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老師是誰?


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還求教於郯國國君。

當然,孔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是老子。下面買一送一,我再考證一下孔子求學於老子的年份【考證之後,會引出孔子的另一名老師——郯國國君】。

在《禮記·曾子問》中,記載了孔子跟隨老子主持喪禮一事:

孔子助喪於老子,出現日食。老子命孔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日食過後,才繼續前進。孔子不解,問其故。老子曰:「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

依《禮記》記載,孔子求學老子當年,曾出現日食。在各種史料典籍中,《左傳》對日食的記載最為詳盡。但孔子在世時,多次出現日食。究竟是哪必出現日食,孔子入周的呢?且看一則佐證。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自周返於魯,弟子稍益進。」之後是「魯昭公二十年,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再後是「孔子年三十五……」

通過《史記》可知,孔子入周的年齡,是在其三十歲,即魯昭公二十年之前。孔子從洛陽回到魯國後不久,齊景公與晏子聘於魯。

在魯昭公二十年之前,最近的一次日食出現在魯昭公十七年。據《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即公元前525年,周曆六月初一。

孔子應當是在魯昭公十七年三五月份入周,師學於老子。期間協助老子主持喪禮,在六月初一出殯當天出現日食。

下面再考證一下孔子拜別老子,回到魯國的具體時間。

在《左傳·昭公十七年》中,經文記載:「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來朝。」傳文記載,郯子來朝後,魯昭公問郯子,為何貴國的官職,皆以鳥命名。郯國國君詳細講述了其歷史起源。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

由此可知,孔子協助老子主持完喪禮。數月後,就拜別老子,回到魯國。

【有一點需要言明,周曆雖然也是農曆,但與今天農曆不同。周曆六月初一則是今天的農曆四月初一】

孔子的誕辰是農曆八月二十七。結合《史記》、《禮記》和《左傳》中的史料可知。孔子在公元前525年,即魯昭公十七年周曆三五月份入周,求學於老子。當時,孔子虛歲二十七,實際年齡二十五歲半。在求學期間,曾協助老子主持喪禮。六月初一出殯當天,出現日食。此時,孔子的實際年齡是二十五歲零七個月零二十六天。四個多月後,拜別老子,回到魯國,並求教於郯國國君。

孔子不遠千里,自魯至周,求學與老子。體現了其不可以已的求知慾,以及不主觀唯我態度。在老子的點播之下,孔子終於領悟大道,並成為在莊子眼中,與老子並稱的真人。

老子一生最輝煌的成就有二:一是為中華文明開創了宏大的哲學思想體系;二是有孔子這位青出於藍的弟子——創立私塾,編訂六經。為往聖繼絕學,弘揚我華夏文明!

老子與孔子最終成為代表華夏文明的標誌性人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歡迎點個贊,評論轉發,並關注。謝謝支持


道德經成書在後,孔子拜師在前:親向老子學了什麼高深學問?

所有的大導師都出身於好學生。

孔子青年時期就是一個超級學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用現代漢語可以翻譯為:三人成圈,朋友圈一定有良師益友。

誰好就要向誰學——

孔子學琴於師襄,問樂於萇弘;學官於郯子,問禮於老子……

正所謂學無常師,孔子的老師很多,因此孔子能夠成為集大成者,承擔偉大的歷史使命。

在孔子眼裡,老子「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據《莊子》、《呂氏春秋》、《禮記》、《史記》、《水經注》等記載,孔子多次向老子問學,具體情況儘管「劇透」不太多,但要點情節包括:

最初,禮制禮學是孔子的學習重點。那時孔子才17歲。老子是周朝大家,深知周禮及其典章文化。

後來,學習重點主要是為人處世、修身養性、修齊治平、讀經問道等方面。這是老子傳授的重要方向。

另外,採用的教學形式主要是一對一,而非一對多。同時還有一起實地考察的方式。亦可見老子對孔子的重視。

孔子就教於老子的學習效果如何呢?

其一,早年課程是周禮周制,當然是滿分+。孔子及徒弟到處推行禮樂教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即使四處碰壁如喪家之犬,也始終不改其志。

其二,後來的學習側重於修齊治平、讀經問道等方面。

老子告訴孔子要懂得進退:「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這句話幾乎成為孔子的人生寫照和預言:做了高官則施行抱負(偶爾),抱負無法施展,則如飛蓬順勢而行(大多數時間)。

後來孟子沿用和發揮了這句話的大意,其語亦成為經典名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老子還告訴孔子深藏若虛、大智若愚、去驕寡慾的重要性:「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當孔子離去時,老子專門送他出門,可見老子對孔子的厚愛。臨行特別補充交代一些注意事項,如作為人子人臣,不要有私心;不要因妄加評議或詆謗他人而引來災禍等等。

離別前注意安全的話語,往往體現著師長的拳拳愛心。

孔子一生,無論是學習、做官、傳授、編書,無論是得意還是失意,無論是安定還是流離,總的來說是身體力行,積極入世,力爭實現修齊治平的理想,保持著孜孜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精神狀態。同時,能秉持中庸之道,順應時勢,言行有度,進退有據,並規避風險。顯然,這些與老子的教導是分不開的。

其三,最重要的課程,也是一生的課程是問道。

從老子那兒學習回來,孔子對弟子評價老子的一段話非常經典:「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神龍見首不見尾。顯然,老子的學問玄之又玄,孔子的學習似懂非懂。

雖然孔子並不能全盤理解消化老子的道德學問,但他能體會到老子的高深玄妙。

孔子學易,先後陷於度數、陰陽等困惑之中,其後問易於老子,最終得到老子的指點和啟發,並深受老子的影響。

孔子整理編修六經,其主要目的是文以載道。特別是晚年著重整理傳習工作,非常喜歡甚至痴迷於易經研修,以至於到了韋編三絕的程度。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說晚年時達到了大自在的狀態。最後,他總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以上語言可視為孔子得道的標誌。

老子西出函谷關,才留下五千言《道德經》。孔子雖無緣得讀,但以歷史機緣多次拜會老子,並得老子親授心傳,正所謂思想交匯,薪火相傳。同時能以其卓然不群、獨立不遷、堅韌不拔的精神毅力,轉益多師,融會貫通,最終完成使命,開宗明義,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老子和孔子的故事,萬古流芳,高山仰止。

老子和孔子這兩位偉大的聖者,猶如東方兩大璀璨的星座,穿越時空,照耀著世界


先行者總部——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經行天下光未央歡迎交流, 歡迎訂閱——


據【東周列國志】載,孔子的老師是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和愚公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其母東施與丈夫不和,東郭先生三歲時,與母親東施一起離開愚家,再嫁教書先生李淳風,兩年後生下李耳。

東郭先生勤奮好學,成了滿腹經綸的學者,開設了【不亦樂乎】書院,孔子就讀於此。頭懸樑錐刺股,就是東郭先生髮明的。一日,東郭先生偶遇孔子的七姐孔靈,兩人秋波暗送,牡丹花下,以身相許。後東郭先生與孔靈私奔。孔太公大罵東郭先生有辱斯文,早晚被狼吃。

孔子與東郭先生斷絕了師生關係,一輩子沒叫過姐夫。孔子後來成了名人,教了很多學生,學生問孔子,他們的師爺誰?孔子大怒說: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學生們不解,以為師爺是小人或女子。後來東郭先生途中遇狼,差點送了命,多虧自己大哥愚公帶挖山隊路過,救了他。東郭先生找大師一算,原來是自己岳父孔太公咒的,從此讓自己的兒子棄文從武,修練九陰真經,後來成了東方不敗。再不怕狼咬。

東郭先生雖然是孔子的老師,後代卻沒有讀書人,倒是成全孔子成了聖人,孔子後來見到李耳,又把【道德經】手抄下來,讀了幾百遍,忽然有了道德,到處找自己的老師東郭先生,再也沒有見到他,就寫下【天地君親師】的供牌。


孔子的老師很多,基本都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和牛人!孔子之所以學問淵博,與他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好學有關。正如他所說的一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大孝子郯子老師

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魯國附屬小國郯國的國君郯子,來朝見魯昭公。他給魯國的君臣們搞了一次培訓,重點講解了郯國的官職用鳥來命名的原因。孔子是普通老百姓,自然沒有資格參加培訓,但孔子不想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連夜趕到郯子下榻的賓館,向郯子請教。郯子被這個勤奮好學的青年所感動,與他徹夜長談,將自己的知識全部教給了孔子。

2.拜在頂級音樂大師門下——萇(cháng)弘和師襄子。

公元前518年,孔子拜訪了周朝著名音樂理論家和天文學家萇(cháng)弘。萇弘是當時最博學多才的人之一,知識豐富而龐雜,號稱「智多星」,特別在天文學和音樂理論方面造詣深厚,可以稱得上是周朝的「最強大腦」。

孔子虛心地向萇弘請教了經典音樂歌舞劇《武樂》和《韶樂》的優劣問題。這次學習對孔子的音樂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又拜訪了魯國著名的樂師師襄子(也有人說是衛國的樂師),學習古琴演奏藝術。作為「骨灰級」的「發燒友」,孔子的演奏技術已經非常高明,師襄子一聽,就知道孔子是個行家。但孔子在聽了師襄子的演奏之後,才發現自己簡直不是彈琴,而是彈棉花。於是就跟著師襄子學習演奏技術。半個多月過去了,孔子還在練習同一首曲子。師襄子覺得孔子的水平已經很高了,但孔子說自己的技巧還不嫻熟。又過了幾天,師襄子覺得孔子的水平可以在「鳥巢」國家大劇院辦獨奏音樂會了,而孔子卻說還沒有領會曲子的神韻。又過了幾天,師襄子聽孔子的演奏已經頗有原曲的神韻,可以去維也納的「金色大廳」了,而孔子卻說還沒有體會出作者作曲的心情。直到有一天,孔子說,「我已領悟到作者的為人風貌了,這樣的曲子,除了周文王還有誰能作得出來呢?」此語一出,師襄子驚為天人。他說:「是呀是呀,我的老師向我傳授此曲的時候,正是說此曲名叫《文王操》呀!」

3.和小朋友玩一場「腦筋急轉彎」。

求學就是一個「擇其善者而從之」的過程。後來,已經成為大學者的孔子,還曾經向一個七歲的小朋友請教過問題。這個小朋友叫項橐(tuó),是春秋時期有名的神童。

傳說孔子與弟子們在齊國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出行,有個叫項橐的小朋友擋路不讓過去,說要和孔子玩「腦筋急轉彎」的遊戲,這符合兒童的天性。條件是孔子贏了他,才能讓路,孔子欣然同意。項橐問,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有多少種植物,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一下子蒙了,搖頭說不知道。項橐得意地說,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項橐再問,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說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誰都知道水中都有魚,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有花呢。項橐聽後晃著腦袋說,井水無魚,螢火無煙,枯樹無葉,雪花無枝。雖然答案有點牽強,但也顯示了項橐小朋友的機智與靈活。項橐又問了一系列高難度的問題,孔子滿頭大汗無言以對。孔子輸了,心甘情願向這個七歲的孩子行禮,向他學習。《三字經》中「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4.老子的教誨。孔子的前幾個老師,除了七歲的小朋友外,都是著名學者,但還算不上大師級的人物。他還有一位老師,堪稱武林至尊宗師級的人物,老子。孔子對老子仰慕已久,很早就計划去拜見,向他請教關於禮的問題。老子向孔子傳授了很多關於周禮的知識,據說他還帶孔子一起主持過一個很重要的葬禮。在孔子要離開的時候,老子對孔子說,「有錢的人送錢,有德的人送言,我是個窮人,就冒充仁人送你幾句話吧。(以下幾句話,用香港的「TVB體」念出來,更能體現老子的心情)做人呢不能太聰明,聰明人呢往往死得快;與人交往呢不能太苛刻,不要議論別人,也別老是揭別人的短,因為這樣就會很危險。做人呢千萬不能太任性,不管是做個普通人還是公務員,都得低調行事」。也不知道孔子聽進去了沒有,反正孔子感覺和老子不是一路人。但孔子的思想中還是有老子的影子。孔子曾經對弟子子路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3]意思是「主張行不通了,我想坐個木筏到海外去,跟隨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言外之意是實在不行的話,乾脆和徒弟子路一起移民海外好了。老子的名人效應發揮了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從老子那裡學成歸來之後,孔子的影響力更大了。他創辦的學校,生源急劇擴張,除了魯國的學生外,還有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孔子的學校一躍成為春秋時期各私人學校中的龍頭老大,其地位相當於當今培養白領的新東方,培養藍領的大藍翔。


三人行,必有我師娘

這個問題,很古老啦。2000多年前,衛國大夫公孫朝曾經問過孔子的弟子子貢,他說:子貢同學,你們孔老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些本事是跟誰學的呀?子貢腦子快,嘴皮子溜,回答說:我的老師何處不學,但又何必一定要有老師呢?

原文是: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後來,大文豪韓愈總結道:聖人無常師。

歷史上,沒有記載孔子上過什麼學,是什麼學歷。但是,據《史記》記載,孔子很好學,小時候,就喜歡禮器,說: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長大後,孔子也是以知禮聞名天下。後來,他還專門跑到河南洛陽去找老子問禮,結果被老子罵了一頓,毫不客氣地點出他的毛病:驕氣、多欲、態色、淫志。孔子很服氣,說老子是條乘風雲而上天的龍。

儒家禮樂不分,孔子除了好禮,還是個音樂發燒友。聽到韶樂,孔子三月不知肉味。聽到別人唱歌好聽,他還要人家再唱一遍,他跟著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韓愈在《師說》中就提到,孔子和周朝大夫萇弘學過古樂;跟樂官師襄學過彈琴。名師出高徒,相信孔夫子的音樂水平應該是極高的。

《論語》中,孔子教導弟子們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說無友不如己者,還說見賢思齊。可見,孔子處處留心皆學問,無時無刻不學習。

夫子成為至聖先師,良有以也!


孔子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老師。孔子處於一個官學向私學過渡的時代,在他之前學問都在官府,從他開始私人教學,所以「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

史料中一般說孔子有幾個老師,但是主要是一種學問交流,而且不少史料未必可靠。所以「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另外加上一個小神童項橐,以及民間傳說的季札。

首先老聃就不可靠,孔子至洛邑問老子周禮,應該就不是真實的史料,而是道家學派為了宣傳老子的發明。因為我們看《左傳》等春秋史料,並沒有老子這樣一位大思想家存在,孔子應該也沒有到過洛邑。道教後來不是還宣傳老子西出化胡,成了佛教始祖嗎。同樣,萇弘是周王朝樂官,孔子向其問樂也不可靠。

至於郯子是郯國國君,曾經到過魯國講過他們先祖少昊文化。孔子和他可能是有交集的,可能會請教一些問題;同理民間傳說吳公子季札也是孔子老師,季札曾到魯國問樂,和孔子也有一定交集。至於師襄據《孔子列傳》是孔子的古琴老師,項橐據《戰國策》說七歲就是孔子老師,但是這兩個人生平不詳,那麼真實性也待考。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道家、儒家的源都在周易以及更早的易文化,我覺得道家還是得劃個代,春秋老子開啟的道家不能說就完全代表更古的道脈流傳,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嘛,伏羲、文王、孔子,儒家也是以更古的道脈為源的。

所以,不能說儒家的根在道家,這容易混淆西周之前古道與春秋時代以及之後的道家。

孔子無常師,這是有名的。現在,不少人就說老子是孔子老師,孔子問禮,不等於老子就成了孔子老師,除非這個老師的含義泛化了,包含一字之師的意思。

如果要論儒家根脈,孔子也只是說過: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又孔子念念不忘周公,「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說明孔子認為自己承載的是文王文脈,而以周公為儒道之源,故周公為元聖。

從文化典籍說,《道德經》固然很棒,但儒家的《易傳》和《中庸》也非常深湛精粹。我們很難說兩者誰更好,更不能說誰是誰的本。我看可以這麼說,中華自伏羲到文王的聖王之道,到春秋時生長出道、儒兩大道脈主幹。

兩大主幹各自有自己的道德形上論述,有共同根源,又有不同性質,所以後來才走向不同文化領域。道家更尚虛靜、柔弱、無為、歸根,儒家更尚乾陽,更講陰陽一貫。所以,後來儒家走向入世政治主導,道家走向隱修、刑名及兵家。

但,儒家也有自己的隱和退,不能說儒家只是入世和顯用。乾卦易傳有「龍德而隱,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也」。有「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都代表儒家的隱修和退藏。到宋代則程子論中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這是儒家退藏思想和精神的源流。

也許是怕儒家入世太過,容易失去隱退的性格,所以,有更趨隱修的道家文化。如此,中國文化不至於因入世而浮躁失去龍德而隱的沉潛深度。而儒家入世磨礪也更見功夫。這樣中國文化就陰陽貫通開得更深更大。


孔子的老師是誰?即使同時代的人也不太清楚。雖然有人在春秋末期就討論過,最終沒有結論。好在孔子的學生記錄了他的言行。憑記錄歸納幾點。重要的是最後一點。

一是興趣廣泛,自學成才。有人詢問孔子何門何派?師承何人?孔子的一個學生回答:哪裡都可以學習?為什麼要有固定的老師呢?不計較師承門派,這就是廟堂袍笏和江湖草野的區別。也正是因為不拘泥於門派,才能創立自己的儒家學派。

據說,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憑興趣出發。孔子是一個求知慾強,學習興趣廣泛的人。他對吹喇叭感興趣,對趕馬車感興趣,對禮儀感興趣,對射擊感興趣,所以「禮樂射御」造詣很深,能當老師。後來,孔子帶著學生周遊列國,就是社會實踐。

二是不恥下問,能者為師。這是指一大批與孔子互動交流過,但沒有留下姓名的人。如果問答過就算數,這種老師無法統計。「子入太廟每事問」,說明孔子問題很多,問過的人也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的是看到優點就仿效學習,看到缺點就引以為鑒。如果能這樣做,所有人都可以當老師。

從魯國到齊國,孔子曾經聽到一種叫《韶》的音樂,立即跟著不知名的樂師學習,竟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聽到好聽的歌,孔子會讓別人再唱一遍,然後仔細揣摩學習。

三是樹立榜樣,學習先進。孔子曾經與一個七歲兒童互相問答,後人就說:「昔仲尼,師項橐」。意思就是孔子把兒童項橐當成老師。除此以外,孔子有名有姓的榜樣還有齊國的晏平仲;楚國的老萊子;鄭國的子產,我們魯國的孟公綽等。

四是頂禮膜拜,門下受業。這樣的老師有四位。孔子拜師襄為師,學琴;拜萇弘為師,學樂;拜老聃為師,學禮。老聃就是老子,後來被尊為道家的創始人。他曾語重心長地教育孔子:當子女的,盡孝要達到忘我境界;當臣屬的,盡忠要達到忘我境界。

最後閃亮登場的是郯子。郯子是春秋時期的郯國,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人,子爵,國君。孔子26歲遊歷到郯國時,曾經拜郯子為師,並為學習收穫興奮不已。後來孔子還惋惜地感嘆:象郯子這樣有學問的人,已經散落四方了。

郯子有才華,講道德,施仁義,行孝悌。當國君前,他歷盡千辛萬苦,化妝成野鹿混入鹿群,擠來野鹿奶為父母治病。當國君後,他使郯國文化發達,民風淳厚。作為老師,郯子的深遠影響不如孔子,但是他和孔子一樣,無愧老師這個神聖光榮的稱號。

在沒有活字印刷,也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孔子能成為一代名師,除了天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謙遜應該是首要原因。


前面的回答都靠譜與不靠譜的內容並存。主要是圍繞這個問題產生的民間傳說太多,虛虛實實的東西摻雜在一起,非專業人士確實不容易講清楚。

簡單來說,孔子是沒有老師的,當然他曾經向很多人問學求教,但問學求教並不等於拜師,所以一般會認為聖人無常師。

主流的幾種說法,孔子的老師有萇弘、項橐、老子。我們得注意看這些說法都是從哪裡來的。孔子從萇弘習樂,據說是《大戴禮記》裡面明確記載的,今本《禮記·樂記》裡面,孔子自稱「唯丘之聞諸萇弘」云云。但是,《大戴禮記》相關的章節今天已經不傳,只是唐代的司馬貞在《史記·樂書》的《索隱》中提了這麼一句而已。誕生於魏晉時代的偽書《孔叢子》提到孔子前往周見萇弘云云,可見所謂習樂,大概就是前往拜見問學,沒有明確的師生之誼。

再說說項橐。項橐作為天才兒童的典型,從漢代開始就有他曾為孔子老師的傳說。司馬遷在《史記》中借甘羅之口說過「項橐七歲為聖人師」,而劉向《新序》中也提到過這個故事。但是,很遺憾的是,在跟孔子直接相關的記載,如《論語》、《禮記》、《史記·孔子世家》中,我們也看不到項橐的身影。只有東漢的「經神」鄭玄在註解《論語·子罕》「苗而不秀」時提到,這句話就比喻的是項橐,而下一句「秀而不實」則是在說顏回。如果鄭玄之說成立,孔子對項橐的態度,也並不像是一個學生對老師的態度,所以這個傳說也很難被採信。

至於老子的說法,已經有人辨析過了,這裡不必多說。總之,古人認為人分三等,上智下愚,其餘皆為中人。上智不教而學,下愚教而不學,教育是對於中人而言。聖人是上上之人,所以不必有老師。如果一定要給孔子找個老師,那麼當然就是周公了。這方面夫子自道甚多,自然不必再一一列舉。


這是一個關於「學習」與人生成長的大問題!

如何才能成為一代宗師和大師,與人生的不斷學習和善於學習以及勤奮學習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師無常師。要想成為大師,就必須博採眾長,融匯百家,需要的是廣博乃至淵博的知識,要懂得多學科多方面的知識,要懂得更多的常識,要是一個「跨界型」人才,就必須向各專業領域裡的人才請教,要不斷地尋找尋覓更換乃至超越自己的老師,惟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地成長,加速自己的成長。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夫子的話,夫子一生更是這樣做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學相長。做學問,是必須要認真的,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做作,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真知也」。做學問,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不能放不下「架子」面子,要虛心認真的向他人學習。有了這種「治學」知道、求學精神,才能真正成為一位有學問的人。

大師在民間,學習不能脫離實際;更要善於向大自然學習,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學習要目標明確,要走出本本,要自我覺悟,要學會「吸星大法」,更要有「化功大法」的能力,學習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無中生有的全過程。

孔子師老子而知「道德」,由「道德」而創「禮儀」,成為繼「道家」學派之後的一代大儒,開創了中國「儒學」。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推薦閱讀:

TAG:孔子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