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對大宋長期積弱付多大責任?


漢唐是崇文尚武的全面發展路線,宋朝開始基本上都是走重文輕武的路線,雖然大大鞏固了皇權,但是開拓精神卻一去不復返了。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走的是五代十國亂世里謀朝篡位的老路,以一介武將擁兵自重取後周而代之,加之唐朝中後期的藩鎮之亂,前車之鑒猶在眼前,先是「杯酒釋兵權」架空當時大將,然後採取「重文輕武」的政策,但是宋太祖時期重文輕武並沒有那樣嚴重。

燭影斧聲謎團後,宋太宗繼位,為了擺脫其兄宋太祖的陰影,宋太宗意圖收回北方遼國霸佔的燕雲十六州,先後北伐兩次,結果都遭慘敗,宋太宗心灰意冷之下由對外轉而對內,通過一系列手段加強中央集權,其中重要一步就是加大重文輕武,武將地位進一步降低,邊防大將輪流換守駐防之地,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重文輕武政策徹底在宋太宗時代完成,之後真宗仁宗朝也有完善,但是主要完成於太宗一朝,可以說宋太宗將中國漢唐以來的尚武精神徹底閹割,這也是宋朝對外屢戰屢敗的根本原因。

宋太宗徹底實施的重文輕武將國人尚武精神閹割,而一個王朝軍事應該算巔峰的開國初期,坐擁宋太祖留下的大好基業,卻兩次北伐錯誤指揮,將北宋的軍事家底打光,之後太平年間,軍事力量更不用說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最好的時機都葬送在宋太宗手裡了。

任何一個王朝,開國初期的兩三代人立下的規矩都會沿襲下去,可以說開國初期的兩三位皇帝對這個王朝的影響很深,而宋太祖時期主要對外,宋太宗時期對外不行轉而開始對內,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極端做法,可以說對宋朝長期積弱要付很大責任,當然後面幾個皇帝不爭氣也不能全怪宋太宗。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不管怎麼樣,宋太宗的決策和指揮導致了北宋常年的被動。

宋太宗趙光義發動兩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一次是高梁河之戰,二次是雍熙北伐。

第一次失敗:宋太宗當時剛剛剿滅北漢政權(得到了楊業,也就是廣為流傳的楊家將),內心不免有些膨脹,想利用勝利的餘威擊敗遼國,但他卻沒想過強弩之末這個詞。連續的征戰讓士兵疲憊不堪,再加上圍著堅城久攻不下,對方的外援卻連連不斷,糧草方免也不濟。

第二次失敗:第二次是太宗對形式上依然以偏概全,戰爭中也是指揮死板。當時遼國主年少,他的母后當權,還任用他所鍾愛的大臣,看似有機可乘,實則毫無漏洞,犯了正統微弱國家就微弱的教條式錯誤。還有名將耶律休哥,已經把軍鎮經營的井井有條。還有這次指揮,宋太宗沒有親征,但是用「陣圖」來牽制自己的部隊,為了達到對軍隊的完全掌握,他用死板的方式讓前線軍官必須按照事先設定好的布陣和路線行軍打仗,戰場上怎麼可能如此死板?這麼打仗還能不敗?

如果只會得當,耗費國本的兩次戰爭是有機會奪回燕雲十六州的,但是由於宋太宗自命不凡,還不信任武將,導致了兩次大規模戰鬥都已失敗告終。這叫北宋官軍對遼國有恐懼心理。也鋪墊了後來的「檀淵之盟」,自此,北宋軍事上愈發的無力。

宋太祖之所以不敢重用武將是因為五代十國,節度使經常能自立上頭,把國君趕下台,宋太宗或許這一點繼承了他哥哥。但是不信任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之其本身的軍事能力比太祖也是相去甚遠,所以釀成了悲劇。

他強行北伐也可能是他覺得得國心虛,想急於立功,欲速則不達。


我想題主問的是宋太宗的兩次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失敗由此產生連鎖反應乃至深遠影響這件事吧?如果是,那宋太宗是要負主責的。我試著解讀其一二。

北宋「積弱」主要指的是國防與軍事力量。北宋財政收入相當好,商業發達,GDP佔全世界的70%左右,如果天下太平生活在宋代那是相當滋潤的。但為何民富而國(防)不強呢?這與最高決策層的決策失誤有關。主要表現為對內與對外兩方面。

一,先說對內:太祖趙匡胤在位時頂層設計的國策是重文輕武,這個「輕」不僅是理論上的,而且實踐上貫徹的很到位,武官政治地位被徹底打壓,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民間私人禁藏武器,收繳一切兵器,嚴禁私鑄私人武裝訓練家丁等等,當兵更加專化,一切的准軍事力量或潛在的民間武裝組織都被徹底消除,太祖這麼做,可能與自軍事政變上台的有關,防止軍人干政或兵變,維護統治,前車之鑒,後世之師。可任何事一旦做過頭就實得其反。這就是後來遼軍一路狂奔打到汴京而沿路官府民間沒有任何抵抗(阻攔)的根源所在。

二,再說對外。宋太宗在位時,有兩次重大的對外軍事行動,就是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均告失敗,且損失慘重。歷史證明,這是最高決策層決重大的決策失誤。燕雲十六州,就是以北京大同等為中心的廣大北方地區,相當於今天的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區,自唐末朱溫割讓石敬塘後,一直被遼囯控制(佔有)。當時,遼國的大後方遼東地區(東北)有後金搗亂,遼軍集中於東北地區平判,燕雲地區兵力空虛,宋朝宋太宗們認為機會來了,可乘機收復失地。理想豐滿,現實骨幹。宋太宗僅看到的是前方空虛,而忽視了遼國的軍事實力,僅看到的是收復,而忽視了能否守得住守得牢這些區,統帥部犯了戰略上的方向性錯誤。於是太宗舉全國之兵兩次親征,每次釆用乘虛偷襲收復了一些地方,可當遼軍回援後,兩軍實力立馬顯現,宋軍敗的一塌糊塗,丟盔棄甲,死傷50多萬。遼軍一直追打到澶州才止住,大宋被打的從此一厥不振,大宋國防徹底轉入戰略防禦,雖然兩國鑒訂了《澶淵之盟》,從此宋向遼稱臣納貢100多年,但其深遠意義更在於,落後總要挨打!大宋被徹底打怕了打爬下了,積弱是有宋一代的最大特性!


推薦閱讀:

TAG:宋朝 | 宋太宗 | 中國歷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