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本書一直被你奉為經典,讀完一遍還想再讀另一遍?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上初中時看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並沒有經常拿出來翻看,可是裡面的內容經常讓我回味。

那個艱苦的時代,少平的樂觀精神一直深深的打動著我。他成為一名礦工後,並不覺得每天一身黑是很苦的事情。做為一個有文化的青年,他很快的融入了礦工的生活。當時有一個細節的描述,當時很多工人們住在一個大平板鋪上,有的人去外面小便回來,從他頭頂邁過時,有東西滴在他的身上,他並沒有抱怨,而是不輕意的擦拭,就當沒發生過一樣。而當他做為優秀者到城裡接受表彰時,車上有些人瞧不起他們是礦工時,他也有自己的回敬方式,向著窗外吐了一口痰。

當他的愛人因事故去世時,他從悲痛中走了出來,接受生活的挑戰,不抱怨,低頭前行,因為生活總是要繼續。這不正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嗎?生活不如意又如何,我們低著頭做就好了。


???只有我一個人看不下《平凡的世界》嗎?

大概是我體會不到陝北的民風吧,平凡的世界,大一那會斷斷續續看的,大概被吵著很熱吧,借不到,後來看到第三部就棄了,我不是很能理解那個年代的人的思想,相比之下《活著》我就覺得很好。

一整個故事連貫下來,主人公福貴講訴他的一生的故事。

我比較喜歡的是魯迅寫的書,大概是日記類型的,比較容易理解感同身受再加上魯迅自己內心的看法給人的感觸還是挺深刻的。

還有外國的小說,不管是揭露的思想還是反映社會的現狀,都很好。唯一不好就是,人名!人名!人名!一本書里能有三四個湯姆,喬治。有時候蒙圈蒙圈。


第一本書:平凡的世界

這本書大家都很熟悉,講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我就不多說了,但是這本書絕對是影響我人生的第一本書。

想當年還是上初二,我一個同學特別喜歡書,我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書,經常上他們家去蹭書。有一天在他家發現了一本厚厚的黃銅色的書,就像下面這樣

因為當時在農村,我估計那本書也不是正版,網上找不到相同的照片了,大家先湊合看。

大家都知道路遙的作品,最出名的就是「平凡的世界」,但是字數太多,我是先看的「人生」等其他文章,最後才看的「平凡的世界」。

剛開始看這個故事,還沒有怎樣,但是在看到一半的時候,忽然就不自覺得帶入進去(也是因為書裡面的情節跟我現實中的家庭情況有一點重合),尤其是看到少安那樣的努力,少平也為了家庭努力工作,更加看到了蘭香在考上大學之後家裡人的反應,感同身受。

所以我就立志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當時的成績雖然不錯,但是在一個小鄉村裡的初中成績好能好到那裡去,所以在考上高中之後,真的是很認真很認真的在學習、複習、考試,循環往複,甘之如飴。

雖然最後沒有考上全國排名前幾的學校,但是那段奮鬥的日子一直是我的財富,在我心裏面一直忘不了,也一直不能忘記「平凡的世界」給我的震撼和動力。

第二本書:滄浪之水

這本書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我先簡單介紹一下:

《滄浪之水》是200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小說,作者是閻真。主要講述了一個有志青年在生活中面對困難如何奮發圖強的故事。作者以娓娓而談的文筆和行雲流水般的故事,寫出醫藥學研究生池大為空懷壯志、無職無權的苦,時來運轉、有名有利的難,在真切地展示他的人生旅程的同時,也把困擾他的人生難題一一解開。讀者在不知不覺中被深深吸引,似在欣賞小說,又似在體驗現實。

這本書是我在大二的時候讀的。

上了大學,免不了遊戲、泡吧,整個人就像是在經歷了一場苦戰之後故意放鬆的狀態。也沒有什麼目標,就感覺上了大學就完成了家裡人的期望,不再努力、不再奮鬥,坐等畢業找一份工作養家糊口。

就是在那種狀態下,結識了「滄浪之水」這本書,給我揭示了大學畢業生的殘酷遭遇。書中的主人公池大為在經歷了生活的挫折之後幡然悔悟,真正的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人、對事、對社會的態度,不再是努力抵觸他們,而是慢慢的接受、融入他們,生生把稜角磨圓了。

看到書中人物的遭遇,對我這種沒有經歷過社會考驗的人來說是相當震撼的,記得當時看完書,整整發獃了一天。

像我這種出身微末的小人物,在這個社會中如何立足,如何往上爬,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腦海里。

想了一天之後,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無所事事了,所以就積極地投入到兼職的事業中去了。雖然兼職的工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至少比我在大學裡玩遊戲強多了。

而且,經過兼職,與人接觸,慢慢改變了我不善言辭的毛病,不是以前那種兩腳踹不出個屁的人了。


以上就是我覺得經典的兩本書,推薦給大家。

如何你們還有什麼經典的書,也請積極留言推薦給我,謝謝。


感覺又要被《平凡的世界》刷屏了,但隱隱間總感覺到那個平凡的世界已經不是當下這個世界了,真要說路遙的經典作品我更為推崇《人生》,《人生》看作是《平凡的世界》濃縮版也未嘗不可,但濃縮的真的是精華呀!

如果是男孩子,安利看《麥田裡的守望者》,有的人會看到自己的初中,有的人會看到自己的高中!如果你說裡面根本沒有你叛逆的影子,那恭喜你,你的16歲一定平淡的乏味!

如果是女孩子,安利看蕭紅的《呼蘭河傳》,男生女生區別真的是這麼大,這一部作品帶有幾分作者自傳色彩,童趣、童真、童稚!女孩子特有的那種爛漫,都可以在書裡面找得到!

如果是初中生,不可錯過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式的愛情,生活流浪的嚮往,階級鬥爭,個人奮鬥!美好的女孩子,勇敢的大哥哥!書裡面都有!

如果是高中生,那你可以看余華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難以想像的悲哀生活,獨特的文位元組奏美,這時候文字的美不再是裡面的自己,裡面的黃金屋,裡面的顏如玉!還有文字特有的呼吸韻律!

如果你是大學生?那你可以看看韓少功的《爸爸爸》,《歸去來》,《西望毛草地》,了解知情的生活!同時還有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你必須明白,在文學史上有那麼一個浪漫的、無奈的、美好的桃源時代!

當然大學生可不能只看一點兒書,當你大二的時候你可以看看北島的《波動》,也許你看不太懂,也許你看不下去,但你試著堅持一下呢?然後看《傷痕》、《班主任》,這時候你開始隱隱困惑,這是什麼年代寫下的作品?為什麼充滿了血淚的控訴?嗯!如果你不是文學愛好者,你只需要知道那是在70年代後期的作品就夠了,那個年代的文學是受害者的呻吟!

同時這時候你開始不滿足於看純文學的作品了,你應該從大劉的《三體》開始,進入另外一個絢麗的世界——科幻世界!

接下來就是大三了,你開始困惑為什麼會是莫言得諾貝爾獎!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莫言?相信我,別跟風,太早了你看不懂!太遲了你看不下去!大三的年紀剛剛好,拿起莫言的書本,從《透明的胡蘿蔔》開始,然後是《蛙》,接著是《豐乳肥臀》,還有必須看《紅高粱家族》!看到這裡,你已經開始困惑,莫言的文筆似乎和原來看過的都不一樣,雖然他講的故事有點難以接受!沒錯,莫言的文筆和原來看過的都不一樣,他文筆具有創新性,開創了東方特色的幻覺現實主義!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質疑莫言獲獎,為什麼那麼多人嘲諷他,批判他!這時候你明白了,那些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有個人獲了獎,然後去看他的作品,最後發現:「真TM難看!」就開始罵了:莫言憑什麼獲獎!

大三還得抓緊時間,別急著進入大四,因為你還有東西沒看,中國版的《百年孤獨》——《白鹿原》,你要耐著性子看了,就在大三那個暑假,當作是送給自己大四的一個禮物!

進入大四了,也許你可以看看《百年孤獨》,遠在拉丁美洲的100年滄海桑田!宏大的畫卷你在《白鹿原》中已經見識過了,所以想來你不會對《百年孤獨》有太大的抵觸,反而隱隱中還有著期待,但你必須更加地耐住性子,沉下你的心!啃書,到這地步才叫啃。

接著你要實習了,你要準備考研了,哪有時間看書呀!但卡夫卡這時候可以滿足你的胃口了,從《變形記》開始,一眾短篇!睡前一篇!畢業前,你可能可以看得個七七八八!

最後,你走入了社會!好,你根本不會碰書了!

當然,如果你真的是這麼一步一步看書長大的,你進入社會之後也不需要別人給你推薦書了,你知道看什麼書,你知道什麼時候看書,這些都是已經融進了你的血液里的了。


首先,先正面回答你的問題,「道德經」是我認為的經典,買了一套原著加翻譯,沒事的時候,煩惱的時候,炒股失敗的時候都會拿起來反覆讀一讀。

道德經是談天道之書,結合天道而談人事,大至國家治理,小至個人修養,無不一針見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很多長壽的人是作家或者哲學家,想一下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這些人把人為何而活想明白了。人這一輩子,上蒼不會把所有的好運幸福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個,得到愛情的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的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的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的未必一切都會擁有。人生的幸福更多的來源於內心的風景,生死與花開花落一樣都是自然的規律,天地之間精氣聚集才有了人,人最後消散化為精氣重新回歸自然。

相傳,老子是彭祖的後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於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絡腮鬍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子叫「老子」。後老子辭去朝官,騎了頭青牛,西出函谷關,經過函谷關時,函谷關關令尹喜知道他即將隱去,請老子著書,於是老子寫下了此五千字。而後老子就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留下的只是關於老子的傳說。」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老子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他的「道」。

講個道德經經典運用的古代案例。說起中國的「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是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蟬(閉月)、楊貴妃(羞花)四位古代女性。可大家是否知道她老公范蠡,一個大富商,紅頂大商人,相傳范蠡助越王勾踐復國,勾踐論功行賞,范老闆原本可以獲得高官厚爵,可以他並不在乎,只帶了美女西施,駕一葉便舟,飄然於太湖之上,這正是道家「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風範。


王陽明的心學經典《傳習錄》可以稱得上我人生道路上最大的良師益友。

王陽明是明朝中葉最偉大的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學家。他是心學學派的集大成者。「立功立德立言,」被世人稱為真三不朽。心學在王陽明之後,因其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現實意義重大,因此廣為流傳,倍受後人推崇。至今學界有一個定論就是「兩個半聖人」,將王陽明和孔子列為同等的地位,實為對王學的肯定和褒獎。

《傳習錄》主要記載了陽明先生,生前教育弟子的語錄和部分學人的書信。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傳習錄》包括了王學所有重要觀點。

拋開《傳習錄》那些複雜深奧的哲學理論。對每個普通人而言,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生活意義,姑且從三個小的方面淺談一下對我個人生活的影響:

1、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應該通過經歷各種事情磨練自己,才能立足沉穩,才能達到「無論動還是靜,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王陽明告訴我們,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門。因為如果心不靜而躁動,這些躁動就會在做事時被充分地激發出來。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勢必要盡量調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這,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2、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   

克制自己務必要將私心徹底掃除乾淨,一點私慾沒有才算可以。有一點私慾存在,眾多的惡念就會接踵而至。如果留存一點私慾,就如同在堤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壩的決堤。所以克己修身,是來不得半點妥協的。

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們自己以為懂得了一個很好的道理,但卻未能付諸行動,對於陽明心學而言,這屬於還是沒有深刻認識。知行合一,才為處事的根本。只有當我們深刻體會並切實去實行,才是我們人生的根本。一個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麼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會去做。如果他沒有付諸行動,原因只有一個:他並未真正認識到善;同樣,壞人作惡,原因也是對於善的無知,或者沒有真正認識到善。


對我來書,這本書就是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

我推崇這本書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

1,這本書很通人情世故,是真正開啟人智慧的書。

學問,不是指的知識和文章,學問好,就是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有可能這個人不認識幾個字,但可以說這個人很有學問。

這個觀念在本書中很明確,也很通達。也的確是生活中的真實現狀。

2,這本書是一部教育經典。

《論語別裁》當然是講解《論語》的一部書,但這部書對《論語》的講解,有別於朱熹版的講解,很符合現實社會的一些內容。尤其對於《論語》原文的解釋。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自小學習的解釋就是「學習一種知識並且經常地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這顯然是違背事實的,放眼看現在的孩子,或者回憶自己的學生時代,對於學習的知識,經常不斷地複習,是很高興的事情嗎?不是,都是很被動的,都是因為要考試才複習的。人如果得不到理解還不能自己肚子里生氣,否則就不是君子。

《論語別裁》的解釋則是很通達的。而是從一種更為開闊的視野看人生、待生活。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能讀給中學生聽,我想這部書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師!

3,這部書是一部歷史書。

《論語》本就是孔門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一部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學習歷史是為了更能明白現在。觀古察今、觀人察己,這部書,南懷瑾先生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把讀者帶入了一種這樣的境界。

4,這是一部開啟人智商和情商、連接理論和現實、提高個人修養的一部書。

這部書融歷史、教育、哲學、宗教、藝術、管理等多個內容。《論語》本就是記載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論和一些事件,裡面再現了當時的一些歷史事件和師生之間的小故事,南懷瑾先生有結合現代的生活和自己的所見所聞,給予了很多通達世情的講解,讀來不自覺地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了解愈加深刻、對孔子教育的理論和實際也更加透徹,從孔子和弟子們的待人處世方面也更是有了很好的榜樣力量。這種綜合性的學習,沒有第二部可以和《論語》相比,由於一般人對《論語》的閱讀和理解不那麼容易,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對讀者理解《論語》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這也是一部綜合性極強的經典。很難有第二部書可以與之相匹敵。

這部書的好,只有讀過才能有深深的體會!我現在進行的是第四次閱讀。


有句話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不僅讓我們開智慧,快速了解名家大師的思想精髓,同時讓我們從中找到快樂源泉,領悟快樂的真諦。

以下幾本書是讀了一遍還想再讀二遍、三遍…..的書籍,而且每次讀都會有新的收穫。

1、《規矩和愛》

作者: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王濤。這是本有關教育孩子與父母本身的書籍。愛與規矩並存,才是真得教育與愛孩子。愛與規矩並存,父母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父母成就孩子的同時也是成就自已。

2、《非暴力溝通》

作者: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專家。現實生活中太多:使用語言進行道德評架、不斷強調自已的想法而非事實、不斷在溝通中使用命令的語言暴力。不要試途去改變別人,只有自身改變,才能影響周遭人。

3、《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美國著名作家斯科特.派克,醫學博士、心理治療大師。這是能讓心智快速成熟的一本書。雖然作者生活一塌糊塗,但卻能剖切內心並展示,莫大的勇氣與真誠。對於我們來說:失敗者的教訓與成功者的經驗是一樣重要的,除了具有借簽還有警醒作用。心智的成熟不僅讓我們接受真實的自已,同時也能理解周遭人的行為,而免於被傷害。

4、《蛻變: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就是你不行》

作者:美國作家約翰.奧利瑞。主要貫穿作者本人在9歲時因為玩火導致全身100%燒傷,只有1%的生還希望的他,在醫院的5個月,以驚人的毅力活了下來。經歷無數次痛苦的物理治療,學會了再次握筆、走路,並重返學校,念完高中和大學。最後不僅有了美滿幸福家庭,而且成為勵志演說家。一切不可能在他身上都變成了可能。同時深刻體會:最強大的武器,便是人類內心的希望之火。


反覆閱讀幾能成誦的書我從96年以來讀了不只一本。96年以前讀基本上是找到有興趣的有關政文史哲的書就讀讀試試,有的讀不懂就放下,有的讀一半讀不下去了。但96年丙子年,子對我來說是變,丙對我來說是升級。這一年在過往閱讀思考十四五年的基礎上突然領悟了很多東西,理論思維水平提高了,當年工作不忙,讀了幾十本書,到秋季對哲學、文化、管理、歷史有了自己的概念,對結構的哲學意義有了思考,於是把覺得與形勢、結構、局有關的孫子兵法找出來,從頭讀到尾,然後一篇文章讀一周,誦讀。這樣讀了三四個月,基本成誦了。

這本孫子兵法讀完後,這種閱讀法上癮了,97年轉念一想結構還可以拆,照析除的思維往下推論那就應該沒有結構了,於是把覺得與這個思路有關的道德經找一本,反覆閱讀,幾能成誦,讀了半年!

97年秋冬再找到金剛經、心經反覆閱讀,金剛經大概讀了二十遍,誦了一兩百遍。不過,不算成誦。之後兩年多不記得有其它書反覆誦讀過。只是找了些百家的書瀏覽。

過兩年以後,庚辰年,覺得除了文字的應該往更有可檢驗更有邏輯根據的東西上找找。於是開始讀命理方面的書,讀了基本常識,排了局,開始找命理經典,如滴天髓、子平真詮、窮通寶鑒、淵海子平等,其中滴天髓文字優美述理精深,就把滴天髓又反覆閱讀幾能成誦了。之後十年間基本研易,六爻、風水、奇門、紫薇、六壬、太乙都排過局,但都演算實踐沒精力,就只把六爻、風水系統學習做了演算與實操,各讀了不下幾十本書,其中增刪補易黃金策文字精當,反覆閱讀了幾遍。

2009年2010年以後讀了兩本中國哲學史,突然感到儒家這麼重要的文化思想了解還太少,而且過往大學、中庸雖然讀過,但中庸沒讀懂,就重新讀四書,四書反覆讀過幾遍,讀了一些今人的相關論儒的著作,就開始讀五經和荀子、春秋繁露。但都反覆讀還沒時間。目前五經中讀了幾遍的就是周易了。以金景芳本為主,也讀了南懷瑾的易經雜說、易經系傳別講。覺得與其它經典比還是易經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經典最高水平,就算未能解透,但其卦象、爻象的排列與卦辭、爻辭的一體性,其思維水平無疑也為世界文化中最令人起敬的文化經典!而其系傳中的思想與儒家其他典籍串聯起來,才明了儒家思想的根柢在易經,難怪儒家經歷兩千年文化激蕩仍然是中華文化最有主體文化意義的思想文化大系!至今高山仰止,值得重新挖掘,為中華為世界提供文化資源找到人類文明的根基!


推薦閱讀:

TAG:經典傳奇 | 文學 | 讀書 | 文化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