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這個詞是誰創造的?


您好,謝謝邀請。「春運」這個詞是由誰創造的,真的是很難找了。不過「春運」這個詞最早是在1954年就出現在媒體上了,有不少人回答「春運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細細說來。

春運,一開始稱「春節客運」、後來叫「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再後來簡化為「春運」。按照中國鐵路總公司提供的歷史檔案,1954年,我們國家就確定了「以鐵道部統一指揮協調,必要時請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區及解放軍協助」的「春節運輸」組織原則。有老人記憶這一年,「春運」二字第一次出現在媒體上。從那個時候開始,大規模、高壓力、全國性交通運輸高峰「春運」逐漸成為社會生活中被頻頻使用的一個詞。

也有一種可能,就是「春運現象」是從1954年就有,並開始組織強有力的運輸模式進行人員運送。只是一開始都習慣叫「春節客運」、「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到了1980年人民日報第一次在相關新聞報道中第一次出現了「春運」一詞。

什麼是春運?

一般以春節為中心,共40天左右,節前25天節後15天(每年農曆臘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廿五)。諸多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

這是中國特有的,發生在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象,只針對城際交通,不包括大陸與香港、澳門和台灣之間的交通以及國際交通。近兩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春節期間出境游也是水漲船高,交通壓力也比較明顯。

2018年春運旅客人數預計突破30億人次,這相當於地球上一半的人口在40天內搬了一次家。

春運特點

1、城際交通壓力劇增;

2、春節前壓力主要集中在從經濟較發達地區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到旅遊景點城市的路線上。正月初一的春運壓力較小。春節後運輸壓力轉移到在從經濟欠發達地區到經濟發達地區,從旅遊景點城市返程的路線上。

產生的原因

普遍認為,經濟發展不均勻;在短時間內,運力緊張無法滿足運輸需求;平時假期少,人們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和在中國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無論離家人有多遠,一般人都要盡量在除夕時與家人團聚,共度新春。是產生春運的主要現象。

隨著高鐵網路的不斷完善,這兩年春運已經有了明顯緩解,但買票難依然存在,有購買車票需求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查看之前發表過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感謝您的邀請回答問題

中國的漢族在「春節」時有回家團聚的風俗習慣。這給落後的交通運輸造成了壓力。所以對每年的春節運輸格外重視就出現了這一特殊名詞.

現代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交通便利,春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節日,中國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禮儀國家,所以都要回家和家人團聚,與父母團聚,這樣春運人們擁擠。


春運(春忙):春天季節里運勢、運氣、運數、好運!

言歸正卷:

春運是中國在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象。春運期間客流量非常大,每年春運的客流量有十多億。春運一般發生在春節節前15天及節後25天左右,因此每年春運約40天。一般意義上的春運,是指中國大陸的城際交通,不包括中國大陸與香港和澳門之間的交通以及國際交通。春運規模之大,以致中國大陸交通難以承受,為了解決春運問題,中國政府每年都要提前部署,但仍無法滿足春運要求。

春運:外出人員我們抓緊「搶票」,搶好各種各樣的運氣!


瀉藥! 春運是中國大陸在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及堵塞的現象。「春運」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形容春運為「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現象」。主要數據是

  • 持續時間:40天左右
  • 人口流動:30多億人次
  • 這是什麼概念30億人次!!!


謝邀,經查資料得知「春運」一詞最早出現在1980年的《人民日報》。


推薦閱讀:

TAG:家事 | 社會 | 科技 | 春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