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岳飛被稱為民族英雄,後來有人說岳飛不是民族英雄,岳飛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


答案是肯定的。岳飛,當然是民族英雄,也必須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的部分人士對為了保障本國及族群的利益獻出自己的生命或者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的稱呼,

除去悲情結局的因素外,岳飛之所以能夠留名青史並在人們心中擁有崇高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宋金戰爭中的傑出表現。

岳飛像

首先,金與宋本身是兩個獨立的國家政權,而宋金戰爭毫無疑問是金國對宋朝發起的一場滅國之戰。

其次,宋宋金還 是色彩異常鮮明的兩個民族國家——分別以漢族與女真族為主體民族。那麼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宋金戰爭又是女真族對漢民族發起的一場滅族之戰。

有此兩點,岳飛參與並領導的抗金戰爭無疑就具有保衛國家和保衛民族的性質,同時又抵抗了落後民族對先進民族的碾壓與踐踏,抵抗了落後文明對先進文明的摧殘與蹂躪。如此功績,稱為民族英雄絕對是實至名歸。

那麼,關於大帥「民族英雄」身份的質疑來自哪裡呢?

其中一個最具迷惑性的邏輯便是由於女真(即今天滿族)與漢族均屬「中華民族」一分子,所以將岳飛定位為「民族英雄」不利於民族團結。

「中華民族」的概念最早於20世紀初由梁啟超等精英知識分子提出並逐漸豐滿,直到現代一般語境下我們認為:中華民族是以漢族為主體,包含蒙、藏、滿、回等總共56個民族的整體。而中華民族的歷史,毫無疑問就是這56個民族組成的整體的歷史。

那麼,依照「民族英雄」的概念,我們是不是可以推出「凡是為保衛中華民族獻出生命或者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都可以稱為中華民族的英雄」這一結論呢?

南宋中興四將之岳飛張俊

剛剛走出蠻荒的女真人,在輕而易舉地摧毀了大遼帝國後,又挾餘威向文明富庶的宋朝揮起了彎刀。面對如此塌天慘禍,承平日久且軍政腐朽的北宋王朝幾無抗手。短短數年時間,金軍一路毀宮焚殿,繼而俘皇辱後,對中原地區的經濟造成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一時間生民倒懸,文明浴火。

值此危難之際,以宗澤、岳飛為代表的一系列英雄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慨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即倒,拯漢家文明於水火之中。

南宋中興四將之韓世忠劉光世

正是由於岳飛等將士的浴血拚殺,才使得南宋政權能夠在大潰敗之下勉強穩住陣腳,紮根南方並重新繁衍開來。即使是秦檜主政時期的所謂二十來年宋金和平時期也要拜岳飛等將士的不屈抵抗所賜,要知道,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更不可能。

毫無疑問,以南宋之富庶,文明之發達可以算得上中國古代史上的幾個巔峰之一,也是漢族文明與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參與創造並保衛了這一巔峰的岳飛當然便是民族英雄,無論以漢族或中華民族而論。

即使是「民族團結」的考慮也不應使英雄褪色。以「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折情懷,我們可以淡化某些方面的宣傳與渲染,但淡化絕對不是反轉。而那些致力於為岳飛等一眾英雄「去民族英雄色彩」的論調要麼是無知無腦,要麼是無恥且包藏禍心。


對於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也無法去改變每個人的看法,而在宋朝,岳飛是民族英雄,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關於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去判定,且看下文分析:

1103年,岳飛出生於,河南的一個普通農戶家庭。據說岳飛出生的那天,他家破屋頂上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所以他爸給他其取名,岳飛,字鵬舉。

岳飛不僅是個愛讀書的學霸,四書五經不在話下,而且還天生神力,挽弓三百宋斤,腰弩八石「時人奇之」。

1122年,大宋老是被遼欺負,終於忍無可忍,決定聯金滅遼,20歲的岳飛應募參軍,後來父親病故,岳飛回家守孝,兩年後岳飛迫於生計,再次投戎,卻跟了個較菜的軍隊,軍隊很快被打散,岳飛逃回了老家,看到了父老鄉親慘遭屠殺,內心悲痛,毅然決定第三次從軍!

有了信念支撐的岳飛,在戰場上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和金軍交手了13次,每戰皆捷。

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攻陷宋都城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北宋就此滅亡,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恥」!

北宋滅亡,南宋上線,宋高宗趙構即位,然而膽小鬼趙構,和他爹宋徽宗、他哥宋欽宗一樣,登基不久就打算南逃。

時年25歲的岳飛,正在前線打仗,得知消息,心急如焚,不顧自己官職低微,向宋高宗趙構上書數千言,然而換來的卻是「小臣越職,非所宜言」,不僅革除岳飛的軍職和軍籍,還將他逐出軍營。

趙構剝奪了岳飛的軍職,但卻撼動不了岳飛愛國的心!

很快岳飛跳槽到,抗金名將宗澤手下從零開始,在宗澤的領導下,岳飛在抗金戰場上越戰越勇,一路立功升遷,身邊還聚集了一群生死相隨的小弟——岳家軍。

岳家軍有多強?連金兵統領都不得不驚嘆

1130年,27歲的岳飛帶著岳家軍,大破金兵,收復了被佔領的建康(現南京),連宋高宗都對岳飛刮目相看,賜御書「精忠岳飛」的錦旗!

1134年,岳飛率領岳家軍揮師北伐,僅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就收復了六郡之地,岳飛所到之處,金兵望風而逃。

「昔我強彼弱,今我弱彼強」——《金史》

1140年,岳飛率十萬大軍第四次北伐,打得金兵潰不成軍,收復中原,勝利在望,然而此時趙構和姦臣秦檜,卻擔心岳家軍強大起來,對政權構成威脅,一天之內竟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回朝。

江北百姓哭聲震野,岳飛潸然淚下,仰天長嘆。

岳飛回到臨安,北方前線無人支援,金兵再次攻取了宋軍收復之地,然而此時,宋高宗趙構及奸相秦儈卻在密謀和金稱臣求和,而議和的條件是岳飛必死!

「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

很快,秦檜誣陷岳飛勾結金人謀反,以莫須有的罪名送岳飛下獄,無論秦檜用盡手段,都不能使岳飛屈招一字。

1142年1月7日,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秘密殺害,岳飛含冤而死,年僅39歲,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字絕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千百年前,岳飛一生戎馬,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同胞,不惜犧牲自己乃至親人的性命,奉獻自己所能奉獻的一切,千百年後,依然還有人為了所謂的民族和諧,要求宋人蒙漢一家親,來詆毀民族英烈。

任何一個國家的尊嚴,都是靠戰場上打出來的!

中國歷史上,正是有岳飛這樣的英雄存在,成了民族的信仰,成了民族的力量,英雄永遠為後人所紀念,壞人永遠為後人所唾棄!

【喜歡作者的清奇文風和腦洞漫畫,歡迎關註:朕說】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一起來讀英雄那些事兒。(本文約400字,閱讀需時2分)

最近民族英雄的問題多次被置之公眾討論。

除了備受關注的岳飛,霍去病、衛青等人的民族英雄地位也被人民重新認識。

到底是為什麼呢?

毫無疑問,岳飛、霍去病等等這些人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以前是,現在也是。

但是就是因為這個英雄前面加了「民族」兩個字,所以現在所處的位置比較尷尬。

為什麼加了「民族」之後,就不一樣了呢?

因為我們對「民族英雄」這個詞,進行了新的思考和認識。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從小唱到大的歌詞,我們都知道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

雖然這麼多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地域、語言,不同的歷史,相互之間難免也會有一些糾紛。

但是在近代華夏兒女共同抗擊侵略的過程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版圖內的民眾,都納入中華民族這個高一級的民族範圍中。

此後,再以之前的狹義民族概念來說明廣義的中華民族,就容易出現問題。

以岳飛等英雄為例。

如果說是民族英雄,則是站在漢人的視角,將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之一的其他民族當做對手,因此這個說法是要重新思考的。

這也是現在教科書上集體下架「老民族英雄」的原因。

這種集體下架的方法,也是有問題的,因為岳飛等英雄的地位已經是深入人心,成為那段歷史的一部分,簡單的刪去也不是辦法,只會造成現在人們認知的混亂。

最好的辦法,是用一種新的說法,正確表達出那段歷史,讓民眾認識那段歷史中的重要人物。

我認為去掉民族兩字就是個辦法。

無論如何,岳飛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熊二讀史。


岳飛(1103一1142)字鵬舉,河南相州(湯陰縣)人南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和戰略家。岳飛是主戰派立志北伐收復中原,在抗金鬥爭中他的軍隊紀律嚴明英勇善戰非常受人民的擁護。南朝朝庭只想偏安一隅和金人講和,岳飛的主張受到高宗趙構的猜忌後來被秦松等人害死。岳飛抗金保家衛國的歷史功績是被歷代人民崇敬的,元人寫史書時對岳飛的愛國精神大加讚揚,而把秦檜列入奸臣傳中。清朝更時重修岳飛的廟宇,乾隆皇帝還親筆題詞對岳飛的歷史功績也是肯定的,在中國岳飛是忠真和正義的化身是民族英雄,不能因為古代是以漢民族為主的國家,今天是五十六個民族怕影響民族感情而迴避那段歷史。對待歷史人物要客觀公證,岳飛是漢民族的英雄,漢民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岳飛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耶律大石是契丹人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對歷史人物評價不應犯大漢民族主義,要尊重歷史本來面目。


最近幾年秦筷的後人多有登堂入室,但每次看到跪了幾百年的老祖宗,就有抬頭紋,不是說滿江紅不是岳飛寫的,就說岳飛不是忠臣,不是民族英雄,或者說不要再提岳飛,以免傷害民族感情,這不是腦被豬踢了嗎?依這邏輯,就應該把歷史清零,中華民族是一部民族逐漸融合的歷史,各民族都英雄輩出,抗日將領死了,日本人都敬禮。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但他愛的是楚國,秦統一了,是不是不能提了,也不用過端午節紀念他了。


一個不講政治,不聽話,不忠誠的人,被錯誤的當英雄了千年。

岳飛擁兵自重,應該有謀反之心了。所以才不講政治,不聽命令,皇帝把岳飛一個草根一步一步提拔成元帥,要頂住多少壓力,付出多大的信任,但岳飛一個元帥不可能不懂政治,也不可能不明白所謂靖康接回來的後果,所以可以斷定岳飛應該是打著接回二帝的名義,打自己的小算盤。

同樣被人罵的宰相應該是看到的這種可能後果,也利用了道德的名義逼回了岳飛,岳飛不除,內戰將起,南宋也沒有了。

皇帝又不是傻子,在有北方強敵的情況下殺岳飛,趙構這個皇帝也是一步步拼上來的,所以殺岳飛恐怕已經到了沒有退路的地步。

岳飛和諸葛亮一樣,都是被演義類小說美化出來的人物,從出師表上看諸葛亮也是一大奸臣,架空皇帝,為掌控軍權不斷發動戰爭,將天府之國打成民不聊生。


岳飛讀書像

我們從小就知道有這麼一句話: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中國人不知道岳飛抗金!意思是說,對於中國人來說,岳飛抗金是基本的常識,就如同法國人知道拿破崙、美國人知道華盛頓一樣。聽說最近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里,一度取消了岳飛民族英雄的說法。

北師大教授游彪

參與編寫教材的人還振振有詞,比如北師大游彪教授說:「稱岳飛是民族英雄的人,根本不了解「中華」兩字的含義。「中華」包含「中原」和「華夏」。金國是女真(滿族)建立,稱岳飛為民族英雄,就是否定女真,凡是為滿族同胞多考慮,哥哥關照弟弟,天經地義。宋金原本一家人,兄弟打架,不計前嫌,刪除岳飛民族英雄的稱號,既合乎時宜,也眾望所歸。」

岳飛塑像

人教社歷史編輯余桂元認為,「岳飛是民族英雄嗎?我看名不副實,至多是漢族的英雄。我不是否認歷史,我是尊重事實。宋、金、元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小打小鬧在所難免,兄弟之戰,家裡打架,何來非正義之說?中國不是有句老話嗎——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因此,刪除岳飛民族英雄的地位,是百姓翹首以盼、萬眾矚目的喜事,是振奮人心、凝聚力量的好事。」

我們當然認同中華民族是由多民族共同構成的,今天無論漢族、滿族、蒙古族、壯族……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組成部分。這一前提,大家都是沒有疑問的。但是,我們講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共同構成的,並不是說,漢民族就不是中華民族了。大漢族主義的反義詞並不是要否定漢民族的存在,否定漢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哪個民族的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岳飛是漢族人,岳飛是漢族的民族英雄,岳飛當然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除非哪一天,有誰說,中華民族不包括漢族!

不同時期,民族的觀念是不同的。今天中華民族的各個兄弟民族都是一家人,但是他們原來是一家人嗎?我常說,歷史事實不能因為後人的觀念而曲解。今天漢族、滿族都是一家人了,但是在岳飛的時代里,你非要岳飛和金兀朮是一家,可能嗎?不同時期的國家民族觀念是不可亂套用的。甚至同一個民族內部, 不同時期的觀念也不可亂用。今天,天下所有的漢族都是一家人了。但在戰國時期,趙國人和秦國人,他們認為雙方是一家人嗎?顯然不是,所以才會有雙方你死我活的戰鬥。

岳飛筆跡

今天中華民族是一家了,難道過去不同民族之間曾經發生過衝突的基本事實就不存在了嗎?岳飛抗金這段歷史就消失了嗎?沒有,歷史的客觀性並不因為後人的現實政治需要而有任何改變。縱然你不去說它,甚至想讓人們忘記它,但絲毫不影響它的真實性、客觀性。比如,今天河北人和陝西人當然都是一家人了,趙國人和秦國人之間曾經有過的衝突,是否因為今天我們河北人和陝西人是一家人而消失了呢?沒有!歷史一經發生,就永不可改變!

且不說不同民族之間,即便是同一個民族之內,也會由於歷史的原因而出現不同地域之間、不同族群之間的矛盾。甚至親兄弟之間也會有矛盾。這一點我們當然也承認。但是,比如親兄弟之間有了矛盾,這個矛盾並不因為矛盾的雙方是親兄弟而就沒有了是非曲直!我們還來舉河北人和陝西人的例子,今天河北人和陝西人是一家人了,是不是歷史上河北人和陝西人之間的曾經有過的矛盾就不用說是非曲直了呢?當然不是,比如長平之戰,秦國人坑殺趙軍俘虜四十萬人。這當然是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這當然是人類歷史上的罪惡。我們不能因為今天河北人和陝西人都是一家人了,就說長平之戰中秦軍坑殺趙軍四十萬這件事情就沒有必要再論什麼是非了。那四十萬冤魂會接受你的說法嗎?

同樣,我們來看岳飛抗金,雙方還是要論個是非曲直的。岳飛收復中原,迎回二聖的主張當然是正確的。相反,金兵一次次的南下,顯然是不合道義的。是非對錯並不是因為今天我們是一家而有所改變。過去有人說,岳飛是漢民族的民族英雄,金兀朮是女真人的民族英雄,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對此,我們不能認同。雖然女真人的民族英雄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這一點我們是承認的,但金兀朮侵略成性,他不能被看成是女真人的民族英雄,自然也不能被看成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英雄的前提是正義!


是不是民族英雄,先搞清楚民族的概念。49年以前,所說的民族英雄,都是漢民族的英雄;49年以後,擴展到中華民族,也就是所謂的56個民族,實質上已不止56個,而且強調民族平等。但這裡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56個民族雖然在法律意義上平等,但是對近代中國的形成起的作用及影響力上是不一樣的。可以說56個民族少了漢族以外的任何一個甚至是只剩漢族,仍然是中華民族;如果56個民族裡沒有了漢族,即使剩了55個民族,就不再是中華民族。從這個意義上說,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漢民族的英雄當然就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岳飛是漢族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英雄,當然是民族英雄!那些否認岳飛、衛青、霍去病的人是數典忘祖的敗類!


岳飛是民族英雄,已經溶入血液與靈魂之中!這樣的事實還有得改變嗎?說什麼黑岳飛是為了民族團結,純粹胡扯!這是在挑撥是非,無中生有,達到自己的目的。這麼多年,岳飛是民族英雄並沒有防礙民族團結!這樣提法真是用心良苦!

依照別有用心的思路,國與國之間友好,A國受過B國的侵略傷害,A國就得把以前發生的全忘了,放低身段,一味地向B國示好,這樣的友好,還有什麼意思?

民族的團結,國家的友好,並不是一個跪著一個站著!如果你跪著,真不一定能找到友好的對象,因為你自己看不起自己,誰稀罕這樣的朋友?!

我們是多民族國家,歷史上出現的優秀人物我們不會因為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而會有不同的看法!成吉思汗不是漢族人,但我這個漢族人,依然會因為,中國歷史上有這樣的英雄人物感到驕傲!

所以民族團結並不是讓你去強姦歷史,以說岳飛是民族英雄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人,可以省省了。


岳飛不僅是民族英雄,而且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這一點絕無疑意。自宋以後的歷代王朝有關岳飛的民族英雄的定位都未曾改變過。就是在今天,代表中國中央立場的教育部也未否定過岳飛的這一歷史定評。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海內外有關岳飛的評價問題所引發的爭議曾發聲表明立場:岳飛、文天祥是民族英碓,這是在歷史的進程中所形成的,無須再重新評價。」至於由教育部門某些主管教材的編定者把自己的某些學術觀點強行塞入教學大綱中灌輸給學生的作法,教育部也曾作出澄清,認為這種做法只能代表學術界的某些觀點,並不代表國家的立場。事實是,在16、17年的經教育部審定後統一發行的歷史教材中已經確地是寫明了」岳飛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民族英雄。「2013年的《人民日報》還曾在頭版頭條作大字通欄標題:」隆重紀念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誕生九百一十周年「,對全國各地舉行的紀念岳飛誕生九百一十周年的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由此可知,作為中國政府的基本立場和主導輿論宣傳,岳飛是民族英雄這一歷史認知並沒有改變。學術觀點不能替代歷史事實。


推薦閱讀:

TAG:宋朝 | 岳飛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