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詩有什麼特點?
余光中曾經說,"做一個中國作家,在文學史上的修養必須對兩個傳統有認識:《詩經》以來的古典文學是大傳統,五四以來的新文學是小傳統。"這兩個傳統中,余光中受古典文學的浸染更深厚,他在詩歌創作中自覺踐行了對古典文學傳統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繼承。從第五本詩集《蓮的聯想》開始,余光中的詩歌創作進入"新古典主義"時期,詩人把創作之根深植於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從古典詩歌中汲取養分,寫就了眾多融貫古今、中西合璧的佳作。
余光中的詩歌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繼承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繼承尤其表現在其詩歌對古典意象的使用上。獲益於從小形成的深厚古典文學功底,余光中在創作詩歌時對古詩中的意象信手拈來,使這類意象與詩人的心靈相合,達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在其詩所運用的這類古典意象中,最突出的有三個:蓮、月、鳥。
1、蓮蓮是余光中最鍾愛的意象之一,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典型意象。余光中在詩中為蓮賦予的寓意,在中國古典文學傳統中都能找到根源。
余光中的詩集《蓮的聯想》中有無數歌頌蓮的詩篇。在詩人的筆下,蓮首先是愛情的象徵。蓮與愛情總是如影隨形,如詩歌《等你,在雨中》中,詩人在等待愛人時,看到"一池的紅蓮如火焰",紅蓮猶如詩人心底的愛火。在等待的過程中,蓮又漸漸幻化成愛人:"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像你。"詩歌《幻》中也有愛人幻化成蓮的想像:"死後如果你化為蓮/則芙蕖千朵/我怎能識破前生的紅顏。"余光中把蓮的意象用作愛情與愛人的象徵,在藝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這並非他的首創,古典詩歌中歷來就有用蓮之意象寫愛情的詩作。早在《詩經》中,就有《邶風·簡兮》《鄭風·山有扶蘇》《陳風·澤陂》三首詩歌出現蓮的意象,且都與愛情相關,奠定了後世文學中蓮與愛情的隱喻關係。宋詞中也有"紅藕香殘玉簟秋"之句,借蓮表達對戀人的思念之情。余光中以古典的蓮之意象寫愛情,足見其詩對古典詩歌的傳承。
2、月月是古典詩歌中的經典意象,自古以來多為詩人們所歌詠吟唱。作為原型意象,月在詩中有多重意蘊,它常與詩人的鄉愁、愛戀聯繫在一起。月亮總是牽動詩人的思鄉之情,讓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使杜甫喟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也是與愛情密不可分的意象,總與詩人愛情中的悲歡離合密切相連,甜蜜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酸澀有"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余光中也繼承了古典詩歌對月之意象的運用,寫下了許多見月思鄉、望月懷人的詩句。詩人常在詩中借月亮的意象吐納鄉愁:"一刀向人間/剖開了月餅/一刀向時間/等分了晝夜/為什麼圓晶晶的中秋月/要一刀揮成了殘缺。"詩人的愛情詩篇中也灑滿了月光:"月光一生只浪漫一次/只陪你去赴一次情人的約會。"在詩人的筆下,月在愛情中有特殊的位置:月亮是"情人和鬼的魂魄"(《中元夜》),是"情人的太陽"(《第七度》)。
3、鳥鳥的意象也是頗具中國民族特色的意象。這類意象在余光中詩中也多有呈現,余光中鍾愛而入詩的鳥類意象有鷓鴣、布穀等。
鷓鴣
余光中的詩里總是點綴著鷓鴣的清啼,如詩歌《劫》中有句:"有一隻鷓鴣在你的瞳中唱著/詠嘆調一樣地唱著。"又如《當我死時》的結尾幾句:"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鷓鴣亦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意象,因為這種鳥的啼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古典詩歌中常用來寓人生漂泊寂寞之思,述思鄉戀家之情。唐末詩人鄭谷以"鷓鴣詩"得名,在他筆下,鷓鴣的叫聲能使"遊子乍聞征袖濕"。鷓鴣在古典詩歌中堪稱遊子的知音,這也許是思鄉戀國的余光中如此鍾愛鷓鴣,並在詩中繼承這一古典意象的原因。
布穀
余光中詩中另一個比較鮮明的鳥類意象是布穀。他回憶故土江南的詩歌《六把雨傘》中就有布谷鳥的身影:"蛙聲就從水田裡/布谷鳥就從遠山/都帶著冷颼颼的濕意/來繞著傘柄打轉。"其詩《蜀人贈扇記》中亦點綴著布穀聲聲:"君問歸期/布穀都催過多少遍了/海峽寂寞仍未有歸期。"布谷鳥又名杜鵑、杜宇、子規,也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這種鳥啼聲清脆短促,常引起詩人的各種情思,故成為羈旅天涯的詩人筆下的常客。唐代詩人崔塗有"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之句,宋代詞人陸遊也被牽動情思:"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在這些詩句中,布谷鳥的聲聲鳴叫都浸透著詩人的離人淚。余光中筆下那催遊子歸鄉的布穀聲,亦是自古典詩歌中飄出的裊裊餘音。
蓮的幽香,月的清輝,鳥的清啼,都是余光中詩歌中美麗的點綴和獨特的徽記。正是古典意象的運用,使得余光中的詩歌散發著古詩詞的典雅餘韻,也使其詩歌成為當代詩壇獨具魅力的存在。
首先,先謝邀啦!????嗯,
余老的詩呢,不才理解一點點點兒:余老的詩歌不管是題詠愛情,還是懷念故土,都充滿了感傷凄美的色彩,如「月是盜夢的驚魂,今夕,回不回去?」「輪迴在蓮花的清芬里,超時空地想你,渾然不覺蛙已寂,星已低低」《中元夜》。寥寥數語,寂靜的夜晚和深沉的思念,便如在眼前,除了愛情,「鄉愁」是他詩歌中經常出現的另一個主題,家國之思,亦是若隱若現貫穿鄉愁的始終,無論是《漂給屈原》《夜讀》還是《鄉愁》都展現了詩人那傷感而悲壯的情感歷程,在詩人的詩歌中,處處蘊含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命運的雙重關係。這是從詩歌蘊含的情感來看的!在從字面上來看,余光中先生的詩歌文字簡潔易懂,簡潔流暢的文字中蘊含了豐富的感情,同時具有西方象徵派的特色和中國古典文化的美感,這也是詩人寫詩歌的成功之處。用的字也是十分有感覺的,在詩人的組織下成就了情感豐富,意義深刻的抒情詩歌,這不得不讓人由衷敬佩。????????至於最讓我感動的是哪一首呢?那就是《鄉愁》了!因為這首詩我接觸的較早,鄉愁的創作背景是一九七一年,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二十多年沒回大陸的余老思鄉情切,有感而發,寫完後,余老熱淚盈眶,沉吟良久……
這首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具體的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變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表達了作者渴望與親人團聚,渴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該詩情真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祖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和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先生雖然身居海島,但作為一個摯愛祖國極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在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的傳統,更具有深厚的歷史感和民族感!這是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斯人已逝,讓逝者有那不朽的名,而讓生者有這不朽的愛!!余老一路走好!????????謝謝!回答完畢,如果有哪裡不好的地方,歡迎指點和補充!感謝您的閱讀!祝願閱讀文章的友友們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余光中老先生,在文學上的宗旨是奉行「多妻主義」,他的詩歌最大特點是融合了「中國古典韻味」和「西方的形象」,在意境的塑造和切入上能自然轉換,構思巧妙。既有《五陵少年》的霸氣,也有《絕色》的驚艷,既有《天狼心》的古典情懷,也有《蓮的聯想》求變之心,也有《等你,在雨中》的含蓄清婉......
他的詩歌語言風格不拘一格,在直白樸實之外,又有精純清麗之詞。但總體,以質樸為主。雖說他自詡不注重詩歌的音樂美,但在早期的詩歌,還是比較注重音樂性的,如《昨夜你對我一笑》(1951)、《祈禱》(1953)、《舟子的悲歌》(1951)、《芝加哥》(1958)、《心血來潮》......
而在中後期回歸中國古典主義之後,詩歌中融西風東韻於一體,在詩歌形式上有更深入的實踐和理論的運用嘗試,這也使得詩歌愈加有韻味。
一張破老的白帆,
漏去了清風一半,卻引來海鷗兩三,荒寂的海上誰作伴,啊,沒有伴,沒有伴,除了黃昏一片雲,除了午夜一顆星,除了心頭一個影,還有一卷惠特曼。我心裡有一首歌,
好久好久都不曾唱過,今晚我敞開胸懷艙里卧,不怕那海鷗偷笑我,它那歌喉也差不多。我唱起歌來大海你來和,男低音是浪和波,男高音是我。昨夜, 月光在海上鋪一條金路,渡我的夢回到大陸,在那淡淡的月光下,
我夢見臉色更淡的老母,我發狂地跑上去,一顆童心在腔里歡舞,啊! 何處是老母,何處是老母,荒煙衰草叢裡, 有墳塋無數……——余光中·《舟子的悲歌》
以上這首《舟子的悲歌》,是余光中先生在1951年創作的,那時他24歲,屬於早期的詩歌。我們基本上能以這首詩歌為起點,去審視余光中一生的詩歌軌跡。他走的是一條先西化,後又回歸中國古典主義的路子,到最後意貫中西。
可以看到,這首詩對情感的表達很直白,因為受西方詩歌創作的影響。不過也因如此,西方詩歌在表達情感時,藉助音樂性的要求也就更高。當然,西方詩歌的音樂性和中國古典詩歌的音樂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西方詩歌的音樂性叫藉助,而中國古典詩詞的音樂性和情感是融合在一起的,如李商隱的《錦瑟》、李清照的《聲聲慢》。
余光中這首詩,從押韻來看,可以分為三段。「帆、半、三、伴、曼」,「過、卧、多、波」,「路、陸、母、去、舞、數」,結尾兩句「何處是老母」、「有墳塋無數」,採用了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前面用一個「啊」來提升感情的高度。
比較有意思的是,其中的「歌、和、過」在平水韻里都屬於「五歌」韻,這很難說,不是余光中受古典詩詞的影響,押韻時似有意為之。
「
潮水呼嘯著
搗打著兩岸
一道海峽
打南岸和北岸
至少有一隻海鷗該知道這一生
就被美麗的海峽這無情的水藍刀
永遠切成了兩半?
」
雖然余光中的詩歌具有音樂性,但這不是他的所求。他的詩,更多是以感情和思想取勝,而他的感情是複雜的,既有鄉愁,也有人生的焦灼,也有在詩歌之途獨步探索的孤獨,有時候,也會帶著一絲先鋒氣質。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像你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永恆,剎那,剎那,永恆等你,在時間之外,在時間之外,等你在剎那,在永恆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此刻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諾,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這隻手應該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檐耳墜子一般的懸著瑞士表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從姜白石的詞里,有韻地,你走來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的詩,注重節奏感,利用節拍的輕重緩急、高低轉和來更好的表達感情。也喜歡用典,這本來是古典詩詞的傳統,但運用在現代詩里,就顯得有出乎意料的效果。而且他用典不拘泥中西,如他的《沙浮投海》,其中「沙浮」是一個希臘女詩人,她愛慕菲昂而遭拋棄,最後投海而死。這首《等你,在雨中》的「姜白石」,則是南宋詞人姜夔,他號「白石道人」,世人也稱他為姜白石。
姜白石寫了什麼詞呢?那就是著名的《暗香》、《疏影》,還有《揚州慢》、《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踏莎行·燕燕輕盈》等。你把以上的詞看一遍,你就能體會到「姜白石」代表了什麼樣的詩歌意象。
但我不得不說,余光中的用典,不算是太高明的用典,比較初級。尤其是沒讀過姜夔詞的人,就會如墜雲里霧裡。
颱風季,巴士峽的水族很擁擠
我的水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黃河太冷,需要摻大量的酒精 浮動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譜 喂! 再來杯高粱!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淚中有大禹 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聲 傳說祖父射落了九隻太陽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嚇退單于 聽見沒有? 來一瓶高粱! 千金裘在拍賣行的櫥窗里掛著 當掉五花馬只剩下關節炎 再沒有周末在西門町等我 於是枕頭下孵一窩武俠小說 來一瓶高粱哪,店小二! 重傷風能造成英雄的幻覺 當咳嗽從蛙鳴進步到狼嗥 肋骨搖響瘋人院的鐵柵 一陣龍捲風便自肺中拔起 沒關係,我起碼再三杯! 末班巴士的幽靈在作祟 雨衣! 我的雨衣呢? 六席的榻榻米上,失眠在等我 等我闖六條無燈的長街 不要扶,我沒醉!
——《五陵少年》
余光中的詩看起來好像不暇修飾,一首詩從頭到尾經常不分段,但其實語言很提煉,如「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淚中有大禹」,又如「來一瓶高粱哪,店小二! 」、「等我闖六條無燈的長街/不要扶,我沒醉!」這些抒情都非常簡潔有力。
正如余光中自己所言:
「我寫的最多的是從頭到尾不分段的詩,不分段不能亂成眉毛,我的每一行詩字數都有一個常態。」
「少則九個字,多則十二三個字,差不多一口氣念一行。如果長的十二三個字,而短的只有三五個字,換句太短或太長,聽覺和視覺上都很吃力,則令讀者望而生畏。」
當然,余光中老先生的詩歌,也有缺點的,比如那首很多人喜歡的《絕色》,結尾就很很冗長啰嗦。
美麗而善變的巫娘,那月亮
翻譯是她的特長 卻把世界譯走了樣 把太陽的鎔金譯成了流銀 把烈火譯成了冰 而且帶點薄荷的風味 凡嘗過的人都說 譯文是全不可靠 但比起原文來呢 卻更加神秘,更加美 雪是另一位唯美的譯者 存心把世界譯錯 或者譯對,詩人說 只因原文本來就多誤 所以每當雪姑 乘著六瓣的降落傘 在風裡飛旋地降臨 這世界一夜之間 比革命更徹底 竟變得如此白凈 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空 下面平鋪著皓影 上面流轉著亮銀 而你帶笑地向我步來 月色與雪色之間 你是第三種絕色 不知月色加反光的雪色 該如何將你的本色 —已經夠出色的了 全譯成更絕的艷色?
其實這首詩就停留在「你是第三種絕色」已然詩意盡矣,至矣,你後面的其實不必要再強調了。
總之,余光中的詩,整體而言還是非常不錯的,讀他的詩,就是讀那獨特的韻味,糅合著古典形象和西方風味的那種味道,還有那逐漸遠去的鄉愁,少年的李白和唐朝的月光。讀的是一種詩意。
只讀過《鄉愁》,特點:語言簡單蘊藉,小小的內容里包含著大大的宇宙。
月色和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