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雨巷》,到底是寫給誰的?


雨巷:邂逅丁香姑娘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也有人把這些意象解讀為反映當時黑暗的社會的縮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首《雨巷》標誌著中國現代派詩歌的成熟。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裡,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裡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

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我知道這首詩背後的寓意,但我不願帶著這樣的情感吟讀這首詩,或許是因為我無法對那個時代感同身受,亦或者我不想那麼沉重。

我感官里的《雨巷》,是一個溫婉知性的丁香姑娘,於梅雨時節的午後,撐著油紙傘,漫步於石板路上,觸摸著被歲月侵蝕的石牆,望著曲徑通幽的雨巷,淡淡的愁緒蔓延散開。

我曾為了追尋丁香姑娘的足跡,遊走於江南水鄉,像丁香姑娘一樣,撐著油紙傘,獨自在古鎮小巷裡默默彳亍,但此情此景,我也好像如丁香姑娘般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下一個梅雨時節,我仍要到江南水鄉古鎮里遊走,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但不愁怨的姑娘。

歡迎關注,閱讀更多詩詞相關文章。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蒼。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

......

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__ _ _戴望舒《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也有人把這些意象解讀為反映當時黑暗的社會的縮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首《雨巷》標誌著中國現代派詩歌的成熟。

詩人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

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

我曾為了追尋丁香姑娘的足跡,遊走於江南水鄉,像丁香姑娘一樣,撐著油紙傘,獨自在古鎮小巷裡默默彳亍,但此情此景,我也好像如丁香姑娘般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下一個梅雨時節,我仍要到江南水鄉古鎮里遊走,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但不愁怨的姑娘。


一個小雨天,心煩意亂的戴望舒獨自出來散步。在狹窄潮濕的雨巷,灰白陰暗的天氣,更是勾起了他內心的傷感。他一個人靜靜地向前走著,拐角的地方他突然看到了一抹粉色的身影。一個姑娘穿著一件粉色的旗袍,姣好的身材,輕盈的步子,美好的背影讓他心曠神怡。這位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輕輕地向前走著。一瞬間,戴望舒彷彿看到一朵丁香花綻放在眼前,香氣四溢,十里芬芳。

戴望舒不由自主地跟在她的身後,也擔心被她發覺。穿過迂迴的雨巷,那個丁香般美好的女孩仍然像夢幻中的美麗精靈在戴望舒的前面一直走著。就在這一刻,女孩突然停下了腳步,戴望舒也嚇得停住了腳步。他抬頭看了看姑娘面前的房子,好像有些眼熟。

女孩敲了敲門,開門的竟然是戴望舒的好友施蟄存。

原來這個撐著油紙傘,像丁香般走在戴望舒前面的姑娘就是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真是無巧不成書。施蟄存熱情介紹戴望舒和妹妹認識。戴望舒又仔細看看眼前的女孩,吹彈可破的白嫩皮膚,美麗動人的眼睛,多美的一個姑娘啊。他的心瞬間沉入這片愛情的谷底。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戴望舒雖然一身才情,卻沒有英俊的面龐。戴望舒因為小時候染上天花落下一臉麻子,一直讓他有點自卑,而這次邂逅,也沒有讓心愛的丁香姑娘對他有好感。

戴望舒一次又一次地給施絳年愛慕的暗示,可是卻一直被委婉拒絕。

戴望舒愛慘了施絳年,他對她的感情之湖已經深不見底了。他出版的詩集里,扉頁上用法文寫上了心愛的丁香女孩的名字。


《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徵性的意象.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 你了解這篇詩作創作背景後就知道,不是真實的人,都是比喻和寄託.


那個雨巷,那麼長。那個姑娘,穿過時光。她默默走遠,太息一樣。那時候啊,她在南方。後來,去了香港。舞台上婀娜,燈影下彷徨。廟街,十三郎,變了模樣。傘已舊,閣樓上。人空瘦,向華強。


推薦閱讀:

TAG:戴望舒 | 文化 | 詩歌 | 讀書 | 民國往事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