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麥當勞」變「金拱門」,你還知道哪些奇葩的「中譯名」?


有很多國外的公司進入中國之後,取的中文名都變得「不倫不類」,讓人匪夷所思,有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看到這些公司名就會覺得很好笑。

1. Airbnb-愛彼迎

為了拓展中國市場,新興的美國短租平台Airbnb把中譯名改成了「愛彼迎」,意為「用愛來歡迎彼此」,雖然用意是好的,但這個中譯名公布之後還是遭到了群嘲,很多人都說這個名字就像是閩南人起的,因為聽起來像歌名《愛拼才會贏》,還有人說它念快了就像是在說「2B贏」……

2. Netflix-網飛

美國著名的電視網路Netflix出產了很多精品劇,從《紙牌屋》到現在的《心理神探》,無一不是叫好又叫座的業界精品,但是它在中國的官方譯名變成了「網飛」,本來一個很洋氣的公司分分鐘變身鄉土網吧老闆,帶你裝B帶你飛……

3. Spotify-聲破天

美國著名流媒體音樂平台Spotify,本來也是一個特別洋氣的音樂平台,雖然因為主打收費歌曲,在國人還沒有養成付費習慣的環境下很難在國內大範圍地流行起來,但在國外是相當地流行,不過在國內沒有一個特別官方的譯名,目前的兩個譯名「聲田」和「聲破天」都是來自民間,感覺聲破天這個名字聽起來更像變形金剛……

4. Watsons-屈臣氏

其實我以前一直特別費解的一個譯名就是平價美妝超市「屈臣氏」,因為按正常的發音來說,它不是應該叫「沃特森」?結果後來才知道因為屈臣氏成立於香港,因為在粵語發音中,Watsons更接近「屈臣」,導致後來引進內地了之後還沿用著這個品牌名,對於內地的消費者來說這種發音明顯感覺非常拗口。

其他還有Snapchat被翻譯成「色拉布」,其實明明叫「閱後即焚」就很好了嘛……而且已經銷聲匿跡的MSN曾經被翻譯成「美思恩」也是感覺哪裡怪怪的……


蝌蝌啃蠟

1886年,可口可樂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誕生,之後火遍全球。

上世紀20年代,飲料開始引入上海生產,其中文譯名為「蝌蝌啃蠟」,飲料的銷售狀況非常差。

於是該品牌專門負責海外業務的出口公司公開登報懸賞350英磅徵求譯名。當時身在英國的一位上海教授蔣彝,便以「可口可樂」四個字擊敗其他所有對手,拿走了獎金。

現在看來,這個翻譯堪稱經典。可口可樂,一直被認為是廣告界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還比英文更有寓意。更關鍵的一點是,無論書面還是口頭,都易於傳誦。


麥當勞改名成為「金拱門」的確讓人覺得有些low,不過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隨著中國經濟、軍事、國力的增強,人們對於本土文化越來越有自信,不然,這個「金拱門」的名字放在20年前,會讓人覺得土得掉渣。

其實關於翻譯的問題,從中西交融以來,就一直被沒有間斷過這些討論。美國學者劉禾有兩本書叫《跨語際實踐》和《帝國的話語政治》,討論的就是有關翻譯給兩國文化政治帶來的影響。比如,劉禾就注意到晚清中國人把西方入侵者翻成「夷」(barbarian),就帶來了西方的不滿,也看到中國人對於世界的認識。

後來到了晚清時期,嚴復等人在翻譯西方的作品時,曾經用了大量中國古代現有的名詞進行翻譯,比如把社會學翻譯成群學,但是這些用法並沒有通用,因為太過於高雅,無法普及,所以後來,大量日本漢字名詞過來,反而被中國人所接受。還有就是後來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人開始直接使用音譯來翻譯西方的名詞,比如把靈感(inspire)翻譯成「依錫披里純」,把「美學」(aesthetics)翻譯成「埃斯特惕克」,「希特勒」翻譯成「希他拉」等等。除了翻譯專有名詞,很多當時西方進來的企業,也都是使用音譯。比如,我們現在熟知的「力士」香皂,保時捷汽車等等。

其實,這些名字雖然翻譯起來洋氣,但如果去看原文,大多都是外國人創辦者的名稱,比如香奈兒香水等等。我們不應該說麥當勞洋氣而金拱門土,其實隨著我們文化越來越被外國人所知,以後什麼王麻子剪刀,李錦記醬油估計也都會成為外國人眼中的「洋東西」。


首先應該說明,金拱門這個名字不是譯名,麥當勞才是McDonald"s的音譯,金拱門是一個漢語意譯的名字。

麥當勞被中信為主的財團收購以後,把工商註冊信息更改為與logo形狀非常相近的金拱門引發了一輪瘋狂的網路吐槽,這可能是麥當勞官方所始料未及的。

誠然,一個風靡了三十年影響了大多數中國人的牌子,突然換名,品牌上所沉澱的感情都被抹掉,成為網路事件也情有可原。只是不知誰踢爆的此事,真是高明推手。

金拱門的名字雖然在大眾看來鄉土氣息濃厚,不太好接受,但是確實是麥當勞多年品牌演化的成果之一,從首字母M藝術化的這個形象,也被稱作金色拱門,麥當勞官方也是認可這個說法的。但是拿來作為公司註冊名字,等於是把綽號寫到了身份證上。

翻譯涉及跨語種,做到信達雅能夠貼切很難。但是搞糟糕卻很容易。

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在2008年10月出版的著作《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中,將蔣介石(韋氏拼音的英文名字是Chiang Kai-shek)翻譯為「常凱申」,成了學界多年老梗。

而二十年前的門修斯,則是由胡宗澤和趙立濤翻譯安東尼·吉登斯的名著《民族——國家與暴力》中,把孟子翻譯成了門修斯,而授人以柄。此後,「門修斯」就成了一個典故,專門用來指代錯誤的譯名。

最近比較知名的是今年3月份,國外共享住宿的公司Airbnb到中國以後,費盡心機把自己名字翻譯為愛彼迎,然後被網民吐槽,即便死忠粉也接受不了這個名字,「一著急讀成了二餅」。


推薦閱讀:

TAG:今天有啥好笑的 | 麥當勞 | 社會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