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和其結果分別是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前,主要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逐漸深刻和複雜化。個人認為有如下幾點背景:

第一,經濟危機的爆發,使缺少殖民地的新興帝國和在殖民地競爭中的失敗者踏入無法擺脫的惡性循環。20世紀初爆發的經濟危機,由於老牌帝國能夠通過向殖民地傾銷過剩的商品,以低廉的價格從殖民地獲取原材料,順利度過經濟危機。德國和奧匈帝國作為新興帝國,義大利作為在殖民地競爭中失利的國家,由於缺少海外殖民地,無法利用殖民地度過經濟危機。導致這些國家的經濟情況極度惡化,國內矛盾突出。為了緩解這種情況,迫切希望對整個殖民體系進行調整,但是作為老牌帝國的英法俄等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堅決反對重新分配世界資源,激化了列強之間的矛盾。

第二,新興帝國內部的政治矛盾,促使其在對外交往中更為激進。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去世後,德皇威廉二世為了收緊皇帝的權力,對俾斯麥一派的政治人物進行了一系列打壓,廢棄的俾斯麥確立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對外政策,在對外交往中意氣用事,將帝國之間的矛盾表面化、公開化,最終走上了武力爭奪歐洲話語權的道路。奧匈帝國作為一個聯合王國,國內民族組成較為複雜,政治架構混亂,存在著一個皇室政權和兩個國家中央政府,在國家政權上存在著以奧地利民族為主還是以匈牙利民族為主的爭奪,同時兩大種族對於其他少數民族的壓迫也造成了國內政局的動蕩,面對國內複雜的民族矛盾和政治動蕩,奧匈帝國皇室選擇了向外擴張以轉移國內矛盾。

第三,政治上的不信任,導致了軍事上的軍備競賽。由於新興大國對於殖民地的渴望,嚴重損害了老牌帝國的切身利益,兩者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互相之間的不信任感和猜忌,使雙方均把擴充自己的軍備當做擴大自己優勢的手段,以此作為在談判桌上的籌碼,最終演變成為瘋狂的軍備競賽。沒有制約的軍備競賽,嚴重拖累了列強的經濟,也加深了雙方的矛盾,最終將雙方推到了戰爭的邊緣。

第四,非我既敵的軍事大聯盟,成功的把交戰雙方從談判桌推到了戰壕里。為了在力量對比上取的優勢,雙方瘋狂的拉攏周邊國家加入自己的聯盟,只要與對方的國家有矛盾和利益衝突的國家都拉到自己的陣營。由於陣營的擴大,矛盾越來越多,問題更加激化,談判的空間越來越小,最終因為薩拉熱窩事件,雙方大打出手,展開了一次生死的對決。

遇刺身亡的斐迪南大公夫婦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戰爭的結果也是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各國的勢力範圍,得到了重新的劃分。

德國由於戰爭的失敗,喪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本國的國土的八分之一被分給了其他國家,賠付戰勝國巨額賠款,不得擁有海空軍,陸軍不得有坦克等重型武器。但是由於英國為了牽製法國,致使德國並沒有被過分削弱。一戰期間,協約國的軍隊沒有進入德國領土,德國人民並不認為自己的國家是戰敗,對於戰勝國施加到本國的懲罰太過嚴酷而心懷不滿,最終在希特勒的帶領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奧匈帝國戰敗後徹底解體,分裂奧地利和匈牙利以及數個小國,從此消失在國際舞台之中。

義大利雖然加入到同盟國陣營,等開戰後並沒有跟德奧同步參戰,在戰局明朗後轉而投入協議國陣營。但由於其弱小的國力,戰後並沒有分得太大的好處,出於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和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打擊,義大利最終在二戰中與德國結盟。

法國得到了德國的兩個工業州和部分德國海外殖民地,但是並沒有如願的徹底削弱德國。出於對德國的防範,耗費巨資修建了馬其頓防線,然並卵。

英國雖然得到了部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但一戰嚴重消耗了英國的國力,喪失了海上一家獨大的局面。

美國在一戰開始時,保持中立並向雙方出售物資賺取利益。待雙方分出勝負後,美國迅速加入協約國一方,戰後美國大肆向歐洲國家投資,在戰後重建中獲得海量利潤。通過戰爭美國成為與英國並駕齊驅的海上霸主。

日本參戰後,消滅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部隊。戰後根據凡爾賽合約,獲得了德國部分殖民地和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但是在對整個中國的問題上,歐美列強對日本進行了打壓。一直推行侵略中國政策的日本,不滿英美的態度,為了獨吞中國和爭奪在海上的話語權,日本在二戰中與德國結成聯盟。

中國作為戰勝國,戰後本國利益被分割給了日本,中國代表拒絕簽字,不承認凡爾賽條約的有效性。

奧斯曼土耳其由於加入了德國的陣營,戰後大面積領土被分割。二戰中為奪回失去的領土,土耳其又一次加入了德國陣營,所以不作不死。

沙皇俄國由於十月革命的爆發被終結,新成立的蘇維埃政權與德國簽訂合約退出戰爭,放棄了歐洲的部分殖民地。為了消滅白俄勢力,與各國的干涉軍大戰數年。統一全國後,蘇聯發揮出了制度的優越性,迅速從一個農奴制的封建農業帝國轉變成一個強大共產主義工業國,在二戰中戰勝巔峰時期的德國,成為冷戰兩極之一。


一戰的背景:

(1)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2)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皇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與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3)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鑒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範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4)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 「一戰」戰場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又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可是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是全歐之冠,不過其素質卻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的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漲至80萬,義大利由20萬擴大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素質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 奧匈帝國徹底瓦解;英法雖取得了勝利,但在戰爭中元氣大傷,受到削弱;美國在戰爭 中牟取暴利,一躍成為經濟強國。戰後帝國主義奴役掠奪戰敗國和宰割弱小國家的《凡爾賽和約》等分贓條約,雖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關係,但沒有消除它們之 間的根本矛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戰爭並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卻引起了革命。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背景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帝國主義階段,在全球掠奪資源,傾銷產品,但是帝國主義國家有好幾個,一個地球不夠用了。

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個帝國主義國家還有各自的小算盤。

德國是列強中的後發國家,直到1871年統一之後,它才能夠全力以赴掠奪海外資源和產品市場。這也讓德國吃虧不已——海外好點的地方都被其他列強瓜分乾淨了,以至於德國人在非洲氣得大罵英國的勢力範圍到處都是。

英法保有最大面積的殖民地,所以它們對德國的貪心深懷恐懼。它們就聯合起來,防備德國。具體來說,普法戰爭中法國大敗,讓它對德國懷有血海深仇,兩國無法和解。英國為了對抗德國,在歐洲大陸選擇的最好盟友就是法國。

而在巴爾幹半島上,沙皇俄國積極推行大斯拉夫主義,損害了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利益。沙俄扶植的塞爾維亞在半島上咄咄逼人,也進一步激化了巴爾幹半島局勢。在半島上,塞爾維亞倒向同是斯拉夫民族的沙俄,而奧匈帝國對它們的擴張感到不安,則拉攏利益受損的奧斯曼帝國。最後一戰因薩拉熱窩事件爆發,也是因為巴爾幹半島上已經玩火多次。

德國面對有血仇的法國,急需拉攏一個內陸強權,在沙俄和奧匈帝國之間,德國選擇了同是日耳曼人統治的奧匈帝國。沙俄也因此倒向法國。

於是開戰前,各國的軍事聯盟已經註定: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結盟對抗英國、法國和沙俄。戰前都有很多次擦槍走火的機會,尤其是兩次巴爾幹戰爭,後來戰爭也確實先從巴爾幹半島上沙俄的盟友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之間展開。然而開戰後不久義大利就倒向了英國一方,不過作用有限,只是拖延了奧匈帝國南邊的部分部隊。在歐洲西線,英法在比利時一帶和德國打成了塹壕戰。在東線,沙俄揍奧匈帝國,德國揍沙俄。在世界其他地方,日本加入英國一方趁火打劫撈取德國在遠東太平洋上的利益。

戰爭打了很多年,各個國家都產生了普遍的厭戰情緒。最早的厭戰情緒爆發在沙俄,先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統治,後來十月革命徹底斷送了俄國參戰的念頭,蘇維埃俄國就這樣建立起來,並且共產主義思想很快在中東歐蔓延,幾乎要抄德國的後路。西線上美國由於察覺了德國發給墨西哥承諾與其瓜分美國的電報(這不瞎搞么),憤然參戰,西線德國人終於頂不住剛進來的美國生力軍,加上國內已經有共產主義革命的苗頭,不得不宣布投降,皇帝流放。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戰爭中也土崩瓦解。戰後德國在非洲的利益被英法瓜分,中東產生了一些獨立國家的同時也被英法瓜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等國從死去的帝國屍身上爬了起來。後來歐洲又爆發了干涉蘇俄的戰爭,雖然抑制了共產主義思潮的西擴,但蘇俄也經歷戰爭而挺立起來。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一戰 | 軍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