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更多的參與家庭教育有哪些好處?


還記得《少年說》當中的這個小女孩嗎?

她是二年級的歐陽霜榕,心愿是想要爸爸媽媽陪她過個生日。她的每一句話,都讓身為父母的我想掉眼淚。

她說:「我印象中,爸爸媽媽從來沒有陪我過過生日,我看見別的小朋友有爸爸媽媽陪著過生日時,我很難過。「

然後她又自問自答:「爸爸媽媽,你們會回來嗎?你們不會回來吧!「

稚氣的臉上,全是失落的神情,與小小年紀不符的「懂事」,讓人看得心酸!

和歐陽霜榕同樣命運的,還有葉雨欣。

她哭喊著說:一個月我能見你們幾回啊?這次家長會,別的孩子爸爸媽媽都來了,你們又是因為工作,沒有來。

你們能不能多關心我啊?賺錢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原來她的爸媽自從開了超市之後,就「一門心思全在工作上」,很少理會她的一切。

台下的父母聽了之後,掩面痛哭,爸爸承諾,他和媽媽一定會改!

可悲!若不是有這個節目,她的父母甚至根本沒機會聽到這個心聲,因為「太忙」。

2

網上有個話題,那些沒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想,這個問題,作為「星二代」的房祖名最有資格回答。

2015年,房祖名因為涉嫌吸毒被抓後,給母親寫去了一封超長的道歉信,除了認錯以外,他用了大量的篇幅向母親抱怨了心中對父親成龍「對自己太不關心了!」的苦悶怨氣。

成龍得知消息後,立刻回到香港希望能見到房祖名了解情況,未果。於是他繼續埋首大陸拍新片。

之後,他在回應新聞時,表示是自己沒有教好,若早知道兒子有此惡習,必要打死他。

典型中國式家長回答和做法!對孩子對孩子的教育,選擇打罵,卻忘記了愛和陪伴。

3

同為明星,黃磊卻是育兒界里的模範。他是一個非常重視跟孩子相處的父親。他甚至說過「如果孫莉提出要我在家帶孩子,我甘願做個家庭婦男。」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他表現出來的與女兒的相處和溝通模式,和與女兒之間彼此的默契,讓不少爸爸媽媽嘆服。

在他的陪伴和影響之下,多多勇敢且善良、有規矩又不失活潑,跟其他小朋友都能很好的相處。小小年紀就像開了掛,被網友視為人生贏家,「履歷」驚人……

2015年,多多帶領《小王子》導演同游故宮,全程英文交流無壓力。

2016年,參加電影《圓夢巨人》首映禮,與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站在一起毫不怯場。

2017年,亮相巴黎Bonpoint大秀。

今年7月,出演賴聲川導演的話劇《水中之書》。

4

為什麼黃磊甘願在家帶孩子呢?

因為再完美的母愛,也取代不了父親。

不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需要從父親的身上,觀察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同時會思考什麼是獨立和勇敢。

明星宋丹丹的兒子英巴圖今年27歲,在綜藝《嚮往的生活》中,被導演要求自己動手做一個雞籠,難度其實很低,節目組提供的木頭都加工成現成的木條,很方便使用。

結果巴圖對著一屋子的工具發獃許久,把《木工手冊》從頭翻到尾,又從尾翻到頭,後來在別人的幫助下,花了幾個小時,才釘出了一個鬆鬆垮垮的架子,甚至還要靠到牆根上才能勉強立住,一個不留神就會撞塌。

但他同父異母的弟弟英巴鏑,卻是現役的中國國家冰球隊主力,不出意外的話,會在2022年代表中國參加北京冬奧會。

為什麼同為男子漢,擁有同一個爸爸,他們身上的男性氣質如此不同呢?

英巴圖和英如鏑相差的,其實是一個爸爸的距離。

英如鏑從三歲踏入冰場,到遠赴美國學習訓練,父親英達一路陪伴,從未缺席,這才成就了一位馳騁冰場的悍勇少年。

英巴圖和英如鏑很好地詮釋了父愛和母愛的不同:

母愛是感性的,父愛是理性的。母親給予孩子安全感,父親給予孩子方向感。

父親出於男性的本能,會在獨立性、進取性、合作性和自信心方面對孩子帶來比較大的影響,父親特有的勇敢、冒險、理智等特性,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模仿學習。

5

也許你會說,「我老公很忙,所以教育和陪伴孩子,主要是我來做。「

有這麼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聽過——「懶爸爸都是好媽媽慣出來的」。

是的,上班很忙,但一天24小時,陪伴30分鐘的時間總能有的吧?!

美國總統奧巴馬整天為國事忙得不可開交,不過在他當選第一次總統的時候就表達過,在長達21個月的競選過程中,最讓他自豪的就是:他從來沒有錯過一次女兒的家長會,並且每晚會和女兒一起吃晚餐。

他認為父母是最影響孩子的「身邊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的成長留下痕迹。「總統」只是他一時的身份,「爸爸」才是他一輩子的身份!

6

也許你還會說:每天30分鐘,這麼短時間,能幹些什麼?!會有效果嗎?

別忘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孩子最好的陪伴,決定權掌握在你的手裡!

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孩子最高效的陪伴,這才是正確的解決方法。

父親的缺位雖然是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但絕不能成為藉口!

孩子的教育,從來就不只是母親的事情,再完美的母愛,也取代了不了父親!

我知道孩子的爸爸們實在很忙,但一天24小時,陪伴30分鐘的時間總能有吧?!

錢什麼時候都可以賺,但孩子的成長不會等你。


你若是全職媽媽,那麼當你讀到這條分享時,一定會產生足夠多的共鳴。

5年全職,從寶寶還是剛剛萌芽的小種子時我就開始了全程陪伴。同樣,我也經歷過育兒期的焦慮、恐慌,但直到爸爸角色的出現,我的內心慢慢釋然了,慢慢感受到這個孩子帶給我們的驚喜。

在與爸爸的親子時光中,孩子感受到了與媽媽不一樣的力量,即便不是柔軟的,但足夠讓她感到安全,逐漸成為一個獨立、勇敢、自信、睿智的孩子。

女兒第一次騎滑板、第一次游泳、第一次腳踏自行車、第一次體驗戶外登山,因為爸爸在陪伴。

女兒被媽媽批評總是第一時間找爸爸訴苦,訴說她自己的需求,爸爸會給她適當的安撫與管教。因此,無論何時,她總是能給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安全的出口,不至於壓抑或者隱藏。

在大多數的家庭里,養育孩子媽媽是主角、爸爸是配角,但一個都不能少。媽媽需要假期,需要獨處的時間來釋放自己,無論是情緒還是身體本身,即便是爸爸給孩子沖奶、洗臉、刷牙,玩遊戲、講故事,這也是日常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爸爸的參與讓家庭教育氣氛更完整、更和諧、更有愛。

當一個孩子能夠從父母身上吸取到足夠的養分安全感時,她終究會是一個會成為她自己喜歡的樣子。


對於我自己而言,爸爸更多的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可以讓我能有一刻可以停下喘口氣。面對孩子日復一日的各種問題,身為媽媽,明知道需要耐心引導,可也免不了煩燥焦慮,口不擇言。

這個時候爸爸的及時出現,真的是讓媽媽鬆了一口氣。而前一刻還在哭哭啼啼的孩子,這刻卻在父親的溫言軟語中開始認真的做作業,先前的執拗似乎也消失不見。

而且父親有著與母親截然不同的思維,母親解決不了搞不定的事情爸爸略一思索就有了答案。在孩子的心裡,沒有爸爸搞不定的事,爸爸就是孩子心中的神。儘管此神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枚男人,但只要他出現,孩子總能出奇的服貼。

我想爸爸參與到教育中,就是領孩子走過最泥濘的一段路。儘管他平常無奇,但也是最讓孩子驕傲的神奇老爸。


很多心理學研究都指出,爸爸的參與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而且這些影響很多是媽媽沒辦法給到孩子的。

1、爸爸的參與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爸爸和孩子的互動方式,和媽媽截然不同。

媽媽一般會陪孩子做安靜的遊戲,負責更多生活上的照顧,所以孩子和媽媽待在一起時,情緒通常是比較平穩的。

爸爸則更喜歡和孩子玩刺激的、需要運動身體的遊戲。

寶寶小的時候,爸爸會玩舉高高,逗得寶寶咯咯大笑。孩子大一點,爸爸會裝成可怕的怪物,和孩子追逐打鬧。

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就像過山車一樣,有輕微的害怕,有開心和興奮,最後再回復到平靜的狀態。這種豐富的情感體驗是和媽媽相處時沒有的。

因此心理學家認為,和爸爸的互動能幫助孩子學習情感和社交技巧。

還有研究發現,從小經常和爸爸互動,玩體能遊戲的孩子,在同齡人中更受歡迎。

所以說,想要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爸爸一定要經常花點時間,陪孩子玩玩遊戲。

2、爸爸對兒子、女兒的影響不同

孩子的性別不同,爸爸對他們的影響方式也不同。

對於男孩來說,他們能從爸爸身上學到男子氣概,學會自我控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從爸爸對待媽媽的方式上,學習如何尊重女性。

如果爸爸對媽媽是尊重、體貼的,家庭氛圍是和睦而溫暖的,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男孩,會從爸爸身上學會怎麼表達愛,如何友好地對待女性,這對他們未來的親密關係和人際交往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女孩來說,爸爸是他們接觸到的第一個男性。她們從爸爸身上形成對男性的認知,也從父母的相處方式中形成影響她們一生的戀愛觀、婚姻觀。

如果爸爸和媽媽是恩愛的、幸福的,爸爸在成長中能夠陪伴和支持自己,這樣的女孩在年輕時出現性生活混亂的概率會更低,成年後也更容易擁有幸福的戀愛和婚姻。

還有研究指出,成長中爸爸能夠積极參与的女孩,她們在學業和工作中會有更好的表現和更大的潛力。

所以說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爸爸對孩子人格的健全、未來生活的幸福指數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3、爸爸分擔更多的責任,媽媽的情緒會更穩定

中國的很多家庭中,爸爸都是缺席的。媽媽不僅要工作掙錢,還要一個人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

不管是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還是輔導孩子的作業,陪上興趣班,所有的一切都要媽媽來管,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爸爸一定要明白,不管你掙多少錢,都不能代替你父親的責任。就算工作再忙,爸爸也要抽出時間,去陪伴孩子的成長,和媽媽一起分擔壓力和困難。

當爸爸以這樣的姿態投入家庭後,即使大部分照顧孩子的工作還是媽媽在做,她也會覺得安心,不用再獨自承受養育孩子的焦慮和無助。

這樣的話,媽媽的情緒會更平和,對孩子會更有耐心,也會有更大的能量去經營好這個家庭。

希望有更多的爸爸能看到自己對孩子、對妻子的重要性。幸福的家庭可以少賺點錢,但不能沒有爸爸的參與。

當爸爸親自體會過照顧孩子的不易後,就能理解妻子的辛苦,同時也品嘗到陪伴孩子成長的那種幸福。

這是賺再多錢,事業再成功都換不來的意義感。

我是小樣媽,專註分享育兒知識和早教遊戲,喜歡就關注我吧。


在家庭結構中,爸爸有三種重要的角色。

第一個角色:資源的提供者。

為孩子和家庭提供穩定的物質保障。

在現代社會,雖然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不平等還是在職場上普遍存在的現象,女性的收入還是要低於男性的,而如果家庭中沒有了男性,經濟問題必將更加凸顯。孩子成長中出現問題也就比較常見了。

第二個角色:男性作為一家之主,會起到更多的教導作用。

慈母給孩子更多情感方面的安全感,嚴父則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三觀。

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父親對兒童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有很強的作用。記住,不僅僅是對兒子適用,對女兒也同樣適用,即父親缺位的家庭,女孩的性別意識,性別刻板行為也會比較差。

第三個角色:母親情緒的安撫者。

一個家庭中父親對子女的作用不一定是僅僅通過父親-子女這樣一種直接的方式體現的,而可能存在另一種間接的方式,父親-母親-子女。

想像一下母親帶孩子累了一天了,想要找個人抱怨一下,這個人往往就是丈夫,而如果這個人不深度參與家庭互動,經常缺席,她會對著誰發泄負面情緒?

很有可能就是孩子了。因此對於這樣的家庭關係來說,孩子的成長可能就有影響了。而這種影響往往在0-3歲的小孩身上比較突出。

在很多中國家庭中,爸爸只提供經濟和物質基礎,很少花時間參與到育兒工作中,這種父愛角色的缺失被戲稱為「喪偶式教育」。

認為爸爸只用掙錢養家,孩子媽媽來陪就行。這種家庭分工,看似合理,其實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父親的陪伴是母愛無法完全替代的。

心理學家Lamb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父親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發現父親在兒童教育各方面的積极參与,對兒童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父親與孩子的「遊戲」行為,可以非常好地提升兒童的社會性,競爭力,對於兒童性別角色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幫助。

而相反,父親缺席了其成長的孩子,在其認知能力、社會適應,甚至擇偶觀念上(尤其是女兒),都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比如,小時候缺乏父愛的女孩,可能更容易按照「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本,來尋找自己的伴侶。

父親捲入程度可以分為

第一層:父親在孩子需要的時候能夠出現,或簡單來說住在同個屋檐下;

第二層:父親直接與孩子互動,做遊戲,閱讀等;

第三層:這是最高程度的捲入,包括積极參与到子女教養的各項活動中,並給出相應決策。而研究也表明,隨著捲入程度的加深,其對子女的積極作用也更強。

從研究結果,我們看出父親的積極作用。

首先,父親可以使青少年的問題行為減少;

其次,父親可以提升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的社會功能;

再次,青少年的學業成就也更高;

最後,兒童認知能力也會受到父親的積極作用。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情況是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席

爸爸們總能找到工作太忙 應酬太多

壓力太大等諸多的借口來回應社會 家人 朋友

對他們不關心妻兒的指責

大多數爸爸認為寶寶還小什麼都不懂

媽媽負責照顧好就行了

自己陪不陪孩子無關緊要

這種思想其實是大錯特錯的

爸爸和媽媽的思維想法 情感 性格都不一樣

對寶寶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

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

男孩更像小男子漢

女孩長大後更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

這些調研結果有力地證明了

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家長們一定要重視爸爸的寶寶成長中的陪伴作用

幼兒期是孩子形成正確性別角色的關鍵時期

爸爸可以幫助寶寶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

寶寶對男女性別的區分

最開始是來自於爸爸媽媽的鮮明對比

男女的區別 有利於寶寶學習相對應的行為規範

男寶寶從小通過爸爸的言行舉止

會逐漸樹立起男子漢的氣概

相反缺乏父親教育的男孩成年後

則容易性格懦弱 退縮 行為舉止 娘娘腔

爸爸的高大偉岸會給女兒帶來安全感

是女兒的驕傲

也會成為女兒將來擇偶的參照標準

爸爸要注意的是

應該學著放下身段 站在和孩子平視的角度

把孩子當自己的朋友來相處

古語說養不教 父之過

可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陪伴

更離不開爸爸的引導

爸爸不要忽視自己的作用

要知道 在孩子的世界中

你是無可取代的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作用不可或缺。尤其是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爸爸的職能沒有人可以替代。

第一,爸爸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力更強。美國有科學家研究證明,和爸爸相處的孩子智商更高,做事更有條理。

第二,爸爸更富有冒險精神,更會遊戲。相較於媽媽的溫柔似水,不願帶孩子去冒險,爸爸的線條更粗獷,更樂意嘗試新事物,更容易發現新遊戲,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快樂。

第三,爸爸更理性,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動手能力。媽媽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總是無微不至,甚至包辦代替。爸爸則更「狠心」一些,在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更願意做一個旁觀者,給孩子機會自己解決問題。

第四,爸爸代表著權威和力量。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經常和爸爸相處的孩子,長大了更容易融入社會,也更容易和領導相處。

第五,女孩和爸爸相處,長大了更自信,也更有利於正確處理與男性的關係。爸爸對女兒的尊重、愛護、讚美、理解與鼓勵,會給女兒的成長帶來極大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利於發展其良好的性格。

第六,男孩和爸爸相處,更陽剛,更有男子漢氣概。爸爸作為男性榜樣力量,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爸爸的陪伴和關愛,讓孩子學習到勇敢、堅強、獨立和堅毅的品質。而且經常和爸爸相處,孩子身體的運動協調能力也更好。

最後,在孩子心中,母愛是水,父愛如山。山水相依,才是圓滿的家庭。在生活中,對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孩子更願意找媽媽,對一些重大的事情,孩子第一個想起的往往是爸爸。爸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健全的人格。爸爸和媽媽給予孩子是不同的愛,媽媽更細膩,而爸爸更粗狂。孩子不僅僅需要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需要爸爸體力上帶來的刺激遊戲的的感官體驗。爸爸的舉高沒有幾個孩子不喜歡,而對於媽媽這些卻很難做到。爸爸身上的男人性格也是女人所不具有的。很多成年後戀父情結嚴重的人,多數在童年沒有感受到父愛。

2.爸爸和媽媽更恩愛。爸爸參與教育,才會讓夫妻之間增加更多的溝通,孩子是紐帶,夫妻之間有了孩子,壓力大之後,很容易有矛盾,爸爸的參與會讓夫妻之間更加理解。

3.解放媽媽。孩子不是一個人的事,爸爸參與教育,媽媽會有更多的時間,媽媽不那麼累,情緒才會好,才會有更高質量的陪伴,不會有更多的負面情緒,否則,一個假性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一定也容易被媽媽的負面情緒所影響。


1、在家庭教育中能起到平衡作用

女性的虛榮心大都比較重,大部分的母親都會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考了98分,母親會說要是考一百分就更好了,孩子考了一百分,母親會期望孩子怎麼不考雙百……過份的要求和期望,致使有的孩子得了「兒童成才焦慮症」,在這樣的家庭里,父親的平衡作用非常關鍵。父親一般不會象母親那樣苛刻關注孩子的成績,他們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很聰明的,知識點也掌握了,只是因為不夠細心才考不理想。因此,當孩子因為一次考試不理想而受到母親暴風雨般的指責後,父親的一個微笑、一次拍撫或一句寬慰的話,都能迅速使孩子從與母親的對立情緒中解脫出來,通過緩緩引導,使孩子受挫的羞愧轉化為奮起的決心。

2、幫助兒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別角色,培養良好的性別觀念

我國當前的教育現狀是:託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很少有男性教師,這就減少了兒童與男性接觸的機會,這對男孩子的損失尤其重大,因為他完全沒有可模仿的榜樣,不知道男人應該怎樣待人接物和處理問題。使女孩子受到的損失是:長大成人後在男人面前感到無所措手足,緊張和羞澀。因此,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男孩能模仿、學習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從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認同。如果男孩缺乏「父愛」或與父親交往過少,容易導致「女性化」傾向。對女孩來說,通過對父母性格特徵的識別,會更加強化自己的性別意識,掌握性別角色標準。國外一些研究發現,在隨單親母親長大的女孩中,成年後往往拒絕做母親或妻子,在取得滿意的兩性關係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心理學有關性別角色形成的理論都比較一致地強調父親在孩子性別化過程中的特殊作用。弗洛伊德認為:男孩在發展過程中會有意識無意識地模仿父親的角色和行為,從而形成具有鮮明性別特徵的行為。

社會學習理論則強調榜樣的作用,認為父親為孩子提供了一種男性的榜樣和行為模式,男孩往往把父親看作為未來發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親,女孩則往往從父親身上的男性品質上找到未來生活的參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會把父親看作為未來丈夫的模式。

因此,扮演好父親角色,對孩子正確的性別角色的形成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3、促進孩子認知的發展

觀察和研究證明,母愛與父愛對兒童的智力影響是有差異的。孩子經常從母親那裡學到語言、生活知識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識,而父親經常通過運動操作,諸如修理車輛、機械、使用工具、修整園林等活動,使孩子對動手操作更感興趣,這就激起兒童的探索精神、想像力、創造性以及求知慾望。有研究發現,父親與孩子交往的數量與孩子的智商有正相關(也就是交往數量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通常,父親影響出現得越早,孩子的智力發展受到的影響就越大。

4、是孩子發展身體和意志的榜樣

父親更多的喜歡運動,父親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更傾向於身體語言,更樂於參與孩子的遊戲,這對於孩子身體和動作的發展都是有益的。

父親身上所具有的男性獨特的果敢、堅強、自信等方面的個性特徵對孩子意志品質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孩子在與父親的不斷交往中,一方面潛移默化地感受著父愛,模仿、學習父親的言談舉止;另一方面,父親也自覺不自覺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個性特徵,尤其是對男孩要求更為嚴格。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應該成為責任和力量的化身,為孩子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堅強的意志品質的形成做好榜樣,促進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5、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守護者

研究表明,父愛缺失的孩子通常表現出害羞、少言寡語、情緒沮喪、自暴自棄、不愛集體、厭惡交友、急躁衝動、喜怒無常、害怕失敗、感情冷漠等心理特點,嚴重者還可能上學逃課、早戀、離家出走、偷盜,甚至喜好暴力。這是因為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嚴重製約了孩子個性的發展。母性的教育是沉穩、內向,給孩子安全感的教育,而父性教育則開放、外向,將孩子引向更寬廣世界的教育。自信、樂觀、積極進取、勇於探索,這些積極地心理品質無疑是父親應該傳遞給孩子的。

6、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促進者

人的社會性發展是人類生存於社會之中的必然之路,兒童的社會性發展也應當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長期跟隨母親的孩子由於活動範圍主要集中於家庭,對於家庭之外的世界認知較少。父親廣泛的社會活動會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社會生活。與父親生活時間長、受父親影響大的孩子,容易「繼承」父性的基因品質:大度、開朗、自尊心強、喜歡交往、社會化強,甚至會更詼諧、幽默。因此,在孩子的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中,父親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為一個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女兒的影響。無論是在自我價值還是處事能力方面,爸爸可以帶孩子進入一個現實世界的窗口,媽媽呢則可以提供一個更安全的環境。

爸爸參與家庭教育其實有很多好處的,趣爸爸給大家分析分析:

爸爸可以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爸爸對孩子的處理方式會讓他們覺得非常重要,爸爸從嬰兒時候就可以傳遞出很強的信號,他可以變得更堅強,也會堅持自己去。

爸爸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信心,男人和孩子一起談論對事情的看法,比如生活、朋友等等,讓他的頭腦和智慧值得承認,有價值。

爸爸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冒險的能力,讓孩子們提高對世界的探險能力,嘗試著體驗新的世界。

另外,爸爸還可以幫助孩子們認識到有困難的時候要堅持,提高受挫的能力,建立滿滿的自信。

還有爸爸的處事風格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寶貝們的行為,為他們樹立一個正確搭建人際關係的榜樣。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育兒 | 教育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