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狀帖》講的是老賴的故事嗎?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遇到過欠錢不還的老賴。數額不大的話,一般人在心裡將老賴一頓好罵但也只能自認倒霉;數額龐大的話,很多人就成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討債」的苦行僧。更有些憤青,遇到這樣的老賴時只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果真是人心不古嗎?非也。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就有欠錢不還的老賴了。

元朝末年,浙江歸安,也就是現在的湖州,有個官員叫沈埜(ye上聲)先,據史書記載他官至浙省都總,創義塾、置義莊,為善鄉里。他有個著名的信札墨跡《奉狀帖》,全帖二百多字,就講述了當時一代名流韓介石欠錢不還的事。

這韓介石又是何許人也呢?他是元末一介名流,酷愛收藏。猛一說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說起張昱的《可閑老人集》卷四有《答韓介石提舉》一首;黃玠《弁山小隱吟錄》卷一另有《題韓介石所藏盛子昭畫》詩一首……大家可能就清楚了。

沈埜先的《奉狀帖》原文如下:

沈埜先頓首再拜,介石提舉尊契兄侍史。莫春留西湖,晉謁不遇,爾後即治裝歸□,是以弗克再見也。賤子邇來抱病衡門,兼之軍旅繁興,征科百出。幸有子侄輩,粗能支持爾與。執事安居大郡,終不慮草竊之患者,為何如哉區區輒有少白:向者辱假去鏹物,今已經數年之上,累嘗奉狀干聽,未蒙見還。但賤子雖托家業於二子,凡百尚有所需,望執事念久要之好,即付下以濟急用,實為幸甚。然執事仁厚之心,素相知者,諒亦無待於喋也。暑中專書,干瀆有愆,切祈矜恕不備。六月五日,契生沈埜先契頓首再拜。契生沈埜先謹(以上六字皆左半邊字)介石提舉尊契兄侍史,頓首再拜,契生沈埜先謹(以上六字皆右半邊字)。

六度君備註:「契生沈埜先謹」六字因裝裱時錯置一分為二。

譯文如下:

沈埜先頓首再拜,介石提舉您的結拜兄弟作為侍史。晚春時留在西湖,進見拜謁卻沒有遇到,然後備辦行裝返回。從此就沒再見過了。我最近在家生病了,又是戰爭紛起,徵收賦稅非常嚴重。還好有有子侄們,勉強還能照顧我。您淡定地住在城裡,永遠不用擔心盜竊或草寇的侵犯,為什麼這樣呢。在下就有點話想說:前些時候您借去的錢,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都沒有看到還給我。但我雖然已經把家業託付給了兩個兒子,總還是有點需要的。還望您看在舊友的份上,把錢還給我做急用,這才是我真的希望的。我知道您心裡是非常仁厚的,本來就是相互了解的人,料想您也不會嫌我羅嗦。大熱天的專門寫信給您,如有冒犯,萬望憐憫我寬恕我。

(翻譯來自網路,僅供參考。)

文中的「介石」就是韓介石了,從帖子可以感受到大書法家沈埜先討債的時候那種小心翼翼、滿是賠笑的心理,也可以看出一介名流韓介石為人吝嗇品行不端。其實古代借錢不還大有人在,可老賴韓介石卻遇到了大書法家沈埜先。這白紙黑字俊秀飄逸的書法流傳千古,韓介石的老賴之名也跟著「千古流芳」。

但是從這帖子中可以看出他為人吝嗇,不還錢完全是出於品行問題。不料遇到書法家沈埜先,因為這白紙黑字的高超書法,流傳千古,也讓韓介石作為一名有錢不還、不仁不義的老賴「流芳千古」了。2010年秋,上海某拍賣公司以四百多萬的高價將這幅《奉狀帖》拍出,韓介石的老賴之名也會隨著《奉狀帖》越傳越遠。


推薦閱讀:

TAG:水墨畫 | 藝術 | 文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