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說明朝「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朱元璋和同桌的你

元朝時期,漢人是沒有姓名權的,所以朱五六生了個兒子叫朱重八。

朱重八沒有什麼長處,除了吃的特別多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外。有一天他和湯和一幫朋友又餓了,朱重八在替地主放牛,他們來到了一塊胡蘿蔔地里,因此牛肉和胡蘿蔔聯繫在一起,就成了胡蘿蔔燉牛肉火鍋。

大快朵頤一番,撐的肚皮朝天,接下來該面對地主了,朱重八設計了一個劇本,牛鑽牛角尖了進山了,地主想你當我三歲小孩啊!一頓毒打,朱重八失業了,回到家裡一看父母都餓死了,連埋屍骨土地都沒有,辛虧村裡鄰居看著可憐,同情朱重八給了一塊地方埋了父母。

朱重八埋了父母,只剩下自己了,哥哥姐姐自立門戶自顧不暇,沒有餘糧關照自己。令人介紹他到寺廟出家了,朱重八飯量大,管事的大和尚有意見了,現在苛捐雜稅朝廷把稅收都收到了公元2018年了,善男信女哪有多餘民脂民膏捐獻給佛主保佑呢?加上各地爆發起義,寺廟維持不下去了破產了,這放到現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寺廟現金流比t銀行,醫院,學校都好。

朱重八當不了和尚,湯和來信說自己造反了,過得還不錯希望大哥一起過來共享經濟。朱重八明白造反是殺頭的事情,所以默默的把信收起來了。湯和是朱重八的同桌,儘管一起沒有讀幾天的書,但是苟富貴勿相忘,還是很講義氣的!

高曉松老師同桌的你作為自認為的傳世之作,更多的是希望走了心之後走腎。一對兩小無猜的孩子,在一起學習生活,安生情愫,默默的關注對方,痴痴傻傻的守候,終於一天看到自己守護的大白菜被其他豬給拱了,她說他愛的是他的才華。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朱重八最終還是接受同桌的邀請,投靠了紅巾軍的郭子興做了一個普通的士兵,他為了自己有權力吃更多,所以奮勇拼搏。不久,晉陞為郭大帥的警衛隊長,這個職位是非常重要的,領導把命都交給你了,那麼你的榮華富貴就指日可待了。不久,劉大帥把乾女兒馬鳳英也嫁給了朱重八,並且給他改名朱元璋。

朱元璋在起義軍中,審時度勢不斷積蓄自己的力量,他的核心是得人心而不關心地盤,所以威名遠揚。他在攻城略地的路上,遇到一個秀才,這個秀才給他獻策: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秀才名字叫劉善長,他獻的策略是劉伯溫的政策建議。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在元朝成為牆倒眾人推的形勢下,各路義軍都稱王稱皇,搶奪子女玉帛,只有攻佔了金陵城後任然尊敬小明王的朱元璋,堅定讓手下的人稱自己為上位。

江浙的張士誠,東南的陳友諒及苟延殘喘的大元王朝,朱元璋胃口特別好,牙齒也不錯收了眾多義子,最知名的一個叫做藍玉,那是一個魔鬼,洪都之戰,以3萬對100萬,竟然贏了,讓朱元璋絕地求生反轉形勢,最終在鄱陽湖大戰中滅了陳友諒,接著大草樓兔子接管了花花太歲張士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他的文臣武將們恢復了南宋滅亡的華夏漢唐文化,讓百家姓重新恢復,大家才有了如今的族譜和輩分,不然高曉松老師就不能叫做高曉松,可能是要按照祖輩排序叫做高6666。

明朝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講究」大臣守江山,君王死社稷」,所以沒有漢朝對外的和親,唐朝對外稱兄道弟,宋朝每年貢獻歲幣。明朝是我中華五千年華夏復興的時代,鄭和下西洋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繁榮了國家資本市場,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人口鼎盛達到了2億人口,國土面積基本繼承了元朝的疆域,為世界第一大國。

綜合而言,高老師的曉說是一檔脫口秀節目,自娛自樂一下自己而已,大家不必介懷心上,蹲廁所需要用力時候看一看,有利於加速新陳代謝功能!


謝謝邀請!我認為高曉松非常有才,可以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是他也曾經在自己的脫口秀節目《曉說》中說過,堂堂的大明朝竟然是一個三無朝代,哪三無呢?就是「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那麼這到底是真的嗎?

首先,讓我們看下明朝到底有無明君,那麼什麼是「明君」呢?一是奠基創業、統一天下的開國之君,二是開創盛世的賢明君主,三是勵精圖治、中興家國的中興之主,四是為後世之君打下良好基礎的待興之主,但凡符合這四個條件的,都可以算是明君,那麼明朝有嗎?當然有,且不說首次提出「驅逐韃虜,還我中華」這個口號的由放牛娃起家的平民皇帝朱元璋,還有萬國來朝的朱棣,他們都算是明君,所以,明朝沒有明君,我不答應!

其次,讓我們再看下什麼是「名將」,當然是指建下豐功偉業的著名將領,歷朝歷代都非常多,明朝也例外,尤其是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徐達、常遇春、藍玉等人,還有戚繼光等人,這些都是不世出的名將!

最後,讓我們看看什麼是「名士」,在舊時是指以學術詩文等著稱的知名士人,要說明朝沒有名士,我也不答應,因為在我們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過「兩個半聖人」,一個就是萬事師表的孔子,另一個則是提出「知行合一」這一重要思想的王守仁,即是王陽明,另外半個則是曾國藩,他們三個正因為「立德、立功、立言」,才有了偉大的聖人,歷代不朽!

所以,高曉松所說的明朝是三無朝代,是完全不成立的,只是為了娛樂而嘩眾取寵罷了!不知道小夥伴如何看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說出來,一起討論討論吧!


如果此話真是高曉松所說,我只能說,以前的我錯了,以為他是個才子,其實盛名難副。

何謂明君?

什麼是明君?是秦皇,還是漢武?是唐宗,還是宋祖?

明朝朱元璋,一個放牛娃,做到九五之尊,靠的是什麼?

「還我中華,驅除韃虜」這種震耳欲聾的口號,前面那個皇帝提出來過?這種具有超強粘合力的口號,影響了後世幾百年,讓中國人就此團結在一起。

當然有人說了,朱元璋手上血腥太多,請問那些所謂的明君,誰手上血腥不多?秦始皇為了統一,滅了六國,殺了多少人?漢武大帝,在晚年巫蠱案殺子殺孫,這算英明?唐太宗,一手炮製「玄武門慘案」,很光彩?趙匡胤陳橋兵變,奪了柴家的江山,「明」在哪裡?

再說永樂大帝朱棣,修書(永樂大典),下海(鄭和),遷都(北京),那件事做得差?這樣的皇帝,歷史上有幾個?另外,朱棣讓元朝搬家、搬家、再搬家,搬的都找不到,這不算「明」?

矮大緊的粉絲們會說,朱棣的皇帝得來不光彩,請問誰的光彩?一將功成萬骨枯,皇位得來舒暢的沒有幾個,完全光彩的也不見得多。

弘治皇帝朱佑樘,為人正直,勤於政事,會用賢才,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堪稱皇帝中的楷模,縱觀歷史,除了各朝開國皇帝外,也只有漢文帝、宋仁宗才能相媲美。

有人說,他有個混蛋兒子。是的,他的兒子朱厚照愛玩,可是用人還是杠杠的,君不見劉瑾之死?君不見楊廷和、李東陽等名臣的使用?

就連大家最看不起的崇禎皇帝,還發奮圖強,最後一刻也不願撤出北京城,寧願在梅山上吊自殺。正應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再看看,明以前各朝的皇帝,遇到困難,棄城而逃的有多少人?當然明以後的清朝也有,咸豐、光緒、宣統都跑過。

明朝的皇帝,綜合來看,不比其它朝代差。

何謂名將?

說到明朝無名將,我的牙都快笑掉了。看歷史,對外開戰,漢武大帝時的衛青、霍去病比較猛一些,除此之外,猛將真心一般多。各朝通過和親等策略,維持著邊關,仗也能打,但將領不見得比明朝強。

明朝開國將領徐達、常遇春,帝國雙子星,無人能敵,幫助朱元璋滅陳友諒、滅張士誠、滅元朝,這不算名將?

征戰大漠,李文忠、傅有得,還有後來的藍玉,把元朝趕到了看不見的地方,用騎兵戰勝元朝的騎兵,用火器給北元重創,這些不算名將?

朱文正,朱元璋的侄子,用四萬人擋住陳友諒的40萬大軍,這算不算名將?

于謙,虎膽雄心,帶著北京城的老弱病殘擋住了瓦刺也先的精銳大軍,這算不算名將?

戚繼光,打造戚家軍,煉就獨特的抗倭兵法,對倭寇戰爭中,總是大勝,而自己方傷亡卻不多,這不算名將?

後來很具有戰略眼光的孫承宗,算不算名將?

太多了,如果說明朝無名將,那說明評價標準很高,如此高標準下,中國其它各朝也無名將,世界的歷史長河中,也難出名將。

何謂名士?

什麼是名士?就是附庸風雅,吟詩作賦的士族子弟嗎?還是胸有韜略,思想深刻的聖賢?

這些明朝都不缺。

謀士如劉伯溫、姚廣孝,誰能低看?民間用劉伯溫比諸葛亮,可見非等閑之輩。

賢相如張居正、夏言、楊廷和、徐階等,無一不是治國高手,在那個競爭激烈的年代,還能一展抱負,非獨當一面的人不能承擔,張居正甚至被稱為「千古一相」。

聖賢如王陽明,被稱為並肩孔孟之人,各朝各代,有多少這樣傑出的思想家?

文學家更多了,羅貫中、施耐奄、吳承恩、馮夢龍等所著的名著,流傳太廣了,誰人不知三國、水滸、西遊記?東周列國志看過的也不在少數。

除此之外,明朝還有很多很牛的人物,比如書畫雙絕唐寅,鬼才徐文長,國醫聖手李時珍,地理學家徐霞客等。。。。。。

明朝缺「錢」,可是「明君、名將、名士」一概不缺。明朝優勢很多,劣勢就是沒有將輝煌延續,沒有將經濟抓起來,沒有不斷完善內閣制度,沒有「改革開放」。否則,可能就不是「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大殺四方,而可能是「偉大的東方帝國」屹立在世界的中央。


弱弱問一句,你們說的高曉松是玩音樂那個嗎?怎麼現在玩歷史了?趕緊去百度一下,人家說歷史都好幾年了,我這也太不關心娛樂八卦新聞了,趕緊檢討一下!

再往下看看,人家說歷史都好幾年了,粉絲數量比我的鼻毛數量都多,而且出生於1969年,比我大十幾歲,看過的歷史書比我多啊,所以在此向高曉松老師請教幾個歷史問題,都是我中學歷史學過的,還望賜教一二:

一、關於明朝明君

別的皇帝我真不太熟,只知道教科書上提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歷史上有如下評價:

1、順治帝:「朕以為,歷代賢君,莫如洪武。何也?數君德政,有善者,有未盡善者。至洪武所定條理章程,規劃周詳,朕所以謂歷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2、康熙帝:「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緯武經文,統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極周詳,非獨後代莫能越其範圍,即漢唐宋諸君誠有所未及也……洪武乃英武偉烈之主,非尋常帝王可比。」

3、孫中山:「嗚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靈,何以及此?」

4、毛澤東:「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咦?清朝的皇帝不都是全盤否定明朝皇帝嗎?為啥我聽著好像說朱重八是明君呢?求曉松老師指點一二,避免順治、康熙之流誤導我們。

二、關於明朝名將

明朝名將其他的不熟,只知道教科書上提過的戚繼光、鄭成功,歷史上有如下評價:、

對於戚繼光:

鄭觀應:古之為將者,經文緯武,謀勇雙全;能得人,能知人,能愛人,能制人;省天時之機,察地理之要,順人和之情,詳安危之勢。凡古今之得失治亂,陣法之變化周密,兵家之虛實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無不洞識。如明之戚繼光,俞大猷等諸名將,無不通書史,曉兵法,知地利,精器械,與今之泰西各國講求將才者無異。

黃道周:繼光將軍,生殊不偶。五等三孤,是其所有。推彀備倭,東南是守。因練三軍,短長互紐。南北並驅,利於險走。陣名鴛鴦,可暫可久。分守浙東,島夷時吼。睹戚旌旗,辟易海口。因而誅之,獲訊獻醜。檄救江西,到即斬首。再往牛田,俘馘不苟。敵陷石州,召光入部。因請練兵,以為利藪。再請車營,以為不朽。部議持之,唯唯否否。江陵遣觀,方窺八九,少保加榮,勛名山斗。

對於鄭成功:

1、康熙帝:鄭成功病逝於台灣,康熙題撰輓聯一副,聯云: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朱成功系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

2、四方赤良(日本):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

咦?康熙和日本人在忽悠我們嗎?他們有什麼陰謀?求曉松老師指點一二。

三、關於明朝名士

明朝名士其他的不熟,只知道教科書上提過的王守仁(王陽明),歷史上有如下評價:

曾國藩: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三島毅: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

東鄉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陽明。

高瀨武次郎: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這個牛吹得更厲害了,居然都跑去影響日本了?求曉松老師批判。

曉松老師,人家都說,40歲以後相由心生,我覺得這個有一點點道理。

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此人嘩眾取寵之徒。為了出名可以說話不負任何責任,他的話聽聽就好。任由此人在網路上胡說八道也說明了脫口秀監管不力的現狀。 前段時間,此人把我們大家熟知的英雄們可是都數落了一番。例如戚繼光抗擊的倭寇不過是沿海小土匪,鄭成功是如假包換的大倭寇,等言論讓人大跌眼鏡,真不敢相信出自此人之口。

此人還惡意侮辱某正服,將之引喻為希特勒,其言論包藏禍心,唯恐天下不亂。高曉松此人作為一個名人,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今天公然在網路脫口秀節目中胡說八道,違背公眾普遍認知。嘴巴一張一合,反正又不要負任何責任,讓人氣憤。真搞不清楚,難道一個名人就可以公然胡說八道了嗎?

其自認博古通今,其言論違背大眾認知,明顯是嘩眾取寵。他說的話,大家當做笑話聽一聽即可,萬萬不能當真。其言論包藏禍心,有時候隱喻二戰惡魔希特勒,這種傢伙竟然今天還能在網路上蠱惑人心。

。 此人人品很有問題。所以他說的話,大家萬萬不能相信,當做笑話樂樂就好了。


只能說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曉松先生,又在博人眼球,拿明朝消費罷了。

高曉松的原意應該是,提到中國古代王朝,就沒人想到明朝。明朝的明君、名士、名將還不如秦淮八艷的名妓有名。

分析一個王朝的歷史,要從它的人口、工農業產量、自然資源、國內外貿易、稅收稅制、政治體制、教育體制等多方面全面分析。

如果只是上嘴皮碰下嘴皮,扇子一揮,腦袋一拍,就得出所謂的「無名君,無名將,無名士」的結論。那隻能說高曉松對明朝歷史看的不多,又想裝逼黑一把,黑也黑不到點子上。

如果他不說「名士只有唐伯虎」、「不如秦淮八艷」之類的話,其實還挺唬人的。結果,一句話把自己老底給兜了。

我個人認為,誰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但是如果要拿到公眾平台上講,就要拿出實質性的、學術性的資料來支撐自己的觀點,不能僅僅是單純的談自己的主觀感受。否則就是耍流氓,就是誤導觀眾!


明朝的明君和名士,先放一邊不說。就單說名將。

如果徐達、常遇春、戚繼光等,這些明朝名將的名聲還比不上秦淮八艷的話。那宋朝和清朝的將領,估計連東莞小姐的知名度都不如!

再說明君,如果朱元璋不算明君,那麼被韃子佔領了四百三十年的幽雲十六州就是昏君或者暴君收復的。

「富宋」三百年,連一個區區的幽雲十六州都收復不了。精英整天拿「遼國強」、「金國強」做幌子,一個真正強大的王朝,會拿對手強做借口嗎?

弱就是弱,王朝弱,還嘚吧明君,扯什麼犢子!

最後說名士,如果王陽明不算名士。那乾脆就不要說話了!雞同鴨講,地球人跟火星人聊,跟傻逼沒有什麼好聊的?

說白了,高曉松就是「你再有名,我都不覺得你有名,因為我就是討厭你,哈哈哈哈!」、「明朝最大的文人是唐伯虎,我樂意我高興,哈哈哈哈!

以明朝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作結尾。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可能是我我孤陋寡聞吧,唐伯虎的詩句境界應該遠超楊慎吧。


如果這句話真實高曉松說的,我只能評價其為有失水準,不負責任。明朝無明君、名將、名士顯然是對明史的一種褻瀆。請問你是切切實實去拜讀明史了嗎,你是真真正正了解歷史嗎,你是踏踏實實學習歷史了嗎?

1、明君: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都是有為之君。

(1)朱元璋,以布衣出身,開創長達276年的大明帝國。其非凡的膽識和卓越的指揮才能,驅逐蒙元,統一四海。其開國曆程難度高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任開國之君,建國後又迅速建立一整套井然有序的帝國規則。建業受業都是如此出眾,此等人物難道不是明君嗎?

(2)朱棣,藩王出身,白手起家奪得天下。永樂大帝五征大漠,徹底掃除北元等游牧民族的威脅,這是如此的軍事豪邁;派遣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沿途國家相繼朝貢明朝者多達百餘國;遷都北京更是做到天子守國門。內修外伐,鑄造了一個帝國強大的雛形。如此帝王,怎能不是明君。

2、名臣:劉伯溫、李善長、于謙、張居正、海瑞。

開國功勛劉伯溫、李善長,助朱元璋掃平四方,開創明朝偉業。

北京保衛戰兵部尚書于謙,排除眾議,另立新君,擊退瓦剌。延續明朝國祚200多年,拯救明朝於大廈將傾之時。

張居正,以壯士斷腕之決心,推廣改革,主導了明朝中後期的隆萬大改革,再次一定規模上為明朝續命。

海瑞,兵至南京禮部尚書從二品。為人剛正不阿,自身廉潔奉孝。其為一代楷模,包拯齊名。海瑞不只是一個人,一個官,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再說明朝無名臣不是眼瞎就是眼瘸。

3、名將:徐達、常遇春等開國功勛、朱棣(難得領軍人才)、戚繼光、鄭成功。

開國功臣名將如雲,不再贅述。朱棣更是一位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台灣民族英雄。

4、名士:謝晉、吳承恩、徐渭、唐寅、文徵明、顧炎武、黃宗羲、李時珍、徐霞客。

謝晉,謝大才子主修《永樂大典》。吳承恩《西遊記》,徐渭、唐寅畫筆成精,文徵明書法冠絕明清,顧炎武、黃宗羲更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李時珍徐霞客自不必多說。


這句話是高曉松在其《曉說》中對於明朝的評價,個人認為此言有失公正!

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政權,其為整個中國發展的貢獻度是極大的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歷經永樂時期的輝煌,後續也有仁宣之治、萬曆中興的局面現,也曾領先於整個世界,所以說明朝曾經無比強大!

那麼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看,明朝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吧

國家精神——君王骨氣&名臣精神

太祖皇帝遺訓:「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

永樂大帝提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所以,終明一朝,國祚276年間,英宗被俘堅決不投降,于謙為國守住北京抵擋瓦剌

末代皇帝崇禎城破國亡前夕自縊景山,絕不南遷!

這是大明天子的氣度,也是祖上傳下來的血性與骨氣

明朝自廢丞相以來,建立內閣設置首輔,並於200年間湧現了無數的名人能臣

延續國祚五十年的一代名相張居正

隱忍為國除奸相嚴嵩的徐階

誓死保國拱衛京城的正臣于謙

反抗閹黨至死不渝的忠臣楊繼盛

再如三楊、楊廷和、高拱、夏言、申時行等都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文曲星

這些名臣如盛開的鮮花,絢爛又繁多,無一不是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科技發展——大航海時代&科技繁榮

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遠至非洲沿海,開創了近乎超越世界的大航海時代

堪稱無敵的巨艦、規模空前絕後的水師部隊,強大的海戰能力,無一不代表了這個時代最高的海上霸主地位

軍事層面,大量火器的使用,如三大營中的神機營配備先進的火銃,曾橫掃蒙古鐵騎威震華夏。再如寧遠城上的紅夷大炮,曾將後金努爾哈赤打的生活不能自理,而廣泛應用於實戰中的三眼神銃和小佛郎機也都是那個時代最先進的武器

這些都足以展示明朝軍事水平的高度,雖然明末不負榮光但卻依然有袁崇煥的關寧鐵騎給予後金最沉重的打擊!

文化進步——最後一個聖賢

終明一朝,名人才子如唐伯虎、楊慎、解縉等層出不窮,又有堪稱中國古代最強驢友的徐霞客,可謂是人才濟濟

但是,有一個人超越了他們所有,時至今日仍對我們產生無比深遠的影響

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腰間常掛有一個名牌,上述八個大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守仁,別號陽明先生,思想家、藝術家、軍事家。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

他所創立的陽明心學,將儒家文化發展到了又一個新的高度,與孔子、孟子、朱子一併稱為聖賢

大明的榮耀,大致如此

無論是軍事實力、科技發展水平或是文化發展,明朝自元代以來將整個國家水平和文明程度都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為中國的近代化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清康熙皇帝曾如此評價明朝——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我想,這句話就足以反駁高曉松的那三無評論了吧!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放點個贊再走咯,關注一下就更好了!


高曉松對明朝的「三無」論斷,應該是因為下面這條微博吧:

其實,我想說,大家別當真,當真就敗了,因為高曉松本就是個娛樂名人,他這樣說,其實和大家吵架沒兩樣,大家細看,他的話似乎就是在懟明粉,單純的為了懟而懟。

當然,認真的懟回他去,也不是沒有辦法,舉個例子就是了:

大明無和親是因為沒有女兒?笑話,請問歷史上漢朝、唐朝和親的時候,什麼時候是把皇帝的親閨女嫁過去的,基本都是宗室女子,是皇帝臨時為了和親通婚的政治目的而晉封的新公主,甚至是冊封的宮內宮女。不通婚和親是因為沒有女兒,這事本就是扯淡。

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而明成祖朱棣更是御駕親征五征蒙古,試問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皇帝能如此。

再說名將,明初的徐達、常遇春、甚至朱元璋自己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明初的陳友諒、張士誠是何等的強敵,在群敵環繞的情況下、徐達、常遇春等人不僅一一擊破,還將元朝餘孽追至西伯利亞深處。而且明成祖朱棣自己也是身經百戰的名將,明中後期的李如松,把小日本打回老家,那還是在朝鮮打的,明末的如孫承宗、袁崇煥、李定國、曹文詔、洪承疇等等都是保家衛國的名將。

名士:除了大家熟悉的才子唐伯虎,還有解縉、楊慎、徐渭,更有中國最後一位聖人——王陽明,地質科學家徐霞客,文學創作也是十分豐富,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去掉一部《紅樓夢》加上一部《金瓶梅》都創作在明朝。

總之,高曉松這句話,權當是一個娛樂人士為了娛樂大眾說的一句玩笑話,不需要太過認真。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高曉松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