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崇尚紅色?
從迎風飄揚的國旗到運動員參加大賽穿著的頒獎服再到四處懸掛的條幅、招牌,紅黃配儼然成了中國的代表色。
你一定在生活中看到過類似的條幅和招牌,中國人有多喜歡紅黃配,看過這些圖片就能感受到。
中國人的這種色彩偏好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我們愛上的,不是生機綠、奢華紫或者博愛藍,而是有些扎眼的紅色和黃色?
接下來你將看到:
● 做有道德的、脫離低級趣味的顏色
● 大紅易得,明黃難求
● 感謝國旗,也感謝行業路徑依賴
崇紅拜黃並不新鮮。
世界上80%以上的早期文明都崇拜紅色。
山頂洞人佩戴紅色飾品、河姆渡人使用硃砂、雨林里的原始部落有紅色紋身、就連很可能和現代人沒什麼關係的尼安德特人,都懂得用赤鐵礦粉末裝飾屍體。
● 原始人的赤鐵礦壁畫
「紅色崇拜」有兩個起源:一個是對太陽與火焰的崇拜、一個是對血液的崇拜。
而與水稻、小麥、玉米、土地相聯繫的「黃色崇拜」,主要集中於農耕文明里。
在中國,紅色與黃色地位不俗,首先是因為「五德始終說」和「三統說」。
五色五方配五德的觀念先秦就有,不過它的最終版本,是由西漢董仲舒確立的。
董仲舒擁有典型的漢儒思維,認為青、赤、黃、白、黑分別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東、南、中、西、北;五時春、夏、季夏、秋、冬。
因此每一個順應天命的朝代,都有自己的幸運色。
● 「中華五行圖」
董仲舒還用黑、白、赤三種色彩象徵夏商周的統治,從很可能從沒存在過的太昊袍犧氏開始推演,把一切傳說中的上古帝王都包括在「三統說」里。
「三統說」是紅色能成為華夏民族代表色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被儒生追念了兩千多年的西周,就是火德,尚赤。
五德三統的原理聽上去簡單,操作起來卻十分令人迷惑。
比如,劉邦自命「赤帝」,漢開國之初以赤色做帝王色。
但到了文帝十三年,公孫臣上書,指出秦為水德、土能克水,所以漢為土德,應該崇尚黃色。
而張蒼又依據讖緯,反駁說漢為水德,應崇尚黑色。
大臣們一爭就是好多年,這期間皇帝們只好按照有禮有仁的西周傳統,暫且從火德,穿紅色。
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倪寬等人新制曆法,才確立了漢代「土德尚黃」的制度。
不過實際操作層面,漢代的公卿帝王們,最喜愛的仍然是大紅。
所以王莽新政時,才會讓僕役穿赤色衣服,以示對西漢的詛咒。
● 暴露年齡的電視劇《漢武大帝》,全劇都是紅紅紅紅紅
西漢在顏色問題上糾纏不清,後來的朝代也都沒好到哪去。
總體來說,除了喜愛白色的元代比較特殊,歷朝歷代要麼認為自己繼承西周正統,崇尚紅色;要麼認為帝王居九州中央,崇尚黃色。
從隋唐以後,紅色和黃色逐漸成為帝王專屬顏色,禁止民間隨意使用。
可如果民間禁用紅黃,那麼唐傳奇《霍小玉傳》中綁李益見霍小玉的黃衫客、《紅樓夢》里弄髒石榴裙的香菱,為什麼沒被砍頭?
這就涉及到顏色禁忌的界限問題。
到底什麼樣的紅色和黃色,才有資格成為皇室壟斷色?
民間能安全享用的紅黃色,又是怎樣的?
大紅易得,明黃難求
哪些顏色高貴哪些下賤,其實要看成本。
比如紫色,在古羅馬被稱為「帝王紫」。
在中國明代以前也一直是高官朝服色,就是因為紫色染料昂貴難得,對工藝的要求也比隨便染個藍色黑色高得多,所以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量正相關。
● 你嘲的「基佬紫」是「帝王紫」
紅色在社會上下廣泛流行,甚至自古以來的起義軍都能做到人手一塊紅頭巾,一大原因就是紅色的門檻很低。
最簡便易得的紅色染料,是敵人的血液。
赤鐵礦和赭石也是廉價的紅色染料,不過它們都屬於礦物染料,畫個壁畫塗個屍體還行,如果用來染衣服,成品一不親膚,二不能水洗。
大約在春秋戰國,植物染料開始在紡織屆展露頭角。
最早出現的植物染料茜草,就是染紅色的。
紅色系植物染料還有紅花和蘇木,它們成本都不高,顯色度也很好。
嚴格來說,宋以前天子穿的紅色是茜草反覆浸染出來的「絳色」,造價相對較高。
後來帝王間還流行過朱紅、正紅色,其餘的茜紅色、粉紅色、石榴紅色,民間穿一穿,不至於被官府抓起來吊著打。
● 絳色
黃色系染料也多,常用的礦物系有石黃,植物系有梔子、槐花、柘木、大黃、黃櫨、薑黃。
其中,梔子方便好用,因此也是相當長時間裡應用範圍最廣的黃色染料。
柘木是黃色染料里最不尋常的一種,它染出的織物在日光下是泛紅光的明黃,在燭光下是泛黃光的赤色。
這種迷人的變色功能,使柘木成為最高貴的服色染料。
從唐代到明代,柘黃一直是天子專用色。
雖然有不少皇帝都禁止過民間穿明黃杏黃這些和柘黃相似的顏色,但是「穿黃就被砍頭」這件事,在歷史上也不絕對。
● 柘黃
雖然紅色因為能聯想到血液,有時和血光之災攪在一起。
黃色在十九世紀末,又被美國連環畫《黃色少年》和中式房中術壞了名聲。
但不管怎麼說,有特供背景的,都是好東西。
所以被皇室拔高再拔高了兩千年的紅黃二色,在普通中國人心裡,形象是非常正面的。
感謝國旗,也感謝行業路徑依賴可為什麼大清亡了一百多年,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紅黃兩色,使用頻率還是那麼高?
最直接的原因其實是國旗。
國民熱愛國旗配色,這當然非常正常,畢竟英法美俄也經常變成紅白藍的海洋。
但是相比後來的江河一片紅,十九世紀更常見的中國代表色是黃色。
在清政府方面,使用黃色自然是因為「皇家榮譽」。
而在西方人眼裡,「黃色」直接和蒙古人種掛鉤。
黃色因為這段屈辱的歷史,喪失了繼續做國家主色調的資格。
相比紅色,它只能做個配色。
● 西方列強瓜分中國時,還用黃色代表中國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紅色所承載的「革命記憶」當然為人民所珍視。
從中世紀開始,共產主義的故鄉歐洲就有圍城亮出紅旗表示不投降的傳統,代表著「流血」、「熱情」、「英勇」的血紅色不光受到莊園主和貴族的喜愛,也成了全世界無產階級共同信仰的顏色。
● 巴黎公社
1889年,愛爾蘭人吉姆·康奈爾在歌曲《紅旗》中這樣寫道:「人民的旗幟是最深的紅色,它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他們的肢體變得僵硬冰冷,染紅旗幟的血卻滿腔熱情」。
1949年,政協徵集國旗圖案之初,就提出了「希望國旗以紅色為主」的要求,對黃色卻沒有明顯偏好。
當時從三千幅投稿里入選的38幅草案,也確實都是大紅底色。
但是有將近一半草案,配色是紅白、紅藍、紅綠。
● 入圍國旗草案
最終,在五星紅旗圖案確定下來之後,我們民族在喜愛紅黃配色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除了「紅色崇拜」、「黃色崇拜」、「帝王之德」、「烈士鮮血」、「黃皮膚的中國人」這些浪漫的,極具民族特色的理由之外,把我們壓垮進紅黃配色海洋里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單純到令人失望,那就是「行業路徑依賴」。
僅以橫幅製作這件小事,就能說明「行業路徑依賴」。
除了喪葬討薪之類不喜慶的場合,大事紅黃配,小事紅白配的色彩觀念深入人心。
於是紅色橫幅銷量高、庫存大、價格低,買方賣方都美滋滋,打算齊心協力掛出更多的紅色橫幅。
這時有人突然說,我想要一條彩虹色橫幅,不僅價格要翻倍,說不定廠家還得費功夫重新做個底色圖,對人對己都挺麻煩。
於是大家想了想,要什麼彩虹橫幅,還是紅黃配色最適合中國人。
● 橫幅布
雖然紅色黃色很重要,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相當長時間裡,對國旗的顏色卻只有描述性標準。
為了讓紅黃配得更規範、更得體,1991年,我國執行了第一版《國旗顏色標準樣品》,2004年又出台了《GB12983-2004 國旗顏色標準樣品》,對化纖、絲綢、棉布三種質地上的國旗染色標準作出了清晰的行業要求。
● 《GB 12983-2004 國旗顏色標準樣品》
參考資料:
1.孫秀如、林志定、荊其誠、林仲賢:《中國國旗顏色的優選色度及寬容度》,《心理學報》,1991年第3期。
2.陳瑾淵:《紅色崇拜與紅色禁忌——中國古代信仰體系中的紅色》,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3.唐金萍:《中國古代服飾中的黃色研究》,北京服裝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4.金鑒梅:《中國傳統印染技術特徵與應用研究》,北京服裝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5.任山:《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黃為尊思想的形成原因》,《藝術科技》,2017年第3期。
關注是最好的支持,拉到頂部關注視知TV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健康、電影、男裝、寵物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為你解釋世界。
您有沒有想過中國人為什麼喜愛紅色,結婚時新娘子紅衣服、紅鞋、紅蓋頭,中國結,有時候連一張臉也要塗紅;古代的宮牆主色調就是紅色;印泥是紅色;國旗是紅色······就連本命年要穿的內褲也是紅色的,這紅色簡直就成了中國的標籤。今天小編就用100秒的時間來告訴你!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紅色?中國人喜歡紅色的原因? 為什麼中國人獨愛紅色?對紅色這麼執著和偏愛呢?古時候人們喜歡紅色只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對太陽火和血液的崇拜,因為太陽能讓植物生長,火能驅趕野獸,而血代表著人們的生命,並且這三樣東西好巧都是紅色的,於是老祖宗們就把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轉化到了對紅色的崇拜上。老祖宗們喜歡紅色的第二個原因:是紅色更容易從大自然中獲取,像是紅花,硃砂,赤鐵啊和茜草啊這些都能提取出紅色,而且漫山遍野都是,所以老祖宗們就什麼東西都染成紅的,留給我們的壁畫也是用紅色塗料畫的。
周朝喜歡紅色是因為按照五行,周朝推崇火德,相對應的顏色就是紅色,周朝人喜歡紅色,喜歡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們就是辦喪事都要選在清晨日出,朝霞滿天的時候。打戰要用紅色的馬,甚至連祭祀祖先的牛馬也必須是紅色的,周朝宮殿的地面也全被塗上了紅色,稱為當地,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紅地毯了吧!
按照五行,本來輪到西漢的時候應該崇尚黃色,可是孔子說了,紅色是大雅之色,代表正統!流氓出身的劉邦當然要表示一下自己也是正統了,所以就自稱赤子之帝。後來居然演變成龍袍是紅色的,宮殿必須是柱門彤柱。連打戰穿的戎裝,都是紅色的,好像穿了紅衣服打起匈奴都長了不少能耐。
到了唐宋時期,陶瓷發展到了巔峰,並且隨著海上絲綢之路開始遠銷海外,以至於外國人都把中國人叫做China,也就是陶瓷的意思,由於礬紅燒出來的陶瓷比較好,所以這些傳到海外的上等品,都是紅褐色的,外國人又把這種顏色叫做China-red,也就是中國紅!
從這個時候起,紅色就不是帝王專屬了,它變成了全民全世界都可以一起嗨的紅色熱潮。到了明朝的時候人們開始把紅色和生命延續聯繫起來,像是婚姻啊,生育啊等等認為紅色的數量越多,面積越大,生命力就越旺盛,所以那女確定婚姻關係之後,互送的信物或者婚約叫做傳紅。把介紹男女稱為牽紅線。
我們現在大多數有關紅色的民俗也是在明朝逐漸形成的,新中國崇尚紅色,是因為國際慣例,在此前的法國大革命和工農起義,他們認為革命鬥爭就會流血犧牲的,於是紅色代表了新力量,自由與工人運動的含義!因此蘇聯和中國都是用紅色作為國旗的底色,象徵著革命勝利和進步,就這樣紅色經過周漢唐宋明等,古代歷史上超牛掰的朝代宣傳,又集齊了強大,希望,吉祥,喜慶等美好的內涵,從此就成了我們中國人的烙印!
在漢語中,「紅」是一個非常吉利的字眼,得寵、出名、走運、事業興旺等等,都稱「紅」。如「他是領導跟前的紅人」「她唱歌唱紅了」「紅運」「開門紅」「滿堂紅」「紅火」「紅利」等等。「紅」之所以常和這類意思聯繫在一起,是中國人的「尚紅」習俗使然。 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愛的顏色,甚至可視為中國人的文化符號。新年貼紅對聯,元宵掛紅燈籠,新婚貼紅囍字、穿紅衣裳,生小孩送紅蛋,等等,人們無不把紅色當成喜慶吉祥的象徵。上海世博會,中國人還以紅色作為中國館的顏色,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主色調。那麼自古以來,中國一直就崇尚紅色嗎? 在古代,顏色被認為是國家政權的象徵,顏色的改變,意味著政權的更替。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人們崇尚的顏色並不一樣。 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提出「五德」學說。「五德」是指金、木、土、水、火所代表的五種德性,每一種德性對應一種顏色,即金德對白色,木德對青色,土德對黃色,水德對黑色,火德對紅色。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周而復始,循環往複。五種顏色也隨之更替。戰國以後,幾乎每一個王朝,都依據「五德」循環原理,給自己賦予一個新德,並規定新的國家顏色,以此表明自己依「天命」取得前朝政權,有「合法」性。 秦始皇初並天下,以周為火德,秦替周,是以水德克勝火德。水德相應的顏色是黑色,於是「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秦始皇建造了一個黑色帝國。許多人也許還記得,電影《英雄》中就以黑色為主色調,宮殿、戰車……黑壓壓的。可見張藝謀對「黑色帝國」的文化是了解的。 漢替秦,自然是以土克水,漢應該是土德了。但劉邦卻自封黑帝,仍從水德,崇尚的顏色還是黑色。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正式宣稱漢為土德,於是「服色尚黃」。由於「五德相剋」理論適用於「暴力革命」,不適合王莽通過「和平」禪讓的手段獲取劉氏江山的現實,著名學者劉歆便創造出「五德相生」理論,認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王莽宣稱漢是堯的後裔,屬火德,自稱舜的後裔,為土德。火生土,漢朝把政權禪讓給自己建立的新朝,便是自然之理。劉秀藉機大做「火」字文章,為「有火自天,流為赤烏」「火為主」等圖讖之言,推翻了王莽,恢復了漢室江山。公元25年,劉秀繼帝位,建立東漢,成了「火德」皇帝,國色又變成了紅色。 曹丕取代東漢,按「五德相生」原理,「火生土」,魏自然是「土」,顏色尚黃。晉取代了曹魏,「土生金」,晉自然是「金」,顏色尚白。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政權頻繁更替,「五德」輪迴,「五色」轉移。隋替代北周,屬火德,尚赤。唐朝取代隋,火生土,屬土德,尚黃。五代時期,後梁滅唐,土生金,尚白;後唐號稱繼承唐王朝,故依然為土德,尚黃;後晉為金德,尚白;後漢為水德,尚黑;後周為木德,尚青。 宋受禪於後周,木生火,故宋為火德,尚赤;趙宋南遷,一仍火德,尚赤,高宗年號建炎,即火德中興之意。 宋代以後,「五德」相剋或相生學說,在官方基本壽終正寢了。元替宋,雖然民間認為是水克火,元為水德,但蒙古人對此不感興趣,沒有規定統一的國家顏色,民間沿襲宋代尚赤的傳統。朱元璋參加的紅巾軍,追認宋的火德,紅色是當時反元武裝最鮮明的標誌。所以明崇火德,尚紅色。其實明朝後來對此並不重視。清替明,雖然有以水克火的說法,但並沒有得到朝廷的充分認可,清代也沒有規定國家顏色,民間仍然尚紅。 可見,自從宋代開始,我國實質上一直崇尚紅色,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這就是漢語辭彙系統中,常用「紅」表示吉祥、幸運、興旺等意的原因。
紅色與火有關,入心為喜。中國為亞歐大陸東方,太陽出來的地方,震,為陽。中國又是世界中央,最大大陸與最大海洋匯合處中間緯度,為中為土,火土同行同旺。所以,中國這個地方陽和之地,故火土紅黃與中國有方以類聚的屬性。
周漢唐明今,都與火土有關。中華嘛,中土發華,中為土華為火,中為種,種為木,華為火,總之火是華是文明!
「中國紅」文化是道法自然文化。
是天人合一文化。中國人喜歡紅紅火火過日子,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朝氣蓬勃,有聲有色,那才叫一個美滿幸福!
崇尚紅色,因為太陽是紅的,太陽代表天,代表陽,代表熱情,紅彤彤的太陽,給人以無限的力量。
崇尚紅色,因為血是紅的,做人就要有一腔熱血,血氣為陽,血氣方剛,乃百病莫侵,代表著人的正義善良與健康。
崇尚紅色,因為火是紅的,人要有活力,活力就是火力,就是激情滿懷,就是鬥志昂揚,就是生命的價值。
崇尚紅色,因花兒是紅的,霜葉紅於二月花,紅色具有強制性的視覺衝擊力,是一種艷麗之美,絢爛之美,而且與熱血沸騰產生共振與共鳴。
紅色,之於中國人來說,就是力量之源!紅色文化,渲染中國,充滿力量與情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主基調和偉大色彩!
紅色是生命的象徵,鮮紅的血液是生命的第一要素;通紅的火焰為人類登上動物界的頂端提供了第一架雲梯;陽光從血紅轉金色,又給成熟的果實塗上了紅色。中國人熟悉紅色,崇拜紅色,因為她是生生不息的象徵。紅色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已經潦原,更將燃遍五洲。
這還要從古代漢朝說起。
《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說在秦朝末期,漢高祖劉邦當時還只是一個小亭長。有一天晚上,在道路的中央突然出現了一條大蛇,劉邦趁著酒勁就把大蛇給砍死了。
後來,就有個婦女在路邊哭,說被砍死的那條大蛇其實是白帝的兒子幻化成的,結果被赤帝的兒子殺了。這個消息傳開以後,大家都覺得劉邦這個人不簡單,居然是赤帝的兒子,就紛紛來投奔他。
但話又說回來,赤帝之子這個名號可不是隨便拿來用一用就可以的,還是要把它落實到實際中去證明的。
那劉邦又是怎麼維護他這個赤帝之子的頭銜呢?
說起來,赤帝的赤,它表示著紅色。於是劉邦在推翻秦朝,建立漢朝後,就開始大力推崇紅色,並把紅色發展成了官方色。
像秦朝的龍袍其實還是黑色的,到了漢朝就變成了上衣是黑色下身是紅色。出征打仗的戰袍也變成了紅色,後來就連大門也被粉刷成紅色。
杜甫那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就用紅色的大門來影射富貴人家,揭示了豪門與貧民之間嚴重的社會等級差異。
而隨著漢朝在政治上越來越推崇紅色,紅色便成為了一種高貴的象徵。久而久之,民間就借用紅色的「尊貴」來代表吉祥,很多民俗也就隨之發展起來,比如,結婚時要穿紅色,本命年也要穿紅色,連月老連接姻緣的線也都是紅色。
這也便是之後紅色能夠成為我們全民吉祥色的原因。
其實不只是中國喜歡紅色,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崇尚紅色,比如西班牙,其國旗就是有紅色成分,西班牙王后更是被評為最會穿紅色衣服的人。紅色容易讓人聯想到太陽,花火等溫暖而帶有生命力的東西;其次紅色與其他顏色相比特別醒目,如同交通信號,在大自然中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因此節日慶典人民多用紅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