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寫下《洛神賦》,是因為愛上了嫂子嗎?


據說,在曹操的兒子爭奪世子之位的鬥爭中,甄氏和自己的婆婆都是支持曹植的,婆婆支持自己的小兒子情有可原,因為作為母親有所偏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甄氏卻向著自己的小叔子。於是,傳聞甄氏早已愛上了曹植,並且甄氏之死也怪自己出軌。

曹植在大哥的逼迫下,寫出了「七步詩」僥倖留得性命,之後,為了紀念自己的愛情為嫂嫂寫出了《洛神賦》這是真的嗎?

第一,從年齡分析,曹植與甄氏之間到底有沒有苟且之情

曹植比曹丕小五歲,比甄氏小十歲。在鄴城被攻破的時候,曹丕初遇甄氏時曹丕17歲,甄氏22歲,曹植12歲。當時12歲的曹植真的懂男女之情嗎?毛孩子一枚,且不說曹植喜不喜歡這個大他10歲的美女姐姐,就算他喜歡好了,曹操就算不將甄氏給情竇初開的曹丕也會收入自己房中,也不會將甄氏許給12歲的曹植。另外,22歲的甄氏更不可能喜歡小自己十歲的小毛孩了。

第二,從甄氏的《塘上行》分析

《塘上行》是甄氏寫下表達哀思、怨恨曹丕薄情的詩。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爍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業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苦憋,入亦復苦憋。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鯈條。從君獨致樂,延年壽千秋。

如果一個女子已經不愛自己的丈夫,又為什麼會怨懟自己的丈夫薄情呢?所以,由此看來,甄氏是愛曹丕的。

但是遺憾的是,甄洛沒有想到,這首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情詩,不僅沒能使丈夫回首往事,念及舊情,反使得丈夫更加厭棄。曹丕讀詩後惱羞成怒,221年,由洛陽派使者前往甄洛獨居的鄴城,一杯毒酒了結了甄氏,也了結了一段孽緣。

第三,《洛神賦》的由來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此甄非彼甄,黃初二年,曹植被曹丕封為甄城侯,第二年又晉封為甄城王,所謂感甄者,不是甄洛之甄,而是甄城王之甄。

洛神,是洛水之神,名宓妃,是傳說中伏羲氏之女。

曹植在《洛神賦序》里寫道:「黃初三年,作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後來,曹叡繼位為魏明帝,便將《感甄賦》改:為《洛神賦》。 無論是曹植,還是曹叡,他們都沒有想到,他們先後為該賦起的兩個名字,恰巧嵌進了甄洛的閨名,只能說是無巧不成書。

於是文人附會,那個在洛水之畔贈送枕頭的女子,便由宓妃變成了甄洛。

所以,曹植寫下《洛神賦》,根本不是為嫂子寫的,更不是因為愛上了嫂子,好吃不過餃子,沒有下一句了。


三國時代文學名家曹植在《洛神賦》中塑造了一位美麗驚人的洛神形象,其實曹植筆下的洛神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其原型就是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

關於甄氏,在《三國演義》第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中有這樣一段繪聲繪色的描寫:「卻說曹丕見二婦人啼哭,拔劍欲斬之,忽見紅光滿目,遂按劍而問曰:「汝何人也?」一婦人告曰:「妾乃袁將軍之妻劉氏也。」丕曰:「此女何人?」劉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因熙出鎮幽州,甄氏不肯遠行,故留於此。」丕拖此女近前,見披髮垢面,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觀之,見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操叫喚出甄氏拜於前。操視之曰:「真吾兒婦也?」遂令曹丕納之。」  

這段故事被羅貫中寫得驚心動魄一波三折,可能有作者演義的成分,但卻與歷史史實基本相符。據《三國志》記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今河北無極)人,漢太保甄邯之後,上蔡令甄逸之女。據說甄氏出生時,其母張氏夢見一仙人入房,遂生甄氏。甄氏三歲喪父。曾有高人為其面相說:「此女之貴,乃不可言。」其實這不過是古代史書的常用筆法,寫某某貴人出生無非是「仙人入懷,異香滿室」之類,不足為信,但甄氏的確從小就聰穎靈秀且容顏絕世,堪與江南二喬相媲美,當時民間就傳有「北有甄氏,南有二喬」之說。  

後來甄氏嫁入豪門,成了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也許是小兩口的感情並不融洽,也可能是袁熙不懂得憐香惜玉,所以袁熙以後出鎮幽州時並未將甄氏「隨軍」,而是將其留在冀州家中。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大戰於官渡,曹軍大勝,直搗袁紹的老巢冀州,曹操長子曹丕在清理戰俘家屬時發現了甄氏,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艷奪去了魂魄,立刻請示他的父親大人,要娶甄氏為妻。雖然是死敵的家屬,通常情況下「政審」是不合格的,但對於自己的兒子,曹操還是法外施恩,於是這位漂亮女戰俘就被曹丕乘亂佔為己有了。 

 甄氏嫁給曹丕後備受寵愛,被立為正妻,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魏明帝曹睿,以後又生了一個女兒。後來隨著曹丕被立為世子,隨後又繼承為魏王,甄氏理所當然地成了世子夫人和王妃。但是曹丕把漢獻帝推下寶座,自己當了皇帝後,卻沒有冊立甄氏為皇后,這又是為什麼呢?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曹丕經常隨曹操四處征戰,弟弟曹植因為年齡尚小,便留在家中讀書。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即能撰寫詩文,在父兄外出爭殺的日子裡,他與這位美艷的嫂嫂耳鬢廝磨,消磨了許多風晨雨夕和花前月下的美好時光。不由間曹植對甄氏暗生情愫,甄氏也對這個文採風流的小男生頗有好感,於是便毫無顧忌地施展出母性的光輝與姐姐的愛意,不知不覺中兩人之間的濃情蜜意已發展到難捨難分的地步。  

曹丕對甄氏和曹植的關係也有所耳聞,故與甄氏的關係漸漸疏遠。篡漢自立後,曹丕寵信郭妃,郭妃唆使曹丕找了個借口,逼甄氏自盡,《三國志》中說她「有怨言,帝大怒」,「遣使賜死,葬於鄴」。據說甄妃死後入殮時,竟被「被發覆面,以糠塞口」,一代艷妃被草草掩於一抔黃土之中,可見曹丕對甄妃的怨恨之深。  

甄妃死後,曹植由封地入京陛見,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曹丕竟將甄妃生前使用的一個盤金鑲玉枕頭賜給他作為紀念。曹植抱著甄妃的玉枕滿懷凄楚地返回封地,夜宿舟中睹物思人,恍惚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幽幽地說出「我本有心相托」之語,曹植一驚而醒,卻原來是南柯一夢。曹植再難入睡,多少往事湧上心頭,就著微弱的燈光,一篇凄婉感人的《感甄賦》一揮而就。文中曹植將甄妃隱為洛神,對其使用了人世間最美好的語言:「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曹植借飄忽的夢境,活生生地把夢中情人幻化出來,一點痴念,萬縷相思,凝聚成一篇萬人傳頌的不朽之作,流傳至今,無人能及。曹植此舉無異於將自己和甄妃的秘事公之於眾,曹丕父子又將如何看待呢?

東晉顧愷之(宋摹本)的《洛神賦圖》(局部)

《感甄賦》是一篇精美絕倫的文章佳品,時人四處傳抄,一時間洛陽紙貴。曹丕倒是睜一眼閉一眼不曾追究,但是幾年後他和甄妃的兒子曹睿繼位為魏明帝時,臉上有些掛不住了,遂下令改《感甄賦》為《洛神賦》,以維護母親的名譽,消除不良影響。  

甄妃死後,曹丕把郭妃立為皇后。曹丕試圖培養曹睿對郭后的感情,便將曹睿過繼到郭后名下,由於郭后無出,故待曹睿如同己出,但得知真相的曹睿始終對郭后恨之入骨。有一次曹睿與父親打獵,曹丕射殺了一隻母鹿,令曹睿射殺子鹿,曹睿話中有話地說了一句:「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說得曹丕心驚肉跳,黯然神傷。  

曹睿登基以後,公開為母親平反,陷害甄妃的郭后被曹睿逼死,入殮時一同甄妃當年的模樣:被發覆面,以糠塞口。而甄妃則得到了她生前從沒有過的殊榮,被追謚為文昭甄皇后,以皇后的禮節重新安葬,並詔告天下,盛讚甄后的美德。甄后兄弟姐妹也統統封官,曹睿終於為母親出了一口惡氣。  

但曹植就沒有甄后那麼好運了,曹睿即位後,將他這位才華橫溢的叔叔再三徙封不已,曹植不堪顛沛之苦,最後在憤懣中死去,年僅41歲。


文/念田

在熱播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曹操之子曹植和曹丕的爭鬥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線索。而圍繞著這兩人的爭鬥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感情線,那就是曹植對曹丕夫人、自己的嫂子甄宓的愛慕和思戀。曹植為甄宓寫下了華麗絢爛的文章《洛神賦》,當甄宓兒子曹叡回憶母親時,就吟詠《洛神賦》中的言辭,追憶母親的風姿。

《軍師聯盟》中張芷溪飾演的甄宓

關於曹植和甄氏的感情以及《洛神賦》的創作,此前一直有過各種說法,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曹植寫《洛神賦》的「感甄說」。據說曹植曾經就求取過甄氏女,結果未成。甄氏嫁曹丕,去世後,曹丕將甄氏枕送給曹植,甄氏化為洛神與曹植相見,因而作《感甄賦》,後來才被改為《洛神賦》。

實際上這個故事出自於唐代李善的《文選》注。唐代距離曹魏時期已經相去甚遠,相關記載可靠性極低。曹丕把甄氏枕送給曹植,完全是不通之至,必定出於偽造。況且從魏晉到唐朝如此之久,並沒有其他相關史料有過類似的記載,故而此說不過是小說家言,極不可信。

《軍師聯盟》中的曹丕和曹植兄弟

從當時的政治局勢來分析,曹植愛慕甄姬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眾所周知,曹丕和曹植的兄弟衝突和爭鬥貫穿了曹植的前半生,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在這樣緊張激烈的政治鬥爭中,曹植愛慕甄姬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況且在當時的社會中,人倫大防極為嚴格,曹植貪圖兄嫂是近乎禽獸的大罪,縱然有所愛慕也絕不會宣之於口,形成文章。

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所書的《洛神賦》

有專家考證,所謂《洛神賦》原名為《感甄賦》的說法也不可靠。其實這裡的《感甄賦》應該是《感鄄賦》,當時曹植正為「鄄城王」,故而有此名。「甄」和「鄄」字形相近,在那個傳抄流行的時代中很容易產生錯誤,這恐怕就是相關傳說產生的根源。

參考文獻

《曹植集校注》

《文選》

《三國志》


謝謝邀請!本人愚見!曹植是愛甄宓的!才子佳人,能產生感情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在曹丕遇到甄宓之前,曹植就愛上了甄宓,可惜曹操亂點鴛鴦譜,讓曹丕娶了甄宓!甄宓是喜歡琴棋書畫的大家閨秀!不喜歡權謀,而曹丕有想當大王!後來就慢慢疏遠了甄宓!反而喜歡郭女王!郭女王為了曹丕當大王,在背後出謀劃策!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曹植 | 洛神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