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仇恨的情緒?


兩個故事教你如何消解他人對你的仇恨,以及消解自己對他人的仇恨。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我的親戚身上,年紀不大就身價千萬。我兩感情頗深,於是我經常旁敲側擊問他致富的秘訣,他總是說,先要會做人。

我心想,做人誰不會?這傢伙一定是在敷衍我。直到出現了那件事……

親戚做的生意,有位他的同鄉也在做。大家是一個村裡的人,照理說感情應該不錯,能夠互相照應才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那個同鄉對親戚恨之入骨,但凡有搶生意的機會,他有時寧願虧本一些也要搶走親戚的生意。一問緣由,原來兩家在修房子的時候,因為地基問題發生過爭吵,同鄉那時還未發跡,的確吃了一點虧。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今發達了,便處處擠兌親戚,以解當年之恨。

親戚倒是希望消除這多年的恩怨,於是多次通過共同的朋友邀請同鄉吃飯,但是屢遭拒絕,對方似乎毫無和解之意。

正在我認為這事沒救了的時候,親戚做了一件讓我十分不解的事情:他上門去找同鄉借錢。

更加不可思議的事情是:同鄉竟然借給了他,當然用了一個很高的利息。

接下來的操作讓我更加不解:親戚很快還了錢,給的利息比講好的利息還要高。然後,他又借了一筆。如此反覆操作了幾次。

慢慢的,他們終於出現在了同一張餐桌上。當我恭喜親戚成功化解仇恨時,親戚搖了搖頭「並沒有啊」。

親戚經常回鄉下看望父母,每次回家時,無論給自己的父母帶什麼,都必給同鄉的二老帶一份。一來二往,大家也都重新熟絡起來,每次親戚回家,請他們吃個飯都是常事。

都這麼熟了,仇恨總該煙消雲散了吧。親戚搖搖頭「並沒有」。

直到有天深夜,親戚突然打電話來說,快,跟我回鄉下。我只當是親戚父母出事,趕緊出門。

兩人連夜高速狂奔兩個小時趕到鄉下,原來卻是同鄉的父親夜歸摔了一跤,昏迷不醒,同鄉偏偏這麼巧在外地談生意。

得到消息的親戚第一時間將他父親接到城裡醫院安頓好,很快脫離了危險。一天後,同鄉終於趕回來,緊握著親戚的手說不出話來。親戚拍拍他的肩膀,然後對我說:來,這是我的同鄉,也是我的好兄弟。

這是一段傳奇,也是一段佳話,更是一段經典的案例。

我問親戚:借錢是什麼意思,你又不缺錢。而且你怎麼知道他會借?

親戚說:他對我的仇恨,是因為他覺得在我這裡失去了自尊,我向他借錢,是把這份驕傲還給他。他想取回自尊,就一定會借給我。只要借給我,就在我跟他之間建立了一份聯結。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首先在於聯結,懂得對方要什麼,看重什麼,喜歡什麼,就能輕易地建立聯結。

我問親戚:你反覆還了借,借了還是什麼意思?

親戚說:一借一還是讓對方從懷疑到信任,反覆多次是為了強化鞏固這份信任。每一次我都比說好的多還一些,是為了打破並超越對方的預期,這會讓對方感覺到,這是一個可以為他提供價值的人。

我問親戚:那一起吃飯了,你怎麼說仇恨還沒消除呢?

親戚說:我們建立的僅僅是利益關係,任何利益關係都是不穩定的。今天因為利益可以是朋友,明天還是因為利益,就能成為仇敵。

我問親戚:所以你才能他父母入手。可是你兩家都這麼好了,怎麼還是說仇恨未除?

親戚說:做生意的人,看的不僅僅是行為,還看動機。我讓兩家交好,在對方眼裡,也許只是利益驅動而已,未必發自真心。

我問親戚:這麼說,最後只有涉及到他父親的生命時,才證明了你的真心?

親戚說:也不全然如此,最後真正證明的,他反應過來的道理其實是——多交一個朋友,少樹一個敵人,很可能是要命的事。

我問親戚:你是怎麼策划出這個事的?

親戚說:這種事哪來的策劃,無非是理解他的因由,發現他的需求,將心比心,真誠做人而已。

這是一個消除對方仇恨的故事。

下面是一個消除自己仇恨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

小時候體弱多病,性格內向,我就是校園裡被霸凌的人。

高年級有一個同學,經常性的嘲弄和辱罵我,而我也不懂得反抗。事情越演越烈,終於有天,我被他堵在回家路上,揍了一頓。

我不敢告訴父母,也不敢告訴任何人。只在心中生出一股憤怒的情緒,我會在心裡構思100種殺死他的方法,以至於做夢都會夢見用斧頭砍在了那位同學的頭上。

這種怨恨慢慢蔓延,一開始,我只是恨他和他周圍的人,然後我開始恨父母為什麼把我生下來受苦,到最後,我開始恨這個社會竟然這麼不公平。

我特別能夠理解馬加爵殺了他同學的事情,因為我知道,仇恨會從根上,緩慢地改變一個人。

南懷瑾曾經講過一件事,他在當軍官的時候,帶兵打日本人。他手下有個兵,人很溫良,跟隊友關係也很少。有次他殺了一個日本人,因為不解恨,就把對方的心臟挖出來,炒了吃。南懷瑾很震驚,民族仇恨和個人仇恨,竟然會讓一個溫良的人變成了跟對方一樣的魔鬼。

仇恨是什麼?它是一種慢性毒藥,苦卻會讓人上癮,一開始,它只是一滴黑色的水,但當它滴入一個人內心的湖泊時,很快就會污染整個人生。

我的改變不是時間帶來的稀釋,時間無法稀釋太深的恨。我的改變來自對心靈的探索,我讀了很多書,去了解思維、念頭、情緒、覺知這些細粒度的知識。當我讀到佛陀的一個比喻時,一切所學在瞬間爆裂,形成一條全新的路。

佛陀說:人的痛苦來自兩隻毒箭,第一隻是別人射來的箭,第二隻是自己射向自己的箭。

回到我最初的痛苦,那是一種身體上的痛覺,跟我小時候從高處摔下來獲得的痛苦沒有區別。這種痛覺,是第一隻箭。

不同的是,我發現是另一個人在施加這種痛苦。於是,我心中產生了種種念頭與想法,從恨這個人開始,逐漸開始恨與之有關的一切,直到擴展到父母、社會,這種種的內心痛苦,都是我自己向自己射出的第二隻箭。

當領會到這一點,我便開始學著回歸原點,用心懷感恩的方式。我開始懂得人是一種很複雜的動物,不能夠用「好」或者「壞」去評論。

有人曾問:上帝啊,你為什麼不讓壞人變成黑色,而好人變成白色,以便我們能夠一眼區分?

上帝說:因為我不想滿世界都是斑馬。

我發現,因為對人性的不信任,反而能讓我在人們做出善良之事時,尤其感恩。換言之,正是因為對世界的悲觀,反而讓我變得漸漸樂觀起來。

當眼光放到好的那一面,世界也會變得陽光起來。聽起來這麼雞湯的道理,卻真實地改變著我。

我終於理解了當年那個惡意的小孩,因為內心深處的自卑,只好從一個比他更加弱小的人身上去找回力量。

我後來還聽說了他,在當地村裡開了一家工廠,出錢重建了村小學和村道,是那裡的風雲人物。

非馬有一首小詩《鳥籠》:

打開

鳥籠的

讓鳥飛走

把自由

還給

一直欽佩詩人對生活真相的表達,當鳥被放飛的時候,誰獲得了自由?兩個人獲得了自由:那隻鳥,和那隻關鳥的籠子。

這正如,放下仇恨的同時,仇恨的人和被仇恨的人,同時解脫。


院長X大叔: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閱讀思想,思考現象,療愈心靈。


今天我們用做生意的角度來算一下記仇這件事,記住仇恨其實是一件極其賠本的買賣,因為記住仇恨就是記住了傷害,就是把你所謂的敵人放在了心裡,時時惦記時常回憶,就是把一個你最討厭的東西放在你眼前生怕他跑了,越是記住的仇恨越是經常回憶,越是經常性的扒開傷口,阻止傷口癒合,每想一次傷口就會疼痛一次,嚴重的還會流血一次。本來我們是有極強的自愈功能,你卻不肯。很多年以後你終於忘記了,卻因為你對傷口的不斷傷害留下了一個大的傷疤,忘記仇恨就不會留疤,就會了無痕迹,心中無敵你就無敵,忘記仇恨不留傷疤是進化,記住仇恨就是不肯讓傷口復原就是阻止了我們的自愈功能,其實這是一種退化。

而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卻能一直記住別人的好,大多數人是很容易忘記別人的好,同樣我們從做生意角度計算一回。記住別人的好就是把好人放在心裡擺在眼前。想到別人的好就是一次溫暖的回憶,就是一次對心靈的按摩行為,就會對生活充滿愛,就會獲得力量,就會進入一個和諧狀態,就會同樣善待別人。你善待別人就會獲得別人的善待,假如你現在沒有得到善待那可能說明你善良的還不夠多,生命中你想得到什麼你就需要付出什麼,所以用做生意角度想善待別人獲益良多。

兩種狀態一種心裡裝滿敵人和一種心裡裝滿你喜歡的人,現在讓來你選,你會選哪種?沒有仇恨很多人做不到,快速忘記仇恨我們完全能做到,也應該做到。因為我們都會算帳。仇恨太多不肯放下仇恨,有時候只能證明你不夠寬容,不會有大出息。

講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說:「道理一說就懂做起來難啊!」,其實那隻能說明你沒真懂,真懂的人就一定能做到,做不到的只能說你沒真懂!你是假懂!


武俠電視劇里,我們經常能看到A跟B有仇,B跟C 有仇,三人之間不停的互相報復,一生就在仇恨中度過了。

有句話說得好,冤冤相報何時了?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受到他人的傷害,有大的有小的。

很多人對此無法釋懷,久久不能忘記,幾十年了還沉浸在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中無法自拔。

然而有個事實,你必須意識到,就是你的恨意,對別人造成不了多大的傷害。

相反,,一輩子含著仇恨,等於是在親手扼殺自己的幸福。

即使讓別人感到痛苦了,也並不意味著就能讓自己幸福。

大多數情況是,別人雖內疚,但自己更痛苦。

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

很多人擔心寬恕會讓傷害者變本加厲,而自己則顯得軟弱可欺。 

而實際上,寬恕不等於縱容。

我們維護自己的立場依然要堅定,對傷害者的行為本身依然保留譴責態度,只是,我們在情緒上不再糾纏於傷害我們的人了。  

寬恕的真正意義是:那些傷害只是我們人生長河中的一個片段,儘管它曾讓我們很痛苦,但相對於漫長而充滿無限可能的生命歷程,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我們不能總讓自己糾纏於那一個人,停留在那一個片段中,而錯失其他的精彩片段。我們之所以對傷害我們的人放手,是因為要解放自己。


仇恨是情緒積壓後固化形成的痛苦

人生在世不稱意事十之八九,當經歷了太多不順心的事,忍受了太多的傷痛,積壓了太多負面情緒,如果不及時加以療愈,那麼我們的後半生會持續這種狀態,我們就會被卡在那裡很難全身心投入到下一階段的生命旅程,這也是需要療愈與自我療愈的原因,處於負面情緒當中的時候,小我會條件反射般保護,身體會呈現不自然的僵化狀態,五蘊會選擇自行閉塞,感覺知覺嗅覺聽覺視覺也會降低敏銳度,當負面情緒一直積壓就會在心底固化升級為痛苦。

仇恨自未被滿足的慾望中升起

痛苦是升級固化了的情緒,長期處於未被滿足狀態中的「小我」決定出手報復,在持續不斷的頭腦故事裡,仇恨自未被滿足的慾望中升起,問題在於大部分時候我們不會承認或認可這些感受,我們每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喜歡仇恨心懷仇恨的人,但這種處於潛意識裡的自我的否認會讓我們將這種仇恨的力量投射到周邊的事物上,而與此同時,我們又感覺並堅信這個世界對我們的仇恨,那麼這樣的世界對我們來說就是地獄的實相。

心懷仇恨的人是處於無覺知狀態

心懷仇恨的人必定是麻木的冷酷的,身體的感知系統全部自行關閉,任何未被滿足的慾望就成為導火索,心中的仇恨必然會付諸行動,在無意識之下做出違背社會良知的事情來,不可否認每個人心中都懷有各種各樣的仇恨,這些都是長久以來我們未被滿足的慾望,我們無時無刻都用我們的痛苦加以餵養,直到爆發的那一天,只是大部分人都處在未顯化的壓抑狀態,我們不覺知而已。

《了凡心療愈》處理仇恨的方法

去感知你的仇恨

當仇恨升騰而起的時候,人體會自然做出防禦或者進攻的狀態,人體的感知系統自動關閉,它會掩蓋情緒的流露,所以我們也就無法從情緒上找到它的突破口,當仇恨從我們的內心升起的時候,那就讓自己充滿仇恨吧,我們要承認這種感覺,我們要臣服於這種不好的感覺,進到仇恨的世界去感知它去擁有它去表達它,但是千萬記住不要去相信它,藉助意識的覺知我們可以放下責怪放下期待和怨恨,要為自己未被滿足的慾望承擔一定的重任。慢慢的仇恨會在我們的內心消解,怒氣和怨恨就會從我們的生命中消失。

去接納你的仇恨

接納並不意味著放任,放任自己的小我,就往往使人狂放自大,過度收斂小我又會歸入枯寂,只有善於把持自己身心的人,控制的開關在自己的手中,才可以收放自如,從而取得平衡,由我們來把握和主宰事物,成功時不會欣喜,失敗了也沒有憂愁,沒有羈絆和牽掛的做人,若讓慾望來控制奴役我,那麼不順利的時候就會產生更多的仇恨,憤世嫉俗,順利時又會張狂自大,一點細如牛毛的事就能把自己死死的卡住而動彈不得,接納就是當我們感知到我們的仇恨的時候,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表達它,耳朵聽聲音就像是狂風吹過山谷造成巨響,過後什麼也沒有留下。

用凈心表達你的仇恨

如果有覺知的並負責任的讓情緒表達出來,就是凈心,也就是通的過程,這與安靜的坐著關照呼吸的凈心方法是一樣的重要,如果我們攜帶者大量的壓抑了的情緒,我們可以每天做一次凈心至少連續做一個月, 在此之後我們可以只在需要的時候去做,凈心應該至少持續五分鐘左右,而且最好單獨在房間里進行,這樣就不會打擾到別人。

我現在非常的生氣

情緒的凈心是允許壓抑在我們內在的情緒徹底表達出來,有一個類似咒語的句子可以幫助我們完成整個凈心的過程,即:「我現在非常的生氣」讓自己的情緒去表達把話大聲的說出來,一旦開始,我們就不要停下來,找個讓我們生氣的人或事情,然後讓情緒流動,這就是「通」的過程,如果我們罵不出話來,就回到那個咒語上去,要一直重複這個句子,知道下一波情緒升起,重要的是,要大聲把話說出來,以便讓自己聽到情緒在說什麼,這樣做有助於在情緒通過我們表達它自己的時候,我們跟情緒所攜帶的故事拉開距離而保持合一的狀態。

注意過猶不及

在《傳習錄》之《黃省直錄》里就有人問王陽明:喜悅平和跟慈悲是心體的屬性,如果遇到大變故而痛哭的時候,這種本體快樂還會存在嗎?先生說:這就必須大哭一場後才能快樂,如果不哭就不會快樂了,即便在哭,只要自己內心得以安慰,也是一種快樂,快樂的本體還是沒有變化的。

在《傳習錄》之《陸澄錄》也有一個案例,有人曾在鴻臚寺暫住,突然家中來信說兒子病危,心裡非常憂悶難以忍受,陽明先生說:這種時候正是用功的時候,如果放過這時,平時的學習還有什麼用處呢?人就是要在這種時候去磨鍊自己,父親愛兒子,本是人世間最真切的情感,人在這種境遇下,一般人認為按照天理就應該憂愁,於是就一直憂苦下去而不可自拔,就成了「有所憂慮,不得其正」了,就像是父母逝世,作為兒女難道不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場?但是天理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過分,人只要懂得心體,不能增減一分一毫否則就會過猶不及。

恢復情緒的表達權

要注意的是這不是在做心理宣洩,我們並沒有試圖除掉情緒,而是在恢復情緒的存在權和表達權,使之在沒有形成痛苦之前顯化出來,我們必須讓我們的身體與我們感知到的情緒處在同一頻率,找到表達情緒的完美面部表情,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可以緊握雙拳,甚至在處理怒氣這種極端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在安全的範圍內摔打椅墊等。

誇大憤怒這樣的負面情緒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怒氣是不講道理的,它要詛咒它要謾罵它要責怪,它要殺戮,要在此時此刻允許它這樣做,比如我們可以誇大把讓我們受到侮辱的人用炸彈炸飛,讓他五馬分屍,發揮我們最大的想像力去報復吧!

凈心是對情緒的一種歡慶

可以說凈心是對情緒的一種歡慶,如果過了一會我們開始笑了,那麼我們就很完美的讓情緒流通起來了,而不是持續積壓了,這些情緒是沒有邏輯的是荒謬無理的,我們不應該太過嚴肅的看待它,只需要從「通」的角度來表達它享受它,以有趣的方式與之共存,這不是發泄,等我們凈心之後,這種情緒其實還在,只是我們已經覺知了它的存在。

同時需要加以注意的是我們一定要以負責任的方式去做,在表達這些情緒的時候,我們不要牽扯任何人,我們面對的對象只是情緒,僅此而已,而實際上,那些觸發我們極端負面情緒的人是我們的朋友,他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去釋放一些壓抑的情緒,我們甚至應該感謝他們,這其實就跟王陽明先生提倡的「事上磨」一個道理。

凈心也就是自我感受情緒的過程,感受就像是一條河流,它本來就是要在我們的體內自由流動的,但是小我出乎自我保護的本能會壓抑或者否認自己的感受,我們就已經在河中築堤截流了,我們也就堵塞了自己要不帶思考的去體驗這些負面情緒的感受,不要迴避它要直視它,並允許它們在我們之內被徹底表達,允許感受流經我們,經由這條河,情緒也就不會積壓!

很多人會問當我仇恨來的時候,我自己都感知不到仇恨怎麼辦?這是你意識比較薄弱被情緒牽制的結果,如何變得覺知,你首先得提升你的意識,《了凡心療愈》就是在介紹一種自我情緒調節(意識—覺知—觀照)方法!讓大家認清情緒的本質,預防情緒帶來的傷害!獲得一種全新的精神體驗!


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得饒人處且饒人。」有什麼事情能讓你如此的苦大仇深那?

情緒是自己內心深處的表現,有好的表現,也有壞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學會控制自己的內心的表現。當遇到氣憤或者不開心的事兒時,我們的情緒也會隨之變得亢奮、低落。這時我們可通過一些方法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再對事情進行分析和思考。

如何讓自己不安的情緒平靜下來那? 可通過轉移的方式,如睡覺,或者與別人溝通,聽相聲等,總之讓自己先不去想這些讓你招煩的事兒和人。其實睡覺是簡單又有效的方式,當你情緒高漲時,你不妨美美地睡上一覺,當你再次醒來時你會發現心情會變得平靜許多,至少不像剛才那麼激動了。

其次就是溝通,最好找個比較了解你脾氣秉性的朋友,你倆暫且先不要聊關於招你煩的事和人。只是聊些開心的事情,等到你的情緒平靜後在幫你分析原由。

然後就是聽相聲,或許這招對有些人不太起作用。但是對我來說還是很有效的。我覺得相聲的最大魅力就是讓我開心,只要讓我樂得合不上嘴的相聲就算是成功的相聲。

如果以上幾招對你都無效的話,那隻能用上我的殺手鐧了。那就是做你最擅長,最喜歡的事情。比如你玩遊戲厲害,那就玩遊戲。比如你跑步厲害,那就跑步等....因為當人們做最喜歡的事情時,會對此百分之百投入,你所有的精力都會放在喜歡的事情上,所以就沒有時間和心情再去想別的了。

其實人與人之間,哪有那麼不共戴天的仇恨,對方又不是你的殺父仇人。所謂的仇恨也只是一時的,也是自己的內心在作祟。自己沒想明白而已。

俗話說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多做做換位思考,場景互換。幾年後,幾十年後你在回憶回憶對他還有那麼仇恨嗎?


我們都會遇到一些對我們造成傷害的人。如果傷害較小,就談不上仇恨;但是傷害較大影響較久,就可能演變為對對方的仇恨。那麼,我們在仇恨對方的時候自己真的很舒服很快樂嗎?答案是否定的,仇恨,是在幫助對方繼續著對自己的傷害,每次想起那個傷害,就會被重新傷害一次。所以,我們需要放下仇恨,以避免被繼續傷害。

緩解仇恨,我自己也有著親身的經驗。當初剛工作的時候,遇到一個領導,在我的印象里他還是給了我正直和善的第一印象。但是,隨著工作的進行,因為我在不斷地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心理學,造成了他對我的不滿,認為我好高騖遠、不務正業,甚至在一次公開課失敗後,竟然武斷的覺得我是在糊弄工作、糊弄學生。最後可能還把我的事情上報到更高級的領導,給我造成了很大的被動,甚至把我弄得心不寧靜,連房子都沒買而錯過了放假較低的機會。此事對我影響好多年,我從那時候開始,對他是充滿了仇恨,伺機想報復。

後來,我感覺反正已經暴露,不再躲躲藏藏,光明正大的做自己喜歡的事。結果沒過兩年,學校被我的執著打動,竟然安排我做自己喜歡的事了,後來在我出去進修期間,還專門給我保留待遇。經過此事,我想通了一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好好地利用每一次的「傷害」,就會做到利益最大化。

我已不再恨!


謝謝您的邀請!您提出的問題是:

如何看待明顯仇恨社會言論?

回答如下:「明顯仇恨(仇視)社會言論」?吾以為,言為「心」聲。首先應注意分析當事人出現這樣的行為究竟是「一是氣惱衝動缺失了理智」呢還是「比較穩定的一種近似『習慣性』的行為反映」。

如果是前者,倘若沒有及時且強有力的規導和教育,很容易形成「習慣」發展成後者;如果成了後者,那就幾乎可以歸入到「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範疇里了。

譬如當今世界出現的反社會反人類的「恐怖分子」及其行徑,就是如此。

當下社會,隨著社會人群中為數相當不少一些人的生活心理預期忒高,但實現這些心理預期的自我實際能力和條件卻又忒弱忒差,巨大的「慾望實現反差」會引起其完全缺失了「理性」的怨憤和不滿……的確要警惕一些「反社會人格障礙」者的存在。

因為從病態心理學剖析去看,這種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明顯擁有7大心理特徵:

無社會責任感;無道德觀念;無恐懼心理;無罪惡感;無自控自製的心理能力;無真實或真正感情;無悔改之心。

一旦不慎與這樣的人有了瓜葛,其後果的嚴重,明顯就不是什麼「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麼客氣簡單了——整個等於是讓自己陷入了「危險」和「危機」之中!

在心理學裡,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又被稱為無情型人格障礙或社會性病態心理,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

據有關資料公布的統計,這種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病率,在發達國家約為4.3-9.4%;而在我國的台灣地區約為0.3% 。

由於這種病態心理障礙者對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壓根兒就缺乏罪惡感和羞慚感,其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帶有很強的「不適應(甚至反感)社會」特色,因此對社會對他人擁有高度的攻擊性。

「放縱衝動」「不負責任」「不計後果」「敵意暴力」「不可理喻」「無廉恥(良知)之心」——等等這些行為特點,使反社會性人格障礙成為了一種典型的犯罪型人格障礙。

當然也要注意,不該也不能將衝動性人格障礙與反社會性人格障礙互劃等號相提並論。它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衝動過後常常後悔不已並具有「陣發性」(非長期穩定並「習慣性」)特點;平時在社會交往中不時也會有相當良好的人際關係。

反社會性人格障礙者的思維行為通常都帶有如下幾大特色——

※行為違背社會常情,與社會規範和社會準則相悖,且習以為常。

※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大腦中只有自己而無視他人,從不關心他人痛癢。

※明知故犯,敵視他人,任性衝動,明顯缺乏自控能力,行為常常失控,難以與人保持深刻的人際關係,毫無內疚心理。


為自己活著,不要在無聊的人和事情上浪費時間,爹媽生養我們不是為了伺候誰,更不為受誰氣。

有一種性格叫癌症性格,不管接下來的每一條有沒有中槍,都要在健健康康的時候,懂得好好關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改掉倒霉的癌症性格。

一,一點小事就焦慮,什麼小事都較真,遇事喜歡憋在心裡,表面上很少流露出負面情緒。

二,習慣克制,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總是在生悶氣。

三,心理脆弱,經受不住打擊,總覺得孤獨無助,活得很累。

四,如此種種,腫瘤發病率比一般人高三倍以上。

所以,想開點這三個字不只是他人的客套之言,而是明示暗示自己,盡量向這個目標靠近,直到遇到什麼事情都能想得開。

心寬體胖是有依據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但也聽取家人的意見,內心寬容,才能更好的關照自己身體。

???


仇恨是敵視與憤怒的升級版,面對仇恨,有的人由於軟弱,把情緒壓抑在心底,久而久之憤怒的情緒會發酵,會扭曲性格,傷害心靈。有的人會暴力報復,兩敗俱傷,懲一時之快,以為能快意恩仇,結果冤冤相報,仇恨升級。

其實化解仇恨的辦法是強大自己,自己人格的強大,改變的是思維的格局。我們常看一些武俠劇,往往主人公開始遭人欺凌,九死一生,流浪躲避追殺。而後歷盡艱險,訪遍名師高手學藝,為的是有朝一日,能手刃仇敵。吃盡苦頭,嘗遍世間冷暖,終成一代武林高手,尋敵報仇,直到最後打敗仇人,當刀劍高高舉起,準備結果仇人時,看到仇人瑟瑟發抖之可憐相,此時往往主人公會扔掉刀劍,昂然轉身離去,抑鬱的背影道不盡五味雜陳。

其實,主人公在這抑鬱中,人格得到升華,仇敵的可憐宛如當初的自己,也就是此時饒過的不是仇人,而是自己,原來那個埋在心裡最大的仇恨竟是自己的弱小,而如今的強大戰勝的是自己的弱小,仇人也就不屑一顧了。

可見,真正的自我強大,才是化解仇恨的最好升華,而不是手刃仇人的快意恩仇。


長時間的過度仇恨埋藏在心理得不到化解,不僅會沸騰著吞噬我們的精神,還會吞噬我們的身體,產生各種痛苦,甚至會導致一種我們稱之為「癌症」的疾病。生命中常常會有些不公平,不如意,甚至有些人會傷害我們,傷害我們的親人,此時又對他感到無能為力,會有一股強烈的憤怒和痛苦,沖入我們的身體,化為仇恨,佔領我們的一部分心靈而無法化解,它並不安穩,常常會喚起,會泛濫,會痛苦,甚至會傷害我們自己。

牡蠣在沙粒的傷害下一層一層地積累方解石,最後變成美麗的珍珠,同樣道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積存情緒傷害自己,就像在自己心理一遍又一遍地放映著同樣的電影,如果我們要自由,要擺脫這些情緒,就請超越它們。

一、我們可以用積極的方式釋放。面對仇恨的積存,常常會直接導致我們的憤怒,而不是釋放它,其實,我們應該明白,是我們自己抓住它不放,和其他人無關。釋放憤怒的最好辦法是,直接和使你受到傷害的人坦誠相談,把情緒釋放出來,你可以說:「我很憤怒,你傷害了我,因為。。。。。。」當我們指著誰大罵時,說明已經積蓄很久了。可有時我們不能這樣直接和別人說,那麼,另一種方法是,對著鏡子里的人說,看著自己的眼睛,看著自己和傷害你的人,回想你的仇恨,告訴鏡子里的人,你為什麼仇恨,表現你所有有憤怒、痛苦,你可以說「我受到了傷害,因為你。。。。。。」,「我很憤怒,因為你。。。。。。」。我們還可以對著枕頭大叫,踢打被子和沙袋,寫信然後把它燒掉,登山並找合適的地方大喊,踢球,跑步。。。。。。請釋放你的感覺,不用害怕,不必覺得羞恥或有犯罪的感覺,請記住,我們的感覺反映了我們的思想,感覺是由我們的思想引起的,我們何時釋放感覺,何時就能為美好的事物騰出空間,釋放之後,你更願意看到和諧,會更理智,更有創造性。

二、我們可以改變對往事的態度。過去了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我們無法再改變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對往事的看法。因為以前有人傷害了我們,而在現在懲罰我們自己,這是多麼愚蠢!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化解自己的仇恨,因為現在還不遲,千萬不要等到快要被醫生開刀的時候。要想化解仇恨心,先要消除恐懼心,因為我們恐懼的時候,很難把心中的意念集中。凡事從容,才能夠產生力量幫助我們自己,如果我們不加以改變,只是一味地以為自己是一個無能的受害者,一切事情不會再有希望,那麼,我們便會被自己的想法所害,更加一落千丈。相反,如果我們痛改前非,化恐懼和仇恨為奮鬥的動力,有正確的思想看法,就會更加容易獲得支持的力量,增加轉敗為勝的機會。

三、我們願意寬恕他人,也願意寬恕自己。只有寬恕,才能把不快的往事化解。我們可能不知道怎樣去寬恕別人和寬恕自己,甚至根本不希望有寬恕,或不知道可以寬恕。事實上,寬恕他人,寬恕自己,都是可以的。人誰無錯?連聖人都有錯,何況普通人?寬恕就是給別人機會,給自己機會,「化干戈為玉帛」是世界上所有好事之一,非常重要。在知道寬恕的重要後,我們便要能夠去實行,我們可以下定決心,對一個害過我們的人說:「我將寬恕你,雖然你過去對不起我,但我決心寬恕你,不再記恨,讓你自由自在。」這句話很有分量,你不單是解放了他人,更是解放了自己,不會再被仇恨所困。

只要我們掌握了使自己成長的方法,最悲慘的事最後也會變成好事。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明志君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心理健康 | 健康 | 社會 | 財經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