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從自卑轉為自信?
孩子自卑一般表現為:說話和做事心裡沒有底氣,遇事時習慣聽別人的,沒有主見,膽小怯懦,別人攻擊時也不敢反抗,習慣忍受委屈,感覺別人高高在上,自己低人一等,人格上低評價等。
孩子如何從自卑轉為自信?
傾聽孩子的感受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壓抑內心的感受,如果孩子敞開自己表達心中的委屈時,家長一定不要嘲笑打擊孩子,多傾聽和鼓勵孩子的心聲。
學會與孩子共情
孩子受到傷害,遇到挫折時,家長要主動看到孩子的負面情緒,然後說出孩子內心的委屈,與孩子共情,共情也可以理解為跟孩子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鼓勵孩子勇敢當孩子遇事退縮時,家長不要諷刺孩子,看不起孩子,鼓勵孩子勇敢一些,慢慢的讓孩子一步步的嘗試。
不要用偏見的眼光看待孩子家長從心裡要接納孩子,你看不起孩子還是欣賞孩子,孩子很敏感,是能感受到的,如果孩子感到家長看不起自己,鄙視自己,那麼再高明的方法都沒用,所以,想讓孩子自信,家長不要瞧不起孩子,要從內心深處接納孩子。
孩子對自己的認知主要來源於父母對待自己的態度,父母對待孩子是有愛的、包容的、欣賞的,那麼孩子就會越來越看得起自己,變的越來越自信。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七蒙育兒,多平台原創撰稿人,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我會持續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作為家長,如果可以幫助孩子做到4件事情,就可以逐步建立起孩子的自信
建立外表自信
得體整潔的衣著、髮型、外貌很重要,那是孩子身體自信的基礎。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對美毫無知覺。
有個著名的實驗,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一個6歲女孩穿上不同的衣著,進入同一家餐廳。
當她穿著乾淨漂亮的衣服時,餐廳里的人熱情地跟她搭訕、聊天,甚至撫摸、親吻她。當她換上邋遢破舊的衣服後,所有人都對她露出懷疑、嫌棄的表情,甚至請服務員將她趕出去。方才自信滿滿的女孩開始難過,哭泣著跑出去,導致實驗中斷。
得體的外表妝扮不僅是一種幼兒審美培養,更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和判斷:我是可愛的、受歡迎的、值得信賴的,從而反饋到內心的自信能量上。
建立體能自信運動不但能讓孩子身體健康,還能讓他體驗到對力量的掌控感,激發出自尊。
自尊高的孩子,會把對身體掌控的自信,遷延到學習、生活和社交中,面對困難時會更有勇氣。
前不久,泰國少年足球隊12個孩子和教練被困山洞10多天,他們靠著強大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勇渡難關。被搜救員發現時,這群孩子沒一個痛哭流涕,反而面帶微笑,積極回應。這就是體能自信帶給孩子的能量和奇蹟!
建立對自身能力的自信
在培養孩子自信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用言語、行動,讓孩子認識到「我有優點」「我的努力被看到了」 「我能行」,幫助他建立起對自身能力的自信。
建立群體中的自信除了需要大人的肯定,孩子也需要得到同伴的認可,穩固自信。能夠得到同伴的認可,回給孩子帶來自信,變得樂觀開朗。
心理學家說,孩子需要在群體社交中獲得接納、認可,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成為群體中的「首領」。
愛——接納——鼓勵,讓孩子時刻感受到呵護,這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自信。
「泡泡育樂園」有很多的育兒知識與大家分享,同時有專業的睡眠顧問和心理諮詢師可以給媽媽提供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關注公號留言,泡泡與更多的媽媽一起,致力於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父母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從自卑轉為自信?
同樣的事情,父母不同的處理方法就會導致孩子自卑或者自信。父母做得正確,孩子就可以從自卑轉為自信。
各位爸爸媽媽,你們的孩子是否說過這樣的話?「我做不到,」「我真笨!」「我討厭這個!」「我什麼都做不好!」「我為什麼要出生?」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有時我們非常想要這個結果,卻無意中創造了相反的結果。有時候我們需要後退一步,評估自己的行為。學習你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同時,為孩子們探索真正有效的自尊活動!
為什麼孩子們會感覺自卑?一部分原因是性格。孩子天生就有不同的性格特徵。有些人很有進取心,有些人很固執,有些人很膽小,有些人很自卑。這些都是天生的,但是好消息是,孩子的性格還在發展,遠遠還沒有完成。這就是你的切入點。你會怎麼對待你那自卑的孩子?你的教養方式可以讓你的孩子超越這種狀態,也可以再次證實你孩子的負面看法。
下面這些事情,是父母經常為孩子做的,但是卻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自卑感。
1、為孩子代勞
當我們為孩子做一切事情的時候,我們無意中教會他們,他們沒有能力為自己做事情。你的孩子已經可以掙扎著穿上褲子,你還要為他穿。你的孩子已經大到可以自己做早餐了,但你要早起給她做。我們中的一些人非常愛我們的孩子,我們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情——我們真的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對他們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滿足他們的需要。我們是他們的服務員。
不幸的是,我們造成的破壞比我們想像的要大。當我們俯衝下來為我們的孩子做所有的事情時,他們會失去主動和動力去為自己做大部分的事情。
解決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需要幫助,讓他們完成最後一步。這將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果你的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一些事情,但他們希望你去做——不要這樣做。讓他們知道,儘管這很困難,但你相信他們和他們的能力。
每年給你的孩子更多的責任。你的孩子能自己做早餐嗎?自己的午餐嗎?他們能自己洗衣服嗎?讓他們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更有能力為自己做事。
2、事事親力親為
當我們過於頻繁地拯救我們的孩子時,他們永遠不會學會如何面對生活的坎坷。你的孩子正在和她的朋友吵架。你給朋友的媽媽打個電話,解決問題。你的孩子有一個巨大的科學項目。你一整天都在忙碌這個項目,而他卻在後院玩耍。我們不想看到我們的孩子掙扎,而我們中的一些人確實不想。我們俯衝下來,撫平這些孩子緊縮的眉頭。我們一直在為他們鋪路。
但生活是相當坎坷的。最終,我們的孩子會遇到這些障礙。經常被救助的孩子無法承受任何顛簸。我們剝奪了他們任何可能教會他們恢復能力的經驗。當他們沒有機會在生活的掙扎中工作時,他們缺乏面對生活挑戰的信心和自尊。
解決方法:
避免介入解決孩子的問題。幫助引導你的孩子解決問題並想出他們自己的解決方案。表揚你的孩子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
3、頻繁表揚
當我們表揚孩子的每一個小成就時,他們就不再相信我們的表揚了。讚美是偉大的。但是,孩子們並不笨。他們知道什麼是成就,什麼不是。孩子認為我的父母當然會說我很棒。那是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他們也知道你表揚的次數過於頻繁了。
解決方法:
把讚美留給真正的成就。突出你認為你的孩子做得很好,例如,我喜歡你為那張照片挑選的顏色。在表達讚揚時要低調和隨意。微妙、自然的評論影響更大。
4、吹毛求疵
當我們不斷地告訴我們的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時,他們永遠也無法慶祝他們已經做得很好的事情。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很早就會把孩子送去各種興趣班。各種記憶力訓練,俱樂部運動、舞蹈和唱歌小組,我們一直在努力提高我們孩子的技能。我們也會經常告訴孩子:「當你傳球的時候,你應該……」,「你得了89分,但如果你努力學習,你就會……」「下次你做那個翻轉動作時,你需要……」
如果你的老闆經常告訴你你做錯了什麼,你會願意和他一起工作嗎?可能不會。我們想幫助我們的孩子,但有時我們的幫助實際上是一個障礙。孩子們需要被激勵,他們的優點需要被強調。
解決方法:
在提出批評之前,要強調你的孩子做得很好。在進行結構性批評時,避免使用貶低的語言,例如:你在想什麼?
5、不尊重孩子的意願
當我們強迫孩子參加他們不想參加的活動時,就有可能傷害他們的自信。是的,我們想教會孩子們更多。但如果你的孩子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呢?如果他糟糕得令人尷尬呢?
解決方法:
對孩子們來說,嘗試各種各樣的活動和運動絕對是件好事。當我們的孩子加入一個團隊或活動時,教他們承擔責任對我們也是有好處的。但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時候減少我們的意願。如果我們的孩子真的在受苦,我們就不能那麼固執地堅持我們的初衷。
提高孩子自尊的其他方法:你的孩子擅長什麼?他們的樂高玩具很棒嗎?當涉及到動物、海洋、太空等問題時,他們有很多知識嗎?找到他們擅長的事情,讓他們成為這方面的「家庭專家」。你有關於動物的問題嗎?問問家庭專家。你需要做甜點嗎?問問家庭麵包師。創造一些只有家庭專家才能做的任務或問題!
讓一個孩子幫助另一個孩子。你小女的女兒在寫信方面需要幫助嗎?與其跳進來幫忙,不如讓你的大孩子幫忙。你可以這樣說:「你的信寫得真好,你能幫你妹妹學習寫信嗎?」當孩子們有機會去領導和教導時,他們的自尊心就會提高!
總結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做父母的一直在努力,我們努力成為優秀的父母,但是有時候,退一步往往會有更好的效果。各位家長,請想想,上面的五件事情中,有你經常做的嗎?看完這篇文章,希望給你帶來一些啟示。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註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如需轉載,必須取得授權。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自卑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情況,適當的引導有時候還會成為孩子奮發向上的動力,但是如果過度自卑,就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自卑的孩子往往表現為:自我評價低,總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同時又會過分在乎他人的評價,渴望得到表揚,甚至會用不誠實、不恰當的方式來獲得;而對批評過於敏感,難以接受,並耿耿於懷;另外還會有注意力難以集中、情緒經常低落、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欠缺、過度怕生,不願意與同齡人交往、懼怕失敗,迴避參與競爭等情況。
是什麼造成孩子自卑呢?
1.與孩子自尊心得不到滿足有關。
自尊心是指個體對自己的一種態度。孩子2~3歲時,自尊心表現為要求以自立性的形式積極進行各種活動;4~6歲孩子的自尊心是以自己為中心;6~12歲時自尊心作為肯定感情,明確地被意識到。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尊心經常遭受挫,便會很容易自卑。
2.孩子經常受到批評指責。
「哀莫大過於心死」,家長用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體罰「文明」,受「心罰」的孩子自尊心被摧毀,自信心被打擊,智慧被扼殺。
3.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
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孩子長期達不到家長的期望,孩子內心就會變得自卑。
4.家長過度保護孩子。
有的家長對孩子溺愛有加,使孩子喪失最基本的自理獨立能力。這樣,孩子在離開了家長的情況下,往往會各方面表現得比其他人差,而讓孩子感覺自卑。
5.經常受到同學的歧視、欺負。
有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發育遲緩,會比起身邊的人表現都較差,受到小夥伴的嘲笑,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心。
我認為,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以下幾個方面非常重要!
1.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孩子的自信首先來自自尊, 這是產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動力!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評估。由於孩子年幼,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一般先來自於成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與他們的爸爸媽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
2.多鼓勵,少打擊,告訴孩子「你能行」!隨時鞏固孩子的自信!
給予積極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淡化「我無能」的心理,樹立起「我也行」的心理。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讓孩子從對某件事的良好感覺中擴散出去,從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覺。在這個過程當中,爸爸媽媽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不要諷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第二,不要過分讚揚孩子,以免孩子產生驕傲情緒。只有隨時地、恰當地鼓勵,才能不斷提高孩子的自信。
3.家長要允許成長中的孩子犯錯誤。
「從犯過失的痛苦中走出來,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過失不放,應該去讚揚孩子們嘗試活動的努力和勇氣。」「把孩子最近的成果與他自己以前的成果相比較,而不是與別人相比較。如果孩子擁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他們幾乎可以從所有的過失中得到益處,增加自信心。」因此,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有了這樣的觀念,就不會一葉障目,也不會因孩子一時表現欠佳而大發雷霆。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慢慢少;缺點的對面一定有優點;父母們要做欣賞缺點對面優點的美麗風景的人!
我是王棟老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專註教育心理和家庭教育研究,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也可以關注我進行交流!
任何一個孩子的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的遺傳之外,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家庭環境和父母對待養育孩子的態度,一個孩子變得自卑,我們首先需要知道,有哪些因素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
哪些情形和做法,會到更容易導致孩子自卑一、從小濫用表揚的方式
每一位疼愛孩子的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往往都是怎麼看怎麼喜歡的心態,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了用筷子吃飯、學會了說完整的一句話、學會了自己穿鞋子,每一個點滴,都會給父母家人帶來驚喜,這種時候,有很多家長總是不吝惜各種讚賞的語氣,經常對孩子說出「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好厲害」這樣的評價語言,而不是針對孩子的具體行為進行肯定的讚賞,這樣一種模糊的讚賞方式,很容易給孩子帶來盲目的自信,認為自己非常優秀。一旦當孩子進入幼兒園,發現其他的小朋友、同學做的比自己更好的時候,往往容易產生焦慮、懷疑的情緒,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關懷,就有可能產生自卑、自閉的心理。
二、對孩子干預過多
有不少家長,要麼因為自己的性格比較強勢,要麼是對孩子的擔心太多,對孩子的行為、想法干預過多。比如說,年幼的孩子在剛開始學習奔跑、攀爬的時候,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受傷,動不動就呵斥孩子不要到處跑跑跳跳,在孩子想要進行各種嘗試的時候,總是進行制止,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對於很多事物都心存畏手畏腳的心態,不敢嘗試,擔心遭到爸爸媽媽的批評,甚至由此懷疑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的心理。
三、幫孩子解決問題
這也是很多家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常見的問題,從孩童時期給孩子的喂飯,幫孩子穿衣、穿鞋,到孩子上學以後幫孩子背書包等,很多家長要麼覺得孩子的動作太慢了,做不好,要麼心疼孩子怕孩子累到,只要能幫孩子做的事情,都幫孩子給做了,剝奪了孩子自我鍛煉的機會,也喪失了訓練自理能力的機會,這樣的做法,讓孩子會慢慢的覺得,我什麼都不用做,什麼都不會做,我是個沒有用的人。
此外,孩子進入幼兒園、小學後,會開始進入集體的生活,這種時候,可能會面臨很多社交方面的問題,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機會,總是由家長出頭,這樣的做法,同樣會剝奪孩子鍛煉社交能力的機會,產生自卑、封閉的心理。
四、跟別的孩子比較
這種情況的家長不在少數,很多家長在經歷了早期的高期望之後,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個人能力的發展不如預期,同時又看到別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優秀的時候,總是習慣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跟別人家孩子的長處進行比較,不顧場合的評價、批評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帶來極大的打擊。
五、對孩子打擊、諷刺太多
這類家長,往往喜歡從負面的角度看待問題,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不是從正面的角度來鼓勵和肯定孩子,反而很喜歡打擊、諷刺孩子,「你做不到的!」、「就這點成績也拿出來說?XXX比你強多了」、「放棄吧,別白費功夫了」,這樣的話語說多了,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六、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還有一些家長,要麼因為自己很成功,對自己對孩子都要求和期望很高,要麼抱著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態,對孩子提出了過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多少分,一定要參加多少興趣班和培訓班,鋼琴必須每天練多久,一定要考到多少級,這樣的要求,往往會超出孩子當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在達不到父母要求的時候,會嚴重懷疑自身的能力,導致自卑情緒的產生。
七、父母自身是一個內向、自卑的人
這類家庭,父母自身屬於內向、自卑的性格,行為處事方面會給孩子樹立一種形象,也會帶來示範的效應,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父母總是一種消極、悲觀的心態的話,孩子多半也會養成這樣的性格。
怎樣扭轉孩子的自卑心理,幫助孩子更樂觀的面對人生一、接納孩子的一切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道路,也都有各自的閃光點和缺點。作為父母,首先要意識到,沒有哪個孩子是完美的,自己的孩子或許在某些方面表現的弱一些,但很可能在其他方面有優點,父母不要用自己的評判標準去衡量孩子的好壞,真正需要做的,是完整的、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一切,孩子的身高、長相,孩子的性格、習慣,孩子的學習成績和運動能力,只有你無條件的、充滿關愛的接納了孩子,孩子能夠體會到你的包容,才有可能放下內心的自卑,毫無顧忌的將最真實的自我展現出來。
二、放手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很多孩子的自卑,源於「我不會」、「我不敢」,而這背後的根源往往是因為家長的干預太多、幫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以至於孩子沒有機會、沒有條件來訓練自己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放手,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必要的指導,讓孩子有興趣、有意願、有信心來獨自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反覆的訓練,能夠極大地鼓舞孩子的鬥志,增強自信心。
三、積極的肯定孩子的行為
有不少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經常對孩子說出「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好厲害」這樣的評價語言,給孩子造成一種模糊的認知,但是在孩子稍大之後,達不到家長的預期的時候,又喜歡打擊、諷刺孩子的行為,就好比先把孩子捧上了天又摔到了地上,這樣的做法很不可取。家長需要識別出孩子的哪些行為是指的讚賞、鼓勵的,進行針對性的肯定,比如說「你今天按時寫完作業了,時間控制的很棒」、「你今天主動倒垃圾了,能夠幫爸爸媽媽幹活,媽媽很開心」,對具體行為的肯定和讚賞,有助於孩子了解,哪些做法是正確的、被激勵的,更有助於自信心和行為標準的確立。
四、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
孩子是有獨立意識和想法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自主的意識和意願會越來越強烈,作為父母,一定要放下「孩子年紀還小」、「孩子不懂事」、「幫孩子拿主意是為了孩子好」的想法,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意願,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只要在不違反道德、行為、法律準則和家庭公約的前提下,應該儘可能多的讓孩子對自己的事務做出決定和取捨,只有讓孩子充分的體驗到自我的重要性和價值,才能夠幫助孩子逐步的走出自卑的困境。
五、不攀比、不傷害
望子成龍是很多家長的心境,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優秀、卓越的孩子畢竟是極少數,而且這樣的孩子往往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密不可分。作為家長,不應該苛刻的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一定要比誰強,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做好自己,給孩子做榜樣,才是更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不跟別人攀比,鼓勵孩子超越自我,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會有助於孩子自信心、自我認知的建立和形成。
在對孩子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同時,降低期望,給孩子營造寬鬆的學習、生活、家庭環境,能夠有效幫助孩子緩解自卑的情緒。
六、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旅行
自卑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封閉自己,不參加社會活動,不愛運動。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盡量創造條件帶著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踢球、跑步、騎行,跟朋友們郊遊,一家人親子旅行,通過這樣的活動,打開孩子的心扉,放鬆孩子緊繃、剋制的情緒。
七、創造機會讓孩子贏
孩子有自卑的心理,往往是因為經歷的失敗多了,失去了對勝利、「贏」的渴望和信心,這種時候,家長需要挖掘孩子的潛能、特長,創造機會讓孩子體驗贏的感覺,贏的多了,孩子意識到「我」是有能力的、「我」是可以做到很多事情的,這樣做,更有助於激發起孩子的鬥志和激情。
我是元寶爸爸,家庭教育家,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家庭教育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一起關注孩子成長和家庭環境建設的話題!
自卑到自信其實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離不開父母的耐心和堅持。這是因為自卑是一種在長期的生活中累積下來的心理問題,父母要想讓孩子做出改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不隨意否定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長習慣性地認為孩子的想法很幼稚。比如,當孩子在遇到一件事情時,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父母卻常常粗暴地打斷孩子,說:「你懂什麼?」甚至有的家長還會嘲笑孩子,說他們那樣做會導致什麼可笑的後果。這往往會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陰影,讓他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不對的。要想培養孩子的自信,那就必須要多讓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然後平等地和孩子進行商量。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時,他們會有一種成就感,慢慢地,也就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二是多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但我們家長常常喜歡拿著自己孩子的短處去與別人家孩子的長處相比。這就導致,怎麼看自己的孩子都不對眼。要想讓孩子變得自信,那就要多鼓勵孩子,多讓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長處。比如,孩子喜歡畫畫,那就鼓勵孩子多展示自己的畫作,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實力。
三是夫妻關係要和諧。這一點看起來與孩子沒什麼關係。但實際上絕非如此。當夫妻之間經常吵架的時候,孩子會覺得心理上特別受挫。尤其是當夫妻吵架之後又把氣撒到孩子身上的時候。孩子會覺得父母吵架是因為自己不好。多給孩子關愛,少在他們面前爭吵,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會特彆強。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
我們首先看到先是有一個自卑的孩子,如果家裡有一個自卑的孩子,那麼和這個家庭的育兒氛圍是相關的。
經濟條件差的家庭不一定就出自卑的孩子,經濟條件好的家庭不一定就沒有自卑的孩子,很多時候自卑與家庭的經濟收入關係不是很大,這和父母對孩子的肯定、認可關係比較大。
自卑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在他人面前覺得矮人一等,自己不配擁有好的東西。自己的價值感不強;自信的孩子很覺得自己很好,能贏得全世界的喜愛,自己的價值感比較強,自己值得擁有美好的東西。
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有點自卑了,那麼如何讓他自信,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父母多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孩子最初覺得自己好不好的判斷來自於父母,慢慢地這個外在父母的形象會內化為他們自我評價的一部分,自卑的孩子往往從父母那裡得到的肯定、鼓勵比較少,甚至打擊、批判比較多。「你這麼差」「做什麼都不行」「算了,放在那裡,別弄了。」這些話語會極大地損害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備受打擊。
父母多陪伴孩子玩遊戲除了言語之外,父母也可以從行動上讓孩子覺得「我很好」「爸爸媽媽都愛我」,這個感覺對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在行動上可以多跟孩子擁抱,玩兒一些肢體接觸的遊戲、角色扮演的遊戲以及瘋狂打鬧的遊戲,這對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培養親密幫助很大。
看一些繪本故事,幫助孩子轉變觀念有很多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繪本故事,比如安東尼·布朗的「威利系列」,威利也曾經是個自卑的小孩,那麼他是如何變得自信呢,家長可以與孩子共讀、然後討論。還有《幸運的內德》《糟糕!身上長條紋了》等,這些對於孩子正確看待他人、看待自己很有幫助。
從小事入手,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孩子自信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對立面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一種很糟糕的局面,家長一定要避免讓孩子有這種感覺。從小事入手,哪怕掃地、洗碗都可以,孩子做完之後可以肯定他掃地掃得很乾凈、碗也洗得不錯,通過這些小事積累自信心。
此外也可以通過一些運動增強自我效能感,比如游泳從不會到會了,仰卧起坐比昨天多做了5個,這些都是增強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好時機。
有些繪本也很強調「練習」在技能中的重要性,比如《莎娜想要看馬戲》《鱷魚哥泥流》,這些故事都在強調做成一件事需要不斷地練習,通過付出、努力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如果已經是一個有點自卑的孩子,想要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家長還是不要期望「立竿見影」的效果,做好長期的心理準備,持續不斷地鼓勵孩子、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一點一滴地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埋怨自家的孩子不敢說話、不敢動手、不敢表現,太慫了。再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敢說敢做,那份自信和開朗,簡直不要太羨慕了。
殊不知,孩子的自卑不自信,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直接關係。
父母這4種行為,正剝奪孩子的自信:
1、剝奪孩子的體驗機會
過度的替代包辦,衣食住行恨不得全部幫孩子做了,孩子完全沒有用武之地,更得不到鍛煉。
殊不知,自己動手,在體驗中感受努力取得成功帶來的喜悅,才能讓孩子樹立自信心。
2、習慣否定、打擊孩子
對孩子有太高要求,對孩子做的事情總是不滿意,總認為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被父母數落得多了,孩子也會質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特別笨,形成自卑畏縮的性格。
3、嚇唬孩子
為了讓孩子聽話,不調皮打鬧弄傷自己,用鬼故事或威脅的口吻制止孩子。
這樣做會使孩子覺得世界到處是危險,寸步難行,內心的恐懼心理不斷蔓延,不敢越魚池半步。
4、總拿孩子與別的孩子做比較
「你看誰家的孩子測試考滿分了」、「鄰居家的曉剛字寫得多漂亮」、「娜娜真是多才多藝」......
本來是想給孩子打打雞血,讓他/她更加努力。事實卻恰恰相反,這些話像軟刀子一刀一刀地折磨著孩子,使他/她自信全無。
如果不想因為自己錯誤的教育習慣讓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成為自卑怯懦的人,那麼,家長就要從現在開始,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父母在家裡怎樣幫孩子建立自信?
1、提供孩子動手嘗試的機會
多給孩子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放手讓他/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收拾玩具、洗衣服等,孩子體驗到自己實踐帶來成功的喜悅後,自信心自然就產生了。
2、鼓勵孩子,多關注孩子的進步
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孩子優點和進步的眼睛,平時多鼓勵孩子。鼓勵要落到實處,讓孩子知道自己優秀在哪兒、哪兒做得好,這樣孩子才知道繼續努力的方向。家長的鼓勵和認可,為提供孩子無窮無盡的動力,自信也逐漸被建立起來。
3、提供給孩子展示、證明自己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如有的孩子愛畫畫、有的孩子唱歌很好聽、有的孩子做泥塑很精美......可以引導孩子給別人演示一下,並讓他/她介紹是怎麼做好的;另外,平時家裡商量什麼事情時,可以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孩子講的沒大問題,就採取他/她的意見。這些都可以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
4、與老師合作
孩子上學後,也要經常跟孩子的老師溝通,尋求老師的協助幫孩子建立自信,如課堂上有積極的發言當場表揚、認可孩子的成績進步,等等。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能讓孩子感受到愛、關懷和接納,他們的自信心也會逐漸成長起來。
什麼是自卑?
自卑和自卑情結,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重要概念。阿德勒認為,追求優越和自卑感,其實是同一種心理現象的兩個方面。一個人會追求優越感,是因為感到自卑,於是試圖通過追求優越和成就,來消除自卑感。
當對優越感的追求受挫,自卑感就會加劇,加劇到某種讓人難以承受的程度,就成為心理問題,阿德勒稱之為「自卑情結」。自卑情結,是一種過分、過度的自卑感,它有一種力量,讓人們去尋求可以比較容易獲得的補償,和更加有欺騙性的滿足。自卑情結的存在,容易堵死通往成功的道路。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孩子自卑,甚至有自卑情結,按照阿德勒的解釋,根本原因是追求優越感受挫。那麼孩子追求優越感受挫,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一些父母認為,是因為孩子在家庭之外,比如幼兒園、學校,表現得不夠優秀,沒有獲得足夠的成功和由此產生的優越感,所以特別著力地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以幫助孩子自信起來。
其實,自卑是一種心理感受,就是「認為自己不夠好」。孩子的自卑,主要並不來自在外面表現不夠優秀或者遭受挫折,而是因為父母在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的肯定和支持不足,經常否定、打壓孩子,讓孩子內心也無法產生阿德勒所說的優越感。
換句話說,特別優秀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認可,也會自卑,不那麼優秀的孩子,能夠從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支持和認可,也會非常自信。
如何讓孩子從自卑轉為自信?父母否定、打壓孩子、對孩子的支持度不足,會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細節,要幫助孩子從自卑轉向自信,父母需要停止所有的負面做法,同時把這些做法轉向正面。
咱們來一一列舉一下,斜杠(「/「)前是需要停止的做法,斜杠(「/「)後是轉變的方向:
1、父母吵架、冷戰、感情不佳 / 父母相親相愛,經營出有愛的家庭氛圍——父母關係不睦,會讓孩子對家庭、對父母、對自己,都缺乏信心;
2、父母不允許孩子表達意見 / 把孩子當成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允許並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家裡都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孩子,在外面更缺乏表達自己的信心。
3、父母不允許孩子自己做主 / 與孩子有關的事,允許孩子自己做主,鼓勵他發展出強大的自我意識——孩子沒有自己做主的權利,就沒有辦法發展出完整的自我,自我不完整的孩子,也很難自信。
4、父母經常批評、挖苦、打擊孩子 / 多看孩子的優點,少挑孩子的毛病,多肯定,少批評——父母的否定直接摧毀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5、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 / 調整對孩子的要求,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鼓勵他做自己——孩子總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就沒有辦法獲得優越感,也無法肯定自己。
6、父母經常拒絕孩子的要求 / 多允許,少拒絕,及時滿足孩子的要求——經常被拒絕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不重要,需求經常被滿足的孩子,很少提無理要求。
歡迎關注「真心爸媽」: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半。出版有《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所有回答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歡迎訪問我們的頭條號「真心爸媽」,瀏覽更多育兒文章。
父母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從自卑轉為自信?秘訣就是學會誇獎孩子。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經常誇獎孩子可以讓孩子逐步樹立起自信心。多誇獎少批評也幾乎成了大家公認的教子法則,這條法則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當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父母應該及時誇獎孩子,而不是隨便敷衍了事,或者表現的不屑一顧,這樣不僅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還會導致孩子的自卑心理。
只有懂得誇獎孩子的父母才是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那麼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誇獎呢?以下提供了幾點經驗供大家參考:
第一:及時而適當的獎賞。當孩子考試比上一次進步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予肯定並進行口頭表揚和鼓勵。當然也可以適時的和孩子約定下次如果考得更好會給予孩子簡單的物質獎勵,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又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發自內心的誇獎孩子。孩子有時的確會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現,這時候父母如果硬要板起臉說:「勝不驕、敗不餒」之類的話。那就太不合時宜了,也不利於孩子建立自信心。這時父母應該真心地去誇獎孩子,而不是為了一些目的去敷衍孩子。
第三:讓別人來誇獎孩子。除了父母之外,還可以讓其他人來誇獎孩子,比如親戚、朋友。這樣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將會更充沛,因為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表現不但得到了父母的肯定,而且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
第四:誇獎是過程而不是結果。父母除了對結果表示滿意,也應該對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表示認可,有時候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但是孩子努力的過程也應值得父母去誇獎,這樣也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因為他知道無論結果如何,在父母心裡他是被認可的,是最棒的孩子。
第五:經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誇獎孩子。父母也不要只是單純地直接誇獎孩子,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孩子多麼優秀。經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誇獎孩子也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只要你和孩子之間用心構建出默契的親子關係,並懂得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適時的發自內心的誇獎孩子,就能幫助他一點一點的建立起自信心。
謝謝大家的支持,也期待大家給我評論交流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