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的軍事勢力十分強大,為何還是輸給康熙?


康熙能贏主要在於四點:1預置兵力,搶控要地2以武促統3選了良將4剿撫並用。剿撫並用,重點打擊 在接到吳三桂起兵的報告後,康熙採取區別對待的措施,迅速下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藩,防止出現另兩藩同時起兵響應吳三桂的不利局面,而這也暫時穩定了尚可喜和耿精忠的叛逆之心。康熙十三年四月丁未(1674 年5 月18 日),平南王尚可喜就將吳三桂派來的信使連同書札一同上報了朝廷,康熙為此下旨嘉獎尚可喜。

儘管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在看到吳三桂起兵之初勢如破竹的佔領湖南和四川之後,也先後起兵反清,但這畢竟為清軍調集兵馬,展開部署贏得了寶貴時間。 康熙一面調兵進剿吳三桂,一面對吳三桂控制省份的軍民進行招撫,以削弱吳三桂的後方統治基礎。由於吳三桂在起兵之前就苦心經營十餘年,散財結士,籠絡人心,在他起兵之初,各地紛紛響應,如貴州巡撫曹申吉、貴州提督李本深、雲南提督張國柱就投降了吳三桂。其兵鋒所指,無不望風披靡。康熙十三年正月已丑(1674 年3 月1 日),四川巡撫羅森、提督鄭蛟麟、總兵官譚弘、吳之茂等以四川降吳三桂。康熙十三年二月,吳三桂兵至澧州,城守官兵以城投降,同月長沙副將黃正卿、參將陳衡以城叛降吳三桂。針對這種情況,康熙是十三年四月甲寅(1674年5 月24 日),康熙指示兵部對投降吳三桂陣營的文武官員進行招撫,他在諭旨中說:「有能自悔前罪,或獻城池,或率兵卒,或斬逆賊頭目獻其首級者,俱行免罪,給以原官,仍論功議敘。若愚頑武弁,執迷不悟,助惡不悛,其部下之士,有心懷忠義,或擒斬逆渠,或約獻城池,或率領黨類來投,俱從優議敘,授官給賞。爾等通行曉諭。」

在後來福建耿精忠、廣西孫延齡、陝西王輔臣、廣東尚可喜先後兵變後,康熙也繼續延續了這一招撫政策。康熙的剿撫並用的政策在平定三藩之戰中隨著清軍在各個戰場上逐漸取得軍事上的優勢而顯現成效,反叛耿精忠、尚之信和孫延齡所部也先後歸順清軍。吳三桂死後,清軍又進一步對其屬下的將帥進行招撫,也起到了較明顯的效果,不但加速了取勝的進程,也減小了人員傷亡,節省了軍費開支。 綜上所述,清軍在平定三藩之戰中取勝與康熙的精心籌劃與調度指揮密不可分。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戰場上雙方軍隊之間的衝殺,在戰場之外,將帥的選拔、軍心的穩固、戰略要地的控制、兵力的機動、後勤的保障,都是影響平定三藩之戰進程的重要因素。


首先,「三藩」是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由於康熙上位以後為了集中皇權,進行削藩,使三藩勢力受到嚴重威脅。1637年,吳三桂因為殺了雲南巡撫朱國治而自稱兵馬大元帥,打著「興明討虜」的口號起兵反叛康熙。當時的康熙年僅十九歲,和老奸巨猾的吳三桂相比,簡直是「乳臭未乾」。因此吳三桂很快攻下了雲南,貴州,及湖南、四川的一部分地區,於是,他之前的那些黨羽從全國各地紛紛趕來響應他,局勢可謂一片大好。

而當時的清朝雖有八面旗軍,但是數量上也就十來萬,與吳三桂的三藩勢力差距甚遠,並且,滿清入關以後,士兵都養尊處優,人人畏戰,早就沒有了「滿萬不可敵」的氣勢。就在這樣的力量對比下吳三桂輸給康熙,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大家都知道,吳三桂是明朝的山海關總兵,在明朝滅亡之際也是他將清軍放進關內,他就是那個引狼入室的人,後來還效忠於清朝,殺了農民起義的李自成,張獻忠等幾股反清勢力,不遺餘力的斬殺明朝的殘餘勢力,但是現在又打著復明的口號反清。因此,人們對他深惡痛絕,歷史也給了他一計「漢奸」的烙印。

其次,吳三桂自毀前程,導致他徹底失敗。吳三桂在起兵反清的第五年間,由於年事已高,自知十日不多,便急於稱帝,且改國號為大周。這樣一來,所有之前跟著他「興明討虜」的人全部離他而去,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之前的口號都是他為了個人私慾而編的謊言,此刻大家才明白,當初引狼入室的他並沒有悔過,復明只是他「稱帝」的借口。隨後,康熙帝整合軍力,攻陷昆明,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吳三桂在中國歷史上是個很複雜的人物,後世都把滿清入主中原的責任推到他身上,可許吳三桂也是個反覆無常的人,為向清朝表忠心親手絞死了永曆帝,可晚年時又反清,可歷史上也沒人說他一句好,吳三桂是三藩之首,當時軍事實力也很強,可為什麼失敗了呢?我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吳三桂等三藩名聲太臭。由於吳三桂投降獻出山海關,致使滿清能夠迅速進入中原,而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都是滿清的打手,當時的社會各階層都對吳三桂等人恨之入骨,也就是老百姓都不待見他們,而清政府也看不上他們,因為他們畢境是膩臣,在任何時候叛徒都不會受人待見,也不會被信任,更不會有多少人支持,這是吳三桂等人必然失敗的重要原因。

第二,吳三桂等人當時已經老了,在吳三桂起兵反叛時已是老年,而且跟隨吳三桂從山海關一直打到雲南的忠勇部下也都老了,而康熙皇帝正是盛年,這時候吳三桂反叛基本無勝算了,即使吳三桂剛起兵時也是勢如破竹,一時間清王朝也是風雨飄搖,可是不能持久,同時吳三桂畢竟是老了,也沒有精力了,尤其是康熙殺掉了吳三桂在北京為人質的兒子和孫子,已經是晚年的吳三桂受不了這麼大的刺激,沒多久就死了。

而當時的康熙皇帝早就把吳三桂等勢為心腹大患,早就做各種準備了,所以當時擺在吳三桂面前就兩條路,要麼束手就擒,要麼拚死一博,反正結果都一樣的都是死。


從紙面上的實力對比來看,起兵之初,吳三桂陣營的實力並不在康熙之下。

有關兵力的數據過於混亂,今天從有效控制地區(省區)這個問題來看吳三桂陣營的實力。

我們先看吳三桂「本部」。雲南和貴州本就在吳三桂的控制之下,且經營多年。起兵之處,吳三桂又迅速佔領了四川和湖南大半部,吳軍與清軍日後的鏖戰也基本發生在湖南境內。這樣看,吳三桂手中就有了四個省:雲貴川湘。

所謂三藩之亂,除了平西王之外,還有廣東的尚之信(尚可喜之子),福建的耿精忠,這又是兩個省,雲貴川湘閩粵。

更重要的是,吳三桂陣營還不止「三藩」。從廣義上說,吳三桂起病後,台灣的鄭經雖不歸吳三桂節制,但也在「反清陣營」內,也派兵登陸參戰;對於吳三桂而言,陝西的王輔臣和廣西的孫延齡入局算是意外之喜,前者是首鼠兩端最終倒向吳三桂,後者作為大清朝的駙馬爺(孔四貞之夫)竟然也與康熙決裂。這又是三個省(暫且把台灣也算入)。

算上之前的六個省,吳三桂陣營這一邊一共控制了九個省:雲貴川湘閩粵陝桂台。

如果拿控制區域與清政府那邊做實力對比的話,吳三桂陣營並不處於下風。儘管從省區上來看,康熙那邊的控制的省區更多,但此時畢竟大清朝還未進入盛世,滿漢矛盾仍然很突出,康熙那邊真正能充分動員有效控制的可能也就是北方數省。很多省區儘管看似在康熙手中,但只要吳三桂軍事進展順利,「易幟」和望風而降也就是分分秒秒的事。如果一定要比的話,由於清廷控制了江南地區,在財賦上相對吳三桂一方處於相對優勢。

如果要談精銳部隊,康熙那邊有已處於巔峰尾期的滿蒙騎兵,但吳三桂也有一路從東北打到雲南的關寧鐵騎一脈,而且還是百戰之師;如果要談軍事指揮,當年隨著皇太極多爾袞打天下的八旗名將已基本凋零殆盡,鰲拜早已伏法,而即使不談吳三桂身邊那些跟隨他爭戰數十年的名將,單談吳三桂本人,已堪稱當世第一名將,您看了還別不服,您說說看,還有誰比吳三桂更強,就憑康熙這個愣頭青?

控制省區和軍事能力均不處於下風,那吳三桂陣營的最後失敗是怎麼回事?

我個人覺得,就是在於吳三桂陣營構成過於複雜,吳三桂本人根本無法充分整合這股強大的力量,簡單類比下,就是類似於內戰時代的蔣介石,空有數百萬大軍,卻派系眾多互相傾軋。

吳三桂能直接控制的也就是他原來平西王府那部分軍事力量,也是三藩之亂的主力。其他兩藩,還有王輔臣孫延齡他們,都是同床異夢,什麼統一軍令這些固然本就沒有任何可能,協同作戰互相呼應這些基本的盟友守則都做不到,互相拆台的事情倒是不少。

更過分的是鄭經。與其說他的反清的盟友,倒不如說是來搗亂取利的。打福建的耿精忠比打清兵還要積極,趁耿藩和清軍作戰時,多次背後捅上一刀。

回看吳三桂一方的反清大業,比戰國時六國合縱抗秦還要不靠譜。

清廷再不濟,好歹是一個政令通暢中央集權的政權,從這個角度看,吳三桂陣營就是一個草台班子啊。所謂三藩之亂,其實也就是吳三桂直系始終在奮戰而已,就這樣,還打了八年,可見吳三桂軍力之強。


首先從軍事上來說,三藩勢力雖然強大,但三藩分屬三個不同的勢力區域,造反之後無法形成一股繩,而且其內部也分為多個派系,無法形成主要力量對抗清廷,例如廣東尚之信造反後,其父親尚可喜則反對造反,甚至與兒子發生軍事對抗,福建的耿精忠要台灣的鄭經前來助戰,但鄭經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搶奪原來福建的老地盤上,導致兩派先發生衝突,所以三藩之亂真正對清朝形成軍事壓力的只有吳三桂一路,其餘兩路很快就自行消亡了。

第二從軍事策略上,一開始吳三桂主要目的就不是推翻清廷,而是想跟清朝分庭抗禮,劃江而治,因此達到湖南長江邊緣後,吳三桂就暫停了進攻想保持現狀,結果給了清朝以喘息的機會,一方面清朝仍然擁有北方廣闊的人口和土地,另一方面清朝還掌握著江南豐厚的稅收,可以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對抗戰爭。而吳三桂沒有更多的奪取地盤和人口。減少清朝的實力,一方面也沒有掐死清朝的經濟給了清朝已緩衝的機會。

第三,從威望方面吳三桂背叛漢族當了幾十年的漢奸早已讓其聲名狼藉,他起事造反後,無法獲得廣大漢族同胞和明室舊部得支持,尤其最後他稱帝建立周朝後,徹底與前明劃清了界限。很多反清力量始終以觀望的態度。未對吳三桂採取幫助。

最後,吳三桂造反的時候,他的年事已高。僅過幾年就因病去世,其長子吳應熊,早在北京被處決,其孫子繼承大位後又沒有足夠的威望來籠絡吳三桂的舊部,結果導致吳三桂一死吳三桂的軍事力量也開始走向分化,最後被清朝個個擊破


感謝邀請。說起吳三桂那在歷史上的說辭太多太多了。當時負責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手握明朝精銳鐵騎關寧鐵騎,可以說是明朝北方屏障。但是在李自成攻佔北京之時沒有回援,李自成在北京稱帝後招降於他,但是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打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而後隨清軍東征西討,立下戰功封為藩王鎮守南疆。

按道理說,吳三桂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為什麼最後輸給康熙了呢。猥員長認為有以下這麼幾種原因。其一,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都是明朝降將,隨清軍東征西討。他們三人所管轄的地方可以說佔據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如果他們三個能合作的話成功率還是大得多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清政府削藩在即,分化三家,也就是說他們不同心不同德根本就搞不成事情。

其二,吳三桂雖是明朝降將,打著旗號也是反清復明,但是誰都清楚,當初追著南明朝廷走的是你,最後殺死南明永曆帝的人也是你,壓倒大明最後求生稻草的人還是你。就這種情況別人怎麼可能相信你是真正的反清復明呢,就算有追隨者也不是真心的。雖然他剛開始起兵還是有響應的,但是慢慢的就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像吳三桂這廝首鼠兩端,最後失敗也是必然的。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事未成之時,考慮到自己年邁,竟然倉促稱帝,原形畢露。就算真有人相信你是反清復明,但是一稱帝就都玩兒完了。勇猛如項羽都沒有自立,而是找了一個楚國後裔當王。你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起兵最後自己當了皇帝,讓別人怎麼想,怎麼可能會成功啊。

因此,吳三桂的失敗絕對不是偶然,也不是運氣,實則是自己太作罷了。


三藩的實力與朝廷的確有差距,但政治因素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或者說,政治因素導致了這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叛亂。

清廷的削藩政策不會動搖,是康熙早年的主要國策之一,對吳尚耿的政治壓迫隨著時間的流逝水漲船高。三藩並不傻,他們不會束手就擒但也不願意發動叛亂。就個人因素而言,起兵的時候,吳三桂年過花甲,尚可喜遲暮老矣,耿精忠時日無多。個人角度上他們只想以一個藩王的身份過完一生。但清廷的步步緊逼使得他們沒有選擇,三藩幾次上書撤藩均被否決,特別是實力最強大的吳三桂告老還鄉的請求也被駁回,這意味著除非徹底交出權力否則清廷不會罷休,而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三藩放棄幻想,選擇造反。

但戰局的變化出人意料,三藩一度佔領陝西山西逼近直隸。但吳三桂由於政治因素(叛明降清 親手殺死永曆帝)始終沒有得到廣大反清實力和江南士人的支持與幫助,甚至台灣的鄭家都和他沒有太多互動配合。吳三桂本人的目標也是迫使清廷承認其勢力存在和默許其作為一個土皇帝的身份,但康熙的決心和能力超過了他的想像,清廷一直在通過吸納漢族士大夫進入其統治階層並相應地減輕民族壓迫政策去爭取整個漢族階級的支持。同時與尚耿二政權保持地下聯繫,與吳三桂派系也是能打打打不動談的方法打太極拳。多拳出擊使得吳三桂在軍事上獲得勝利也無法達到政治上的目的和需求,而佔領整個中國對其而言是天方夜譚。終於在絕望之中匆匆稱帝,匆匆離世。那一刻起,吳家滅族的結果便不可逆轉。

說到底,吳三桂是一個成功的將領但卻是一個政治投機分子。滿清政府對其一直有提防,廣大漢人對之恨之入骨,其失敗滅亡也僅僅是又一個投機客兩頭不討好的覆滅而已。


吳三桂投降清軍,引清兵入關滅了大明,對清朝是建功立業的有功之臣。但他畢竟是明朝降將又是漢人,清朝入關不久時還能撫慰他、也是利用他。一但清政府立腳已穩,吳三桂又成了清之心腹大患。儘管吳三桂擁重兵又富甲雄霸一方,但他深知清廷對自己的不信任,雖清廷屢發文要他進京面朝,但均被他一一設法推脫,他的此舉更增加了清廷對他的懷疑!當時的中國天下平定,人民安居樂業,清朝政權鞏固,兵力強盛。就算吳三桂能領雄兵割據一方,哪又算什麼呢?他想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他不想反抗,等待他的是遲早都會滅亡的下場。再加之吳三桂臭名遠播,天下揚名,誰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不過是秋後的螞蚱一一蹦噠不了幾天了!


吳三桂是一個很擰巴的將軍,如果做一個比喻的話太平時期,吳三桂就是牛皋類型的將領,即打仗行,為人處世挺2的!如果說在戰爭時期我覺得他更像宋江,就是說他骨子裡瞧不起農民起義,一生所謂的忠義又很虛偽!

吳三桂放清軍入關看似順應天意,實則是為了報復李自成等滅明之仇,引狼入室,最後不得不投降清朝!而清朝也沒有真的拿他們當做棟樑看待,反倒驅使他繼續南進打南明!可以說一大部分大清江山是耿尚吳拿下來的!這個時候大清正處於民心不穩的時候,他們則被順治直接放在南方看管南大門,這引起了三位的不滿,於是傭兵自重當起了土皇帝,而小康熙上位後,因為軍餉等諸多問題做出撤銷蕃王的決定!這樣徹底觸怒了三番,於是打著復明的旗號傭兵造反!這裡就有一個疑問了!三位藩王漢人,比大清軍隊更熟悉地形,幾年的軍餉累計傭兵抵抗毫無問題,怎麼就敗了?前面我提到過一句話,當他們揮師南進的時候,大清還沒有穩定民心!而康熙朝在平定三番以前,其實做出了不少安民舉措!於是有以下幾個條件證明吳三桂必敗1大清初定民心,而吳三桂已經失民心2清朝抵抗部隊中大多是廉潔忠勇的軍官兵丁,三番這幾年偏安一隅早已養尊處優不願打仗3清朝減免賦稅清政安民,三番搜刮民脂民膏肆意揮霍

所以說,一個逆時代潮流而動的人;一個只知道打仗,不懂建設的人;一個先降後抗反覆無常的小人!這樣的一個吳三桂即使給他再多的機會他也是失敗!


吳三桂失敗有政治因素和軍事因素兩方面,政治因素影響要大于軍事因素。

首先就天下大局而論,百姓經過明末的農民起義和清軍入關後的大動蕩,民力凋敝,清順治後到吳三桂起兵前,民生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百姓對明末統治者和李自成等集團做比較發現,清朝統治者也並不比前朝統治者更壞的多,而現在吳三桂起兵,對百姓而言,是在剛剛要趨於穩定的時候,再次陷入動蕩不安的局面,老百姓也明白他起兵是在康熙削藩之後,不過是為一己之私罷了,所以並不支持。所以我認為吳三桂兵敗,核心因素是缺乏群眾基礎,逆勢而為,註定要敗。其次,以一隅之地而對抗全國,以局部對抗整體,戰爭資源不對等,中國這樣的大國,要改朝換代,非一日之功,無法持久戰,後繼無力,也是必敗的。其三,吳三桂本人無政治信譽,社會精英集團羞無與之為伍,他們更不想為吳三桂做嫁衣,沒有精英集團的支持,其勝利果實無人鞏固,長久下去就是無後方做戰,無根之水是沒有用的,沖不垮康熙的大堤,所以也是必敗的。其四,由於清八旗軍的戰力下降,使漢族軍政人員的作用突顯出來,使一大批漢人文武有了用武之地,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而且他們還很有點仇視吳三桂的意思,大家自家人,互相熟悉套路,打起來得心應手,吳三桂不敗才怪了。


推薦閱讀:

TAG:清朝 | 康熙 | 吳三桂 | 中國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