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老子》之後與世無爭沒有奮鬥的動力了,嚴重影響到我的學習,怎麼辦?


認真看完了題主的描述,感覺題主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還在讀書了,不論題主現在是不是在讀書,希望這個回答可以給題主幫助,也可以給在讀書且喜歡道家經典的人帶來一點幫助。

任何一本書都是一面鏡子,區別只在於好書是清晰的明鏡,壞書是哈哈鏡,讀文言文很多人在鏡子中看到的是別人。讀文言文時大家多會找他人的講解,這些講解的確很有用,但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也許是毒藥,避免這種情況的最好方法是讀多幾個講解,多自己想想。

魯迅曾說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道家真是這種猛士,你在莊子中還能看到更可怕的話:「窮有八極,達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緣循、偃仰、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六者所以相刑也。」這段話在不同的人口中可以有不同的講解,在樂觀者眼中,這段話可以是莊子的諷刺,在消極者面前可以看成是莊子在勸人別努力,話還是那些話,關鍵看你怎麼看,但如果拋棄情緒冷靜的看這段話,你會發現莊子知識在說陽的陰面而已,人都喜歡聰明長得帥勇敢的人,莊子卻在描述這些特點的壞處。

我們再愛看老君爺,老君爺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是很典型的逆向思維,也是在說人看不到的地方,這正是《道德經》的寶貴之處。但在消極者眼中,哎做事了也有壞處啊,那麼我們不做事了,在積極者眼中卻是成功了可能會有這種壞處,我應該避免。所以道家學說可以衍生出諸多實用的內容,如韓非子的法家,如鬼谷子的縱橫家,如兵法等。

所以看了道家經典覺得消極的人不用害怕,因為看不看道家經典,你都很消極,莫要認為夫不爭天下莫能於之爭的是自己,因為夫不爭的前提就是天下無人能爭。


道家哲學,實為體悟哲學。學習《老子》,你會變得達觀、平和、內斂、順其自然、不爭。

就你所說,讀了《老子》之後變得與世無爭了。雖與世無爭,但於己並非不「爭」。老子說修道:「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從老子的話里,我們可以看到老子的格局,儒家的修齊治平實出於此。這裡隱含著「爭」,即「爭」你必須要有本事、本錢、本領,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你要有卧薪嘗膽的恆心毅力,所謂拾年生聚;你要有智慧(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這個「爭」,你只需知道有,但平時還需無欲無為,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

老子要修道者知道「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做事情要有量的積累「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你說嚴重影響到你的學習生活,竊以為多望文生義的緣故,所謂「無知無欲無為無爭」,此乃眾妙之門必修之根本。


讀了《老子》之後與世無爭沒有奮鬥動力了,嚴重影響學習,這是學到精髓了?還是走了歪路?

所謂「與世無爭」,本質上是「守柔處弱」,老子主張柔弱勝剛強,這種觀點完全顛覆了我們的認知,按照常規思維,應該是只有更強才能戰勝強大的對手或困難啊!老子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裡!

現代人普遍認為,老子的思想是凌駕於萬物之上且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理,這是大錯特錯的!!!老子被神化了,隨之,「真相」被忽略了!!!毋庸置疑,任何一本書都是有針對性的,《老子》也不例外,它是寫給「聖人」看的,是給「統治者」看的。一個平頭老百姓以「聖人之法」做事,能無惑乎?

俗話說,貓有貓道,狗有狗道。學老子,不能生搬硬套,首先要搞明白自己在哪條道上:

強者圖強必折,弱者用弱必亡,天之道也!

強者用弱才可長久,弱者圖強方能生存,天之道也!


我認為,你悟偏了,有點走火入魔。你還是個學生,我給你的建議是:40歲以前先學孔子,40歲以後再學老子,50歲以後學《易經》。當然,這只是個大概的時間順序,可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酌情調整,千萬不要照搬,還是那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名師開悟,多獨立思考,不要食古不化。

孔子效法天地,天道運行剛健,君子應自強不息,大地柔順寬厚,君子當厚德載物。因此,天道酬勤,君子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就是說,你的未來你做主,「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你要珍惜當下,努力奮鬥,爭取有美好的未來。

當然,人生不易,人生充滿了偶然,人生要歷盡艱難坎坷,才能最終成就自己。孔子一生勤學不輟,名聞天下,在魯國不得志,為了遠大的抱負,周遊列國十幾年,歷盡艱辛,最終無功而返。因此,他悟出了大道:盡人事,聽天命,不怨天,不尤人……

這就和老子的思想不謀而合: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孔子也說過,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就是所,碰到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謹慎,有敬畏心,三思後行,力求把它做好,而不要隨隨便便。否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因此,你得向孔子學習,好好努力做自己,練就雄才偉略,成就一番偉業。但是,你一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這時候,你還要像孔子一樣,知難而上,絕不退縮,抱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氣。同時,你還得保持老子的良好心態,盡到努力了,即使沒成功,你也不會後悔,你奮鬥過,無怨無悔。

就誰說,人生有很多偶然,不是你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想開了,你就不會心累,你就會超脫出來,真正達到老子的「無為無不為」的巔峰狀態:不要想得太多,想太多就成了包袱,你只管努力去做,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妄為,結果,你沒想到贏反而贏了。

記住:人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戰勝自己,贏得人生。


孩子,我不得不說,你跑偏了!

書要從薄讀厚,更要從厚讀薄,進去了還要能出來。

你說讀了《老子》之後與世無爭沒有奮鬥的動力了,嚴重影響到你的學習。

但是你要知道,道家思想並不消極,相反很是積極。

什麼叫與世無爭?你夠資格與世無爭嗎?真的是不爭嗎?

上善若水才是與世無爭,他謙遜、低下、隨波逐流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奔騰入海,試問海浪一起,所向披靡誰可與之爭?年薪百萬的你會為幾百塊錢跟人爭嗎?

不是不爭,而是大爭,所以你我都不夠資格談與世無爭。

為什麼儒家講五十而知天命?

那也就是說五十之前是要去爭的去奮鬥去努力的,五十以後就不要強求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現代人壽命增加了,但是也可以按比例推算,適可而止。

即便是要談與世無爭,也要在你努力奮鬥之後,起碼五六十歲以後再與世無爭吧。

正是一無所有努力奮鬥的年紀,你說與世無爭?那你老了打算幹嘛?

儒釋道其實都是相通的,同樣的還有「空」,看你怎麼理解了。

你要知道能看破紅塵的都是什麼人,那種超越生死的經歷和氣度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很多人最後都遁入空門了,但沒有誰一開始就想遁入空門,空並不空!

回歸原話題,《老子》這本書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叫樸素辯證唯物主義,

所以要辯證地看問題,傳承千年的智慧書籍,不要消極解讀。


學習不好是你自己懶,這個鍋老子不背!

老子講「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說天地萬物有它運行的規律,需要順勢而為,才能保持健康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而達到理想的人生狀態。

按照學習規律,成績優秀,不過是勤奮努力、認真聽講等一系列行為轉化的結果。順勢而為,就是明白這種轉化的道理,好好學習,自然而然就會獲得較好的成績。

反過來講,成天夢想考年級第一,卻又不遵循學習規律,整天盯著電視、抱著手機,這就等於倒行逆施,違反了老子「順勢而為」的思想,最終不但夢想得不到實現,還要承受夢想與現實的落差,忍受內心的煎熬。

老子不是教育人們「不要目標」,「不用行動」,而是要有目標,然後根據「道法自然」的道理,找出規律,順勢而為,達到目的。並且自己要明白,得到了是因為你付出了,雖然有「無常」這個變數存在,總體上來說人生的付出和得到是正相關的。在一件事情上,你遵循正確的方式方法,然後付出得多,就得到的多。

世界萬物運行的規律錯綜複雜,我們不可能完全掌握。幸運的是,我們在確定一個目標,做一件事情時,只需要摸索出一些一般性的普遍規律,順勢而為,就可以很好地指導我們少走彎路,早些實現目標。

假如你想考年級第一,那就看看人家第一名的同學在怎麼學習,比他再努力一點,應該就有希望了。這就是學習的一般性規律。然後分析方法,所謂努力,不過就是認真聽講、完成作業,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精神狀態,這些都是一般性規律,從好多人身上得到驗證的。你順勢而為,聽講比他專註一點,作業做完了再多做一遍,這就是遵循規律,遵循道。

等到你真考了第一,你會明白這個第一名是怎麼來的,就是你每天多付出的那一點努力換來的,等價交換。別人沒人考的好,是他們付出的少,這都是依照自然規律,很正常的事。如果今後你懈怠了,少付出,別人一樣可以超過你。這樣你的心態也會比較平和。

作者三隻熊茶刀,原創發布。我是一名手工刀匠,歡迎關注我!或邀請我答題。


可以確認你讀的不是【老子】,是自己想當老子。老子當年就叛逆,思想波動大。騎牛就看出他的另類,據【老子論】載,早年的老子,騎豬。以老子的質智,只能指揮豬頭豬腦前進,老子與豬為伍,看到豬,吃飽就睡,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就發明了一個無為的論點,說什麼都不做,就是什麼都做了。多麼自欺欺人的話,都奉為了精典。

讀老子,能影響學習?這說明你對不起真正的老子,讀什麼就被什麼影響,那讀【孫子】應該有利於學習,孫子不是裝來的,踏實,低調,是孫子的作風。書可以勵志,應該接受書中的精華。不能讀【西廂記】,就住廟裡裝病,希望紅娘帶美女看你。讀【紅樓夢】就想聊妹,希望身邊美女如雲。讀書,是讀出一種精神。讀【老子】就無為,那讀【葵花寶典】還不自宮啊?

一個人讀了什麼書,不重要,開卷有益。小編曾讀幾千遍【聊齋】,有什麼用?別說娶仙,連人都難娶,能娶個狐仙,睡深山裡都行。覺得不是書影響了人,是人自己廢頹,一個騎牛的無法影響一個坐車的。老子沒有讓人與世無爭,他讓人裝,然後出人意料地成為黑馬,一鳴驚人。老子根本沒上過學,他的思想,不能從文字里直接吸收,有些字,都是錯別字,當時老子不會寫,後來人,自以為是地胡亂解釋。讀【老子】沒動力,是喝多牛肉湯了,吃飽撐的。老子就是牛販子,他推崇慢慢走,給人一個養老的節奏,他騎的牛,是頭母牛,每年母牛發情,一路撒尿,勢如噴水,他就胡說上善若水,上善,就是牛上面很好很舒服。讀【老子】,是學習老子創造性思維,不是學騎牛。魯班,諸葛亮,沒有文憑,能成為歷史中人,是精通老子思想的。

讀【老子】,不能看到老子兩個字,就認為當老子很幸福,現在的老子被坑爹的,弄得無路可走。苦不堪言的老子不知道有多少動力,風裡雨里,不知道要怎麼苦。讀老子,應該理解老子,自己什麼都不想幹了,先當起老子,這是一種不負責任。對老子的接受,應該從歷史的角度,老子只是一個木乃伊標本,你不能把他看成今天的男神,模特。


首先,《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淡泊名利,無為而治。這個淡泊名利很巧妙,是不是不慕名利?肯定不是,它只是說要適度,不能過分去追求,從而失去本心。

不得不說,放眼當今社會,生存的壓力很大,壓力來源於方方面面:醫療,教育,工作等等。所有的這些事情交織在一起,就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壓力,因為你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

有壓力就得釋放,如何釋放壓力?酗酒之類的是不可取的。人應當學會自我調節,這時候從書中領悟的智慧就派上用場了。與世無爭也好,淡泊名利也好,你應該在心裡告訴自己:其實我已經做得不錯了,雖然有一些遺憾。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是句略帶貶義的話,然而大多數人何嘗不是如此呢?中間階層永遠是最多的,你應當慶幸自己活得並不算那麼差。

另一方面,與世無爭,是不是真的不爭?並不是,照樣要爭,只要要分清主次,有些事情,必須得爭,一些次要的東西,適當追求一下就是了。但這種思想,不應該成為約束你前進的東西,一味的不爭,那就是不思進取,不為自己爭點東西,你如何發展,吃什麼?總得讓基本生活有所保障吧。好比學生,我不求99,但及格是我的底線。


其實老子那本書,包含太多,字雖少,講的東西卻多,什麼人看收穫都不一定,你這還是看出來東西了。我都看完就忘了,只記住幾句流通廣的,別和人聊天時別人講什麼都沒聽懂。

說起來就因為老子這書寫的包含廣闊,文字優美,見世太早,不然我的經歷都可能去寫它。因為生活中很多經驗都有它的影子,只是沒形成文字,即使形成文字,又沒它寫的好,即使寫的也不錯,又沒它見世早,還有個難堪,認識老子的人多,卻沒幾個人知我,所以後世,除了注釋就再也做不成這事了。

不過上古典籍多非個人所成,凡流傳後世的多為經世修撰,個人無為窮透世道天道,個人無力為此巨典宏著。詩三百乃孔丘收集之作,易為經注周易之作,論語更為見證之說,為弟子收集彙編而成。呂覽、鴻烈更為門客集團智慧,其中雖有總綱,其實多是集匯之結果。

如此來說,少年可謂聰慧,讀而有得乃是幸事,多歷世情,以證其用,多涉海江,以證其深,不為人生之壯也?


哦,我看到你的標題,我覺得你根本沒有讀懂,《老子》。老子說的無為,他並不是讓你什麼事情都不做。

無為的意思就是順勢而為。如果你把它理解成什麼都不做,所以我說你可能連老子是什麼都沒搞清楚。

老子的道德經,他有做人,治國,修身。修仙的方面。

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說讀到這老子的道德經,你竟然會消極?沒有任何一句話讓你消極,你可以舉個例子,我們互相商量一下。

老子的話講的最多的還是順勢順勢順勢。

和順勢相對的,就是,人定勝天。就是能玩我跟你玩,不能玩咱們就不玩。

順勢順勢,首先你得看到勢,你現在是個年輕人,你得努力工作,這是你的勢,結果你選擇了消極,那就是逆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你心裡想著認真工作,換句話就是認真工作就是你的勢,如果你去選擇了逆勢,也就是消極,這本身就錯了。

如果你選擇的是修仙,那麼你在去塵世中努力的奮鬥,那就逆勢了。

有人說老子的思想很消極,其實是錯的,如果真的消極,老子的思想裡面怎麼還可能有治國修身的的內容,早就變成只有修仙求道的了。

所以很不客氣的講,你真的根本沒有看懂。

我的建議是這些希望對你有啟發。


推薦閱讀:

TAG:老子 | 教育 | 歷史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