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書法有價值嗎?
但凡新興起的板塊很容易造成價格的兩級分化。對於晚清至民國初年的書畫家來說,一定要注意那些取得高價位作品的附屬條件,比如是否是迴流作品、上款人是誰、舊藏者是誰等問題。因為這些附屬條件可能會帶給作品巨大的價格差異。
資深的藏家都知道,在上世紀有過幾次大規模的中國藝術品流入日本的情況。有通過文化交流而獲得的,比如圍繞西泠印社而展開的大量的中日交流活動,使很多作品入藏日本;有由日本財團委託日本學者或中國學者代為購買的,比如日本三井文庫委託河井荃廬等人大量收購中國的重量級文物;當然,還有在侵華戰爭時期被掠奪過去的重要文物。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中國藝術品外流的現象,隨著近些年日本經濟的不景氣及中國拍賣業的火爆和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有大量作品迴流到中國,特別一些宋人團扇和有關西泠印社的藏品,在個人方面,王鐸、傅山、趙之謙、吳昌碩等,這幾個人幾乎佔據了日本迴流作品的半壁江山。
左宗棠《行書七言聯》2011北京匡時春拍拍品
在具體的收藏過程中,藏家朋友一定要記住下面這幾個名字:犬養毅、三井高堅、長尾甲、河井荃廬、內藤虎次郎、雄甲辰、村上三島……
他們中有日本的前首相,有舉足輕重的文化財團、有資深的文化學者、更有老練的古董商。
當藏家朋友看到藏品的收藏者是上述幾人時,他的價格可能就要翻幾倍了,他們的名字也幾乎是真跡的代名詞。當然,他們的眼力也僅限於清代至民國之間,而涉及更早的宋元時期的作品則另當別論。
回到本文的話題之中,左宗棠在書法上的造詣很深,他不僅能寫行草書,篆書的水平也極高。行書深受何紹基的影響,筆畫圓勁而顧盼生姿;篆書取法鄧石如、吳讓之等比較圓轉的一路,點畫舒展而不失端莊。左宗棠的書法在市場上基本上都在百萬以內,特別是20到50萬元之間聚集了大部分作品。
最後,筆者還想列舉了兩位資深藏家收藏書法的心得體會,這裡也附在文後作為藏家們的參考。
首先用書法史的標準來衡量書法家。比如他的主攻書體是哪一種;假如是草書,在這一領域有沒有比他更有影響力的,或與之水平、名氣差不多的;他最為人稱道或獨一無二的絕招是什麼(比如墨法的使用,長鋒圓筆的控制);最典型的書寫內容是什麼。
左宗棠《七言對聯 》2011江蘇萬達秋拍拍品
其次是從市場信息方面考量。是否是全國性的大家,祖籍在哪裡(祖籍地往往是書法家作品拍賣高價之地,也是作品上拍數量最多之地);最高價出現在何時;作品的復現率如何,每一次出現的成交率如何;一個季度的拍賣觀察下來,真品率有多少。
最後是從個人的興趣和投資動機來考量。筆者經常聽到某某「偽專家」用董其昌的標準去衡量康有為、徐悲鴻、魯迅、馬一浮、謝無量的書法,認為不夠精到、缺乏古法等等,殊不知,一個一流的書法家,看他的字便可以猜出他的性格和人品高下,相反,我們看清代的狀元帖,清一水的「董其昌」,將個人的性格完全遮蔽掉了,人人能寫一手精緻的記賬先生般的小楷,雖然溫潤可愛,卻永遠不是獨一無二的。藏家朋友最應該掌握的是從康有為、郭沫若這樣的書法家作品中讀出精氣、沉著和古法,切不可把糊塗亂抹看成個性的張揚;要從魯迅、沈從文、馬一浮、謝無量的作品中讀出含蓄的跌宕、恰到好處的收放和疏朗中的儒雅;在孫文、蔣中正、陳獨秀的作品中讀出沉實與豁達。
這篇短文並不是一份嚴格意義上的「晚清中興四名臣」的收藏指南,其中夾雜了很多筆者在書畫圈中所見所聞的點滴經驗之談,雖然難言系統全面,更談不上權威,但很多觀點還是值得一讀,最終的目的也無外乎希望藏家朋友能夠在書畫收藏的過程中少交學費,並在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的過程中,還能憑添更多的快樂。
只有價值、沒有價格!
左宗棠墨寶在西北民間遺存較多,筆者說曾在寧夏固原很偏遠貧窮的山村,見過左總督(他任陝甘總督)墨跡。左氏書法用筆肥厚,直追顏真卿,結構開闊,很有氣勢。左氏是晚清重臣,也是湖湘文化的繼承者。他的歷史功績偉大,可以這樣說,沒有左宗棠,就沒有今日的新疆,不能想像我中華大地若沒有新疆版圖,還是中國嗎?因此,無論從書法本身,還是歷史人文,左宗棠的書法都是很有價值,能收藏到左宗棠的書法作品,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