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岳飛替換成曹操韓信,會是什麼情況?


曹操會像討董卓時一樣,跟袁紹等眾嘍啰喊「豎子不足與謀」!要麼治世之能臣,假惺惺跟秦檜等等搞關係,一個個滅掉對手,逐漸架空老趙家,像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朝篡掉司馬家一樣,「文王吐哺,天下歸心」。

要麼趁亂世,在北方拉隊伍打游擊,像宋江一樣,自立壯大,高築牆廣積糧,待人心浮動之時出手,或者發戰爭財,左右逢源,自己有錢有勢就容易辦事!

但是,南宋朝時期政治格局大變化,跟魏晉時期比較,士族大家沒有了,寒族考科舉了,就像大V們被平台滅掉一樣,曹操這樣的大V隨平台管束,跟著朝廷體制走,也要寫什麼理學大作,基本老曹沒心情了,所有,我覺得曹操出血刀(借勢發育)沒太大用,出肉(自立壯大)沒什麼機會,出反甲(左右逢源)保命沒問題。


韓信嘛,韓信應該遇到很多胯,然後爬了過去!韓信有胸懷,有骨氣,就是太傲和固執,這種人都太自我!朝廷不是容不容他,是壓根不會要他!他可能去了岳飛那裡,但是岳飛死後,主戰派都沒什麼話語權,韓信還是要打野!

亂世出英雄,南宋相對還算安定,亂掉的是北方而已,所以韓信只能出打野,沒招啊!


最後,

曹丞相和韓信就算一起去了南宋也改變不了什麼,反而水土不服。


如果把岳飛替換成曹操或韓信,會是什麼情況?

這問題有點絕了,大家都知道:長期以來,民間把曹操作為大奸臣,而岳飛則是愚忠的代表,現在竟然把兩位對立面統一為一個人,怎麼作答啊?看來只能隨想隨答了。

一,曹操替換岳飛

曹操做人有著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原則,雖說就像曹操自己所說的,在天下大亂中催生出些許心憫蒼生之念,但卻可能:第一,岳家軍的軍紀可能會變成曹家軍軍紀。具體說像岳雲因為不知道軍令在先,又被牛皋故意挑唆,出於誤會而幫岳飛出戰楊再興,被岳飛先下令斬首,在眾將領求情後改打幾十軍棍的事情,曹家軍不會再有;岳家軍餓死不掠民,凍死不拆屋的事可能變成曹操「割發代首「之類忽悠大眾智力的表演,在某些場合可能有點效果,但在有時候可能出現「青州軍「之類掠奪民財搶劫民女現象。第二,曹家軍沒有了「挾天子令諸侯「的優勢,對手也從國內熟悉的劉備,孫權,呂布,袁紹等變成了異族金家軍,注意這可不是當年不堪一擊的烏桓,而是堪比清軍的金兵。還有替換的岳飛只是抗金軍的一部分,對金作戰需要聯通各部,曹操本人以及原來的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等都有個適應過程,當然曹操本人在三國也打過不少臭仗,所以,肯定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其表現會讓北宋老百姓大失所望。第三,由於曹家軍表現欠佳,高宗趙構的安全係數下降,雖然沒有了像岳飛那樣影響宋金和議的麻煩,但是又會產生新的摩擦。就是朝中強硬的抗金派與曹家軍軟弱無能,屢戰屢敗無起色的矛盾,要知道這時不是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而是天子挾尚方寶劍令曹操,不知昔日的曹丞相,如今的曹將軍能想出什麼招來。第四,曹家軍只是整個抗金隊伍里的一枝,並不像曹丞相那樣掌管國家軍隊(儘管是名義上的)曹丞相看清楚大勢後,出於其作人原則不一定像岳飛那樣認真作戰,甚至產生意圖保存實力,另立山頭的念想也未可知,因為那時敵後到處都是山頭,岳家軍有不少就是收服的抗金義軍。第五,岳飛本身武藝十分高強,上戰場能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而曹操基本以文為主,而且矮小黑廋武功平平,雖然也有戰場神韻,但多少會讓眾軍有點失望。另外也不知道題主的意思是讓曹帶領三國的曹家軍去抗金,還是帶領南宋的岳家軍?如果是前者還好點,因為熟悉,若是後者麻煩就大了去了,只恐怕有點勉為其難。

二,韓信替換岳飛

韓信比岳飛早了一千多年,已經有了破趙滅楚卻被呂后所害的經歷,以韓信的精明讓他去南宋那個難堪時期,韓信一定會總結出一套萬向論,絕不會再拿出當年九里山前擺戰場的精神來,肯定是一個老油條,要說敗仗也沒有多大損失,要說勝仗好像也能說過去。總之不勝也不敗,改任地方官也會是一個不倒翁,前後左右甚至上下多面落好,誰都能聯通誰都能搞定,但卻找不到大毛病,免職沒理由,處罰沒道理。總之就是趙構多養了一個不惹事也不干事,還不能沒有事的元帥而已。


如果把岳飛替換成曹操和韓信會出現如下情況:

一,韓信沒有成王稱霸的野心和魄力,從他手握重兵,最具造反條件時都沒反可以看出,在南宋時期岳家軍能征善戰,但岳飛並非軍閥,沒有足夠的人力,財力對抗朝廷,在這種沒有勝算的情況下韓信應該不會去做干涉皇家之事(立太子)這類無政治智慧之事,也不會固執己見去北伐,直到朝廷十二道金牌才召回,另外他能忍(比如能受胯下之辱),因此他的結局應該會比岳飛好一點。

曹操則不同,此人雄才大略,有心計,有手段,有極強的政治軍事能力和野心,假如他是岳飛便會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再作出有利於自己的決策和行動。假如實力不能抗衡朝庭時曹操會選擇隱忍,然後暗中擴充實力尋找機會,甚至會在朝廷與金國之間玩平衡術,盡量保護自己,這點從他在三國時一直不稱帝就可以看出。但是當他實力能夠抗衡朝廷時就有可能不受朝廷節制,會調撥離間金宋議和,分化瓦解他們,然後與弱的一方聯手消滅強的一方,回過頭再消滅另一方。所以曹操是不會象岳飛一樣抗命(十道金牌才召回),但也不會束手就擒。


先說曹操,曹操什麼事情最讓人印象深刻,除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本身就是一個全才,他是文學家,軍事家,又是出色的政客,詩酒風流不必說,更是馳騁沙場,殺伐果決的英雄式人物。

從曹操和岳飛的優劣來說,行軍打仗兩人都是好手,從武力比較岳飛在武術史上被尊為「武聖」,武力確實了得,但是曹操《魏書·武帝紀》中載:「書曰:兵謀叛,夜燒太祖帳,太祖手劍殺數十人,餘皆披靡,乃得出營;其不叛者五百餘人。」就算曹操武力會輸也輸不太多,但是岳飛為什麼會死那麼慘,政治是短板,曹操屬性均衡文學修養和政治頭腦能秒殺岳飛

所以結論是,如果曹操代替岳飛北伐,不考慮「中興四將」帶來的干擾,北伐推進速度可能會沒有岳飛那麼快,但是曹操可能先乾死秦檜為首主和派再北伐,宋高宗也不可能用金牌召回曹操,真發十二道金牌,可能曹操就變趙匡胤了

再說韓信,韓信手無縛雞之力,卻是會帶兵,和齊國孫臏一個屬性,武力就不說了,和岳飛相比,韓信有可能在統御能力上更勝一籌,畢竟「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政治上韓信也不成熟,沒有成王稱霸的野心和魄力,從他手握重兵,最具造反條件時都沒反可以看出

所以結論是,如果韓信取代岳飛北伐,韓信可能推進速度更快一些,但岳飛已經很快了,所以然並卵,政治上沒有強烈述求的韓信不會有迎回「欽徽二帝」的執著,不會在根本上惹惱宋高宗,也就不會有殺身之禍


岳飛是一個任勞任怨的老實本分的打工仔,每天就知道低頭幹活,卻不看看老闆的臉色,不明白老闆最需要的是什麼,最終丟了身家性命。如果曹操取而代之,會瞅准機會幹掉老闆取而代之,成就自己的霸業。如果韓信取而代之,會幫助老闆做強做大,甚至成為公司的創始人,但會被董事會驅逐!也會丟掉性命。


如果岳飛變成曹操,大宋就沒秦檜的事了,他會夾微宗以令諸候的,他是不會象岳飛一樣愚忠的,以曹操的軍事才能和魄力應該能擋金遼於一時的。當然如果連他的五虎將一起帶到宋末,那宋朝就不會有涯山跳海的悲劇。甚至還可以收復北土。韓信不行,缺少魄力和果敢,也因此被呂雉所殺。


推薦閱讀:

TAG:宋朝 | 曹操 | 南宋 | 三國 | 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