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皇位傳給了其弟趙匡義?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啊?仔細想一下,趙匡胤是如何取得江山的?背叛了周主,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為什麼趙匡胤在侍奉周主的時候敢於反動兵變背叛了周主自立王朝?那就是當時周主年幼,太后一個婦人也沒有威嚴,罩不住趙匡胤啊。
當時柴榮在的時候趙匡胤是萬萬不可能兵變的,但柴榮死後,當時任都點檢的趙匡胤勞苦功高屢建奇功,很有威嚴,而柴宗訓即位時,年僅七歲,由符太后垂簾聽政。一個小孩,一個婦女是鎮不住趙匡胤的,所以他才能陳橋兵變,自立趙宋王朝。
所以到了趙匡胤開創了宋朝之後,他結合自己奪得江山的經驗,很忌諱兩點:
第一:趙家子孫年幼即位。因為跟隨趙匡胤打天下的猛將也很多,如石守信、韓令坤等。如果自己死了,自己孩子還年級尚青,萬一武將效仿自己取而代之怎麼辦?(趙匡胤就一個兒子趙德昭,951年生,宋朝建國的時候才9歲)
第二:武將手握重兵。所以才有了後面的杯酒釋兵權。
另外一點就是趙匡胤的母親昭憲太后,這個太后還是很聰明很明睿的母親,她死之前問宋太祖說:「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嗎?」趙匡胤悲泣不能回答。杜氏再次問他,宋太祖說:「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積德所致!」杜氏說:「不對,只是由於後周世宗柴榮讓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長德高的皇帝,天下難道會成為你的嗎?你去世後應把皇位傳給你的弟弟。天下太大,頭緒太多,如能立長者為君,真是國家的福氣!」宋太祖叩頭悲泣說:」我不敢不聽你的教導。」杜氏對趙普說:「你一起記住我的話,不可違背。」命趙普在床榻前寫下誓書,趙普在紙尾寫上「臣普書」。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謹慎小心的宮人掌管。
這就是為什麼會給他弟弟傳位。
至於後面趙匡胤離奇死亡,還有燭光斧影的傳說,這個正史沒有記載,不便猜測了。
還有就是趙光義,他早年跟隨者哥哥趙匡胤為周朝征戰,陳橋兵變也參與了,幫助哥哥取得宋朝江山,宋朝建立後,趙光義官至宰相,趙匡胤是聽了母親的話有意栽培他,在宋朝建國初期樹立權威,保證趙家江山。
(以下屬於猜測)但是趙光義應該是個急性子吧,等不了哥哥太久,在他37歲的時候,自己覺得快四十了,如果哥哥一直不死,可能都熬不過他,就蓄意動手了。就在公元976年的一天晚上和哥哥趙匡胤喝酒,那晚上趙匡胤離奇駕崩。
所以皇位傳給弟弟有客觀原因,或許也是一種權利的遊戲吧。
毛澤東評價趙光義: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宋人終不省。不擇手段,急於登台。趙匡義小人之言。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在今天我們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在五代和北宋初期,實在是再正常的事情。
有人說太宗即位是因為他弒兄。我們假設此時是真的,那也無法解釋太祖在世十多年一直不立太子啊,太祖的兒子可是盛年,並非五六歲小孩。還有的說杜太后死前要太祖立誓傳給光義的金匱之盟。這些都是表面原因。
事實的真相是在五代時期,兄弟相繼已經成了一種制度或者說世人見怪不怪了(詳細可見我主頁有專門一篇文章一一列舉了五代時期的兄弟繼位)。因為五代時期朝代更替非常迅速,很多國家被滅一是有大臣集權,二是幼主繼位後鎮不住下面,因此傳位給弟弟或者弟弟主動一點去搶位置總比被外人滅族好。
所以趙匡胤在世時,一方面要統一全國,一方面要預防手下大將們的造反,還要考慮接班人的問題。趙光義在當時已經掌握朝政,順著哥哥登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趙匡胤傳位於其弟趙匡義(後稱趙光義)而不是傳位自己的兒子,歷史上的猜疑已有千年,近世的研究也有七八十年了,著名的宋史專家鄧廣銘等都參與了研究。大致就是兩說,一是依太后的遺詔而傳位,一是陰謀篡位,或說是弒君篡位。前者的依據是「金匱遺詔」或「金匱之盟」,後者的主要依據是「斧聲燭影」。
以個人的淺見,認為「金匱遺詔」和「斧聲燭影」都不可信,前者說法是要說太宗繼位早有安排,太后遺詔在金匱里,繼位順理成章;後者說法撲朔迷離,為篡位之說留下一個捕風捉影的猜疑。
宋太祖劇照
為何兩個都不可信?前者言之鑿鑿,連繼位順序都排好了。但是,老太后有那麼英明嗎?把幾十年的事都安排得井井有序?顯然誇大了老太后的神明。說一千到一萬,拿出白紙黑字的遺詔才是真的,結果呢?沒有,沒人見過。
「斧聲燭影」之說更不可信。它出自《續湘山野錄》,作者文瑩,是荊州金鑾寺的一位僧人,他的《湘山野錄》和《續湘山野錄》屬於筆記體野史,寫成於神宗熙寧年間,內容主要是宮闈秘事、將相軼聞,朝官趣聞軼事。
查此說之原文,起因於太祖向一道士詢問自己的壽數還有多少,道士說:「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一紀就是歲星(木星)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約12年,古人稱12年為一紀。那就是說,只要是十月二十日夜晴朗,星光燦爛,太祖還能再活12年;若要是夜裡漆黑,太祖的壽數就要到了,所以要對後事提早做出安排。
到了這一天,太祖登上太清閣看夜空,結果是星斗明燦,太祖大喜,他又有希望了。正在興奮之際,轉瞬間陰霾四起,雪雹驟然從天而降,太祖的心應該是一下子涼了,老天爺要把他收走了。
太祖下了閣,急召開封王(太宗)進宮。「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截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周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逮曉登明堂,宣遺詔罷,聲慟,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聖體,玉色溫瑩如出湯沐。」
宋太宗劇照
這就是太宗有弒君嫌疑的「斧聲燭影」之說的來源。一個將死之人還有心情喝酒,度量未免太大了。一個遠離宮廷的僧人能把事情寫得這樣有鼻子有眼,如身臨其境,顯然是在編小說,就是那些被屏去的宦官宮妾,也不見得看得清,聽得清,否則屏去就沒有意義了。
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中的一段記述還較為可信,太祖暴病而逝時,太宗沒在場,沒有弒君之嫌。
太宗之所以繼位,還要回到當時的歷史情況去分析。太祖並沒有立太子是無疑的,他的離去也是突然的,雖然拿不出太后的遺詔,但不能排除太后生前有過這樣的意思,而且太祖也可能知道。從《宋史。太祖本紀》中可以看到,太祖的幾次出征,都讓其弟趙匡義留守都城,委以重任,且職務步步高升,961年七月,太祖任命他為開封尹,同平章事,成為都城的行政最高長官,他在這個位置上幹了16年,權力地位高於宰相,而太祖的兒子也只是封王而已,並沒有放到重要的權力位置上去歷練。可見,太祖應有讓趙匡義繼位的考慮或安排,否則早就將他外放或另作安排了。
按宋初的形勢來判斷,無論那位皇子都不具備掌控全局的能力,殷鑒不遠,太祖清楚自己是怎樣登上皇位的,不讓自己的兒子重蹈後周的覆轍,趙匡義繼位是保住大宋江山的唯一選擇。
歷史有很多巧合,北宋和南宋各有9位皇帝,太祖、太宗的後代各有8人做了皇帝,北宋亡在太宗後代手裡,南宋亡在太祖後代手裡,好像上天的安排一樣。
謝諸位邀
邀請回答的問題很多,太大的問題不想答,比如某一場戰役的過程,懶寫長篇;超出了解範圍的問題不能答,比如黃瑞蘭,不如自查;了解不透徹的不敢答,比如關於萬曆,怕誤旁人
一入悟空深似海!猛然發現,在古今中外無所不知的各位大師面前,我只是末流
挑這個問題作答的原因在於:
我對這個問題也沒有明確、完整的結論,目前的各種說法都沒有拿出令我完全信服的證據。當然,敢在這個問題下作結論的答主都是好樣的,至少你們是有勇氣的專家
這次強答權作扔磚頭吧
關於太祖的死和太宗繼位的過程
南宋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收錄了北宋文瑩和尚《續湘山野錄》的一段記載:
……上謂生曰:「我久欲見汝,決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上常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閣以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地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門,召開封府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
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李燾對這條記載也充滿疑問
「……言[十月二十日夜晴,則聖壽可延一紀]疑皆好事者飾說,未必然也;又雲[太宗留宿禁內],此亦謬誤;太祖既不豫,寧復自登閣?且至殿庭戳雪乎?今略加刪潤,更俟考詳。顧命,大事也,而實錄、正史皆不能記,可不惜哉?」~《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7.開寶九年冬十月庚子
釣魚認為:同疑問,最大的疑問在最後一句,「金匱預盟」是太宗登基五年後,經趙普密奏才大白於天下,之後,趙普復相。在這之前,沒有趙光義是皇儲的說法。關於帝位傳承安排這種大事卻沒有記錄在當時的實錄中,不符合常理。
宋源於五代後周,五代一般不立太子,以親王+京尹為皇儲。趙光義繼位前的身份是晉王+開封府尹+同平章事+中書令,從這個角度看,太宗繼位沒有身份問題。
疑問又來了:「主少國疑」,五代戰亂,所以立有軍政經驗的成年子弟為君是明智的。但是,此時太祖的兒子趙德昭已二十八歲,在老爹的提攜下,開寶六年任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從年齡來說沒問題,也在向著皇儲的地位靠近。
何況,杜太后死的時候趙德昭十三歲,做皇帝的確有點「少」。然而,杜太后會以為自己一死,兒子趙匡胤就會馬上跟著死?如果再過幾年十幾年呢?即使臨終前不放心天下大事,按常理也應該囑咐趙光義忠心許國、匡扶侄兒才是,而不是在自己將死未死時就惦記著兒子死後的皇位傳承問題。
更何況,趙匡胤→趙光義(皇弟)→趙廷美(皇弟)→趙德昭(第一任皇帝的兒子),這樣的傳承序位本身有問題。即使這四位都和和氣氣地按預盟傳位,趙德昭之後怎麼辦?趙光義和趙廷美的後人都是皇帝之後,都有合法繼承權。要不,一家選一個皇儲再轉一輪?深謀遠慮的杜太后和聰明絕頂的趙匡胤不會沒想過其中蘊藏的風險,卻沒有交待下一輪的事。
不符合常理和人物性格的歷史事件一般來說就是故事。
有人認為司馬光《涑水記聞》中的描述比較可信
時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繼隆出,召貴州防禦使德芳。繼隆以太祖傳國晉王之志素定,乃不詣德芳,徑赴開封府召晉王,見左押衙賈德玄先坐於府門。德玄者,滎陽人,善為醫。繼隆詰之,德玄對曰:『我宿於信陵坊,乙夜有當關疾呼者曰[晉王召],出視則無人,如是者三,吾恐晉王有疾,故來』。繼隆異之,乃告以故,扣門與俱入見王,且召之,王大驚,猶豫不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繼隆促之曰:『事久,將為他人有矣』!時大雪,遂與王於雪中步主宮。繼隆使王止於直廬,曰:『王且待於此,繼隆當先入言之』。德玄曰:『便應直前,何待之有』!乃與王俱進至寢殿。
後聞繼隆至,問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勿憂也』。
釣魚認為,司馬光這段描述疑點更多
1.作為寫了《資治通鑒》的歷史大家,司馬光在描述本朝大事件時犯了一個低級錯誤一一一誤王繼恩為王繼隆,誤程德玄為賈德玄
恩→隆(龍)?程→賈(假)?莫非司馬老爺子在暗示著什麼。(我是不是石頭記看多了???)
2.程玄德解釋自己守在趙光義家門口的理由是趙光義可能生病了。
大雪天,病人在家,醫生苦守在門外?敲敲門,問問門房不就知道晉王是不是真病了?
善醫者在晉王府外雪中徘徊,皇帝暴斃了,這麼巧?
3.哥哥暴斃,弟弟卻要與家人商議很久才去瞧?
是哪種家人?商議些什麼?不應該跟嫂子商議哥哥的後事么?
4.王繼恩讓趙光義先等一下再去見嫂子,程玄德主張「徑入」,誰給的膽量敢直闖後宮?
關鍵時候,程玄德幫趙光義拿定主意。要說兩人平時沒有太密切的關係,誰信?
5.宋後一見趙光義來了,便「愕然」,繼而稱趙光義為「官家」(皇帝),出口求保(饒)。老公死了,小叔子來幫忙不應該略感寬慰么?在害怕什麼?
6.時年,趙德芳十七歲,趙德昭二十八歲,即使宋皇后不願大權旁落,想與趙光義爭奪皇位,不應該召年齡更大,地位更高,更有實力的趙德昭入宮議事么?
…………
簡補小資料,趙光義繼位後:
並沒有以皇后之禮對待宋皇后
太平興國四年,以言語逼趙德昭自盡,時三十一歲
太平興國六年,趙德芳暴斃,時二十三歲
以「驕恣,將有陰謀竊發」之名將趙廷美打發到洛陽;再稱趙廷美「大逆不道,宜行誅滅」,將之圈禁府邸;繼以「不悔過,怨望」之名將趙廷美髮配房州。趙廷美在房州「驚懼而死」,時三十八歲
釣魚個人能得出的結論:
金匱預盟是趙普發明的復相投名狀;趙光義繼位時沒有身份問題;趙光義勢力滲透宮牆內外;趙光義繼位時也有過一場宮斗;趙光義為這一天做過細緻的準備;趙光義做皇帝後乾的事挺絕
不敢保證趙匡胤沒有培養趙德昭伺機取代趙光義的想法;不敢保證趙匡胤沒有防備弟弟之心(例如議遷都);不敢保證趙匡胤之死與趙光義究竟有何關係,亦或並沒有關係?
太祖暴斃,獲益最大的是趙光義;趙光義繼位數年後,其他兩位有資格繼位的儲君先後被迫死去……
猜測很多,疑問也很多
此時亦四鼓
寫完這篇沒有答案的回答後,一身冷汗
太祖到太宗不是正常傳位,太宗害死太祖,搶了皇位,有燭影斧聲的傳說。就算不考慮傳說,需要考慮太祖的死是誰得利最大;另外金櫃之盟的故事是太宗上位後,趙普復出才端出來的,可見不實;如果真按金櫃之盟所說先按兄終弟及,後再傳給太祖子嗣,那麼試問廷美何在?德昭、德芳何在?綜上所述,趙光義殺害太祖搶了皇位,並逐個害死相關人等,是不爭的事實!自此北宋再無太祖一系的皇帝,反而到南宋時,太宗一系算是死絕了,皇權再次回到太祖一系手中,算是天道不爽!且太宗此人志大才疏,幾次對遼和西夏用兵皆北,究其原因是他指揮不當和用人不當,於是才造成三國對峙的局面,弱宋就此形成。說的誇張點,趙光義就是歷史的罪人!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從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趙匡胤是本打算將皇位傳於次子趙德芳的,至於為什麼傳位於次子趙德芳,而不是長子趙德昭,據宋史專家鄧廣銘老師考究是由於次子趙德芳由宋皇后養育,趙德芳繼位有利於兩宮相處。而長子趙德昭年長宋皇后七歲,在宋皇后入宮前已出閣宮外,如果趙德照繼位不利於兩宮協和。假如有不臣之人乘機挑撥兩宮關係,必將禍起蕭牆,這對趙宋天下的延續是非常不利的。不管怎麼說,趙匡胤是從來沒有將皇位傳於趙匡義的打算,古往今來,子承父業,趙匡胤無論如何是不會捨得將萬里江山交付給其弟的。但為什麼最後卻是其弟趙匡義繼承了皇位?有如下一段史料記載了當時的情況。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太祖病重,宋皇后派親信宦官王繼恩召次子趙德芳進宮安排後事,顯然是宋皇后受趙匡胤之命召趙德芳進宮安排繼位的事情。但王繼恩並未通知趙德芳,反而去告知趙光義進宮。趙光義進宮後直接到了趙匡胤的寢殿里。宋皇后問王繼恩趙德芳來了沒有,王繼恩回答道:「晉王(趙光義)至矣。」宋皇后知道事情有變,已不可挽回,因此待趙光義從趙匡胤寢殿里出來後用對皇家尊稱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原話是:「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從上面史書的記載可以看得出,趙光義是一直窺視帝位的,也一直想等待機會能夠繼承大寶,因此才有了王繼恩不去通知趙德芳,反而通知他進宮的事情。這說明趙光義是對繼承皇位一事是預謀準備了很久,連皇后身邊的親信宦官都收買了。趙光義自感追隨趙匡胤一同平定天下,居功甚偉,於情於理都應該由他繼承皇位,他進宮後估計趙匡胤也是大吃一驚,但事已至此,趙匡胤也無可奈何,趙光義估計想說服兄長主動傳位於他,於是二人發生了爭吵,於是才有了史書中記載的「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而關於此次皇位更迭而生出的另一個詞「柱斧戳地」中的「柱斧」據解釋是一種用玉做成的小斧,是皇權的象徵,是一種禮器,而不是兇器。「戳地」不過是兩個在爭吵時被趙光義碰倒在地上。趙匡義繼位後,為了顯示其即位的合法性,拋出了所謂的「金匱之盟」的說法。說杜太后臨終時召趙普進宮記錄遺命,當時太祖趙匡胤也在場。杜太后問趙匡胤天下是如何得來的,趙匡胤說是賴祖宗恩德和太后的福蔭。杜太后卻說趙匡胤錯了,趙匡胤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為周世宗傳位於幼子,使得主少國疑。並告誡趙匡胤應當吸取後周亡國的教訓,應將帝位傳於其弟趙匡義,趙匡義再將帝位傳於其弟趙匡美,趙匡美百年之後再將帝位傳於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這樣一來,不僅保證了皇位仍然最終歸於趙匡胤之系,而且國有長君,有利於社稷久安。據趙普的記載所述,趙匡胤是接受了杜太后的建議的,並讓趙普將遺命寫成誓書,藏於金匱之中,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金匱之盟」。但由於杜太后和太祖趙匡胤都已去世,其說法的真假可謂是死無對證。而這個「金匱之盟」又是趙普編的,因此我們對其存在的真偽持懷疑態度。而「金匱之盟」之後的事情又是如何呢?趙匡義真的如杜太后說的那樣履行了承諾嗎?顯然是沒有的。趙匡義先是逼死了趙德昭,兩年後趙德芳又不明不白的死去。剩下一個趙匡美也被趙匡義與趙普合謀以謀逆之罪編管外地,兩年後也死於貶所房州。趙匡美死後,趙匡義又編造出趙匡美非杜太后所生的謊言,徹底將趙匡美排除在皇位繼承系統之外。除掉了這三個潛在了障礙,太宗一系繼承皇位的問題才得以解決。綜上而述,趙匡胤是根本沒有打算將皇位傳於趙匡義的打算的。
燭影斧聲!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立嫡傳大,這幾句是皇位繼承的原則。趙匡胤是壯年暴死!一位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昨天還好好的,今天就掛了,暴死的原因或中毒或腦血拴心?亡,病亡排除,唯下毒一途。昨晚趙家兄弟在皇宮喝酒,能接近皇上的即趙二。趙二者宋太宗趙光義是也。按傳統,34歲黃袍加身的趙匡胤,上位就應立嫡子趙德昭為太子的,可在其執政16年竟末立太子,太奇怪,他死時趙德昭已26歲。繼位者竟是趙二,兄終弟及。因此,有燭影斧聲之說,質疑趙二殺兄篡位。後有所謂金櫃之盟,即趙匡胤當著老媽弟弟和丞相趙普的面,親口答應不傳兒子傳弟弟,一看就是瞎編的。
明顯是篡奪了皇位啊,即使是現在,在偉大的人,也想財產留給兒子,哪怕錢不多,哪怕就是幾十年的舊房子,都會留給兒子,可能女兒都不會給,你說,能給弟弟嗎?
窮人的家產尚且如此,一個國家的政權呢?幾代人,提著腦袋打下的江山,能給弟弟?弟弟終究是外人啊。
如果說,趙匡胤的兒子還是三五歲的幼兒,無法掌握國家,而當時政權不穩,傳位給弟弟,這還能騙一些人,問題是,兒子趙德昭已經26歲了,這個年齡繼位完全沒問題的,順治入關時才八歲,康熙繼位時才8歲,這還是打天下時,
趙匡胤對於「主少國危」感同身受,他的幾個兒子年紀尚小,難堪重任。因此,從趙匡胤在對趙匡義的大力支持和提拔重用,委以軍權封其為王等可以看出,他對弟弟趙匡義是有意扶持與栽培的,那些所謂的「燭影斧聲」之類的說法並不足信。
趙匡胤是北宋開國皇帝,九六十年靠陳橋兵變,皇袍加身,皇位來得不怎麼講究,但治國理念不錯善代前朝宗室和舊臣,杯酒釋兵權解決了唐以來節度使把持地方政權的局面,創建文官掌兵制度,為現代西方國家借鑒沿用。天下太平,百姓樂業深受全國臣民擁護愛戴,在趙匡胤年近五十春秋鼎盛的時候突然而亡,關於他的死千百年來一直是個紛亂的迷團。宋史雲"受命太后,傳位太宗"。這就牽扯出"金匱之盟"的故事。趙匡胤,趙光義,趙光美哥仨皆杜太后所生。相傳杜太后和趙匡胤嘮嗑,問趙匡胤當上皇帝的原因。趙匡胤說手下將士擁護黃袍加身才取得天下。杜太后說錯了,你得天下的原因是周后主年幼沒有凝聚力,將士離心你才有機會當皇帝。倘若後主柴宗訓是個成年人哪有你的皇位在?趙匡胤深以為然。杜太后接著說,為了這件事情不在重演,在你百年之後把帝位傳給趙光義,再傳給光美(延美)最後傳給你的兒子德昭,這樣才能保住趙家天下。於是趙匡胤寫下遺詔裝在金盒裡交給宰相趙普保管。這件事說明了趙光義當上皇帝的正統性和法性。問題是做為"金匱之盟繼承人之一的趙光美(延美)後來鬱悶死了。趙光義伐遼時大敗,屁股上挨了一箭,坐了驢車才跑回來,國不可一日無君,群臣以為死了,準備立德昭為皇帝。這時趙光義回來了大怒說,等我死了你再當皇帝不遲。趙德昭驚荒失錯,不久就自殺了。這兩件事情使"兄終及弟"的傳說大打折扣。另兩個說法是太祖病危時皇后讓姓王的太Jian速喧趙德昭入宮。王太監速與光義友善,把光義領進皇宮造成事實。最後一個說法是太袓感到不適,約光義進宮飲酒,後突然死亡留下"燭影斧聲"迷案。這個說法很血腥,卻最接近人的本性。貝體真相如何只有天知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