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馬化騰遊戲毀了中國下一代,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


我一邊打著LOL一邊美美的吃著雞歪著眼睛看!哈哈!

言歸正傳,網上流傳中國兩個姓馬的一個毀了女人、一個毀了孩子,在這裡就不討論某寶了,先來說說騰訊遊戲的一些事吧。

現在無論在街上、在家裡、在車上很多小孩都手捧著手機喊著五殺五殺的,走進一看都在那「農藥呢」,那麼這個現象在如今已經成為了全民盛況的情況下,我們來思考一下究竟是不是馬化騰的騰訊毀掉了中國下一代。

我是一個80後,記得小時候曾經電視上、雜誌上就很多人說我們是毀掉的一代,說我們身上根本沒有父輩那種拼搏與吃苦的精神,但是呢,現在大部分的80後都走進了社會成為了這個社會上必不可少,也可以說是「頂樑柱」一般的存在,那麼話說回來,現在深受「騰訊系」等遊戲「毒害」的下一代,怎麼可能認為他們以後都會無所事事、一事無成呢?

很多人都愛玩遊戲,我也愛,我們其實不是沉迷於此,我們只是在緊張生活學習過程後適量的玩,我們也並沒有因為遊戲而拋棄生活、拋棄工作,確實是有一些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從大量的網上所說「戒網癮」的各種「基地」就能知其一二,造就了「楊叫獸」「陶教授」等狡詐惡徒,難道他們不玩遊戲反而幫助他們戒除網癮他們就成為了大家心中的好榜樣了嗎?

過猶不及,這個詞伴隨著我的信仰,張弛有度,這是我的態度,就像一句廣告詞我給改一下吧:遊戲雖好,可不要貪玩唷~


馬化騰真的毀了下一代嗎?其實我覺得不是,我也是90後過來的,也有過逃課偷偷去網吧玩遊戲的經歷,那個時候家長普遍怪網吧允許未成年進入,但是在網吧火起來之前,我經常去的便是街機房,家長那時怪的又是遊戲機害了我。後來父母把我送進了全封閉學校也不給零用錢就怕我去網吧遊戲機廳玩,那個時候在家我就愛看電視,好了,電視又成功背鍋。

那麼回到現在,家長又普遍的怪馬化騰做遊戲害了下一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遊戲發展起來也是必然趨勢,沒有馬化騰還有牛化騰羊化騰,好吧如果我們禁止了網路遊戲,那麼下一代就會乖乖的讀書了嗎?這不一定吧,沒有了遊戲,還有電視,沒有了電視還有其他的娛樂玩耍的節目,只要孩子心思不在讀書上,怎麼禁止都沒用。

我自己認為教育孩子(主要是自己也是這個時代過來的)應該像大禹治水一樣去疏導,而不是一味的去禁止,人都有一個心理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很多時候會適得其反,當然孩子沒有自制力我們也不能就放任他這樣一直玩,我們應該給他限制時間,不要陷入沉迷,同時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有了其他興趣對玩遊戲就不會那麼沉迷了,多花時間陪陪孩子,為什麼他們會沉迷遊戲,難道不是因為做父母的陪孩子的時間少了嗎?溝通的時間少了嗎?我看了周圍很多家庭包括我自己的家庭最失敗的地方就在於孩子做的不對就一味的打罵,從來不會究其原因,也不會問小孩他是怎麼想的,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小孩身上讓他服從,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我覺得也是比較失敗的教育現象。

我國的傳統教育就是黃金棍下出孝子,我不否認這種教育方式是有它的優勢的,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被教育的也很成功,那麼自己對待孩子得時候也是沿用自己父母的這套方法,但這樣的方法就一定好嗎?現在都起強調因材施教,如果孩子的性格和你的性格截然相反呢?那麼這樣的教育方法會不會適得其反呢?很多孩子走向歧途有部分就是這樣來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算孩子還小我們也應該多換位思考一下,別拿工作忙當借口,因為你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環境,孩子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點愚見,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說真的,其實我很討厭這種問法!

  1. 你憑什麼來說下一代毀了?

  2. 網路遊戲真的是洪水猛獸?

  3. 中國做遊戲的只有馬化騰?

80後小的時候說80後毀了,90後小的時候說90後算是完了,00後崛起了又說00後徹底沒戲了。從當年的小霸王,到互聯網剛開始那會的網路小說,到現在的遊戲,無一不被說成是「精神鴉片」。幾乎每一代家長,總會在孩子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時候,找一個「原罪」出來,似乎意味著,只要這個「原罪」沒了,那孩子一定會比現在更好。

現在80後已經成了社會的中流砥柱,90後也漸漸步入社會開始展露頭角,00後也開始展現自己不俗的魅力,平心而論,他們中,哪一代毀了?社會發展,必然帶來很多新奇的事物。年紀越輕,接受能力越強,會更容易入迷。就算是成人,現在誰不刷微信,多少成人在微信上受騙。為了玩個抖音,有些成人甚至不惜在「違法」。那是不是微信、抖音這些都沒了,那部分「玩物喪志」的成人就會變好?

遊戲不是洪水猛獸,更不會是「原罪」。從計算機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有遊戲,從最開始簡單的線條,發展到現在逼真的3D遊戲,數十年,數百萬從業者,數萬億經濟產值。所以,遊戲本身並沒有錯,不要因為某些玩遊戲人的問題,而固執的認為遊戲就有問題!

而且,因為國內對遊戲,或者說對娛樂產業畸形的認知,缺少合理的分級制度,導致整個市場並不規範。沒有合理區分的環境,導致所有人,上至80的老人,下至會說話的幼兒,面對的完全是同一種網路環境、遊戲環境,這很明顯是不合理的。

最後,馬化騰≠遊戲,中國做遊戲的企業無數,其他比較出名的,比如盛大、網易、九城等。平心而論,那些廠家的遊戲,對孩子的影響更大。而騰訊是因為其龐大的用戶數,以及QQ、微信這些方便的遊戲接入口,所以在青少年中的影響更大。

下一代的命運,很多時候在上一代的手裡。很多孩子沉迷遊戲,或多或少家裡都有問題。要理智的看待孩子玩遊戲,如果說一個孩子現在什麼都不玩,對遊戲、高科技、新出來的東西完全不感興趣,家長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成立部分人眼中典型的「乖寶寶」,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總結:馬化騰只是一個商人,遊戲不是「原罪」,下一代沒那麼容易毀!


馬化騰真的是毀了中國的幾代人!

首先,騰訊遊戲已經毀了80後的一代。現如今的80後都已經人到中年。正是我們國家建設以及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但就是由於騰訊遊戲的風靡,讓大多數人工作時間無心戀戰,下班時間,全情投入。本該學習工作的時間全部用來玩遊戲上面。就連平時同學聚會,同事聚餐,大家也總是手機不離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打遊戲。

讓那些本應該在工作中貢獻自己全部力量,為了祖國的發展盡心儘力的人們失去了奮鬥意識,失去了應有的激情。

其次,騰訊遊戲已經毀了我們的下一代。

因為,我們作為家長,平時沉迷於手機遊戲。俗話說:有樣學樣,上樑不正下樑歪。家長就沉迷於遊戲,孩子無論是從基因遺傳還是耳濡目染來講,都會從小養成玩手機遊戲的習慣。

就拿我姐姐來講,本該是相夫教子的年紀,但自從玩上王者榮耀之後,孩子也不帶了,家務也不做了,什麼事都不管了,不僅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更將這個家弄得烏煙瘴氣。而且玩遊戲全情投入就容易患得患失,脾氣暴躁。我姐姐為了玩遊戲,沒少打罵我的小外甥!

現在的小學生,從小就將經歷放在玩遊戲上,以後哪有時間和心思放在學習上?哪還有心思放在聽課上?老師上面講課,他在下面想用哪個英雄。

麻花藤的騰訊遊戲,不僅坑害了幾代人,更是影響我們國家發展的罪人。這樣一個只顧自身利益,不過國家利益的人,應該予以制裁,因為騰訊遊戲影響了太多的人,讓太多的人沉迷其中,不僅影響了經濟建設,更影響了國家的發展。

雖然設置了免沉迷提醒,但也只不過是應付檢查而已。希望有關部門儘快取締騰訊遊戲,還我們的國家,還我們的人民,還我們的孩子一個乾淨的成長生活環境空間。


馬化騰真的毀了中國的下一代嗎?我們先來看看他在2017年兩會上提到了什麼,或許就能看出真相。

2017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共提交了七大建議。在這其中,關於「加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建設」的建議案尤為引人關注。馬化騰在這份建議案中提出,保護未成年人網路需要家長、學校、相關部門與互聯網企業共同行動,相互配合,一起構築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的同心圓。

據悉,這是馬化騰首次關注未成年人上網的相關議題。從相關內容來看,充分體現了其本人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近20年迅猛發展的實際參與者和見證者,同時也是一位父親的深入全面思考。

隨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普及,當前未成年人網路用戶數量激增,未成年人首次接觸網路的年齡也越來越提前。而隨著網路用戶的不斷低齡化,相關網路產品及應用的豐富度正不斷提升。根據《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青少年網民對搜索引擎、網路新聞、網路購物、網上支付、網路音樂、遊戲、視頻、文學等的使用率均高於網民總體水平。

馬化騰認為,互聯網在客觀上促進了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開展,也培養了青少年的全球眼光和多元知識結構,但伴隨而來的也有未成年人遭受網路犯罪、網路欺凌、網路不良信息侵害以及因個人信息泄漏等諸多社會問題。在這種趨勢下,加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建設的需求愈發急迫。

馬化騰在建議案中梳理了當前在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建設中亟待破局的多對矛盾,包括:對未成年人使用網路存在傳統刻板觀念,用簡單粗暴的斷網、禁網替代原本應當採用的科學引導教育;網路文化產品內容滯後、形式單一,與未成年人多樣化的網路文化消費需求不相適應;監護人個人網路素養和履行監護責任的能力欠缺,同時互聯網企業也未提供完善工具輔助家長行使監護責任;政府主導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的同時,企業、家庭以及教育機構等其他主體的聯動機制仍顯不足,未達成各主體如何分擔權責的共識,各環節如何順暢銜接的機制也不明晰。

在建議案中,馬化騰以近期推出的「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台」為例,介紹了騰訊公司在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中的相關實踐。該平台在「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的基礎上,邀請了多位未成年用戶家長全程參與設計、體驗及優化後,於今年2月,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內率先正式發布,為家長指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健康消費提供了諸多有效的監護輔助措施。在平台推出後,得到了來自家長、孩子、專家、學者等多方的一致肯定,被認為是對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的一次有益嘗試。

馬化騰在建議案中呼籲,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也是網路空間未來的主要建造者和參與者,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關係到成千上萬個家庭的幸福和整個社會的穩定,因此需要全面加快建設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構築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同心圓。具體包括:

(一)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互聯網在推動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和文化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用,並就共同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安全風險形成廣泛共識

(二)重拳打擊和加大整治各種網路犯罪及違法不良信息,關注和重視網路欺凌、網路沉迷、網路不良接觸等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問題,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安全可靠的上網環境。

(三)整體協調和制定網路媒介素養教育的統一規劃,提升青少年網路媒體素養,增強辨別能力

(四)鼓勵網路文化產業大力發展,鼓勵未成年人科學合理使用網路,拓展視野、獲取知識、參與社會生活,成為健康文明網路文化的生產者、倡導者和推動者。

(五)政府主管部門、監護人、教育系統、社會組織、互聯網企業協力同心,共同建設高效科學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

馬化騰今年兩會帶來的建議分別是《關於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網路強國戰略的建議》、《關於充分發揮數字內容產業競爭力,掌握全球文化產業主導權的建議》、《關於加強大數據環境下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建議》、《關於加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建設的建議》、《關於發揮協同創新優勢,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的建議》、《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議》和《關於全面推進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的建議》。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已經連續五年向全國兩會共提交了超過20份書面建議,涉及行業創新、經濟增長、民生熱點、社會治理、區域發展、國際戰略和安全保障等七大領域。


這種人的思想就是典型的生不了孩子要怪床系列!

馬化騰的遊戲是改變了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這個是毋容置疑的,比較火的遊戲是從qq系列的遊戲,最早的qq鬥地主,qq三國,後來代理的dnf,再到最近幾年都一直大火的英雄聯盟,今天又有一款仿照《英雄聯盟》而推出的風靡全國的手機遊戲《王者榮耀》,這豐富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讓人們的業餘的生活更加有趣!

但是一些不好的新聞就開始圍繞著遊戲做起文章,什麼兒童玩王者榮耀充多少多少的錢,這不應該是家長監督權的問題么?況且,騰訊遊戲都有未成年防沉迷的功能。

孩子考不上大學就怪騰訊,怪馬化騰,很難理解這種人的思維!

騰訊遊戲的發展

從企鵝的誕生,騰訊就開始成為改變人們生活的工具,微信的普及更是讓騰訊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騰訊遊戲的發展史,從最早的對戰平台,那個時候好像叫做qq遊戲大廳,裡面都是一些消遣類的遊戲,像泡泡堂,鬥地主,麻將之類的輕娛樂的遊戲,僅僅是為了人們業餘生活的消遣。

後來,網路遊戲開始風靡,從《傳奇》《奇蹟》到《魔獸世界》,中國網民的消遣方式開始產生變化,不再滿足於輕娛樂的消遣,單機遊戲的市場也逐漸下降!

隨之國產的遊戲開始如雨後春筍崛起,網易和光宇開發的《夢幻西遊》《問道》2.5D回合對戰的網遊,成為當時網吧的主流遊戲。

沒過多久,騰訊代理韓國一款遊戲叫做《地下城與勇士》,立馬風靡各大網吧,一度碾壓曾經火爆的回合制網遊,之後,3D遊戲又大批量的被開發,典型的是《天龍八部》《完美世界》。

國產moba遊戲,《三國殺》又改變了90後的遊戲方式,從此推塔遊戲開始風靡,騰訊引進拳頭公司的《英雄聯盟》更是引爆了這種遊戲模式,直到現在《英雄聯盟》還是網吧的主流遊戲,從S3開始到S7,四年時間,《英雄聯盟》已經成為電子競技遊戲,入選奧運會項目,不得不說這是人類里程碑的進步。

而仿照《英雄聯盟》製作的《王者榮耀》也因為時間碎片化,而火爆起來!

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玩《英雄聯盟》的那批人都已經上班了,而對戰時間較長時lol的特點,因此對戰時間較快的手游《王者榮耀》迅速火爆!

縱觀騰訊遊戲的發展史,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在騰訊遊戲發展的時期內,各類的人才還是一直有人出類拔萃,而現在很多家長卻把孩子學習差的罪責嫁接到遊戲的身上,這是一個很愚蠢的邏輯!

自己的孩子,如果自己多陪陪他,他會和手機很親近么?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經常帶他旅遊,吃好吃的,恐怕不至於如此吧!


謝邀。利益相關:從小到大不管自己還是周邊朋友都是玩騰訊的遊戲長大的。

答案是沒什麼好看的。總是有一幫人想要證明不是他們自己不會教育孩子,一定是這個世界都在毒害自己家孩子。殊不知其實他們自己只要花了足夠多時間來帶好孩子,遊戲再多,你的孩子也不會被毀。

我想請這麼說話的人反省一下,你小時候沒有馬化騰遊戲,沒有王者榮耀,沒有英雄聯盟,你小時候就專心學習,就滿腹經綸,輕鬆考上清華北大了么?並不。就算沒有電子遊戲,沒有網遊,沒有這些東西,不想學習,不想好好乾活的孩子依舊是會去翹課踢皮球,玩任何學習以外的東西。對,所以不想學習這些事情不要怪電子遊戲。玩的東西永遠都會有,但是能夠抵抗玩的東西的人永遠是少數,剩下的絕大多數就算不給他們玩,他們也會去找來玩的。

考上大學,找到好工作,工作收入高於他人的人,永遠就這麼一點。儘管這些人的比例不高,但是至少這幾年還在不斷上漲,說明我們過的是越來越好了。然而最可怕的是,在我們過的越來越好的時候,大多數人的精神品位並沒有跟上,依舊在喜歡這類遊戲。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到底怪誰?難道不是怪家長?怪你們不樂意花時間陪孩子帶孩子給孩子正確引導的家長?

你去看下家長給了孩子足夠引導的孩子們到底會不會因為遊戲而被毀了。遊戲可以毀了那些沒有得到足夠愛的孩子,但是那些得到了的,毀不掉。

這是家長需要反思的地方,而不是遊戲。


此語實在有失偏頗,馬化騰所創辦的騰訊現在是中國互聯網的龍頭老大之一,雙馬可謂是並駕齊驅。騰訊的遊戲又是全國傳播最廣,最深入生活的娛樂項目之一,擁有最多的玩家。但把下一代的沉迷遊戲全部歸功於馬化騰,我覺得未免有些殺雞儆猴之嫌。家長們不願看見自己的孩子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遊戲上,但又沒辦法制止,索性把責任推給了騰訊公司,推到了馬的頭上。

這個命題的不成立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源頭,一方面是盡頭。也就是馬的問題和下一代的問題,我們分開說。

第一,馬的問題,首先騰訊現在無疑是全國最大的遊戲製造商,但絕對不是唯一,國內的就有盛大,網易,搜狐金山等。國外的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就算騰訊不製造遊戲,別的公司的產品也會佔滿市場的份額,佔據騰訊騰出來的這片空地。也就是說,就算孩子們不玩騰訊的遊戲,他也會玩其他的遊戲,到時候的家長你們又該怪誰呢。這是市場發展的需要,是資本競爭的結果。有的家長會說了,那把所有的遊戲公司都取締了不就可以了嘛,中國的遊戲消失了,那國外的呢。其次,騰訊即使生產了很多遊戲,但它絕對不是一家以遊戲起家的公司,而遊戲本來也不是其最開始的初衷,只是因為近兩年遊戲市場井噴式擴張才導致這樣。騰訊的源頭只有小企鵝,它是中國網路社交的開創者,而不是遊戲教父,並且最開始的騰訊遊戲只是作為吸引大眾使用QQ的工具與手段。如今微信成為了工作生活的必需品,大人小孩兒都在用。相較於遊戲對孩子的毒害,網購聊天使得有些家長更容易沉迷其中,我們怎麼能把過錯全部給了馬呢!

第二,下一代的問題。如今遊戲成為熱點話題也是專屬於這一代人的,那是因為這代人在生命中最重要的青春期階段正好遇上了遊戲行業的成熟與美好。如果現階段年齡大的人,已錯過玩遊戲的激情與動力。如果現在遊戲沒能發展完善,那麼它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這是兩種特別的適合在同一個時空維度相遇了,就產生了很多的化學反應。好比蘿莉遇見了大叔,一個正好需要,一個能夠滿足。一個想被寵,一個能照顧。如此簡單。其次環境原因也特別重要,就像當年九零後小的時候,他們也會玩遊戲,雖說那時的遊戲很單調,只有國產的遊戲機和進口國外生產的遊戲種類,小霸王,魂斗羅等。生產遊戲的公司提的最多的還是任天堂。但九零後的童年生活卻依然豐富多彩。但再看如今的孩子,表面看能玩的很多,但仔細一看能玩的也確實是有遊戲。物質生活的飽滿造就了精神享受的匱乏。獨生子女尋找陪伴,能達到要求的也只有在封閉的遊戲世界裡了。

另外提一點家長的問題,孩子的世界勢必要來填滿,如果沒有較為充實的方式,那就只有給遊戲以可乘之機,一旦落腳就很難根除。因為遊戲樂趣的獲取遠遠比其他任何方式要簡單和直接。所以培養孩子長久的有意義的興趣愛好,用看書運動來代替遊戲才是王道,家長們應該多去想想如何操作來實現這一點,而不是找一個替罪羊。


可以先關注一波小編哦。遊戲,我是認真的。

馬化騰遊戲毀了中國下一代,大家怎麼看?

答案:當然是用眼睛看啦~ ← 小編在開玩笑,哈哈。

那麼,身為多年遊戲玩家的小編,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小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馬化騰,男,1971年10月29日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之一,現擔任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全國青聯副主席。 (From百度百科)

身為最成功的70後之一,身價超過百億美圓是必須的。馬化騰建立的騰訊帝國,已經壟斷了部分的網路市場,一家獨大,網遊也好,媒體也罷,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馬化騰產業的身影。地鐵、公交站、商場、甚至飯店,你都可以嗅到騰訊帝國的氣息。微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我們今天可能更多需要剖析的是,「馬化騰毀了下一代」。這一點,小編不太贊同。小編其實很不想引用「存在即合理」這句非常極端的案例,但是馬化騰,確確實實沒有毀掉下一代。

為什麼這麼說?

小編現在二十齣頭,也是見證了騰訊帝國的崛起。拿小編舉例,小編初中的時候,整個網吧50%的穿越火線,50%的地下城,再小一些的時候,整個網吧50%的是AU勁舞團,50%的傳奇+傳奇私服。

小編這些小夥伴,也沒看著誰被遊戲勁舞團、CF、DNF、傳奇,毀的一塌糊塗,但是,肯定是有一部分人栽到遊戲里的,但是大部分並沒有。

並且,要知道以前的網路遊戲環境,是十分堪憂的,就像上圖,黑網吧、黑遊戲廳的泛濫,使得更多的小P孩猥瑣到網吧里,從早玩到晚。而現在的環境卻大大不同,線上線下對於未成年人的各種限制,遊戲時間、消費、實名認證,已經極大程度的壓榨了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慾望」。

我們轉回我們的話題上,小編認為,騰訊對於改革遊戲市場,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孩子7!8歲的上學都討論王者榮耀,稍微大點全部網吧lol,大家怎麼看?

我們要知道,所有人都會被時代的產物所淹沒,就像現在正在對著手機屏幕、電腦屏幕,看悟空問答的你,對著手機看今日頭條的你,我們永遠都會隨著時代而改變。

我們想想,十年前,你下班回家,是不是更多的去看電視?二十年前,你下班回家,是不是更多的去看書?三十年前,你下課回家,是不是更多的去想找小夥伴彈溜溜、玩黑白電視FC遊戲?

我們永遠都是這樣的,永遠都會改變的。

就像標題說到的,王者榮耀、英雄聯盟,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小孩子的腦子裡有他們,也很正常。

並且,你要知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你敢說你從小的時候,沒有對任何玩具、電子產品,產生過興趣嗎?你不敢。你敢說你從小就是學霸,從來不和朋友玩耍,一直在彈琉璃嗎?你不敢。那你為什麼要斷章取義,說騰訊毀了您的孩子?

我猜:是你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還有,我想說一句,一定要背這個鍋,馬化騰不能自己背。

如果一定要說到馬化騰毀了您的孩子,您不能把其他網路巨頭老總扔下!他們肯定也浪費了您家孩子大把的時間、大把的零花錢!(上圖為網易老總丁磊,手動滑稽)


好了,我們說了半天,想必那些恨馬化騰研發出王者榮耀的爸爸媽媽們,心裡多少冷靜了一些。無論是7、8歲的孩子,還是17、18歲的青年,都是需要被監護人正確引導的。

觀眾老爺,如果您是父母,建議您在您的孩子身上,多花一些時間,來引導他們做正確的事情,帶孩子,也像玩遊戲一樣,有哪個玩家希望自己的寶寶越帶越垃圾?(手動滑稽)

如果您是玩家,您需要一個正確的、積極的時間規劃方案,來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而不是一味的敲滑鼠鍵盤、敲手機。

最後,無論王者榮耀也好,英雄聯盟也罷。正確的、合理的利用休息時間遊戲,沒毛病。反之,適得其反。

最後記得關注一波小編哦~


這句話我想我可以有個很有份量的答案。怎麼說,我以自己做例子吧,我是一個真正地95後。童年的事不多說,基本解除遊戲都是小學就開始了。從很早的什麼夢幻西遊,QQ飛車,到初中的魔獸、穿越火線,後來也有地下城,然後就英雄聯盟啊,包括現在的王者榮耀,吃雞這些遊戲,基本我都一直在玩。遊戲是一直伴隨著的。而騰訊公司只是所有遊戲代理商或者運營者的一個最拔尖的佼佼者。

說馬化騰毀了中國下一代這句話,我覺得還是得看一個人的自制力吧。不知道很多人打遊戲是為了什麼。我的就比較純粹,基本都是朋友一起玩的。一個人也有打,但是頂多玩個三個鍾就沒有玩下去的慾望了。去年LOL的總決賽之後,很多人都卸載了英雄聯盟。其實有些網友說得對,那都是青春啊。沒有人會一輩子一直打遊戲下去。遊戲,主要還是一群人玩才有意思。

現在身邊的人也畢業了,開始找工作了,能一起玩遊戲的時間太少了。我還記得當初還在模擬考甚至高考前都想著出去打一兩把遊戲了。遊戲這東西,一個人玩沒意思,都是因為大家玩了才有意思。不過前提得看你自己的心態。而且現在社會的跟風現象太流行了。主播玩個吃雞,突然就感覺要蓋過英雄聯盟了。就是這個意思,遊戲都是因為一群人玩了才好玩。

不過,又換句話來說,如果現在的手機沒有遊戲娛樂這些,天天傳播一些知識之類的,我覺得大家都會奔潰吧。遊戲這東西本來就是一種娛樂為主,也有減壓的功能。

但,又回過頭來看一下,有時打個王者被一些小孩子坑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在奶茶店,地鐵,公交車上都有五六歲的孩子在打遊戲。王者榮耀。看到他們在玩,我覺得我自己受到了侮辱,哈哈哈,就是覺得自己還不夠成熟的意思。對於兒童教育問題,這個得問家長和社會風氣了。現在的孩子太容易早熟。

而且,現在的孩子聚會,都去什麼KTV啊,或者一起聚在一塊打王者了。小孩子的管教問題。騰訊怎麼說也是一個商人,一個盈利的企業。尚且不在乎他的社會價值如何。就當憑藉王者榮耀來說,你設定了未成年人不能玩,可是,別人總有辦法去玩的。這東西控制不住的。

所以,說毀了下一代的。可以先看看自己的孩子教育上有沒有出了問題。騰訊是可以背鍋,但自己的教育也不能缺少啊。以前都可以爬樹啊丟沙包啊,現在都是打王者了。


推薦閱讀:

TAG:馬化騰 | 互聯網 | 遊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