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和高端卡片機在拍照上差距在哪裡?
大多數手機和手機和高端卡片機的感光器件、鏡頭都不一樣。
首先看感光器件的差別。如圖所示。代表性的高端卡片機是索尼 DSC-RX100 黑卡系列,
RX100 系列相機大都配備了1英寸CMOS感測器,如下圖的深藍色尼康方形那麼大。
而手機的CMOS感測器往往小得多,
比如,小米5s、三星Galaxy K Zoom/S4 Zoom,索尼Xperia Z1/Z2/Z3,魅族MX4/MX4 Pro都採用1/2.3英寸的感光元件,就是圖中小黃色方塊。
三星Galaxy Note 4/S5、CMOS感測器尺寸為1/2.6英寸,圖中沒有畫,實際比那個黃色的1/2.3還小。
華為Mate 8、mate9感光尺寸1/2.8英寸,稍小
iPhone7plus倆鏡頭倆觀光元件,一個1/3,一個1/3.6(更小),iPhone 6、iPhone 6Plus、iPhone 5s的CMOS感測器尺寸都是1/3英寸,圖中沒有畫,比前面1/2.6英寸還小。華為mate7也是1/3.06英寸,類似的尺寸。
而iPhone 4和4s是1/3.2英寸CMOS感光元件,就是圖中紅色的方塊。
諾基亞的怪物們雖然感光面積大,但是操作系統問題導致市場佔有太少,這裡就不討論了。
觀光元件的尺寸決定了暗處拍照的效果。
CMOS感光元件都存在有熱穩定性的問題,就是對成象的質量和溫度有關,如果機器的溫度升高,就會引起噪音信號,在畫面上形成雜色的斑點,影響最終畫質。手機上感光面積太小,密密麻麻布滿像素點的CMOS發熱量也必然更高,熱噪音會更大。
而且,組成像素的光電二極體接收的光子數目和面積成正比。在面積更小,集成度高的手機CMOS上面,同樣的光線強度下,每個像素接收的光子少,光電轉換產生的電訊號自然就微弱。為了形成人眼能看得圖片,從CMOS上讀取出來的信號必須經過高倍放大,ISO這個參數就是調節這個信號的放大倍率,而信號的放大過程必然伴隨著噪音信號的同步放大。
因為上述兩點原因,尤其是第2個原因,導致在室內不開閃光燈,觀光元件的尺寸大出幾倍的高端卡片機拍照效果完爆絕大多數手機。
上圖是手機拍得。
有人說,我不喜歡在室內拍照,我只在室外拍照。我的回答是,室外觀光元件的尺寸決定了照片的寬容度,也很重要。換句話說,尺寸小的原件因為畫面的暗部接收的光子太少,需要放大信號,造成噪點失真,而畫面亮度光子太多,放大同樣多倍信號之後,造成了死白。(如下圖,天空死白,樹木太黑)
當然現在很多手機可以自動HDR模式,能一定程度克服寬容度的局限。
最後,手機和高端卡片機配備的鏡頭不一樣。比如RX100 都配備了3倍光學變焦左右的鏡頭,這樣可以拉近拍攝,而大多數手機不能光學變焦,只有少數幾款手機有光學變焦(Moto Z,Galaxy Zoom系列,華碩ZenFone Zoom系列,索尼QX100等)或者雙焦段(iPhone 7 Plus,小米Note 3,小米6,華為nova2等),能實現光學變焦。
最後說一句總結,高端卡片機強於絕大多數手機。但是單反與微單相機強於高端卡片,因為感光面積更大!價格相仿!體積稍大。所以建議新手買微單和單反相機。高端卡片機主要是作為攝影高手的備機或者玩物用的。
目前手機的畫質已經非常好了,雖然感光元件比起高端卡片機有一定差距,但是相比起aps-c的微單,手機和卡片機幾乎沒什麼區別,都是虛化能力極為不足。如果對於構圖多多磨練,完全可以使用手機拍攝代替卡片機。
關鍵是在處理器上,相機的處理器要好一些,手機畢竟不是專為攝影配備的。另外就是鏡頭,透光率影響照片的質量。所以嚴格意義上,高端卡片機攝影一定比手機效果
好。
卡片機必遭手機剿滅!誠然,卡片機底大,鏡頭強,可光變,光圈可調,這些對手機形成壓倒性優勢,但是手機通過演算法的革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不足,而相機廠商在演算法上的投入與手機相比少了很多!以後還會更少!加上手機的便利性具有壓倒性優勢,多數消費者也只是在手機上分享照片,畫質的劣勢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現在,只有少數高端卡片機還有立足之地,而它們又貴又不方便,註定只是少數攝影玩家的選擇。從大勢上看,手機淘汰卡片機指日可待。
手機畢竟主要還是以接打電話為主,照相只是它其中的一個小功能,相機主要就是拍照。區別就在這。
手機不能光學變焦應用範圍太小 出門旅遊還是帶個卡片機方便 單反相機就是帶一個頭也能累成狗 !不是專業攝影玩家有個高質量的長焦卡片機就可以了 卡片機基本都有手動模式也能玩的很嗨
在手機上瀏覽,區別不大。在電腦上,有一點差別。差距,在放大的噴繪上能看出來。
沒啥差距,你手機跟卡片機比沒必要比,卡片機稍微好點,照片可以放大,手機放不了多大的照片,手機又比卡片機方便好用,這就是區別,畫質沒多大qub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