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卻說「人性本惡」,究竟哪種說法比較有道理呢?
首先,荀子就是儒家,儘管他是韓非子和李斯這兩位法家代表人物的老師,但荀子仍然是貨真價實的儒家。所以,並不存在題主所說:儒家怎樣怎樣,荀子怎樣怎樣的對比。
而應該說:儒家內部關於「人性論」,有孟子所主張的性善論,有荀子主張的性惡論,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又為什麼都屬於儒家?
我們先從外部看一下:法家是什麼,儒家是什麼?法家類似於今天的管理學,講究的是「法、術、勢」,與今天的「法學」以法理、法哲學為基礎完全不是一回事。
法家的「法」,是規則,也就是管理的依據;
法家的「術」,是管理技巧、管理藝術,也就是最被庸俗化的所謂「馭人之道」;
法家的「勢」,是地位,也就是一個人像按照自己的「術」來推行「法」,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的地位。
而儒家更近乎「哲學」,而且不是那種純粹思辨性的哲學,是與人類現實息息相關的政治哲學。
所以,荀子雖然是儒家,但他的學生是法家,這很正常,但我們不能不說,荀子的觀點是法家發展的催化劑,為法家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根源。
這個思想根源,恰恰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性惡論」。人性是善,還是惡?這並不是一個公理,也不需要給出標準答案,而是一個思辨性的問題。所以,無論是主張性善還是主張性惡,這並不是一個矛盾的事情,而是對「何謂人性」這個問題的觀點。
現代人太受現代思想的影響,總認為必須要有個標準答案,總認為性善與性惡是二元對立的矛盾體,這是對古代、對古人的思維觀念的誤解。
無論是性善,還是性惡,都是儒家內部關於人性的討論。他們最終的指向,都是人性的「歸仁」。
孟子等人主張性善,是從「四端」的意義來說的,就是人生下來,就有四種先驗的、天然形成的判斷: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所以,按照性善論再進行推論,儒家的走向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善性,不要因為外在的影響而失落這種善性,要不斷的反思,祛除自己萌發的不好的念頭、行為,等等。
而荀子主張性惡,並不是把點落在「惡」上,而是說,人生下來並不是善的,但為什麼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好人好事呢?是因為「善者偽也」,這個「偽」,不是偽裝、偽君子的意思,而是通假字,是「為」的意思,也就是「親力親為」「努力作為」的意思。
所以,按照性惡論再進行推論,儒家的走向就是:要摒棄掉內心的惡,要通過外在的影響,來不斷收束、打磨自己的心性,努力去反思,祛除內心不好的念頭,勿以惡小而為之,等等。
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不論是性善,還是性惡,最終的實踐落腳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強調要祛除惡、發揚善。
所不同的,一個是要發揚內心的善,抵禦外在的影響;一個是要 抵禦內心的惡,發揮外在的規則、法度的作用。
於是,這也就造成了儒家的兩種向度,換句話說,荀子提供的思路,為儒家這個「思想」通過法家這個「管理學」予以貫徹,奠定了基礎。
當然,這是好是壞,另文再說。
戰國時期,孟子和告子曾經就「人性」的話題有過一次辯論。
告子認為:人的天性就像蓄起來的水一樣,你把東面開個口子它就往東面流,西面開個口子它就往西面流。所以人性本來是不分善惡的,就看你是用善去引導還是用惡去引導它。
孟子則就著告子的比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孟子說:水的確不分東西。但是水分上下啊,你不管在東面還是西面開口,它都只會往那個方向的低處流,這是水的天性。人的天性也是如此,它天生就有向善的趨勢。之所以有人會行惡,是形勢和教化導致的,就好像有人用工具也可以把水引到高處去一樣。
同時孟子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影響的結果。
這就是孟子主張的性善論。
放到今天來看,孟子這個觀點難免有失偏頗。照他的理論,一個人並不需要接受道德教育,只要同時也沒有接觸到惡的影響,他也會自然對別人恭敬、並且天然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荀子的「性惡論」則認為:人的天性里本來就有惡的一面。比如嬰兒在飢餓的時候,面對食物,他是絕對不會懂得謙讓的,甚至會進行爭搶。荀子認為需要通過後天的道德教育才能樹立「善」的觀念。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這裡的「偽」不是虛偽的意思,而是「人為」,也就是說,善的東西,是人學習得來的,而不是天生的。
這就是「性無善無惡」、「性善論」、「性惡論」三種觀點。
其中荀子因為主張「性惡」,在名聲上頗有些吃虧,畢竟聽上去不怎麼好聽,不怎麼能讓普通人接受。
但其實這幾種觀點都是為了強調教育和引導的重要性,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孟子認為摒除了惡的環境,人性就自然向善。而荀子認為要不斷加強「善」的教育,來矯正人性中的惡念。目的都是為了建立良好秩序的道德社會,也可以說是殊途同歸了。
荀子的「人性本惡」更有道理,人若為善,何來戰爭呢?人若為善,何以自毀呢?我不否認人是善的一面,但是對廣大人民來說,惡還是多。
一、人生而為惡,故以法導善。
嬰兒還沒有出生,就已經有罪,他殺了其它億萬兄弟,才得以生存。 嬰兒出生就帶有原罪,他讓他的母親受盡了生產之苦。嬰兒尚小就知道搶奪物資,母親不餵奶他就不停的哭;別人拿他的東西,他就又打又咬。
人長大了,貪慾永無止境。正所謂「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補有餘」,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往往喜歡做損人不利已的事,更熱衷於做損人利已的人,而做損已以利人的事,這種人少之又少,不是社會的主流,所以大家才提倡助人為樂,如果人人都助人,何須提倡呢?人性之惡還體現在嫉妒、憤怒等情緒上,這些惡的情緒就是人性之惡產生的。
正是人生而為惡,所以聖人才制定了道德、法律、習俗等來引導人心向善。如果人生而為善,何須這些制度來引導呢?
二、科學的盡頭神學,神學告訴我們,我們人是生而為惡的。
所有宗教都在導人為善,我特別看過基督教的文化。說人本生在伊甸園,生活無憂無慮,但是吃了智慧果後有了羞恥心,然後被上帝趕出來了。因人有了惡,故人被上帝趕了出來。
上古洪水各個文明均有記載,只能說明一件事實,就是人類的邪惡,神都無法忍受了,故發洪水以滅絕人類。《摩西十戒》每一戒都在導人為善,但幾人能做到呢?所以人的邪惡與生俱來,因有外界的強力阻止,所以人性的惡被壓制了,如果沒有外界的強力壓制,人的邪惡會被放大很多輩,會讓神都感覺得到怕。
最後,說人本不是地球上的生物,本來就住在神域。後來部分人變得邪惡無比,於是神把人放逐到地球,讓他們改過自新。為善,則可上天堂(神域);作惡,則下地域(神形俱滅)。這種說法雖然無法證實,但也反映了人生而為惡的本性。
本頭條號「大秦鐵鷹劍士」 專註先秦兩漢的歷史與文化研究,歡迎大家關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討論,共同學習進步,共同弘揚國學文化。
儒家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性善論」,而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性惡論」,對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在此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性善論的提出者是孟子,孟子所處的時代是社會風氣較差的戰國中期,孟子希望人們不要被社會風氣所同化,他認為人性本善,因此提出了性善論。性惡論的提出者荀子處於戰國末期,此時秦統一六國是大勢所趨,而且此時征戰連年,社會趨向惡化,為了使人們向善,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因此提出了性惡論。
其次在孟子看來人性本善,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良知,在沒有接觸認識社會之前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本體;而荀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的人性的惡是出於人的本能,因為人與生俱來就有耳目之欲、聲色之好、求利之心等,所以需要後期教化歸善。
在我看來人性本善僅僅是一種幻想,是一種理想狀態,如果人本身就是善良的那麼整個社會風氣如何會變壞?如何會有惡人?會有各種慾望?正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我們需要接受教育,不斷馴化,讓自己向著理想善良的方向發展,大部分人在後期的成長受教育過程中都成功了,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善良之人,也有一部分人冥頑不化,成為社會的敵對勢力。在某種程度上性惡論與西方所說的人生來就有罪,要用自己的一生來自我救贖是有一定的相通性。
也正因如此,我們的社會需要立法,需要設立學校教育公民,讓大家向著理想的目標去發展,去追求大家普遍認可的理想社會。不管怎樣,每個人都要有一顆向善之心,勿以惡小而為之。
不請自來
嚴格說來,這兩種說法都是沒有道理的。
不管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都是孔子和荀子在他們那個固定生活背景和社會環境下的主觀思想,沒有客觀依據加以佐證,也就是說不能夠證明人一生下來就是善良的或是罪惡的。
我們暫且不論這兩個大咖,他們的主張為什麼相差這麼大,我們主要討論這兩種說法對於今天的現實意義。
儘管這兩種說法都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理念,但是就現實意義以及推動社會發展、倫理道德發展來說,孔子的性本善還是更勝一籌。這不僅是特定時期孔聖人的思想和主張表現,更重要的是性本善的觀點更有利於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以上就是長佳的拙見,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就要討論。
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願你我都不服輸!
感謝邀請!關於人性到底是惡還是善的問題,始終是古今中外的哲學家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其實到現在也沒有確定的說法!從中國哲學來說,對人性的定義有幾種。主要在孟子里有記載。在孟子一書中,記載了告子的人性無善無惡論、公都子的人可以為善可以為惡論等。孟子是一個具有賓士天下責任擔當的哲學家,他希望改造人性,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所以,他認為人性是善的。每個人都有天生具有的良知,具有四種善的開端。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孟子認為,每個人在道德的起始階段是平等的,普通人也可以成為堯舜禹那樣的聖賢。那麼為什麼絕大多數人沒有成為聖賢呢?孟子解釋說,人的四端,只是一種向善的可能,而不是純善,如果你自己不加努力保存善心,或者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那麼就可能失去了善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孟子主張每個人都要進行反思和道德提升。
而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卻不這樣看,他強烈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荀子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如果不加以約束,人性將徹底走向黑暗,所以荀子認為,必須用禮法結合的方式去治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這叫做化性起偽。和孟子一樣的是,荀子認為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聖賢,叫塗之人可以為禹。
綜上所述,樂觀的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所以需要以德治國,悲觀的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所以要y用禮法治國,特別是依法治國。
回答完畢!感謝閱讀!歡迎關注好玩的國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裡的天,即形而上的道體、主宰。每個生命降生的時候,都會有冥冥中的道體賦予某種東西,這種東西是任何生命的最根本的東西,佛家為佛性,道家為元神,儒家則為天命,則為性。所以這裡的性,可以理解為那個最根本的東西了,這個最根本的東西:至真、至善、至美。
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通為,人為努力去做!
天命的那個性,進入每個生命的身體之後,結合每個人的因緣業力種子、命數、氣運,合於一起,則產生了一些變化,就此賦予了每個個體獨特的稟賦、習性、業力種子,有了這些單個個體的獨特的稟賦、習性、業力種子,則有了好惡,則有了喜怒哀樂,則有了天生喜歡和不喜歡的人性了,這個人性,在荀子那裡,就叫做是先天給予人的性情,是天生就有的,是不學就有的。並且,由於這些天生就有的性情,其實基本就是吃喝拉撒睡,其實基本就是貪易惡勞,其實基本就是好色好欲,所以,荀子又說了: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堯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變故,成乎修為,待盡而後備者也。
所以,孔孟,荀子,他們所說的都是對的,他們所說的人性善、惡,只不過是在不同階段的認識罷了!
首先明確兩點。第一,荀子也屬於儒家,認為人性本善的,是孟子;第二,人性本善和本惡,是一體兩面的,並不矛盾,也不能說誰更有道理,因為出發點和側重點不同而已。
先秦儒家在討論怎樣達到更高的道德境界這個問題時,對天命和人為這兩個要素哪個更重要一直存有分歧。
首先解釋一下,儒家為什麼要倡導人們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說起來,這還得追溯到商周時期,商朝的統治者為了證明自己的統治合法性,說自己是上天派下來的代理人,替上天統治人間。所以上天的旨意就是天命,是不可更改的。而到了周朝,為了論證自己統治的合法地位,周代的統治者提出了上天尋找更換代理人的標準是德性的理論,《尚書》里這樣講: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因為商紂無德,故可被取而代之。從而也就論證了周朝的合理性。
同時,也把天命和德性綁定了起來,這一點,對於下面的論述,十分重要。
說了這些,追求更高道德境界的目的就很清楚了:維護或者爭取自己的代理人地位。
可能你會說,這只是針對那些國君貴族的啊,和普通人沒啥關係啊。沒錯,儒家理論的最初適用人群就是那些「君子」,孔子本人就是魯國貴族,那時候的貴族,都是有自己的封地的,換句話說,那些貴族基本上都相當於一個小城邦的國君。而具備良好的德行,除了可以維繫自己的「天選者」正統地位外,對本國的發展壯大也是很有益處的。儒家產生的人群基礎,就決定了孟子在後來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理論。
不過不可忽視的一點在於,那時的歷史的趨勢是貴族制度崩壞,新地主階層興起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開墾荒地,都可以發展自己的家族,那個時代,是群王並起的時代,由於道德和天命的綁定,追求德性境界的意義就在於:擁有更高的德性,也就意味著擁有更高的可能成為「天選者」,這也是孟子王道理論的基礎。
但是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現實世界裡,大家的德性水平參差不齊,水平高的暫且不論,那水平低的咋辦?起跑線就不一樣,你讓我怎麼服氣?於是就有了人性的善惡之說。
把抽象的人性提出來,孟子告訴你,人性本善,抑或荀子告訴你,人性本惡,其實都沒什麼關係,因為不論是孟子還是荀子,告訴你的都是,善和惡都只是天性,每個人的天性都一樣,很公平。
這樣一來,在抽象人性層面取齊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所有人的德性水平,都需要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提高!!
很神奇是不是?這聽起來就像是現在網路遊戲的廣告詞:出生都一樣,裝備全靠打!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你想要達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就得努力修身,修的多,境界就高!
而這個努力修身的過程,在孟子,就是努力培養自己天性中的善端,以實現善性;在荀子,就是努力克服自身天性中的惡,以符合外界禮法。不論是那種,都是在肯定人的後天努力。
其實不論是人性善還是惡,都只是先賢值得尊重的思想觀點,真正有道理的,是我們結合自身實際,通過行動去提高自己。
兩者都不對→從唯物的觀點看,"人之初"就如同白紙,既無"善"也無"惡"→ 一個嬰兒只有吃奶的本能!!1>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使國人婦幼皆知→性本善。
此觀點認為:人出生到世界上,其性情本是善良的,性情是都是相近的,後天的學習使性情變得不相同了。
也就是說→之所以變惡了,是因為後來外面的"惡因"影響了他,從而使他變惡!→把一個人的惡歸納為外因所致。
→但是,這很難解釋:一娘生九子,九子九顆心,同樣的遺傳基因同樣的生存環境,為什麼有的善?有的惡呢?!
2>人之初,性本惡。此觀點認為:人出生到世界上,其性情本來就是惡的,因此人要不斷地反省自己/懺悔自己!!
3>人性有善又有惡:人本有"三性":
→動物屬性,→動物的弱肉強食,仍然留在基因內→偏向惡。
→社會屬性→人生活在人際關係之中,善惡交織。
→精神屬性→追求信仰等,→偏向善。
→→由止看出,人性之中主要是惡性!!
4>善惡觀的影響。A>認為"人性本善"就會把人的惡的原因歸納為外因,有為"惡人"推託之嫌!
→因為相信"人善",所以往往人治,重人自律而輕制度管人,不重視法治等等。
B>認為"人性本惡",所以把人都看成壞人:
→故重視以制度管人,以法治管人。
→要求人經常懺悔,基督教做禮拜就是進行懺悔的儀式。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哪個更有積極意義和作用,相信你自有答案!承蒙邀請!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其實已經在討論「公共利益和私有化利益」之間辯證關係的問題了。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問題,其實就是公有共享平等權益和私有獨享個性化權益之間如何劃分的問題……儒家學者認為「天下為公」,人人應該以服務於公共利益作為「善」的標準,所以人之初就沒有任何「私利」而善了,在《禮記》里就能看出這種「世界屬於公共產品」的樸素公有制理念指導思想;而戰國末期趙國的荀子則認為「天下為私」,他非常強調個人的創造能力和私人的主觀能動性,這種「個性化」的突出和強調很符合當今西方的「個人利己主義」價值觀。從荀子的《勸學》等作品都能體現出那種強烈的強調「個性化能力」培養的指導思想。因此,荀子認為世界本來就屬於「私有產品」,人人都應該也必須為「生存利益」而鬥爭,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和你輸我贏的「零和」抗爭模式,也就產生出了人之初「性惡論」的判斷。所以荀子應該是一個樸素的機械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認識到了世界的客觀存在和自然規律對人類意識和行為的影響,但是他忽略了世界運動發展規律之間是存在「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因此,也可以說儒家的「性善論」,是一種極端化的「世界屬於公共產品」理論,它忽略了人類社會對於私有產品的獨享需求和個性化創造追求,那個「理想國烏托邦」理論也是犯的這種錯誤;而荀子的「性惡論」,則是極端化的「世界屬於私有化產品」理論,它忽略了公共產品的客觀必然存在,世界公共產品部分是人類社會能夠共同生存的基本民生條件和能夠公平正義追求個性化需求的基本創業公共平台,當今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弱肉強食零和勝者為王模式,還有那個福山的「普世價值觀」理論都是與此同理。公共產品和公共權力被私有化弱肉強食的「零和」爭奪獨享,則最終世界不可能被人人平等的「普世」,而一定是孤家寡人獨裁的「孤世」,而且在現代戰爭已經不可能允許某個人類能夠活到獨處弱肉強食零和殘殺頂端階段的位置,因為人類已經傻乎乎的發明和擁有了用於同歸於盡自殺式的核武器……以上均為個人觀點,除了部分歷史人物有據可查,其它見解均無出處。「公共產品和私有產品」辯證統一關係的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體系,當今社會主義新中國仍然在探索和研究,系統性和完整性還需要社會主義新中國人民不斷去實踐和檢驗。中國模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全文結束,謝謝轉載和賞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