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熱脹冷縮,為什麼礦泉水凍了以後瓶子反而會鼓起來呢?
曾經有一道益智題:生活中有一種常見的東西遵循冷脹熱縮,並且按那個冷脹熱縮還製造出了溫度計,那是什麼東西?答案是溫度計的空白部分。這個答案可以當做是腦筋急轉彎,不過熱脹冷縮只能算是一種較普遍的現象,不能算作普適的規律。有很多東西在某段溫度範圍內變化時會是冷脹熱縮,比如非常常見的水。
水的密度在4攝氏度時最大,規定此時水的密度為1克每立方厘米。從下圖水的密度變化圖中可以看出,在0至4攝氏度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密度會增大,這就意味著在這段溫度範圍內水表現出冷脹熱縮。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中,水結冰後由液態變為固態,這是發生了相變,這個過程體積會發生變化,水結冰體積大約要增加1/11。體積增大了,故裝水的礦泉水瓶會鼓起來。冬天北方的一些水龍頭或水表可能就會因結冰而被撐破。
從微觀上看,液態的水和固態的水在分子排列上大不相同。液態的水具有流動性,分子間的空隙比較小。冰可以算作是晶體,內部分子的排列有著規律性,一個水分子依靠氫鍵和周圍的四個水分子結合在一起,這樣水分子間的空隙就會比液態時的空隙增大。故水結冰後體積會增大。
北方的冬天裡,可以觀察一下雪花或者窗戶上的冰花,把它們放大後就會發現那些冰花會是六角形。這就是由於水結成冰後水分子按一定的規律在空間排列,最終在宏觀上表現出特有的形狀。
原創作品,禁止侵權,侵權必究。
密度問題。
水的密度比冰大,相同質量的冰體積大於水。
所以瓶子該不該鼓起來,同學??
水在4°C 時,大多是三個分子蒂合在一起,分子間空隙最小,密度最大。0°C的水,大多是四個分子蒂合在一起,分子間空隙增大,密度降低。而結冰時,更多的分子蒂合在一起,空隙更大,密度更低。4°C以上的水,隨著溫度越高,分子蒂合程度越低,分子間空隙就越大,密度就越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