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員上朝時的帽子為什麼有兩個長耳朵,這個有什麼作用?
這兩個耳朵的帽子叫直腳襆頭,又稱為烏紗帽。為什麼造型這麼奇特,相傳有兩個原因:
一、這兩個耳朵最先是固定帽子的兩根帶子,其實早在宋太祖之前就已經有了,只是後來宋太祖在上朝的時候,發現官員們在下面經常交頭接耳說悄悄話,於是就突發奇想改成了這樣的帽子。兩根耳朵叫直腳襆頭,又稱為烏紗帽。這種帽子只在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戴,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從此大臣上朝就不會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了。
二、另一個原因是說這種官帽的設計類似於古代皇帝帽子上的流蘇,如果走路不端莊或是搖頭晃腦的話,流蘇就會隨著擺盪而影響視覺。所以這樣設計是要提醒官員走路說話要直立端正,才能自然而然產生威嚴,暗指官員品性要端正。
關於宋朝官員帽子上的長耳朵,有很多人說是趙匡胤發明的,目的是為了禁止官員上朝時交頭接耳。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這是瞎扯。
且不說趙匡胤自己也戴這種帽子,這種帽子早在唐朝就有,趙匡胤難道也是穿越者?
其實,宋朝官員戴的這位長耳朵帽子,其正式名字叫襆頭。襆頭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中的一種,是經過幾百年演變而來。最早的時候,在中原華夏地區,身份尊貴的階層戴冠,所謂「二十及冠」。身份低微的人,則是用一塊布把頭髮包起來打個結,打完結還留幾個角,這叫幘,襆頭就是由這東西演變來的。一開始是前後各兩個角,後來前面的倆角消失了。
襆頭大約是在唐朝時出現的,我們知道唐朝是文化大繁榮時期,尤其服裝也很有個性。襆頭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展,據說一開始只有皇帝的帽子上有金屬把襆頭的兩個角變硬變長,到了唐中後期一些范鎮節度使勢大,也開始做些出格的事,學皇帝把角變硬變長。再往後就逐漸普及了,襆頭的兩個角也變成了各種樣式,唐朝人講究個性,變著花樣玩想玩出個與眾不同。
宋朝是繼承了唐朝的這種傳統,並更加普及還形成了一定的制式,什麼樣的階層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帽子有著詳細規定。就是官員,不同品級戴的襆頭也是不一樣的。
綜上,宋朝官員的這種帽子絕對不是趙匡胤發明的,說是他發明的真是給他臉上貼金了。不過,宋朝對襆頭的這種完備的制度,可能有趙匡胤一功勞。
看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宋代的官員們頭頂上所戴的帽子兩旁會有一個長長的延伸。也就是帽子的兩旁長著一個長長的耳朵,相傳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
其實這樣的帽子並不是趙匡胤所發明,它是從隋唐時的襆頭演變過來的。在隋唐時期,襆頭是一塊褐色的方形織物,它有四個角。把它戴到頭上後,把其中的兩個角在頭後面打上結,讓它自然垂下去。而另外兩個角反折到頭頂上,然後打結固定住。
要知道唐朝人是講究個性的,所以唐朝人也開始在襆頭上下功夫,變著花樣想玩出個與眾不同。所以後來,他們給襆頭加了骨架,把它拗成各種固定的造型。帽子的兩邊是八字外撇形,或著是左右平伸,或是斜向上。後來又出現了長腳、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軟角、舒角等各種造型。到了晚唐的時候,向左右伸長的平襆頭腳就逐漸流行了。
到了宋朝,趙匡胤又將帽子做了改良,讓宋官員的帽子都有兩個很長的橫著的耳朵,話說這樣的帽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一、 長耳朵帽子是為了防止大臣在朝堂上竊竊私語
眾所周知,趙匡胤的這個皇位是黃袍加身得來的。在剛剛經歷過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趙匡胤雖說坐在龍椅上,但心裡也是十分地不安的。
因為杯酒釋兵權也只是趙匡胤的初步計劃,那留下來的官僚依然會令他擔憂害怕的。
尤其是在朝堂上,他坐在上面,若下面的臣子竊竊私語的時候,他心裡就很不舒服。
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太監說,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這表明官員有事情就要當著皇帝的面說。並且皇帝很忌諱官員們在私底下竊竊私語。
據說在一次早朝中,趙匡胤坐在龍椅上,發現站在下面的文武大臣,正在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
趙匡胤是非常討厭這種行為,不禮貌是小事,若是一些大臣跟自己闖天下時的同僚妄議朝政,這對於他來說可是一大忌。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官員們,在朝廷上偷偷的評論朝政,就突發奇想在官帽上加兩個耳朵,以此來拉開官員們的距離。他用鐵片和竹篾做骨架,讓帽子兩邊的長翅膀各長一尺多。
在宋元時期,一尺相當於現在的31.68厘米。據說後來帽子兩邊的翅膀做得更長,那戴上是什麼樣,大家在這就自行腦補吧。
趙匡胤下旨讓眾大臣都帶上這種帽子,他的目的是很明顯的。只要大臣們在朝堂上想要轉頭說話的時候,長翅就會擺動,這樣高高在上的皇帝就能輕而易舉地發現是誰在破壞規矩了。
而且大臣們要想交談,也只能面對面地交談了,是絕對不會出現交頭接耳的現象了。要是再有交頭接耳的現象,那也只能啪啪地打臉了。
二、 長耳朵帽子也是為了規矩官員的行為
宋朝的帽子設計,其實是有一點類似古時候皇帝帽子的流蘇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帶上流蘇的帽子,皇帝如果走路不端莊,或著是坐著沒有形象而搖頭晃腦的話。
這時,帽子上的流蘇就會隨著擺動而影響了皇帝的視線,有時還會打到皇帝的眼睛。
所以皇帝帶上這樣的帽子,是為了能端莊自己的行為。
而宋朝的這種長耳朵帽子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要頭有抖動,那麼帽子的長耳朵就會劇烈地晃動。這對於一個有身份的官員來說,帽子的耳朵劇烈抖動是很不雅的行為。所以帶上了這樣的帽子,官員們都會注意自己的行為。
走路就不會大步流星和來回搖擺了。他們都會挺胸昂頭,規規矩矩地正步走著。
要說帶上這個帽子,還真是能規矩了官員的行為。據說當時有一名官員,打扮成書生模樣微服私訪,他遇見一個老農便一邊走,一邊攀談起來。但老農在與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卑躬屈膝的,十分恭敬。
當他離開的時,老農還跪地拜別。他很奇怪地問老農,「我只是一介書生,老人家為何如此。」只見老農笑著說,「大人不必隱瞞自己的身份,你一看就是朝廷官員啊」。
官員一聽就更加費解了,便問道,我們素不相識,你是怎麼知道我是官員的呢。老農說道:「您在過窄巷的時候,總是側著身,左看右看,生怕碰掉你的帽子,你這舉動是常戴官帽養成的習慣吧。
所以官員帶上這樣的帽子,已經將這種規範自己的習慣帶入了日常。
看來官員所戴的帽子還真是有作用的,不是隨隨便便就改成這樣的。當然這種帽子也只在上朝和正式場合下佩戴,其他時候是不用戴的,要不然平時也戴就太礙事了。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復「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前面幾乎所有的回答都說是這宋太祖趙匡胤的發明,是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實際上,這只是後人杜撰出來的一個故事。這種「長耳朵」宋以前早已出現。趙匡胤的傳說流傳極廣,幾乎成為人盡皆知的「常識」,而且被演繹得繪聲繪色:趙匡胤黃袍加身登基以後,大臣們還沒習慣角色的轉換,沒尊沒卑。某天趙匡胤見官員上朝交頭接耳,勃然大怒,心生一計,下旨開發出一種特別的帽子,兩邊加兩根長長的翅子,專供官員上朝使用,防止他們相互咬耳朵說悄悄話。
其實,「長耳朵」原來只是固定帽子的帶子,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這兩條帶子就已經逐漸誇張伸長,人們以其長、挺為美,經歷過一段長達數百年的逐漸變長過程,並不是趙匡胤看到大臣交頭接耳不爽突然發明出來的。
這種官帽在宋代文獻被直接稱為「襆頭」,是從隋唐時的襆頭演變而來。襆頭原來是一塊黑色的方形織物,有四個角,蓋在頭頂以後,兩角在後面打結下垂,兩角反折到頭頂上打結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
△ 初唐襆頭的原始系法,兩角反折到頭頂打結,可以看到另外兩個小角垂在背後,逐漸演化成長腳,就成了後來的「長耳朵」。
在後面打結的兩個角,就是宋代「長耳朵」的前身。兩條襆頭角打結後垂在後面飄搖,人們覺得不太莊重,於是想方設法做各種誇張化改造,成為帽子的裝飾重點。從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間,變得越來越長,並且加了骨架,拗成各種固定造型。或成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又出現長腳、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軟角、舒角各種造型。晚唐時,向左右伸長的平襆頭腳逐漸流行,成為一種常用的標準襆頭。
△ 晚唐、五代的各種襆頭腳,從短腳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翹衝天,各種誇張都有。(燕王繪)
△ 如上圖,早在趙匡胤之前的晚唐、五代,就已經廣泛流行各種誇張的襆頭腳造型,其中就包括平直的展角,比如圖1,長度已經超過肩膀,和北宋類似了。
關於襆頭,宋代的官方文獻以及文人筆記里本就有很多論述,在所有的宋代文獻中,沒有一處提及展角襆頭是由本朝宋太祖為官員而發明,反而更多還提及硬角、平角唐五代早已有之。
比如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就總結,襆頭從北周出現以來,不斷變換新的樣式,兩腳或彎曲向上、或兩闊腳、或短銳角,當時樣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末以後」,又發展為「展腳」,是北宋「今所服」的樣式:
襆頭,後周武帝為四腳,謂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頭小樣巾子……折上巾以余帛折之而上系,今謂之襆頭小腳,其所垂兩腳稍屈而上,曰朝天巾。後又為兩闊腳,短而銳者,名牛耳襆頭,唐謂之軟裹。至中末以後,浸為展腳者,今所服是也。然則制度靡一,出於人之私好而已。
所以,長長的展角只是襆頭角的逐漸硬挺化、誇張化、威儀化,從實際結構功能發展為裝飾彰顯結構,這種情況在服飾發展史中其實很常見。宋代也只是延續了這種發展趨勢,並且進一步誇張化了。
所以第一,它不是北宋皇帝一拍腦袋而發明的。其次,這種展角襆頭,在晚唐到宋代,也並不是官員上朝專用,而是上下通用的帽子。
當時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諸臣,甚至樂師、儀衛、戲子,誰都可以用,各種場合都會用。我們從當時的壁畫中可以看到,唐、五代、遼、宋、金,不少門衛、伎樂,甚幹活的僕人都使用展腳襆頭。自然更不可能是趙匡胤為了防止官員而專門設計的。如果是為了防止官員交頭接耳而設計,那為何皇帝本人和僕人也都戴呢?
△ 戴襆頭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冠帽之一,甚至比官員還長,更顯得威儀莊重。
△ 五代、遼、宋壁畫繪畫中,有大量戴展角襆頭的僕人、侍衛、樂師,並非官員上朝專用。
△ 敦煌五代壁畫里,甚至還有大量幹活的百姓戴展腳襆頭。
當伸長的平角襆頭在晚唐流行以後,宋代繼承並發展成為上下通用的一種帽子。《宋史·輿服志》說「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平施兩腳,以鐵為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這種平腳襆頭。沈括在《夢溪筆談》也對此有一番論述,不過他認為加骨架的硬腳襆頭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愛戴這種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鎮僭用,到了宋代,直腳成為貴賤通用的樣式:
所以第二,它也不是為了防止官員交頭接耳而特別設計的。「襆頭,一謂之四腳,乃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故亦謂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腳。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腳。本朝襆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
就和歐洲中世紀二尺長的誇張鞋尖、清末一尺高的假旗頭一個道理。
在流行史研究里,我們常常會看到這種情況,當一個本具有實際使用功能的結構,因為露在外被人們加以誇張裝飾,當誇張的趨勢一旦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發展到極端,甚至脫離了原始的結構功能,變成後人無法理解的樣子。當發展得太誇張影響了實際生活使用以後,又會逐漸消失。
類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旗人女性頭頂高大的「旗頭」,緬甸一些婦女脖子上的項圈,歐洲中世紀長度超過兩尺的尖頭鞋,其實也並沒有實際功能,都屬於裝飾逐漸誇張化並以其為美的情況。
宋代冠帽兩邊長長的耳朵,其實也是襆頭角在數百年來長期演變中,逐漸發展形成的一種誇張裝飾,被五代、遼、宋、金各階層、各民族、各時代廣泛接受和使用。當長到極致,也起到了莊重端正的效果,到了元明時代,就變成官員公服專用的一種帽子。又因為太過不方便而在明代逐漸退出使用。
至於防止交頭接耳這種說法,其實出自宋末元初人所寫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為平橫的兩腳起到避免朝見時「偶語」的功能。這個說法其實是後人的結果論,從長腳的實際存在造成的效果而想當然地推測它的設計初衷,《席上腐談》被古人評為「詞意多膚淺無稽」,說法多穿鑿附會不可信,由此也可見一斑。
元代以後,展角襆頭已經不再在日常使用,所以出現這種推測也正常。至於附會到趙匡胤身上,就是更加晚近的編造演繹,不可當真了。
這種帶有兩隻長耳朵的帽子,叫做翅帽。因為它的形狀奇異,既像長了一對耳朵,又像長了一對翅膀,故名。
翅帽的發明者,是大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這個人,在歷史上實在是大大的有名。很多流傳至今的成語和歷史典故,都出自他。比如「黃袍加身」,比如「杯酒釋兵權」,比如「斧聲燭影」。
除了這些典故,其實他還做了很多影響深遠的事情。比如,宋朝之前的宰相,上朝時不是站著的,而是坐著的,有自己固定的椅子。
可是趙匡胤為了削弱相權,就把椅子給撤掉了,從此,宰相也和其他的大臣一樣,站著奏事、議事。
老趙是怎麼撤掉宰相椅子的呢?當然不會發一道聖旨。那就太笨了。趙匡胤的辦法非常巧妙。
有一回,宰相奏事,趙匡胤突然說自己最近耳朵不太好使,聽不清,讓他走近一點,繼續說。宰相不知其中玄機,就站起身,向皇帝走近了幾步。等他說完事情,轉身回去時才發現,剛才的椅子沒了。
宰相多聰明啊,立即悟到了其中玄機,也就不事聲張,從此就站著了。
拿掉宰相的椅子後,趙匡胤又發現了一個新問題:上朝時,大臣們老喜歡跟周圍的人竊竊私語。
他們說了什麼呢?趙匡胤聽不到。因此很煩躁。
於是,老趙靈機一動,就發明了翅帽。大臣們戴上翅帽後,必須跟周圍的人隔著一段距離,不然就容易被帽翅戳到。如此一來,大臣們竊竊私語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不得不說,趙匡胤實在是太聰明了。
襆頭並非是宋太祖趙匡胤為嚴肅朝廷而發明的文明之物,是經過歷史演變的產物。
襆頭作為中國男裝的獨特標誌,歷史悠久,誕生於南北朝,最終被清朝的滿式冠帽所取代。歷朝歷代,除了襆頭髮生變化,襆頭腳也在演變。襆頭腳是指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因質地軟而下垂,故名「垂腳」或「軟腳」。後來這部分得到加長,被稱為「長腳羅襆頭」。
後來又出現了「硬腳襆頭」,裡面用銅絲或者鐵絲為骨。樣式也逐漸增多,宋氏展腳襆頭便是其中一種。
襆頭是中國服飾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據說是宋太祖趙匡胤做了皇帝之後,每天上朝時,總有一些大臣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讓趙匡胤很不爽。趙匡胤作為一代明君,也不可能把這些大臣全拉出去治罪,於是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奇策。那就是給大臣們的官帽的左右兩邊各加一個長耳朵,這樣以來,大臣們交頭接耳時,帽子上的長耳朵就會互相碰撞,交流起來那是相當費勁。不得不佩服趙匡胤的聰明才智。
扯蛋,還防止交頭接耳,大臣敢嗎?在殿上頭都不敢抬,為什麼用笏板?看皇上都犯罪,更別說講話了,要殺頭的,你以為電視劇啊,大臣和皇帝打情罵俏稱兄道弟,不怕死啊,得離三步以外還得低頭跪著,帽翅是告訴官員時刻謹慎做事公平,因為有翅你就不能大步流星不能左右搖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