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哪個書法的歷史評價高?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太大的爭議,那就是王羲之,因為這個答案不是我給出的,而是歷史提供的,我在這裡只是跟大家討論一下原因,為什麼王羲之書法在歷史上的評價,會高於他的兒子王獻之。

首先,我們說一下「二王」父子生活的歷史背景,西晉末年,天下大亂,王室南渡,偏安江左,東晉由此成立,戰火暫時停歇。以王曠(王羲之之父)、王羲之、謝安等為代表的東晉的貴族文人有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去推動了東晉文化藝術的繼續向前發。這時的北方同時出現了以魏碑為代表的造像石刻書體,南方的社會環境和文人的心理,使得士大夫之間互通音訊甚至弔喪問疾的書信大為增多,人們又喜歡把字寫得飄逸瀟洒,所以形成了「北碑南帖」的局面。由此承接了西晉書風的東晉書壇呈現出百花齊放,千岩競秀的局面,且攀比之風盛行,這就使得東晉書法藝術在彼此競爭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就是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脫穎而出,不但成為當時書壇的佼佼者,而且「二王」並稱,成為了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深遠的殿堂級、里程碑式的人物。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其次,我們從王羲之和王獻之書法水平、對書法的貢獻和對後世的影響這幾個角度去綜合分析一下,「二王」父子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鍾繇《宣示表》(局部)

1、書法水平,個人認為,要想學好書法,兩個因素缺一不可,那就是天賦和後天的勤學苦練,這一點「二王」父子身上都表現出了,王羲之從小就收父親王曠的影響,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7歲就能寫一筆好字,而且拜當時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為師,12歲時偷讀了父親的《筆說》,不到一個月書法便有了飛速的進步,衛夫人看到王羲之的書法新作,竟激動地對太常王策說,這孩子已經掌握了用筆的要訣,他的書法已經有成年人的味道了!平時王羲之學書非常用功,他曾住在山谷中,或學鍾繇的正楷和張芝的草書,一練就是20多年,後來又學遍李斯、梁鵠、蔡邕等人的書法,博採眾長、融會貫通,最終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那就是我們熟知的行書《蘭亭序》,此外還有行書《快雪時晴帖》、草書《十七貼》、楷書《黃庭經》、《岳毅論》等;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也是天資聰穎、勤學善思,後來的成就高於他的幾位兄長。他從小隨父親學習書法,得到父親的悉心傳授和指導,又學遍許多大家,奠定了他堅實的基礎高超的書寫水平,代表作有行草《中秋貼》、《鴨頭丸貼》,楷書《洛神賦》等等。由此我們看到,「二王」父子都具有成為偉大書法家的特質,加上身處那個時代,時勢造英雄,先天因素、後天努力和時代背景成就了他們父子二人的盛名,而就傳世作品而言,王羲之的《蘭亭序》做為「天下第一行書」,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首屈一指,這幅作品的偉大之處在於她不僅是一幅書法作品,更是將個人對人生的思考感悟融入其中的文學名篇,更具思想性和藝術性。後來顏真卿的《祭侄稿文》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都是這樣飽含情感乃至哲學意味,又是在特定場合和境況中應運而生的名作,所以《蘭亭序》是王獻之的任何一部作品不能夠超越的。當然我們不排除王獻之也能在那種寫出《蘭亭序》這樣偉大的作品,但是歷史上沒有流傳下來,我們畢竟沒有看到。

王獻之《洛神賦》(局部)

2、對書法的貢獻,東晉時期是我國書法史上的承前啟後、異彩紛呈的時代,王羲之正是醞釀和推動改革的先驅,他的貢獻在於改變了書法自兩漢以來質樸之風,開創了晉宋以來嫵媚流麗的書風,將今草書、行書和楷書發展成熟並盛行於天下,這一點完完全全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出來,當然這其中也又王獻之的貢獻在裡面,據說是王獻之為父親提出建議,吸收民間的行書草書的書寫方法,對傳統的章草的書寫進行大膽的變革,王羲之經過冥思苦想和反覆實踐,終於錘鍊出了「姿媚」的行書和草書,參見《十七貼》和《蘭亭序》;王羲之還著有書法理論著作《書論》,雖然有人認為是後人依託,但其中多少記載和透露了王羲之書法創作的經驗之談;王獻之的主要貢獻是,在父親王羲之的基礎上,在筆法上又有突破,楷書和行書上都體現出來了。例如他的楷書《洛神賦》和王羲之《黃庭經》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行筆上脫離了鍾繇和其父王羲之的「古法」,呈現出圓活靈動、遒勁挺拔的筆勢,結構和章法也有所突破,使得作品更加鮮活靈動,富有生機,行草書寫中大膽實踐創造出恣意洒脫的草書,米芾稱其為「一筆書」,從王羲之《十七貼》和王獻之《中秋貼》的對比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不同,簡單理解為,王獻之的筆法已經開始了字與字之間的連筆,瀟洒自然,縱逸豪放,唐人張懷瓘《書斷》評價其為:「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其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間」,所以有人認為後世狂草濫觴於王獻之開創的一筆書不無道理。綜合上面來看,「二王」父子對書法發展的貢獻難分高下,而我認為總體而言王羲之對書法發展的貢獻卻是大於王獻之,沒有王羲之的改變就沒有王獻之的突破。

王羲之《十七貼》(局部)

3、對後世的影響,我們知道,東晉以後後世但凡有一定重量級的書法家學書必以「二王」為宗,從他們父子二人的書法中吸取養分,鮮有不遵此規律者。從智永到顏真卿柳公權,再到宋四家和趙孟頫,無一不是受二王的書風影響兒各自創造出了自己的書寫風格。王羲之的作品流傳如此之廣,其推廣者一位是梁武帝,另一位不得不說要歸功於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不是這位皇帝的努力也許我們今天就就看不到這些王羲之作品的真跡和摹本了;自此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和唐太宗組織組織僧人懷仁編輯的《集王羲之字聖教序》兩部神作已經奠定了王羲之無法超越的書聖地位了。平心而論,王獻之在書法史上的影響雖比不上王羲之,卻也不小,後世多數書法家認為二王一體,只是風格不同,例如黃庭堅曾經把二王的書法分別比作左轉和莊子的文章,意思是一個精嚴緊密,一個浪漫姿縱,也有更鐘情於王獻之者,例如唐代的虞世南,宋代的米芾和清代的八大山人,其中米芾甚至還憤憤不平地說:「子敬天真超逸,其父可比!」

王獻之《中秋貼》

最後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二王」是中國書法史上永放光芒的名字,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二人的書法在歷史上的評價都極高,而這其中王羲之書法在歷史上的評價又要高於王獻之,王羲之的名字更具有非同尋常的文化象徵意義。當王羲之被後人冠以「書聖」稱號時,已經註定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百年來受人膜拜。跟孔夫子、張仲景、杜甫一樣,都是千古留名的聖人了。

我們從中可以有以下幾點感悟:

1、遺傳基因的重要性,「二王」就像歷史上的「三班」、「三蘇」一樣,父親是牛人,子女也一點不差,一家人都是牛人;

2、學習基礎的重要性,根基扎得穩紮得牢,才能專業上有所建樹,厚積薄發才能有所突破和創造,後世有所成就的書法大家無一不是這樣。

3、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有其客觀審美標準,很多人不懂這個標準是什麼,以為好看工整就是美。在我看來評判書法好壞的標準,就是向古人的傳世碑帖看齊,沒有之一,當你看得多,寫得多心裡就有數了。

4、書法這門藝術不需要太多的創新,能創新的古人已經玩到極致了,當代人的普遍書法水平比起古人來差得太遠,能寫出古人一般水平的字的人已經是鳳毛麟角了,何況絕大多數人乃至所謂書法家根本就達不到那個水準,還是老老實實學習古人吧!

我是藝術愛好者@Renegade2017,歡迎關注、交流!


清代乾隆皇帝曾在紫禁城內辟一室,名曰「三希堂」,希同稀。他之所以名為「三希」,是因為堂內收藏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雖然經鑒定《快雪時晴帖》和《中秋帖》為贗品,但足以說明王羲之、王獻之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位置。

《快雪時晴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羲之年輕時學書於衛夫人,「自謂窮深。及渡江游名山間,見李斯、曹喜、鍾繇、梁鵠等字,又去洛見蔡邕《石經》,於從弟洽處復見張昶《華岳碑》」。由此可見,王氏書法在不斷吸收前人的營養,提高藝術水平,才有後來的「備精諸體,自成一家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在古代書法家中被稱為「書聖」的有好幾位,最後只有王羲之的「書聖」桂冠一直保持於不墜。除了主觀原因外,尚有客觀原因。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於是有了「肖翼賺蘭亭」的典故。唐太宗內府收藏王羲之書法五百多紙,裝為一百多卷。唐太宗還命馮承素等人複製《蘭亭序》分賜太子、諸王及近臣。武則天也搜求王羲之書法,匯成《萬歲通天帖》。這無疑都為王羲之保持「書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秋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在東晉結束,進入南北朝的宋、齊時期,也就是王獻之去世後三十多年,王獻之的知名度曾高於其父王羲之。陶弘景有云:「比世皆高尚子敬(王獻之)。子敬、元常(鍾繇)繼以齊名。貴斯式略,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於逸少(王羲之)亦然。」建立桓楚國的皇帝桓玄,不僅喜愛王羲之書法,也喜歡王獻之書法,為此做了兩個書袋,分別裝二人書法。至於王獻之自己如何對待此事呢?一次謝安問王獻之說:「你的書法與令尊大人相比,怎樣?」王獻之答道:「當然不同,各有所長。」謝安又問道:「旁人評價不是這樣。」王獻之答道:「旁人哪裡知道。」王獻之的書法與其父王羲之書法同樣造詣精深,史稱「二王」。自王羲之、王獻之之後,由於朝代的不同和個人的喜好不同,尤其是個人的身份不同,致使王羲之、王獻之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評價。但相同的一點是永恆的,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書法的發展均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歷史上以父子書家並稱的並不少見,如唐代歐陽詢、歐陽通父子;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元代趙孟頫、趙雍父子;明代文徵明、文彭父子等,但大都子不及父甚多,惟王獻之能與父其並稱「二王」並對書法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千百年來,書家以王羲之書法為最高典範,這是現今不爭的事實。但有史記載,王獻之的書法在當時則更流行,後來如謝靈運、羊欣、王僧虔、歐陽詢、虞世南、孫過庭、米芾等都在獻之書法上下過很大功夫。

王獻之書法初學其父,後學張芝,以草書見長。早在十五、六歲時,就建議其父改體:「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大人宜改體」(書議)。可見其對書法藝術有創造性的見解,他自己也是身體力行的進行了創新道路,把行草藝術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對書法藝術作出了傑出貢獻。

張懷瓘稱其書:「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行草,又處其中間」。後自晉未到六朝,書家非常推崇這一新的書體風格,使王獻之名聲更加顯赫,到了「子敬元常繼以齊名。。。海內非惟不知元常,於逸少亦然」地步。

和王羲之比較,古人稱獻之「變右軍書為今體」,羲之為古質,獻之為今妍,所以「夫古質而今妍,數之常也;愛妍而薄質,人之常也」《論書表》。

王羲之早期書法並不出眾,虞和《論書表》中稱:「羲之所書紫書,多是少年臨川時跡,即不足觀,亦無取焉。。。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南朝陶弘景在《論書啟》中也稱:「逸少自吳興前,諸書猶未為稱。凡厥好跡,皆是向在會稽時,永和十許年中者」。可見羲之確實是在永和年間,書藝才臻完美的。

王獻之書法墨寶,經歷了桓玄失敗與蕭、梁亡國兩次災難,損失非常嚴重。到了唐初,由於唐太宗褒義抑獻,致使王獻之書法有的被隱去名字,有的被改作他人作品,遭受了不應有的損失,以王獻赫赫名跡,現在也不為今人所了解了,這不能不說是非常遺憾的啊!

至此,我想大家對王獻之會有個公正的評價吧?

歡迎關注,歡迎討論!


中國書法歷史上王羲之和王獻之書法稱為二王書法。王羲之書法筆勢飄落浮雲,矯落游龍,風格俊逸優美,曾被唐太宗分封為"書聖"。王獻之是王羲之苐七個兒子,他的書法在草聖張芝和父親王羲之的基礎上有大的突破和創新,特別是草書上被稱為「破體",又叫一筆法。

探討王羲之書聖成名,歷史上有三次推崇他的書法高潮。有帝王推崇,才夯實了王羲之千古「書聖"的盛名之基。南朝梁武帝蕭衍贊曰:王羲之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閣,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到唐朝學王羲之書法是苐二次,主要推崇人唐王李世民,認為王右軍「盡善盡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李世民喜愛蘭亭序,曾三次向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徒弟辨才索要蘭亭序,辨才一口否認,後來由蕭翼設計才把蘭亭序騙到人,獻給唐大宗,並下詔,命褚遂良,馮承素,虞世南等人臨摹,分與諸王,真跡死後殉葬昭陵。第三次是宋太宋趙光義下告購募歷代帝王名臣墨跡編入《淳化閣帖》,其中一半是二王書法作品。這此資料和記載都成為後人評價王羲之書法依據。在中國書法史上,帝王之尊力倡一人之書者只有王羲之。唐代對二王並尊的方式被打破,一王獨尊,到宋代(淳化閣)出世,才對二王並尊的最好展示,在尚意的宋代,黃庭堅,米帶等成為王獻之的追隨者,雖李世民推崇王羲之,極力貶王獻之,但歷史是公正的,王獻之狂草,盡變右軍之法,而獨立門戶,縱橫揮霍,一筆書勝於父,草書入為神品。王獻之書法在歷史上頗有大的貢獻,父子各有特點,王羲之書法森嚴有法,神采攸煥,奇正混成,而獻之改其父獨創,走向奇,險的境界。

二王書法能世代相傳,流芳千古,給人們輕鬆愉快的享受。總而言之書法藝術有高有低,雅俗共賞,但二王的書法,是百代楷摸,他們的書法藝術水平登峰造極,二王書法都在一個水平上,很難決裁,非要說出高低,我回答不上來,他們各有各人的風格和成就貢獻。


王獻之學習王羲之的筆法,並加入自己的風格,每個朝代都具有那個年代的審美標準和欣賞角度,有人推崇王羲之的字有些人推崇王獻之的字,但不管怎麼說,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是神一樣的存在,並不是王獻之能比較的,也不是王獻之書法地位低,只是對比的人太bug了


王獻之在南朝他們那邊最好。梁的書評價他最高。本時代是。後來到了唐太宗。他爸開始皇帝特喜歡。人們學習他。後來兩個都有。我本人覺得還是梁朝評價對。兒子比父親高很多。日本也是這種說法主流。當然藝術沒有特定的。肯定都是上三品。就看你自己喜歡誰了。他們都規距。


這道題其實是一道客觀題,因歷史評價是可以經由二王之後歷代書論家的品評得出的。因時間精力有限,這裡選取唐代書論家張懷瓘的《六體書論》中關於二王的部分,進行較細緻的文本爬梳,希望能夠管中窺豹、斷疑釋惑。

唐·張懷瓘《六體書論》

……

隸書者,程邈造也。字皆真正,曰真書……王羲之比鍾繇,鋒芒峻勢多所不及,於增損則骨肉相稱,潤色則婉態妍華,是乃過也。王獻之遠減於父,鋒芒往往直筆而已,鋒芒者若犀象之有牙角,婉態者若蛟龍之姿盤游……

【「王獻之遠減於父」,隸書上王羲之大勝。】

行書者……逸少則動合規儀,調諧金石,天姿神縱,無以寄辭。子敬不能純一,或行草雜糅,便者則為神會之間,其鋒不可當也,宏逸遒健,過於家尊。可謂子敬為孟,逸少為仲,元常為季。

【「子敬為孟,逸少為仲」,子敬是王獻之的字,逸少是王羲之的字,孟仲季分別是老大、老二、老三,行書上王獻之小勝。】

草書者……逸少雖損益合宜,其子風骨精熟,去之尚遠。伯英是其祖,逸少、子敬為嗣。若乃無所不通,獨質天巧,耀今抗古,百代流行,則逸少為最。所以然者,古質今文,世賤質而貴文,文則易俗,合於情深,識者必考之古,乃先其質而後其文……

【「逸少雖損益合宜,其子風骨精熟,去之尚遠」,「尚遠」比前文「遠減」程度上要低一些,就算是王獻之小勝吧。這段話後面一部分非常有意思,可以看作為什麼王羲之能夠「百代流行」的原因,在「巧」在「文」,說得好聽就是寫得漂亮,不好聽就是「媚俗」。「識者必考之古,乃先其質而後其文」,這句的意思是有識之士會先觀照「質」,而不是「文」,言下之意,隱然有貶羲之的意味。】

以下是個人看法,管見共研:王羲之的字規範流美,非常契合大眾審美,是以長期受到平民、大部分士人和皇族的推崇;王獻之的字變化更多、筆力雄勁,所以更受到歷代書家、書論家的激賞。王羲之為正,王獻之為奇,沒有正,就沒有奇,正是根基,奇是枝葉,自無高下之分、伯仲之別。若非要分個高下,也只能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因人以別,那樣又太過割裂了。


1、二王的歷史評價都很高;

2、若要強行分個高低,只能說在不同歷史時期,他們受推崇程度不一樣。比如在唐朝王羲之更受追捧,而到了宋朝,王獻之又更受歡迎。


推薦閱讀:

TAG:書法愛好者 | 王羲之 | 王獻之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