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總共八十一章為什麼沒有提出一個「謙」字?


沒有明確的提到「謙」這個字,但是謙下,謙虛,謙默等等的概念隨處可見。可能老子認為這個「謙」字太小了,不能涵蓋一切!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四 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3-26 10:12:57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企 者 不 立 ,跨 者 不 行 ,自 見 者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自 伐 者 無 功, 自 矜 者 不 長 。其 在 道 也 , 曰 余 食 贅 形 ,物 或 惡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處 。

企,雙腳間墊起來;跨,跨大步。踮起腳尖希望更高一點,是站立不久的,想跨開很大的步子,是走不了遠路的。好高騖遠。

凡事得循序漸進,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拔苗助長便是違反了自然規律的求死之法。

道便是不可言說的規律,只有順應,才能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自見……不長」,第二十二章已經描述過,老子重複此「四不原則」,可以看出老子對於這四個毛病的厭惡程度,所以三翻兩次的提醒人們注意避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者,從古至今隨處可見。也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個通病。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自恃有功,傲慢無禮。要是搜羅有關於這四個毛病的歷史典故,可謂數不勝數。看故事、看別人,每個人都會一目了然,這是個錯誤啊,但是實際發生到自己身上,又有多少人可以認識到呢?

有個俗語叫「文人相輕」,本人覺得把文人身上這四種毛病的存在就表露無遺。誰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或者自己做的文是精彩的,於是看不起別人,甚至互相詆毀。

為什麼這麼做,會不立、不行、不明、不彰,無功,不長呢?因為就是這麼個道理,還用的著解釋嗎?

就好比吃撐了,就不是享受了,贅行了,那是畫蛇添足了,萬物都討厭這個多出來的東西。所以說,凡事有個度。有道之人就更加不會這麼做了。

老子在《道德經》中對於度的分析,好多章節都可以見到。審時度勢,順應自然,掌握分寸,依道而行。鄉人讀到現在為止,對於「度」、「勢」,印象最最深刻。


因為老子自始至終是以自己的視角在表述,而「謙」,是外在視角的評價。所以,《周易》以無之視角,所視皆為外,可以說「謙」,但《道德經》以自主視角,所視皆為內,根本就沒有「謙」處。老子可以說他把「不敢為天下先」奉為「寶」,但卻無法評價此為「謙」。


八十一章五千多字,雖無「謙」字出現,卻無字不是在說謙。明明把道說的清清楚楚,卻說說不清,勉強叫道;明明已經說把如何修道反反覆復說的不嚴其煩了,卻說說不清,甚至整的文字晦澀。為什麼呢?無他,唯恐想學之人不重視。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知難行易,知易行難。因為修道的唯一個也是最大的障礙就是主觀偏見:有生以來通過家庭學校社會所有的認知觀念都是主觀意識。只有打掉這一層根本性的錯覺,回到嬰兒狀態,才能開始修道。題主所說的「謙」只是世俗的謙。老子的謙是徹底的認識到骨子裡的謙。「上士聞道,躬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因為大道至簡--「適者生存」可笑吧?一點不,關鍵老子徹底講清楚了如何去「適合」。。。


謝潛龍友友邀,在下學淺才疏,只談一些淺見。老子著《道德經》,全書以道和德為主線,貫穿全書,這個不作討論。全書沒出現一個謙字,原因個人認為不必去探求,但全書對謙虛,謙讓,謙遜之論述卻很多。在六十一至六十九章,其內容都在顯示"謙"字,如在六十七章《我有三寶》里,老子說:"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不敢為天下先,所以能謙卑禮讓,則能成大器,受人民尊敬,做社會的楷模。現在有些人,捨棄了仁慈博愛而好勇鬥狠,捨棄了勤儉樸素而荒淫無度,捨棄了謙虛謹慎而狂妄自大,簡直令人無言。水平有限,答覆未盡您之所望,希諒之。


道德二字,余以為!體現的應是一個真字!道德經講出了宇宙天地的真理,也說出了生命萬物的特性!做人也要求真物實,做事靠的是有真本事,修道更修了個真字,則最終要返本歸真!而謙字!好像說的是謙謙君子,謙恭禮讓,謙虛而謹慎,好像講謙虛謹慎的人,是對身邊的人和事物,有一種戒心和防備,說話辦事都留了一絲餘地,這應該是儒家在社會上,謙恭禮讓的一種處世的心態和方法。道德經雖然沒有講謙字,但在道德中已經包涵了所有,也是道德學說中處世的一部分,哪怕是儒家的思想理論,則都在道德的包涵之內,而儒家的思想,能流傳幾千年,若不附合道德的要求,又怎能做為傳統的思想文化,來教化世人!而當時的社會,則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能得以存在至今,也是附合了天地法理的要求,存在就是真道理!若說謙字本身,並沒有太多的內涵!若組和幾個有內涵的字,則就能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比方說謙讓,讓字雖然簡單,但要做到此點,那要有深厚的,文化素質和修養做基礎,要懂人情明事理,才能做到謙讓二字!再比方說謙恭二字!恭字是對長者,掌權和上位者的一種資態,則也要有深厚的,道德傳統文化做基礎,若是不講道德的人,對別人做出了謙恭的資態,那肯定是假的,不真實的和有險惡用心,和不可告人的目地的!而謙恭則是真恭敬,不做作和沒有其他用心目地的!再說下謙虛吧!虛是一種不足的表現,懂得謙虛的人,是對事物本質有一種渴望,向明白人的一種虛心討教的資態,而那些明白人則更要謙虛而回應,要懂得什麼是學無止境,真理是每個人要用一生去追求的!而那些感覺自滿的人,若作出謙虛的資態,那肯定是為了推脫和不願為!總之,不論是謙讓,還是謙恭和謙虛,要看是什麼人在做,但效果肯定是不同的!上善!!謝謝邀請!


「兼」:一手執兩禾,表示同時進行兩件以上的事情,或為兩者以上的事物提供豐富的利益。

「謙」,從言從兼,表示說話善於兼顧別人的感情,照顧別人的利益。同理,「廉」字則表示善於為政、做事,能為大眾帶來利益,而非現代人理解的僅僅是不貪污腐敗只看重自己的清譽這麼低級!

謙也好,廉也罷,其最高境界就是「無為」,因此,《道德經》雖無一個「謙」字,但說《道德經》處處言「謙」也不為過。


《佛經~道德經》是(無為法),(無為法)的主旨就是(自凈其心)。因為自性(夲來清凈~本具智慧~本具萬法),所以(聖人)要求眾生(回歸本性)不需要(任何造作)。(謙)是(有為法)屬於(起心動念),(一法不立、一塵不染)才是(無為法)。只有以(清凈心)應世才能(智慧~運用萬法),若以(著相生心)應世則生(霧霾)。


敏銳的閱讀、精彩的疑問。

因為謙是一種給別人的印象,或好或不好取決於觀察者,而且,你是對人謙——易經、儒家,還是對神謙(對人不謙)——如基督教?事實上,有謙就是有為因為只有社交才知謙與不謙,而任何社交入世就是違背了老子的自然之道、小國寡民不入世。


個人認為:生活中謙虛禮讓是一種美德,然而,有時候當仁不讓也是對的。心中有謙即為謙,心中有謙心已動。道家講無為,佛家講禪定,王陽明說不動心,境界高于謙與不謙。書中無謙,不足為奇。


推薦閱讀:

TAG:老子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