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角安娜是怎樣的形象?
托翁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第一局話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家庭不僅是安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公爵和女教師的偷情。也包括安娜的偷情(也可以說追求幸福)
安娜在我最初的印象里就是個蕩婦。(現在也一樣)一個俄國的潘金蓮似的人物,他的丈夫卡列寧長的雖然不咋滴,但卻是俄國上流社會的人物,工作出色,追求事業的完美。對安娜很好。至少他沒有干預安娜私生活。二人是沒有共同的語言和意識。也似乎缺乏共同的愛好,卡列寧對a安娜的行為似乎很放縱。至少沒有干涉,只不過希望安娜在和和他共同出現的場合的時候配合他一下,畢竟官場人物需要一個面子。
我很難想像安娜為何看上軍官渥倫斯基。除了外貌以外,他真不如卡列寧,他們的偷情卡列寧知道了,但他知道以後,原諒的渥倫斯基和安娜,卡列寧大度不僅渥倫斯基感到吃驚,羞愧,自責,也我也不解,卡列寧如此大度??是因為卡列寧不愛安娜,僅僅是為了面子而維護和安娜的婚姻。這是卡列寧自私的一面,安娜與渥倫斯基在外面快活三個月,卡列寧也沒有在意。為何會這樣,應該是因為嚴格的宗教信仰和個人前途使得卡列寧不願意離婚, 但他對安娜的行為並沒有太在意,或者說,卡列寧也未必愛安娜,但卡列寧本人個人操守也十分高尚。 安娜的的行為遭到所有人反對,渥倫斯基是既想要面子,也想要美女,我很懷疑他僅僅是玩弄安娜而已,但安娜卻當真,渥倫斯基希望安娜盡量避免和他共同出現在一個場合,因為他們的事情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當渥倫斯基鼓足勇氣希望安娜離婚和他結婚(如果我沒有記錯,就一次)安娜卻捨不得孩子,我覺得是安娜捨不得卡列寧給她帶來的上流社會的生活,這種生活是渥倫斯基無法給予的。安娜是既想享受上流社會生活給她帶來的奢侈,也希望個人生活也同樣的幸福。書上說卡列寧虛偽而冷酷,我卻不這樣認為.卡列寧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物。
安娜的自殺與其說是輿論的壓迫和社會的不理解,還不如說是個人的羞愧和自責。
不幸婚姻的犧牲品 安娜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她的悲劇首先來自不幸的婚姻生活。托爾斯泰曾說:「為了寫好一部作品,必須喜愛其中的主要思想。……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我喜愛家庭思想……」(雷成德:1985:47)他在初稿的題詞里說:「結婚,一些人把它看成極其嚴肅的莊重的生活事件,而另一些卻視作無足輕重的兒戲。」(雷成德:1985:48)這種思想一直在小說里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小說開頭寫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2005:1)而安娜的不幸就在於:「安娜的婚姻是悲戚的,無奈的,是建立在沒有愛情基礎之上的『包辦婚姻』。卡列寧將安娜僅視為婚姻書上無生命的文字,從不付出自己的愛心與關心。
愛情幸福的追求者 安娜的悲劇處境從其肖像上即顯示出來,那就是:「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彎曲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128)這股被壓抑的生氣成為安娜肖像上引人注目的特殊力量,她的美與其說是她的天生的肖像,而不如說是這種被壓抑的生氣所造成的神韻、氣色與表情。 安娜的那種難以壓抑的生氣,那種超凡的美貌吸引了與她擦肩而過的握倫斯基,而安娜同樣對彬彬有禮、英俊瀟洒的握倫斯基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心理,不山自主地決定了一種神奇的選擇。儘管安娜有追求愛情幸福的強烈願望,但作為貴夫人,作為妻子和母親,她深知自己無力對抗保護著她和卡列寧婚姻的法律、社會道德觀念和強人的輿論,她認為她的願望本身也是一種有罪的慾念,強烈的恐懼(她預感到她的追求必將導致悲慘的結局)和罪惡感使她用理智和意念築起一道堤防,擋住心中奔涌的情思。但是,她的理智,她的抗爭都無力阻擋愛情的激流,握倫斯基的不斷追求使她的防線徹底崩潰。最終她孤注一擲地踏上了一條充滿險風惡浪的追求愛情幸福的坎坷道路。
社會道德倫理觀的囚徒 安娜的不顧一切的選擇,表現出她追求個性解放、感情自由的勇氣,這使她的形象更添魅力,是贏得人們稱讚的主要原因。然而,雖然安娜有追求愛情自由、衝破社會傳統道德準則的願望和行動,但她的意識並未脫離貴族的樊籠,貴族社會的道德觀念始終是她評判自己行為的準則。卡列寧在察覺到安娜和握倫斯基的關係時,警告過安娜:「我們的生活不是憑人,而是憑上帝結合起來的。這種結合只有犯罪才能破壞,而那種性質的犯罪是會受到懲罰的。" < 280)卡列寧的話闡明了社會公認的道德原則,而這也正是安娜自己所接受的教育。這種道德原則是維繫安娜和卡列寧婚姻的道德基礎,安娜自始至終都沒有徹底擺脫這種社會道德倫理觀的束縛。根據這種道德觀念,安娜嚴正地批評了自己,從心裡給自己追求愛情自山的行為貼上有罪的標籤。她愛握倫斯基,崇尚愛情,但她真誠地認為她獲得握倫斯基愛情的代價是她貞潔女人的名聲。
孤獨的抗爭者 安娜的痛苦還在於她是一個孤獨的抗爭者,因為握倫斯基根本不能理解她內心深處的那種矛盾掙扎。安娜作為一個反叛者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不能忘記她是一個女人,女人的母愛天性使得她可以離開丈夫,卻不能拋棄兒子。安娜的母愛既不能在卡列寧的家庭中與愛情統一,更不能與握倫斯基的愛情相統一。卡列寧奪走兒子加深了安娜的痛苦,而握倫斯基不愛她的兒子,使得她的愛情與母愛,家庭與義務無法統一。 劇院風波更凸顯了安娜的孤獨形象。「當安娜拋棄丈夫和兒子,在合法權利不能得到的情況下,不顧一切和握倫斯基生活在一起時,違反了封建社會的禮法。於是整個上流社會都輕視她、仇視她,把她看成是墮落的不道德的女人,認為她人逆不道。」
放一篇以前的閱讀筆記,有提到對安娜的看法,希望對你有用。
小說以安娜和列文兩個人物為線索,一邊是安娜走向悲劇的道路,一邊是列文走向光明的道路。
安娜,一個聰慧美麗的女子,有自己見解並廣泛接觸新事物,不僅深知自己的個人魅力點並能加以利用,只要她想,迷倒的人大概也是排長隊的吧。她前半生和一個沒有自己不愛的男人結婚生子,因為一場偶遇遇到弗龍斯基,偷情,掙扎,逃脫,離婚,卧軌,自此以後生活便只有甜蜜的憂傷了。誰又能夠知道呢,一次偶遇,一次對話,下半生的軌跡就已經悄然改變了。不知道後來的安娜在想起這一次相遇時,有沒有後悔呢。
她和弗龍斯基的悲劇只能說是當時社會背景所導致的吧。貴族社會不容許一個偷情離婚的女人出現在公眾場合,但是男人卻可以。弗龍斯基得到了愛情,但是男人還需要更多的社交、權利,弗龍斯基一次次的外出讓只能獨自相處的安娜一次次陷入更深的崩潰境地。最可惜的是他們沒有真正認識到當時自己的處境,以為有迴環的餘地,如果認識到了,一起到國外重新生活也未嘗不可。但世間名貴最難捨。
婚內遇到真愛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爭議最多的話題。好在在現在,大不了一紙離婚,跟了新人去。今天在看《鄉土中國》的時候,看到作者寫的一句話「離婚法稍稍寬了一些,夫婦間感情聯繫的本相,表露得就不太好看了」。可不是嗎?在古代尚沒有那麼多一生一世人的故事,在光怪陸離的今天,即便婚姻法沒有寬少許,也總有萬千種辦法達到目的。分開便分開,撕心裂肺也好,痛不欲生也好,但現在人再卻不介意分開時的丑相。
安娜的事情如果放在現在,根本不是大事。我最意外的是安娜和弗龍斯基在一起後的一次次爭吵、一次次和好,她想好要脫口而出的話,想好哪一個點要佔上風,也知道爭吵的底線是什麼,看到這裡的時候其實已經基本知道她和弗龍斯基的結局了。我是以為會有什麼更大的事情才導致他們決裂的,因為既然安娜選擇了弗龍斯基在一起就應該知道在一起後兩人的境遇好不到哪裡去,但是只要他們兩人自己還愛著,我以為就夠了,但是摧毀愛情的往往就是一開始我們自動選擇忽略的小事。這麼聰明富有魅力的安娜,在愛情面前,同樣那麼渺小。
看過的俄國小說不是很多,此前看過《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基本都會探討死亡的問題,另外還有宗教信仰、人活著的意義,這些基本是避不開的。這些小說中總有一個人在思索人生的真諦,信仰的意義以及對死亡的思考。在《安娜》中列文就是這個人,他的人物形象很「俄羅斯小說式」。他的哥哥的生病給他帶來死亡的思考,由一開始的恐懼到後來苦苦思索再到最後的領悟,他在婚姻、勞動和自己的事業中得出信仰的平靜。
原文總有一句「死亡擁有一切的力量」。的確,不管是現實中,還是小說中,一個將死的人總是能獲得所有的諒解。安娜丈夫以為安娜快死了,於是欣欣然原諒她去照顧她,然後被自己崇高的感情所感動。但是當安娜快好了的時候,所有仇恨又理所當然回來了。只能說這描寫的很真實。我們可以原諒一個將死之人,可以原諒一個落魄之人,但是前提是他必須是將死,他必須是真落魄。所以可以想像史記里伍子胥鞭屍是有多麼濃烈的仇恨(這個情節好像也是假的)。古人覺得以死謝罪是最大的懲罰,從這個角度來說則不然。
還記得安娜渾渾噩噩跳下去腦袋還在想著自己在幹什麼,想起身的時候轉眼就被火車碾過去了。想起楊過16年後跳下斷腸崖後大難不死,對郭襄說我已死過一回不會想著再死了。事情是很容易解決的,大不了一死,想不開的人是真真想死的,但是若是有重活一次的機會,也是毫不猶豫想活著的吧。出軌被出軌、傷害被傷害,難過的時候盡情的難過,但是別忘了世間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再看一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