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自己的手機有沒有被監聽?


普通人的手機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被監聽的,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手機被監聽後會出現的幾種情況,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就要有所警覺了!

1.手機接電話的時候有電流聲雜音,不知道雜音是什麼的可以用一根普通耳機插上然後打電話,對方手機里就能聽得到雜音,一般而言,在信號平穩不戴耳機的情況下是不會出現雜音的,唯一的可能就是你的手機此時正在被人監聽。

2.打電話時莫名其妙就被掛機,在信號平穩,沒有碰到而對方也沒有掛斷電話的情況下通話突然中止,這個時候動動腦子也能想的出來,不是中病毒就是被監聽了。

3.手機聯繫人莫名其妙增加,這個增加得靠自己觀察,如果真的被監聽了,不會一次加進來幾十個人,可能就是一個或者兩個,而那一個或是兩個陌生的手機號,很有可能就是對方拿來監聽的手機號。

4.流量及話費突然大幅度增加,這個就非常明顯了,如果某個月的話費突然暴漲那一定要去營業廳好好查清楚。

5.手機經常卡頓,比如進入QQ,微信,遊戲等頁面時,手機會卡頓幾秒或是黑屏,這個時候什麼按鍵都不管用,幾秒後又會恢復正常,如果是偶然出現一次沒關係,但是經常出現就要注意了。

6.打電話時出現迴音,這種情況非常明顯,打電話的時候很容易就聽的出來。

7.如果實在沒辦法確定,可以自己測試一下,自己撥打自己的手機號,按道理來說不可能撥通,肯定是正在通話中,如果撥通了,那百分之九十是被監聽了。


應邀回答問題。

實際上,現在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了,個人用戶基本是沒有可能發現自己的手機被監聽的,很多的所謂的被監聽的現象都是「神經過敏"。

現在的電話系統已經完成了IP話改造,無論是固定電話,還是手機通話,在局端進行合法監聽的話,個人是不可能察覺到的。

很多人說的"被監聽的通話,會有雜音,音量會變小,等等",說這些話的人一看就是通信行業的門外漢,看了幾個電視就覺得自己懂了通信技術。實際上,他們都是在胡說八道。

早在模擬電話交換機的時代,那時候是模擬信號,通過旁路接聽的時候,由於電流會發生減弱,會有一系列的現象,所以如果注意的話,是可以感覺的到的。

而現在通話都是走的IP流,合法的監聽等於是複製了這個IP流,你再想發現,簡直的天方夜譚的說法。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U盤,我趁你不注意,複製了裡邊的內容,你可以覺得U盤變輕了還是變重了?這不是胡說八道是什麼?

不過個人無需過分」杯弓蛇影",因為這種監聽不是運營商閑著沒事兒就可以做的,也不是哪個人找個運營商的內部員工就可以做的,合法監聽需要有關部門拿著相關證明,運營商才可能配合這種行為的,普通個人用戶根本就不必擔心這個。

這種監聽的保密級別是非常高的,也不是說哪個員工都有這個許可權。如果「公安"等部門需要配合的話,也不是很簡單容易的行為,個人用戶根本不必擔心。實際上,你擔心也沒有用,因為你根本發現不了。

合法的說完了,說點兒非法的。

實際上,如果說你的通話真的被監聽了。說句不好聽的話,你不是傻就是貪便宜,只有這兩種解釋了。

所謂的黑客軟體,都是通過簡訊等連接或者是二維碼圖發給你,你自己點擊下載的,如果自己有點兒警惕之心,不亂點擊鏈接,不瞎掃二維碼,自己不開門,誰也進不來。

再有就是,不要為了省幾個流量錢,就隨便連接不熟悉的公布wifi,就下載那些免費wifi鑰匙之類的軟體,你佔便宜的同時,你知道wifi後邊有什麼人在盯著你?

還有,不要把自己家的wifi密碼胡亂告訴別人,你知道他會不會再告訴別人,別人會不會有心干點兒壞事?

總而言之,網上那些說可以幫你監聽別人電話的,100裡邊99個都是騙子,剩下一個是被監聽的警惕性太低,交了智商稅,按照這種概率來看,你想找到一個可以幫你監聽別人的,還不如去路邊攤找個算命先生給你算算,反正都是「瞎貓去碰死耗子"。對於普通個人用戶來說,只要你不想著佔便宜去連接不熟悉的免費wifi,不下載wifi鑰匙之類的軟體,也不胡亂點擊簡訊等方式發過來的鏈接,不亂掃二維碼,是不必擔心你的通話被監控的。如果是國家合法的正規監控,你擔心也沒用,因為你根本發現不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我們看諜戰電影的時候 間諜想要竊取自己想要的情報 監聽是最常見的手段

監聽方法千奇百怪 但通常情況下 監聽對方手機是最為高效的手段

現實生活中 想要監聽別人的手機 並不是件難事 設備網上一搜一大堆

那怎麼才能知道 自己的手機是否被別人監聽了呢

首先 監聽分為幾種規格 還記得幾年前的斯諾登事件嗎 也叫做稜鏡門

老美搞出來的玩意 2007年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實施的監聽計劃

說是用來監視恐怖分子的 然後一大票巨頭公司跳出來說自己沒有參與幫忙

搞得沸沸揚揚 這種屬於國家級監聽技術 通過GSM UMTS LTE等通訊系統

甚至衛星來鎖定 監控你

實際上 通過通訊系統對手機到基站這一過程破解 是非常困難的過程

在移動通訊中 手機信號鏈接的基站是在不停變化著的 和科幻片一樣

不過如果得到了官方的配合 就會容易很多 所以這裡也促生了一個概念

真的有嚴正需要的時候 可以合法監聽 嘛 什麼事 有個好的帽子 都能辦

這就有些扯遠了 我們都是老百姓 哪來什麼間諜 技術再高端 關我屌事

知乎上有人分享過一件真人真事 說一個同學給另外一個同學發了一條簡訊

大致內容是啥啥時候 我要在某某地方自焚 這個地方非常重要

然後沒一會當地警察 學校保衛處 全部出動 把兩位同學拿下了

具體細節無從考證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 民間範圍的監聽 也是存在的

民間的路子以竊聽器和木馬病毒兩種最為常見 竊聽器不用說了 都懂

木馬病毒就是居心叵測的人事先在你手機中植入惡意軟體 獲取你的通話 簡訊內容

你可以通過集中方式推測下自己的手機是否處於危險之中

是否有人突然莫名給你送手機作為禮物 是否有人接走你的手機一陣子後才歸還

自己手機是否在打電話的時候雜音明顯 有時候根本聽不清楚 此處拋去信號差的形況

電話通訊錄是否突然多出了不認識的人 手機話費花銷是否突然奇怪的暴增

並且手機有一個功能 叫做第三方通話 開啟後在你打電話的時候 如果我再撥打你的號碼

就可以直接聽到你的對話內容 這一點和很多座機很像 相互連接的座機是可以好幾個人一起講話的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手機有類似的問題出現 那就一定要小心點 或許你的手機就被監聽了


想獲取更多新鮮實用的數碼知識,請關注我們:找靚機科技


我將介紹一些能讓你知道你的手機是否安裝了間諜軟體的信號。有些指標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所以你需要運用你的判斷力。一些間諜程序工作得很好,只能通過專家分析來檢測,但如果你的手機有以下幾個信號,你可能會引起關注。

奇怪的手機行為-尋找手機行為的任何變化。不使用時是否突然亮起;發出隨機的嗶嗶聲,自動關機或其他隨機行為?所有的手機都會時不時地做一些奇怪的事情,但如果這種事情經常發生的話,這可能是你的手機被隱藏的軟體訪問的信號。

電池故障——一些間諜軟體應用程序可以增加電池的使用,所以要注意電池壽命的任何突然變化——是否需要經常充電。記住,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手機電池壽命會自然減少,所以你在尋找任何戲劇性的變化。一些更便宜的間諜軟體程序會很快耗盡你的電池,然而更現代的程序是設計來減少對電池的需求,並且更難發現。

手機關機——你的手機會經常自動關機嗎?一些間諜軟體可能會有很大的問題,並且眾所周知會導致這種情況。

背景噪音——別太多疑了,這個很容易被解釋為不好的聯繫。如果它比正常情況下發生得更多,這可能是另一個信號。注意背景中的靜態、點擊、嗶嗶聲或聲音。有些電話監聽和錄音功能會造成這種背景噪音,因為它們會像電話會議一樣進入你的手機。

收到不尋常的簡訊——你是否收到過含有隨機數、符號或字元的奇怪簡訊?間諜軟體的遠程控制功能通過向你的手機發送秘密編碼的文本信息來工作,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軟體不能正常工作,這些信息就可以被看到。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你可以在手機上安裝間諜軟體。

增加數據使用——您是否注意到正常數據使用的增加?一些不太可靠的間諜應用程序使用額外的數據來發送從你的手機中收集的信息,所以要注意你每月數據使用的任何原因。有幾個應用程序可以用來監控你的數據使用:我的數據管理器——從Goggle Play到Android的數據使用——適用於蘋果商店的iPhone。同樣,最好的間諜軟體程序減少了數據的使用,而且幾乎不可能發現數據的使用——但是糟糕的程序將顯示大量的數據使用。

以上所述,您正在尋找您的手機行為中無法解釋的突然變化。這其中的每一個都不一定是間諜手機軟體的證據,但是如果你的手機顯示出其中的幾個跡象,你就可能成為間諜活動的受害者。

注意這一點,如果出現任何跡象,那麼你的手機可能受到間諜軟體工具的影響。

謝謝你! ! ! ! !


感謝您的閱讀!

別以為iPhone手機就不會被監聽。我朋友就是iPhone,發現自己iPhone手機被監聽了,迫於無奈換了手機,現在想想就可怕。

我想,看過《竊聽風雲》都對於監聽有著說不出的後怕,如果我們手機被監聽了,會是怎樣?別以為,你的手機現在就是安全的,可能從你買回的時候,已經被一些不法份子將一些軟體嵌入其中,來監聽你的日常電話了。

怎麼發現手機被監聽?最常見的就是在你打電話的時候,能夠聽到一些嘈雜的聲音,可能類似於信號干擾的吱吱聲,這是由於在監聽的時候,可能存在信號干擾。

同樣,如果你的手機在電話的時候,發現每一次撥號後,都會掛斷,必須撥打第二次才行,這很有可能被監聽。

為什麼你的手機被監聽得?特別是iPhone手機。其實,主要是購買途徑,很多iPhone手機用戶喜歡買二手機,這就出現問題了,這給不法份子很多機會,在手機里安裝軟體。

而,安卓手機被監聽得方法就更多了。比如,手機用戶下載一些小軟體,都會被木馬入侵,導致中毒,被監聽。

當然,我們可以如下方法來排查,自己手機有沒有被監聽:

  • 檢查手機運行程序,查看有沒有出現來歷不明的軟體。
  • 查看自己的電話費和簡訊費有沒有異常,變多。
  • 檢查自己手機的通話記錄,查看有沒有沒有見到過的電話,並且有通話時間。

如果出現監聽,最好的方法就是刷機,當然這也可能有風險,所以只能更換手機。


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是非常的普及了,那麼隨之而來的9都會也變的非常多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手機網路的安全問題,大家有時候都想知道自己的手機有沒有被別人監聽呢?那麼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確定自己的手機有沒有被監控。

首先的一種監控方式是通訊系統對手機和基站的破解這一過程,但是這種監控方式也是比較高成本的,還有幾種比較常見的被監控的現象,比如說木馬病毒被別人植入你的手機裡面,而且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取手機裡面的通話還有簡訊的內容。

還有我們需要在手機在打電話的時候,需要注意有沒有雜音非常明顯的情況,還是經常手機信號不好這時候你也需要多注意自己的手機是否存在問題。

其次手機還有一個功能被稱為第三方的通話。如果你的電話被打通後,聽到有好幾個人的聲音,那麼你就需要小心一點,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你的手機被監聽了。

最後,大家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手機有沒有被監控,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真的有的話,就需要對注意自己的手機了,大家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大家好,我是守信偵探調查科技,喜歡我的問答可以關注,評論,點贊轉發!非常感謝觀看,回答不妥之處歡迎提出寶貴意見。

先查看你手機看下有沒有不熟悉的軟體正在運行。二是在使用手機過程中關閉無線網路使用SIM卡流量觀察流量變化是否和你使用的情況不符。三是查看通話記錄,看自己的手機是否給陌生的手機打電話或者發短息。在同一地點嘗試和不同的人通話聊天,觀察手機內部是否有雜音,或者串頻的情況發生。

防止自己的手機被別人監聽方法:一是不要讓陌生人靠近你的手機。重大會議等情況及時關閉手機或不隨身攜帶,比如放在旁邊的房間,不要將手機隨便借給別人,軟體自己安裝,不要讓別人使用你的手機下載安裝軟體。

總結:目前基本就是微型竊聽器或者軟體竊聽兩種方式需要重點注意,如果被控制後,關機並不能有效防止,需要隔離或者取出手機電源。

好了,問答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能幫到你們!感謝大家的觀看,記得關注,轉發,評論奧!謝謝大家!【一定要記得點擊關注,轉發喲!~~~】


怎麼知道自己的手機有沒有被監聽?一般來說現在是比較少人會在意這個,這種事情也比較少發生,但不代表沒有。雖然我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如果你的手機被監聽了還可以察覺出來的。

下面,我就跟大家來說說怎麼查看自己的手機是否被監聽:

1、查看你的電話本 看看你的電話本有沒有你不認識的人在裡面或者是突然多了陌生人。如果有,很可能就是「監聽者」,這是用來回撥的,你把刪除就好了

2、手機在打電話是否會卡頓一下 如果你的手機是被植入了晶片,「監聽者」在監聽的同時,你在撥打電話的時候按下第一個按鍵會有延遲1~2秒,當然要排除手機本身卡的原因哈。

3、你的通訊費是否暴漲了 如果手機被監聽了,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給對方發「簡訊」,而且你手機里不會有記錄。

4、你的手機是否在你不知情的情況離開 手機植入晶片是要花時間的,這個自己好好的回想一下。

其實,大家也不需要太過於擔憂,現在的手機安全係數還是非常高的,只要不亂安裝軟體基本上是不會被植入病毒的。

手機裝竊聽器,它的範圍是有限的,傳輸距離多半在幾十米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想要監聽手機通話,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再遠就失效了;另外對雜訊也很敏感,周圍很嘈雜切聽效果就大受影響。 所以呢,如果大家怕被監聽,那就到正規廠商買新手機,然後自己的手機少借別人,多留一個心眼就好了。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知道自己的手機被監聽或者有過這方面的經歷呢?


這個問題需要看是誰在監聽,如果是個人,那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提醒。下面會講到幾種情況。如果是國家一級的監聽,你無法感覺任何異常。比如,美國就無時無刻不在監聽全球的電話系統。國內各個運營商也可以監聽。

下面說說幾種個人出於各種目的的監聽現象。

1,如果你在通話過程中,突然出現另外的通話聲音,十有八九你的電話被監聽了,至於是誰,那還得另外去尋找。

2,如果你撥打電話以後,出現更平常接通時間明顯延長,而且,通話卡頓的現象,也需要引起注意。

3,如果打電話,出現回聲,很有可能已經被監聽了,需要立即檢查。


別做夢了兄弟,首先監聽你設備的只有公安是合法的,人家監聽你設備的話是通過運營商監聽的,直接錄音,你壓根沒辦法知道。還有我們平時用的簡訊,微信等一切網路設備,敏感字人家會自動甄別,這套系統叫輿情安全系統。比如你在微信賣毒品,識別出來會自動報警。


推薦閱讀:

TAG:信息安全 | 手機 | 數碼 | 科技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