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十分注重「禮」,那麼孔子對「禮」做過什麼貢獻?


謝邀:

我今天從宗教的角度講講孔子所提倡的「禮」不是真正的「禮」……,而是禍亂之源!

我在以前的文字中表述過,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有藝術的活動、為什麼要有信仰!

在原始社會中,祭祀祖先、祭祀圖騰、崇拜自然的巫術活動……,等一系列的精神活動中,「禮」是最重要的形式……!

可以說,宗教活動是「禮」的基礎和源泉……!~在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除了祖先崇拜之外,也有強烈的自然崇拜意思……,並且慢慢開始要形成宗教……;

「天」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 ,就是「神」……,就是人們當時最值得崇拜的對象……,這是中國最早的一神信仰的萌芽……;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敬天法族」好像成了天經地義的「禮法」……;老子的道家也把「道」、「天道」、「天人合一」……等理念寫進了「道家」的哲學思想中……;「拜天地」還成為後來中國人最具特色的宗教婚禮……!

……,「禮」(藝術和儀式等)本應該在中國古老的宗教中得到發揚光大,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但後來的儒家改變了「禮」文化的內涵、閹割了中國的「禮」文化,……使得「禮」文化變成了一種摧殘人性的枷鎖,成為綁架道德的工具……!

大家知道,宗教中「禮」的教化是建立在自然信仰的基礎上的,是以「瓶登」作為基礎的……;可儒家的「禮」脫離了宗教的範疇,慢慢地成為製造不瓶登、維護不公平的統治招牌……!

大家知道,「自省」、「懺悔」,以及「救贖」是宗教最本質的教化手段,「瓶登」成為大多數宗教的靈魂……!而孔子的道德教化脫離了宗教和信仰……,使得「禮」不但成為摧殘人性的炙烤,還成為了一種釋放權力的工具……!

所以,老子說「禮」是禍亂之源,魯迅說「封建的禮教」是殺人的工具……!

……

孔子的「禮」阻礙minzhu和zhiyou……,應該摒棄!

……

(即興總結)


孔子那時的禮,指的是貴族階級的一種生活方式或生活習慣。

先講一下當時的背景。當時是春秋時期,那時已經有了很多記載著當時以及以前的各種禮的書存在。不過,在空間上,各國之間所行的禮不盡相同,在時間上,前後時期行的禮也有所不同。因此,當時的禮是處在一種分化和變異的狀態。所以,當時各國的貴族階級,自身並不能完全知道這許多隨時隨地分化和變異的禮,也不清楚禮的背後「宗教政治化,政治倫理化」的意義。更甚的是,這些貴族階級不僅對禮有所遺忘,有所錯失,還產生了許多虛偽和奢侈的不合禮意的新禮。

了解完當時的背景,我們再來說一下孔子。孔子出身於一個破落貴族家庭,當時的貴族階級都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共六藝。孔子當時對禮做了很多研究,貢獻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他從禮中提煉出了內在真正的意義,一種隨著民族文化大流前進的意義,也就是「宗教政治化,政治倫理化」。

二、他利用這些意義批評和反對了當時貴族階級後起的不合禮意的新禮。

三、他把古代貴族階級的禮傳播到了平民社會。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時代,出現的賢人都是來自貴族階級的人物,直到孔子將禮傳播到平民社會後,才有平民學者出現。


阿彌陀佛!孔子心目中的禮並非現代人理解的禮。如"人來不往非禮也!"這句話如何解。現代人理解成別人怎麼對待自己,我就怎樣對待人。而古人私心沒有那麼重。心思單純,心機沒那麼多,傳媒不發達,思想交流很有限單一。古人對″人來不往非禮也″理解是如果人與人之需要互通互往才不違背情理,才達到禮尚往來之意。孔子倡導的禮分五部分,(一)仁,(二)義,(三)禮,(四)智,(五)信。也叫五常,也就是古人認為做人處事最起碼的條件和要求,認為人無五常枉為於人的理念。所以古代民風純樸少機巧。用機巧視如難容之羞。要說對後世有什麼貢獻,在各朝家國治理作出無形而巨大貢獻,其實釋道儒都是同一宗旨,勸人為善,凈化心靈,營造一個和諧富饒的社會為最終宗旨。阿彌陀佛!


孔子真正講的不是禮,而是社會生活常理。孔子在亂世講禮儀,只不過是認為社會喪失正常秩序。禮儀在形式上維護一定的社會秩序,但孔子知道社會進步需要社會生活常理。所以,晚年潛心作易傳。創造文化一詞,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把易經六十四個自然現象,三百八十四爻象。作了準確注釋描述內涵,引導中國人向宇宙自然學習。孔子認為人類社會是混沌的,而自然是真正有秩序的。為人類構建社會生活常理,向自然學習是孔子做出的最大文化貢獻。


謝謝邀請!理是里,禮是表,五常仁義禮智信是理的表。理由五常表來體現,重五常,重禮就是重道遵理,警示後人做事要符合禮制即循理。依道而行則邦興、民和,違理而行則國衰、民弱。故以禮傳後也。


孔子說:「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是故謂之爻,繫辭焉,以斷其吉凶,以行其禮。」你知道這段話的含義的人嗎?這個"禮」才是孔子注重的「禮」,這個「禮」還是千古之秘,孔子做出的貢獻你也不知道。


推薦閱讀:

TAG:孔子 | 春秋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