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已經辜負了商鞅,為何還要再負張儀?
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當中去。秦國自秦孝公開始變法,到始皇帝一統六國。中間除了武將的功勞之外,文臣留下的足跡同樣深刻。商鞅、張儀、甘茂、范睢、蔡澤、李斯都在秦國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但是這些人無一例外結局都不同程度的糟糕,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今天猥員長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說說商鞅,商鞅在孝公時期大行推展變法,並且在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大獲成功,一舉讓秦國拜託弱國的名號,成為實至名歸的強國。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商鞅的結局並不好,甚至可以用慘來形容,最終被逼起兵身死,之後還遭受車裂重刑。這裡猥員長要說的是,商鞅的結局從他變法成功的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註定了。如若孝公在,孝公的影響力還能制約商鞅的影響力,即便如此大秦百姓依然認為商鞅的地位很高,而新君惠文王繼位,如果商鞅依然在朝堂之上,那麼將會出現百姓只知商鞅而不知惠文王的局面,這是每一個君王都不允許發生的事情。其二新君繼位,公室貴族蠢蠢欲動,為了穩定公室貴族,商鞅必須死,不然新君剛剛繼位根本無法穩定公室之心。因此商鞅之死首先在於他在變法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其次在於新君需要他的死來穩定公室貴族。
那麼商鞅之死是必然的,張儀確實不應該被秦國辜負了吧。其實也不是這樣的,。當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富民強國,一躍而成為強國之列,但是此時他們需要的是一位能讓他們擴張的外交能臣,張儀顯然是符合這個標準的。張儀的橫強之策為秦國東出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而且通過外交手段,更是兵不血刃謀取他國土地。張儀之舌攪動六國,為秦國東出和伐交策略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他的結局其實也是註定的。惠文王駕崩之後,新君是愛好舞刀弄棒的武王,對於愛搞外交陰謀的張儀自然不喜。尤其是武王的治國方針和其父惠文王更是背道而馳。從他登基之後下宜陽就能看出來,他是不屑於和張儀為伍的。尤其是張儀是魏人,自然讓秦國公室所忌憚,被新君不喜實屬正常。不過相對於商鞅,張儀的結局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最後猥員長要說的是,成也蕭何敗蕭何,在什麼樣的時期運用什麼樣的人才,而且畢竟還有一朝皇帝一朝臣的情況。因此無論是商鞅、張儀還是甘茂、范睢都逃不過這種情況,畢竟不管說的多大,你都是為帝王之家服務的嘛。
俗語有言」一將功成萬骨枯「,而一國功成為之犧牲的人就更多了。
第一、新君舊臣不能一心。要提拔自己信任的新人,這些舊臣就成了絆腳石
第二、時勢造英雄,秦孝公繼位後,商鞅變法二十年,秦法大成。秦國需要的不是繼續變法,而是穩定朝局,增強國力。而擅長變法的商鞅顯示不符和秦國要求。
而秦武王嬴盪有大力士之稱,奢兵黷武,自然也不需要張儀這樣的外交官,而是白起這樣的戰神。
第三、是這些一個一個名士造就了秦國的持續強大,而秦國也為他們提供了展現能力的平台,並讓他們名垂千古。聖人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有此千古功業,為秦殉葬反而能他們得到更多後人的祭奠,而諸如司馬錯、范睢這樣功成身退的人往往被人遺忘在歷史的角落
我是洛小生,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在合適的時候退隱,就很有可能會遭受到生命的危險。歷史上不懂得在合適的時候退隱的人,包括商鞅等人。而比較聰明的就有張良等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他的兒子秦惠文王繼位。由於長年的改革導致了秦國內部矛盾尖銳,秦惠文王作為新君,一方面需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得到大家的擁護。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報自己長少年的恥辱。維護自己王室的顏面!
於是在公子虔誣陷商鞅謀反時,選擇了殺死商鞅。雖然說秦惠王處死了商鞅,但他的改革完整的保留下來,因為商鞅已死堵住了秦國守舊派貴族的嘴,而且秦惠王是非常贊同商鞅那一套的。
秦惠王時期,任張儀為相實行連橫政策。增強了秦國的整體實力。之後秦武王繼位,因為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太喜歡張儀,所以張儀,出逃魏國,並出任魏相。一年之後,張儀死在魏國。
為了成大事,有的時候是要犧牲一些必要的東西的,尤其是國家利益選擇之間。所以秦惠文王選擇了犧牲商鞅,而張儀主要是因為害怕秦武王會報復他,所以才出逃的,至於他留在秦國是不是會遭到秦武王的刁難,還真不好說。
其實,商鞅和張儀的結局,在春秋戰國,甚至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並不獨特,也不孤單,像他們這樣,開頭艱難,中途輝煌,結局慘淡的人多如牛毛。這不是秦國的特色,而是普遍現象,這是帝制很難解決的一個弊端。很少有成功,也許,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算是溫和的一例吧。
先說 商鞅
出道的時候十分困頓,因為受到秦孝公《求賢令》的吸引,前來西秦,幫助秦孝公大力變法,為了讓秦國儘快的富強起來,變法不但要取信於民,還要不分親疏。這樣,勢必要得罪原來的利益集團,最不幸的是,被太子撞上,這個時候,其實是考驗變法能否成功的轉折點。當時的商鞅一心變法,也顧不了太多,只能懲處太子的老師,然而,卻跟太子,以及太子的勢力集團記結下了血仇。
商鞅之死,在於鳥盡弓藏,變法已經大行其道,即使沒有商鞅,也不會損其皮毛。這個時候,位高權重,又與新君及新君集團有隙的商鞅只有死路一條。臨死之前,商鞅也掙扎過,他試圖逃亡母國魏國,然而魏王拒不接納。因為半年前,商鞅通過欺騙的手段,俘虜了魏公子卬,奪取魏國河東地區,公子卬可是商鞅的好友,這行為十分可恥,等於絕了自己的後路。無奈之下,商鞅帶領自己商於的軍隊反攻秦軍,當然,他也知道那是以卵擊石,自尋滅亡,結果商鞅戰死。
商鞅本身的性格缺陷,也導致了最後慘死的結局,他實行變法的時候,無論是得罪太子,得罪大批的民眾,得罪母國魏國,還是欺騙公子卬,每一條都是不歸路。作為秦國權相,自知與太子怨念過深,就應該想方設法廢立太子,或者做到出逃他國的準備,商鞅為了享受秦國的榮華富貴,不願出逃,也不敢廢立太子,可悲啊。
再談 張儀
張儀出道的時候,也是十分貧困,因為被無端懷疑偷竊了和氏璧,被楚國丞相差點打死,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對什麼信義早已失望透頂,他的眼裡只有利益和權力,後來他也是這麼做的。為了排擠政治上的競爭對手陳珍,也是不擇手段,幾乎要置他於死地。對待山東六國,無不如此,尤其是楚懷王,被他騙的團團轉,最後客死他鄉。
張儀出走,也是因為不受新君信任,秦武王向來鄙視張儀的人品,繼位後,又受其他權貴的鼓動,早晚會對張儀下手。張儀有商鞅的前車之鑒,不可能坐以待斃,就找了借口跑去魏國。幸好他能說會道,在政治和謀略上比商鞅成熟,才能保護一條老命,安享晚年。
所以,我們從商鞅和張儀的情況上來,他們的悲慘結局,都是由於舊君駕崩,新君繼位,而且新君對他們的為人都很鄙視,都想要除之而後快。只是商鞅不識時務,不肯退隱,也無處可去,張儀聰明,為自己留了條後路。不能說秦國辜負了他們,秦國也給過他們榮華富貴,位極人臣。這就是政治,政治無情誼,皇家多薄命。無解!
政見不同,寡人留他一條命就不錯了,比起穆公對子車氏三英、父王對商君、稷弟對范睢白起,寡人已經很客氣了,還要寡人怎麼樣?
其實答案很簡單,新朝不用舊朝臣,到不一定是負不負的問題,而是前朝大臣威望太高不利於新朝立威。舉幾個例子,李世民的兒子被大舅欺,劉徹的兒子被霍光騎,劉嬋受諸葛亮掣肘,新朝用舊朝重臣不外乎要麼皇帝被架空,要麼大臣被賜死,張儀還給回了魏國,已經算好了的!
傳統專制政治只能這樣卸包袱,那是沒有辦法的事!為臣者不經意之間就成了奸臣!你不背過錯難道要君王背嗎?鰲拜、索額圖、明珠!所以年代久遠了都學會了自我保護,所以人們越來越奸詐自私!衰落就不可避免了!好聽為了江山做鋪路石,不好聽就是醬缸文化!無以復加的自私殘暴!
謝謝邀請。商鞅在秦孝公時代在秦國實行變法,就是現在的改革。獎勵農耕,獎勵軍功。使秦國從一個有亡國危險的西陲小國變成了最後統一六國的強國。而商鞅功不可沒。但也得罪秦國貴族。秦惠文王上台後,為鞏固自己的權利殺之。而張儀作為秦惠文王的重臣,重邦交,輕爭戰。連橫政策使秦國更加強大,但也得罪了秦國武將,也捲入秦國立儲的風波中,得罪了秦國宗室。即位的秦武王贏盪不喜邦交,因此張儀的合縱連橫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