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買房該不該靠父母?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殘酷。
啃老一詞固然是貶義的,難聽的。
但是我想從財富的傳承這個角度來談論一下。
財富的傳承,是一場接力賽的長跑,而許多人卻誤以為是一場單人奮鬥的短跑。
就拿一線城市來說,2017年許多買不起房的人在2年前其實咬咬牙能買得起房,但是他們也許認為房價會跌,也許還在踟躕不忍讓父母為自己的房子付出首付,就這一遲疑一回首間,房價翻了一倍。人都是不到那一步不知道後悔的,如果有個回到2年前的按鈕,我相信在上海有幾百萬的人會按。回到那一天,他們一定會借一切可以借的錢用於買房。
父母的積蓄用於提供首付,這就是財富的傳承的一個方面。先買了房,自己省吃儉用還貸,成為了有不動產的一族,抗通貨膨脹能力增強,個人自信增強。過了幾年房產升值,父母的積蓄也就得到了增值。通過前期父母的積蓄的助力,你成功的讓父母的財產增值,也成功的讓自己從0變成了1 。生活變好了以後,再償還父母的錢,不是更好么?
假如父母的積蓄沒有用於買房,老年人的理財方式基本是存在銀行定期,最了不得也就買個年化4-5%的理財了。每年的利息也許都不夠抵扣這通貨膨脹率(近十年真實的通貨膨脹率約為4%~8%/年),錢越存越少,而你也依然是個無車無房的少年,只能眼看眼光長遠的朋友,同事,同學一個個買了房。
等你幡然醒悟的那一天,已經時不你待。
有時候,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事情會變得明朗。
我覺得這個問題關鍵在於『』靠『』字。說實話,作為剛剛事業起步的年輕人來說,除非自己很有實力,否則在一些一線城市,對於一般的工薪階層來說,要想完全靠自己的工資實現買房的願望還是比較困難的。大部分可能都是需要父母或者親朋好友的資助。有的家庭條件比較好,父母願意資助子女來買房也沒有什麼。關鍵在於子女如何來看待這一問題。
個人認為,只要子女能夠勤勞創業,積極進取的,暫時通過父母的資助而過度這一困難時期並不可恥。因為這樣的子女從來不會認為父母給自己買房是天經地義,他們會記得父母的這份苦心,將來也一定會回報父母,更加孝順父母,將來如果有能力也會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有些子女可能就會完全依靠父母,完全仰仗著父母的資助來生活,自己不思進取,甚至覺得父母給自己買房是理所應當的,對於這樣的子女,我認為是應當鄙視。
我認為一個有骨氣的人,不應當靠任何人,而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如果別人有能力並且願意幫助我們,我們一定要記得這份恩情,待我們有能力時一定要知恩圖報!
謝邀!年輕人是否應該拿父母的養老錢買房,是否應該靠父母支持買房,一直爭議不斷,年輕人用父母的錢買房,算不算啃老?對此問題,坤鵬論認為,買房本身是一種資產保值和增值的手段,也算是一種比較好的理財方式,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在孩子經濟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用父母的錢買房,無可厚非,甚至值得提倡。是否啃老,應該是體現在孩子買房之後的行動上,如果努力上進,在為了家人打拚,就不是啃老,相反,如果好逸惡勞,這才算是啃老。
1.買房靠父母的得與失
曾經聽到一個朋友轉述的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他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在北京工作,三年前,同學的父親給孩子打款40萬,讓孩子買房。這位同學非常糾結,他的父親在一個縣城,掙錢不容易,這40萬是這麼多年的全部家當。這位同學一方面覺得用父母辛苦攢下的錢買房很內疚,覺得是啃老,另一方面,覺得買房後還款壓力比較大。就這樣,同學後來沒有用父親的40萬,而是轉回給了父親。然而,就在去年,這位同學不得不找到父親籌錢買房,而這次,不再是40萬,而是60萬,為此,父親還找朋友借了一些……過了兩年,房子還是買了,但是唯一的區別是,這兩年父母和孩子掙的錢全都搭進去了,還不夠。對此,這位同學非常後悔,然而有什麼用呢?
在房價持續上漲的當下,早一天買房,就是早一點將現金投資到房產,產生的收益可能比銀行存款、理財產品都高得多。買房靠父母,實際上,首先需要贏得父母的支持,同時也要讓自己明白,這並不代表啃老,並不代表不孝順,父母希望你過得好,而你買房實際上是盤活了資產,孝順是好事,但是愚孝就不應該了。如果,你真的孝順,你可以將父母接過來一起住,亦或者是將房屋的租金收益給父母,或者是以後每月定期給父母錢。因為,一個家庭,是一個利益共同體,買房這件事上,勢單力薄只會讓家庭經濟受損失。
2.是否啃老另當別論
有的人總覺得大學畢業後,就應該經濟獨立了,就不應該向父母伸手要錢了,這種相反沒錯,很對,但只是針對日常的費用開支。如果你上班了,還伸手找父母要生活費,要父母給你買手機,買相機,類似這種消費確實不合理。但買房畢竟首付都是幾十萬,在剛畢業的前兩年,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不可能有這麼多積蓄,那麼,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它上漲?買房找父母拿錢,真的不是啃老。除非,你買房後整天遊手好閒,不努力工作。亦或者是,你用父母的錢來旅遊,來賭博,來從事一些其他娛樂活動。否則,父母的錢用到了「刀刃」上,絕大部分父母都會支持的。有的家長甚至主動提出給孩子付首付,讓孩子自己還房貸月供,這實際上讓孩子養成了理財的好習慣,壓力之下才有動力嘛。
感謝邀請,投資人參與項目風控管理的互金平台三益寶來回答這個問題。
年輕人該不該拿父母的積蓄買房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年輕人,其實如果我們有能力買房子的話,那麼最好不要拿父母的積蓄買房子,因為父母的積蓄畢竟是父母自己賺來的,那是屬於他們的錢,並不是我們的,所以能不用盡量不要用。
如果我們的能錄確實比較有限的話,那麼我們還是可以拿父母的積蓄買房子的,不過,當我們有錢的時候,最好還是把拿的錢還給自己的父母比較好,畢竟那些錢也是父母辛苦掙來的,並不是我們自己的。
如果說父母將自己的積蓄贈與我們的話,我們還是可以選擇拿那些積蓄去買房子的,父母贈與的話,往往也說明父母並不缺那些錢,那麼我們拿來買房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我們如果嚴重缺錢,但又不得不買房子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向自己的父母先借,如果父母願意拿出積蓄給我們買房的話,那麼最好,如果不願意的話,那麼我們最好還是選擇其他的辦法比較好,畢竟父母是沒有義務將積蓄拿來給我們買房的,這點大家是需要明白的。
然後,如果父母的積蓄是為了以後養老使用的話,我們最好不要拿他們的積蓄買房子,因為那樣容易讓父母接下來過著艱苦的日子,那樣說心裡話,會讓自己心裡過不去的,還是靠自己買房子比較好。
最後,不管我們用不用父母的積蓄買房子,我們最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考量是否買房子,而不是靠著父母的積蓄買房子,因為房子是我們自己住,千萬不要依照父母,因為我們需要靠自己的能力。
關注三益寶頭條號,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我是鄒叔,每晚九點,
和你聊聊思維和情感。
近日,鄒叔在朋友圈看到一張圖,
圖中是一封信,
媽媽手寫一封信:你終歸要自己飛翔!
親愛的兒子:
有些話我不知道怎麼開口,
就選擇了用最原始的方法跟你說說媽的心裡話。
從你出生到現在,你26歲,這26年,媽媽一直都很幸福。
你的降臨,給媽媽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但最近,我們之間好像出現了一些問題。
你說你身邊的人都買了房,
你說你後面找女朋友需要一套房,
你說現在房價一直在漲,亞運會前肯定不會虧,
於是你告訴媽媽說你想在蕭山城區買套房。
可是,在我看來,
26歲的你需要獨自承擔一些事情,
而不是像小時候的你一樣,只要哭一下,
說一聲,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我看來,你還是賴在我們的懷裡,像個孩子一樣。
媽媽為什麼拒絕你,媽媽只是希望你能明白:
你終歸要自己飛翔的,
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
而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
媽媽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
無論是房子,還是夢想,
你終究是要一個人走向未知的未來。
你的媽媽
信中,孩子想要父母幫他買套房,
而在媽媽看來,
房子如同自己的未來,
需要自己去爭取。
孩子應該獨立,而不是一味的求助於家長。
這種觀念,生活中其實並不少。
很多網友看到這份信,也紛紛熱議。
有網友認為,如今90後壓力大,
做父母的應該幫襯點。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
「買房子時你爸媽不出錢,現在想住,沒門!」
這房事,
估計婚姻都會出問題了吧?
鄒叔還有一朋友,對買房也是頭疼不已。
這個朋友父母給全款買了套房,
當時家裡沒那麼多錢,
他想找女友家借點錢,但是最終沒有借成,
買房之前女友也沒有任何要求或者意見,
因為全是父母出的錢,還借了親戚一部分,
自然朋友沒好向父母提房產證寫雙方的名字,
女友也沒要求,現在房子是到手了,愁著裝修啊。
朋友傻不拉嘰沒考慮那麼多,
想找女友家裡借點錢裝修,以後慢慢還。
但是一堆現實問題鋪面而來。
首先說說朋友的打算吧,1、借女友父母點錢,裝修好,扯證結婚,加名字。2、自己貸款裝修,讓女友一起負擔這部分。3、總之就是奔著結婚去的。
結果童話還是輸給了現實....現實一:女友認為房子跟她沒有一點關係,說她家裡人不會借錢的。現實二:樓主沒有考慮女友,沒能給女友什麼保障。現實三:讓女友負擔裝修貸款根本不合實際。
現在呢,房子也買了,卻沒辦法裝修,
朋友是想裝修好了,結婚,
加名字什麼的都沒問題,
要現在加名字,也沒問題,
可是不是我出的錢啊,父母那邊不好說啊,
站在女友的角度想想這一切都沒錯,
我根本沒權利要求她跟我一起負擔裝修款,
可是家裡欠著錢,自己也拿不出錢來了...
突然間,彷彿買房變成了一件錯事....
回到標題的事情上,
鄒叔還是認為,
如果父母能夠在不影響現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
能幫助孩子買房,
建議買,
這樣子可以讓孩子更加專註於事業和生活。
不過這樣的家庭,其實比例並不高。
如果父母要竭盡全力,
才能幫孩子買下房子,
那麼當兒子的是否可以考慮一下,
父母也是要度過晚年的呢?
有網友認為,
中國的父母們應該轉變轉變觀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把孩子養大就行了。
@吳沁歌:中國的父母都應該好好看看這封信,為什麼把自己20-30年的青春全部貢獻在買房還貸上,最後還要帶孫子孫女,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把孩子撫養長大可以了,他們自己沒有手腳嗎?然後自己的小孩再為了自己的孫輩去重複循環,一代代人,是自找苦吃。
@Particular_dance:都說幫襯一點,那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要是自己有孩子,難道不會贊同這個媽媽的做法嗎?作為媽媽的角度考慮,我贊同。雖然我生了你,但是人生還是要自己走的,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為你披荊斬棘二十年,也需要你獨立行走了。
@快樂遊客:我身邊很多80後都是靠自己在杭州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沒老可啃,也不忍心啃。反而在壓力下的生活更有動力,更幸福哦。
小寶貝們,你媽為你的房事操了多少心呀?
一句話,買房了嗎!
沒買的趕緊留言!
鄒叔,投資基金管理人,思維和情感大叔。
歡迎來鄒叔的思維和情感課,微信見:zouyanga2
日本和英國,也是房價很高,老齡化嚴重,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的國家。但是他們的解決辦法是,和父母一起住。
但是中國人好面子,沒房子就是一種恥辱,砸鍋賣鐵也要買呀。恨爹不成剛,不成剛也至少給買套房吧。所以中國孩子的父母,會主動給孩子買房,不買房,房價永遠漲,以後就買不起了,一輩子沒房,媳婦都娶不上,斷子絕孫也可能的哦。
所以,靠父母買房,不僅不可恥,而且光榮。畢竟還有好多父母,砸鍋賣鐵也買不上房。在他們的孩子心中,那些能靠父母買房的同齡人呢,簡直是太幸福了,怎麼會可恥呢?
比起靠父母買房,啃老不能算上一種光榮,但也不可恥。即使可恥,也是那些有工作的人,站著說話不腰疼。那些失業在家,家裡蹲啃老的孩子,並不覺得自己可恥。他們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其實父母也是很煩人的,父母覺得他們是自己的恥辱,甚至和鄰里親戚都要說謊,隱瞞自己孩子在家裡蹲。但越是這樣,他們的孩子越覺得自己沒用,然後就更加自卑,不敢外出了。
所以,本來是父母的虛榮感和恥辱感,轉嫁到了孩子身上,讓孩子越發的依賴父母買房,自卑不敢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這絕不是可恥,而是可憐。帶著太多對房價的無奈,和對自己軟弱無力的仇恨。
年輕人靠父母買房並不等同於啃老。年輕人在剛步入社會開始工作階段面臨結婚,購置婚房婚車經濟壓力很大,父母如果有條件能幫一把的話無可厚非。如果父母沒條件拿出畢生全部積蓄也就是養老錢的話那就不合適了,適當的幫一下孩子也要給自己也留有養老錢。
如果父母晚年生活困難,子女還非要父母給自己買房子結婚就不對了,養大你就是對你最大的恩賜了,還奢求管你一輩子了?
作為自己,拿父母的錢,並不可恥,但也分情況,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揮霍享受那是萬萬不可取的。如果在自己急需資金周轉,父母剛好也有富餘能幫上的話可以找父母拿錢。
不管怎樣,我不喜歡花父母的錢。自己賺的多多話,少則少花,有剩餘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這個問題不存在靠不靠,首先如果自己的父母有能力的話,幫一下自己這沒有什麼,如果父母吃飯都成問題的話,他們想幫咱們也不會讓他們幫,你們說對不對吧!
作為年輕上進的一代人,有誰願意啃老?誰也不願意!造就這麼多的啃老,到底是社會的進步還是人類的衰敗?工資不漲物價飛漲,是什麼催生了啃老?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有錢人始終是有錢人,沒錢人始終是沒錢人!房地產的泡沫經濟催生了更高的房價,房子成了有錢人投資賺錢的工具,而普通老百姓只能望房興嘆!現代社會的高成本低回報造就了更多的貧困家庭!男子成婚如同登天,房子,車子,票子,試問中國有多少這樣的家庭,為了養兒娶媳,往往男方一家人舉全家之力就為買房買車娶媳婦!有些家庭為此負債纍纍,而婚後又由於貧賤夫妻百事哀而造就了現代社會的高離婚率!誰家的父母沒有兩鬢斑白?誰家的父母沒有更多的滄桑?又有誰家的父母沒有太多的無奈?也許這個中的辛酸苦辣只有經歷過才能有所體會吧!
比如現在的研究生吧,算不算啃老也沒辦法,孩子研究生畢業二十六了剛工作根本不可能買得起房,又到了成家歲數,老人不幫能怎麼辦,就是啃老也不是孩子的錯是當下社會形勢造成的,與其討論啃老不如討論怎樣讓年輕人如何能買得起房!
我91年的,結婚的時候我沒錢家裡也沒錢沒有單獨買婚房,跟父母住一起,婚後我生意越來越好,自己買了一套房給爸媽買了一套,還有套寫兒子名,買了兩輛車我跟老婆開,給我爸買了一輛!我覺得買房父母出錢沒錯,但是覺得理所應當就不對了!
年輕人靠父母買房子,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父母對子女的強烈的控制慾望,這點很可能,很多年輕人沒有體會。但是接下來就要講這一部分的內容,特別重要,如雷貫耳,
買房子要不要靠父母?如果能用自己的能力掙錢去買房子,當然是靠自己,對自己有信心的人絕對是靠自己,為什麼要靠自己?因為靠自己,你才有話語權,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家庭裡面已經喪失了話語權。(所以富不過三代!因為第一代到死之前時候,一直在控制自己的下面兩代。第一代一死,下面兩代就玩完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尊老愛幼的國家,尊老在新時代當中的意義如何去定義?我想沒有一個人能講得清楚。那麼我們從成年人開始算。成年之後,如果生活經濟大部分依靠父母的撫養,或者依靠父母給予的錢財去買房子,提供生活來源,這個時候往往父母就要掌控這個年輕人的生活,婚姻,的觀點,這叫控制。
這個時候就稱之為啃老,啃老的年輕人可能感覺不是很嚴重,覺得很自然,我拿我父母的東西,拿我父母的錢,天經地義。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因為從父母的角度講,平時給你錢確實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父母給兒子,父母給女兒很正常,但是既然成年的狀態下,父母給錢給你,那麼往後的日子當中,希望父母和你之間沒有任何不同的觀點,假如有的話,你在父母面前你就抬不起頭,因為父母的理由是我給了你那麼多錢,你還不聽我的?怎麼可以不聽我的?他的介入會很深,反應會很大,
這就是給錢的一方,他永遠會參與到錢花出去的對象的生活當中,也就是說,父母把錢給成年的子女消費,或者買房子,他從心理上絕對有要求,絕對有控制的需要,所以很多成年的子女花了父母的錢,用父母的錢買房子,結婚或者談女朋友,談男朋友的時候問題就來了,這個時候最容易產生不同的觀點,往往這個時候最麻煩,比如說兒子看上了一個女朋友,這個女朋友跟這個兒子互相之間愛得如膠似漆,但是這個父母他就不喜歡這個女人,他不喜歡兒子的這個女朋友,這個時候這個兒子怎麼去作出決定呢,往往如果這個兒子以前消費和住房都是由父母提供的,他根本就沒有話語權,因為父母只要來一句,我供你吃,供你住,然後你不聽我的話,這一句一出來,這個兒子就完蛋了,應了那句古話,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兒子也是要尊重這個規律,這是人性的規律。
換成女兒也一樣,,女兒交往了一個男朋友也是愛得如膠似漆,那麼女兒的父母如果有不同意見,這個時候女兒也無法反對,因為同樣一句話,我給你的消費,給你買房子,你結果找了一個男朋友,不符合我的觀點,怎麼可以?
所以這種生活和婚姻和家庭的一些關係,後期就會出現麻煩,因為你前期不幹凈,這個錢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成年人自己掙來的,是父母提供的一部分,或者提供的全部,因此你無話可說,所以我們見過太多這樣的家庭,因為家庭的瑣事或者觀點的不一致,父母充當了出資人的角色,也就是公司裡面股東的角色,股東是要有話語權的。年輕人對生活,對婚姻,對愛情,他的感受是直接的,直接的利益,直接的性的享受,直接的家庭的溫暖,父母對子女的婚姻生活或者是任何觀點,他是間接的,所以他又要履行出資人的話語權,結果就產生矛盾,
一個獨立的年輕人是多麼的重要,假設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從成年之後自己掙錢,自己掙錢買房子,父母要插一句嘴,他都覺得不好意思,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兒子特別有出息,自己掙的錢自己買的房子沒找,我要過一分錢,自己的房子是他買的,我都不好意思去說他,所以在後邊兒的家庭婚姻,戀愛等等這些關係裡面自由度大很多,
所以呢講到底要不要啃老?啃老會讓你喪失一定的人生自由,短期來看是好處,你不用拼搏,自己去買房子,長期來看,你要受制於父母的語言,受制於父母的觀點,沒有辦法,一輩子都脫離不了。
總結一句話,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這句話適用於啃老族。啃老族的生活,從長期看,絕對會有父母的身影,父母的嘴舌,離不開父母在背後的操縱,這樣的年輕人的家庭生活,絕對是麻煩中的複雜,複雜中帶麻煩。作者:張澤鋒,資深企業財務管理顧問,財務管理的實戰派專家,財務職業成長導師,2016年出版《坐上財務總監》,2015年出版《起底財務圈》【想提升財務和職場能力,晉陞加薪有套路,請私我】
-----
這個問題不是該不該的問題。
而是中國的孩子買房,父母百分之百肯定鼎力相助。父母給孩子拿錢買房,如果孩子說不要,那肯定得挨一頓臭罵。
再說了,中國的國情在那,天上明明掉了一個大餡餅,子女能視而不見嗎?誰都喜歡吃現成兒的。
如果在日本,父母給孩子拿錢買房,那屬於違法,得進監獄坐牢。
中國的孩子有依賴性,這一點必須承認。這不是孩子的問題,這是從小教育的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