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陳友諒都是反抗元朝的農民軍,為什麼他兩先打起來了?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四方農民揭竿而起,在群雄逐鹿中,慢慢地只剩下了三股起義勢力:張士誠、朱元璋和陳友諒。既然大家都打著「反抗元朝」的大旗,那為什麼還會自相殘殺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1、外部形勢上有了一定的空間,當時劉福通的紅巾軍在北方與元朝蒙古軍隊作戰,這讓當時的元朝無暇顧及南方的起義勢力,給了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以短暫的自由發展壯大時間。如果元朝軍隊大舉進攻南方,我相信這幾方勢力也不會自己先打起來。
2、群雄逐鹿,當勢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家都相當皇帝,大家的目的都是推翻元朝,但是無論誰先進攻,必定被其他兩方攻擊後方,很可能被吞滅掉。所以「攘外必先安內」,為了可以安心與元朝軍隊決戰,必定要先出掉周圍危險的鄰居。
3、為什麼朱元璋先和陳友諒打起來?在決定和誰先打的問題上朱元璋猶豫過很久,最終不顧眾人的反對,以「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為由決定先攻打陳友諒,果不其然,張士誠並沒有援救,在鄱陽湖決戰滅掉陳友諒後,張士誠也被打敗。
為了利益,陳友諒和朱元璋都想吞併對方的地盤。他們之間先火拚,那是因為當時的形式所決定的,在北方劉福通部的紅巾軍在同蒙元的軍隊作戰。而身邊的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了,不管他們誰先進攻北方,必須先要保障自己的後方安全。
1360年,南方紅巾軍重要領袖徐壽輝被部將陳友諒殺害。陳友諒據州(江西九江)稱帝,改國號漢,並與割據江東的張士誠勾結,常常從東西兩面夾擊朱元璋。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會戰於鄱陽湖,陳友諒敗死。
元朝後期已經腐化墮落,軍隊沒有了多少戰鬥力,那一支讓歐洲人聞風喪膽的騎兵已經不復存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他們的孫子們一旦成為了最高貴的貴族,天天被他們歧視奴役的下等民族色目人南人恭維服侍,還有多少人願意玩命訓練?玩蛐蛐都來不及啊!各地的起義烽煙四起,元朝除了個別將領能夠當救火隊長,其他的都洗洗睡了,朝廷都寄希望以夷制夷,希望能夠招安。所有起義軍都明白元朝沒落是必須的了,誰能當老大天下就是誰的,所以出現了朱元璋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朝廷坐山觀虎鬥的奇觀。
元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朝廷卻無所作為,天下農民揭竿而起之人眾多,統稱為義軍,而在發展到最後,留下了三個人,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一個當過乞丐,一個當過漁夫,一個當過鹽販,就是這三個人,他們即將展開一番爭鬥,來奪取和搖搖欲墜的大元決戰的資格。
在這場爭奪賽里,朱元璋的遠見是他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他的眼光可謂毒辣,在首先對敵的人選上,他提出先拿勢力最強大的陳友諒開刀,他從二人的性格入手,認為打陳張坐岸觀火,打張陳絕對救張,這一決策,為他一統南方奠定了基礎,之後的結果便是朱元璋一統江南,大吼一句: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爾後,他席捲全國,打敗元朝,收復自大唐丟失的燕雲十六州,一統天下,建國大明。
看來這兩人都很了不起,都有戰略眼光,都有一統江山的胸懷,就像蔣總裁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一樣,如果誰消滅掉了誰,誰必一統天下,事實上也是如此,朱元璋同志一統我中華。可惜他的子孫不爭氣...
中國人自秦朝以來的大一統觀念至元未已根深蒂固,小至一個家族,大到國家,只能有一個至高無尚的皇帝,其它不合君意者徹底從肉體思想上消滅。與歐州民主國家不同,歐州一些平民靠手藝與技術求生,他們在一些交通要道處集存,人多了選出管理者,到後來形成國家選出總統來。中國基本上是強權政治,沒有公民,只有老百姓。君王是打出來,國家是給君王后代的。所以同是農民領袖,朱元璋與陳友諒不可能並存,只能存一個。其實中國也不煩有高風亮節的政治家。孫中山、黃興革命目的是推翻帝制,目的達到了他們退下來了。蔡鄂護法,成功了也退了。朱元璋不是現代意義的政治家,他不會讓陳友諒和他共享天下。陳其實比朱更優可建設,但他沒朱心大。其實在古代的爭鬥中拼的是道德底線,越沒底線的越容易成功。在絕對強權下民心員屁話。陳友諒在江南最得民心,被朱消滅後,那些民心後人全成了明朝最底層下人,但他們也沒對明朝構成絲毫威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