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後有何表現?
關注體態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我是張博士體態康復工作室的創始人張魏磊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腳踝的解剖結構
踝關節由小腿的脛骨、腓骨遠端和七塊跗骨構成,如下圖所示,外側的腓骨下頭比較低,會限制踝關節外翻的活動度,所以踝關節扭傷會更傾向於內翻,也就是向內側崴腳,外側韌帶和肌腱組織受傷。另外踝關節內側的三角韌帶要比外側的距腓韌帶更緊緻,對腳踝的限制作用更強,這也是外側更容易扭傷的原因。
踝關節扭傷後會有哪些表現呢
1、腫脹:扭傷會造成踝關節腫脹,這主要是由於毛細血管和淋巴管破裂,導致血液和組織液皮下瀦留所致,腫脹程度能反映出扭傷的嚴重程度。通常在踝關節扭傷初期,需要通過冰敷來使毛細血管收縮,減少腫脹的發生,過了急性期,大約24小時以後可以進行熱敷,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水腫吸收。
2、小關節錯位:我們在前面講過了,踝關節由七塊骨頭和上面的脛骨腓骨構成,當受到不正確的外力牽拉時,很容易發生錯位,癥狀表現就是腫脹消除後,踝關節活動起來有摩擦音或彈響聲,當活動量一大還會出現反覆的腫脹,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手法做踝關節複位,才能避免腫脹反覆出現。
3、本體感覺紊亂,神經控制能力降低:本體感覺是人體內對自身關節位置的一種感知能力,踝關節扭傷之後,本體感受器會受損,本體感覺功能會降低,這時對關節位置的感知能力就會變差,當你不能感覺出來關節正確的位置時,神經調控就會紊亂,從而很容易出現腳踝反覆扭傷的情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性崴腳。所以踝關節扭傷之後必須進行康復訓練,才能恢復關節功能,避免再次扭傷。
作者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不同時期踝關節損傷後有不同表現。
受傷早期表現:急性踝關節扭傷後的表現包括:局部疼痛、腫脹、受傷部位及周圍壓痛、皮下瘀斑、皮溫增高、踝關節活動疼痛、不能負重及行走。
受傷後首先要判斷損傷程度和部位,損傷程度不同,表現各不相同。
踝關節的內側或外側,尤其內踝、外踝的下方或者下脛腓韌帶處(脛腓骨之間)有無壓痛,行走有無困難,輕度損傷(一級);被動屈曲踝關節、牽拉受傷的副韌帶時疼痛加重,局部迅速出現腫脹,甚至出現淤血,局部青紫,行走困難,韌帶受傷可能性大(二級);如出現畸形,甚至出現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則考慮外踝韌帶斷裂、撕脫性骨折或者踝關節骨折(三級)。少數嚴重者出現軟組織破損、出血,甚至骨的斷端與外界相通,形成開放性骨折。
踝關節受傷後經過休息和治療後期表現可能表現如下:
一、癒合。
一、二級損傷處理及時、正確一般不會遺留有後遺症;
二、重度損傷或者處理不當可能出現問題:
1、關節粘連,活動不靈活;
2、關節功能不穩定,習慣性扭腳;
3、關節結構不穩定,同時伴有功能障礙。
建議:踝關節扭傷無論輕重都要及時、科學、正確處理。
如何處理呢?
要通過準確診斷、評估不同時期、不同損傷類型進行相應處理。
待續!
踝關節扭傷可能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情況,具體來講,在發生踝關節扭傷後,腳會有哪些癥狀表現呢?
1、腫脹:扭傷的發生,可能會造成患者的踝關節出現腫脹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其機體的毛細血管和淋巴管發生了破裂的情況,從而導致患者的血液和組織液皮下發生了瀦留,需要明確的是,機體此時關節的腫脹程度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扭傷的嚴重程度。
2、小關節錯位:踝關節作為承重最多的關節,當其受到不正確的外力牽拉時,是很容易發生錯位的情況,一般而言,患者此時所具有的癥狀表現為腫脹消除後,踝關節有摩擦音或彈響聲的存在,如果機體的活動量過大,還可能會導致反覆腫脹的發生。
3、神經控制能力降低:在踝關節損失發生後,機體的本體感覺功能會相應得到降低,進而導致患者對關節位置的感知能力變差,最終導致其神經調控發生紊亂的情況,從而容易出現腳踝反覆扭傷的情況,即出現有習慣性崴腳,因而在踝關節扭傷情況發生後,患者們此時必須要進行康復的訓練,才能更好恢復其關節的功能,以避免再次扭傷情況的發生。
指導專家:曾參軍,醫學博士,留美博士後,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骨科足踝外科主任,創傷骨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專長:3D列印骨科精準微創治療,足踝畸形矯形、足踝傷病、大段骨缺損、骨髓炎、骨不連、嚴重骨盆髖臼骨折、四肢多段粉碎骨折、關節周圍複雜骨折、老年骨折疏鬆骨折微創治療等各種畸形矯形臨床經驗豐富。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在醫生治療的所有急性損傷中,踝關節的急性損傷約佔10%。據估計,每天每10000名居民中就會有一人發生踝關節扭傷。那麼,何為踝關節扭傷呢?踝關節扭傷即是在外力作用下,踝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踝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的患者,根據扭傷部位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癥狀和臨床表現。
年輕、愛活動的人群通常在跑步、跳躍和摔倒時發生的踝關節扭傷,通常是在踝關節內翻位發生的扭傷,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到(85%)的踝關節外側韌帶受傷。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有3條,分別是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後韌帶。正常情況下,距腓前韌帶最先受到損傷,一旦距腓前韌帶斷裂,跟腓韌帶有可能也隨之斷裂,極少情況下3條韌帶會同時斷裂。
外側韌帶損傷常常引起外踝前下方的腫脹,腫脹發展的很快並且可能非常顯著。如果用冰按摩和冷凍治療則能夠很好的緩解疼痛,在觸診時壓痛可能明顯減輕。在傷後立即接受檢查的患者,疼痛和早期腫脹通常明顯局限在受傷韌帶的上方。可是,很多患者在受傷後1~2天才去檢查,他們的踝關節外側常常有明顯的瀰漫性的腫脹和瘀斑。雖然,外側韌帶損傷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內側三角韌帶損傷也會發生。主要癥狀和體征是內踝上有壓痛和腫脹。
急性踝關節扭傷後的表現包括:局部疼痛、腫脹、壓痛、皮下瘀斑、皮溫增高、踝關節活動疼痛、不能負重及行走。原因在於局部關節周圍出血,引起炎症反應,血流增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