19點以後到次日早晨6點之間,佔總數的80%。因此,不少人都認為「地震多發生在夜晚」。
一些學者認為,「地震多發生在夜間」是外因———太陽和月球引力的結果。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可引起海水在一天里兩次漲落。
同時,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也會引起地殼的「潮汐」現象,只不過我們平時沒有察覺罷了。據測定,在朔望時,北京一帶的地殼約可以升降40厘米。如果地球內部在孕育地震的過程中,當地下的岩石受力的作用接近於破裂時,而此時正好又受到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這樣蓄勢以就的地震能量就會一下子迸發出來。顯然在這裡,太陽和月球的引力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
這些學者還認為,地震不僅多發生在夜間,而且還常發生在農曆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後。因為農曆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後是太陽和月球引力最大的時候。例如,1976年7月28日我國唐山大地震,那天正好是農曆七月初二;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戶大地震,也恰好是農曆十二月十七。諸如此類的情況,並不少見。由此說明,地震多發生在夜間,而且還常常發生在農曆初一、十五或十六,這應該絕非偶然。引力的作用下也會發生變形
這個問題很簡單,當白天,太陽高照的時候,大地的的溫度會受到地核跟太陽雙面的加熱,大地受熱會膨脹!當夜幕降臨地表溫度會持續快速下降,這就提到熱脹冷縮的原理了,大地受冷收縮由於地表過於龐大收溫度不均勻因素有的地方產生裂紋形成地震,這就跟杯子被水炸裂是一個道理。
地震應該不分時間的爆發,白天既然也有地震,那就證明不只是夜裡才地震。說的那些好像是科學道理,一點也沒有說服力。白天地震的可學道理又是什麼?另外,地球本來就沐浴在太陽光中,夜裡的對面不就是白天嗎?什麼海水月亮的瞎分析,好像還有點知識。地震不分白天夜裡,都是地震。夜裡地震多,不是因為夜裡的緣故,白天地震少,也不是因為白天的緣故,這都是事後的揣測而已。地震是地球內部的事,與外部毫無關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