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為什麼誕生不了物理學?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中國文化中真沒有物理學的萌芽嗎?當然不是,我來說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墨子。學過《公輸》一文(「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的人應該知道這位生活在春秋的偉大工程師和智者,他和他的門徒,創建的墨家,可惜在歷史鬥爭中失敗了,不然中國文化都會被改寫吧,但即便失敗了,墨家創造的文化,也依然屬於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成王敗寇的思想在對待文化遺產時是要不得的。

墨家的著述流傳後世者有《墨經》一書,分《經上》和《經下》《經上說》、《經下說》四篇。《經上》大都是原理、定義、界說;《經下》則建立論題並論證;《經說》則是對《經》的解釋與闡述。

墨子首先是位機械師,因而在他的著作中,包含大量力學與機械設計以及槓桿原理。 比如他在《經上》中明確提出,力是物體加速運動的原因,即「力,刑之所以奮也」。更進一步,他在《經上說》中指出,力與重力等效,即「力,重之謂」。至於經常用來舉例證明中國古代科學萌芽的,墨子對小孔成像的研究,更是光學研究經典之一。

而在聲學的研究方面,他的發現一直流傳後世,即井和罌有放大聲音的作用。雖然他並不知道其原理,但他發現這一現象可以用於守城。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城是當時的攻城戰中已經出現的技巧,尤其對於沒有護城河或者護城河太淺的城池,通過挖地道的方式直接進城,尤其是半夜或凌晨待守城之人疲憊鬆懈之時,一部分精兵通過地道 入城之後,強攻城門,接應外面準備好的大軍衝進城內。但墨子依據他的發現,設計出一套在城內晝夜監聽——尤其是寧靜的夜晚時——敵方挖掘地道所發出的聲音的辦法。只需沿著城牆每隔大約三十尺挖一口井,然後將大罌(應該是類似大瓦罐的器物)放在井中,將罌口綳上薄牛皮,讓聽力敏銳的士兵或百姓伏在其上監聽,就可知敵方是否在挖地道,以及在哪裡挖地道,提前做好準備。

而在形式邏輯推理上,墨子也自有體系,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並指出「辟」、「侔」、「援」、「推」四種辯論方式的邏輯要求與常見邏輯錯誤。可惜的是,墨子不僅僅是位偉大的工程師以及研究自然奧秘的大家,同時他還有自己的價值觀,並試圖遊說君王——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利他主義)以及兼愛非攻的和平精神,用今天的說法,大概就是非常的聖母白左。明明手執利器和技術乃至思想,還有眾多的弟子,如果是起點中文網的套路,大概應該佔據某個城池,或者推翻某個諸侯的統治,然後一統天下吧。

可以想像,他的這套價值觀,和當時的形式格格不入,而以墨家一家之力,也根本不可能阻止戰爭。雖然在《公輸》一文中——「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墨子成功的勸阻了公輸盤(魯班)不要為虎作倀,給想要打仗的諸侯王提供戰爭利器,但對當時的天下而言,大概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吧。按今日的大一統思想,更是妄圖阻擋統一的反對派了。

而自墨子或墨家衰微之後,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就和技術發展關係疏遠太多,沒有知識分子的參與,技術的發展只求有點實用性即可,對原理的研究也就幾近於無。說簡單一點,不僅是物理學,整個自然科學的萌芽都可以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消失殆盡了。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謝邀。

我要表明的兩個觀點是:

1. 有時候文學和科學是相互制肘的

遙想中華燦爛的數千年文明。在那個時候,各行各業的排名,可以用「士農工商」來排序。考功名那是第一,其次是農民或者地主,再其次是手工業,最次是商業。

仔細想像,這4者里,唯一有可能成為物理學溫床的手工業,也是倒數第二的存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要麼附庸風雅去琴棋書畫,要麼從戎征戰。真正的科學沒有好的社會環境來支撐。

古時候,地震儀、四大發明、墨子的機關術、圓周率等等,都是和科學沾邊的。

但是,大都淺嘗輒止了。

所以,有了我們發明了火藥創造了煙花。而百年後的歐洲學習了去,卻變成了槍炮。

2.地大物博、資源不缺

在古時候,英國和西班牙去征戰世界的原因是掠奪資源。

後來,世界大戰、二次大戰引發的原因是因為生產力超過了消費需求。

但是,這種因為快速發展,而缺乏物資、或者消費能力缺乏的情況。在中國這樣的大國上不存在。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是一種不需要科學也照樣繁榮的狀態。

反而英國、日本、法國,這些島國或者面積小的國家,迫切的需求,讓他們成為先發展起來的領頭羊。

也就成了科學爆炸式發展的地方。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么萌~


因為我們太精明。

比如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它轉化為生產力要多久,或者它對於短時間有什麼提升。對於中國古代,我給你講個黑洞,講牛頓三定律,還不如改造個水車有價值呢。

中國人是實用至上的,什麼有用,什麼好用,什麼最快時間轉化為實力,我們做什麼。所以,中國古代大都是應用科學,都是我們需要的。而物理學,中國古代對於兩個鐵球誰先落地完全沒多大興趣,這是什麼,奇技淫巧,與世無用,我們研究他幹嗎?

還有一點,中國連專業研究人員都沒有,很多發明都是士大夫副業研究出來或技工提高技術的研究,而學校里,教的是四書五經。除了天文就沒有專業研究團隊。而西方,大學很早就有了,他們的學校誕生了專業的研究人員。中國怎麼可能出於系統的科學學說?


中國文化為什麼誕生不了物理學。這個問題非常好,直接提出了實質問題。那麼,為什麼中國文化能夠傳承下來,卻又沒有產生物理學以及包括物理學的近代科學理論呢。實際上,這就是教育得普及和缺失造成的。如果說,春秋時期是中國文化的空前繁榮時期,近代科學的各種學說和學術理論都可以在這一時期找到初次冒出的萌芽,但自從漢朝提出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及漫長科舉制度使中國知識分子以科舉考試為主要目的,所有學習都圍繞讀書中舉做官為目的,雖然這一制度使產生了不少治理國家的人才,為當時的社會管理能夠提升到一定高度,但卻造成了沒有任何科學技術的理論儲備的現象。同時,由於當時整個國家根本沒有知識儲備的學校,學子們只有通過私塾獲得少的可憐的知識,這些知識還只是四書五經,而教授這些學子的也是沒有中舉的落魄秀才,導致文化的固化和知識的僵化。雖然這種科舉制度在當時為治理國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使每個朝代都有能夠產生科技文明的漫長和平期,但是,科舉制度的弊端卻暴露了出來,不儲備科技文化人才,所有知識儲備只以做官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導致整個國家沒有學校,所有秀才經過私塾的短暫培訓後,以後便是以漫長的歲月自修八股文考取功名。而稍微有點知識沒有考取上功名的秀才也把從事生產勞動視為下作,同時把沒有文化的能工巧匠視為淫巧之術。魯迅描寫的孔乙己以及官場現形記都有描述。我們可以看到,扁鵲魯班華佗等一些優秀人才為什麼只有民間傳說,沒有任何記載,甚至他們也沒有任何著述。這是什麼原因呢。實際上,他們只是斗大的字不試一籮筐的下人。中國天文觀測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記載的,遺憾的是這些並沒有上升到科學理論,而成為天象卦詞。那些從事普通勞動的人由於基本上是文盲和下人,他們在勞動和建設中雖然產生了一些科技技術,但是由於沒有文化,使這些寶貴的創造無法記錄也無法上形成科學理論。他們創造了長城,渾天儀,地震儀,趙州橋,天安門,故宮等等偉大的建築和擁有著改天換地的科學技能,但是他們只不過是民科,是一群不識字的愚魯下作之人淫巧之術,沒有一個秀才願意去總結和記錄他們的偉業,更不會把這些知識上升為理論了。由於沒有理論總結,導致那時的中國即是一個誕生髮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也是一個停留在初級發明沒有上升到理論的國家。唯有中醫學有一些知識分子聚集,同時產生了中醫學說,可惜的是,這些寫下中醫學理論的人由於沒有皇家身份,同時也是沒有任何學術背景,被罵了幾百年,直到今天任然挨罵。我有時候都為他們這些沒有學歷沒有知識沒有學術背景的古代發明家們和民間科學家們冤得慌。可也感到無奈啊。


看看現在都是什麼時代了,學校還要在指揮棒的調動下,增加語文文言文的比重,不是說古代文化不好,喜歡的人可以深入研究,為什麼強迫大多數人去學習。以現在的發展結果看起來,保護傳統與發展科技應該並駕齊驅,工業革命之後歐美敲開中國大門,我們難道不應該更重視科技的發展,重文輕理是現在高考的格局,中國發展出來的科舉制度就看出來了,所以一脈相承,一個重視文科的國家,發展什麼自然科學,你看現在小孩去學書法,學跳舞學畫畫學語文數學什麼的都有,有幾個注重科學素養的提升,古來如此,中國沒有科技沒有物理學的土壤,不喜勿噴!


就近代儒家文化中,西方科技就被說成奇技淫巧。忘了孔子那個弟子,發明了減輕人力機器,被孔子說投機取巧。縱觀物理學發展,物理學先走由生活經驗建立,直到牛頓的出現。當然了還有阿基米德等。中國呢,也有很多生活經驗。但信奉儒家文化就扼殺了很多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直接禁錮了人們思想。近代閉關鎖國,就更不說了。於是就有了李約瑟難題。


1、中華文明更善長歸納邏輯,或者說缺少演繹邏輯的傳統和條件,這二種邏輯是推理或理論的基礎。完整和嚴密的物理學體系依賴於演繹邏輯。

2、演繹邏輯高度依賴於符號/字母表達和數學等式,即所謂形式邏輯,這也是上述1的根本原因。形式邏輯可以擺脫具體的物理形式或直接客體,進而進化為簡單的數學邏輯以無限推演式或繁複推演而達到所有理論融會貫通甚至達到元理論形式,即追根問底得到完整理論體系。

3、文明類型區到,華夏人自古重視和研究人與人關係,活在當下。西方人自古重視和研究人與物關係(源自古希臘哲學傳統),活在未來。閃米特/古印度人自古重視和研究人與神關係,活在死後。

4、中國自從開始學習西方後,就開始喜歡辯論了,但往往是偷換概念地辯論。其實辯論是隨著字母文字的出現而產生,之前的象形文字每個字都有意義,不需要語法與邏輯就能表達真實意思,而字母文字只是符號本身沒有意義,所以標準的語法與嚴密的邏輯才能使字母文字的表達有意義。中國作為唯一倖存的象形文字文明,所有的哲學是建立在形而上學之上,以儒釋道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是針對自己內心、社會秩序、自然規律的方法論,所以中國文化中是沒有絕對的對錯與敵人的。而西方哲學則是建立在邏輯之上,任何東西都有對錯,認識上非黑即白,所以西方的宗教里都有一個敵人,教徒的神聖使命之一是消滅異教徒。

以上4點是辨證統一的。

以下說明,如何進行量化及其演繹邏輯:

按傳統標準,可定量/量化並能以此作演繹邏輯推算,就算自然學科了。只要能數學化,該自然哲學即成科學。因此,科學(包括各個學科或領域/方向)不過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任何學向,第一步,先量化,量化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見最基礎方式是比值定義法(舉幾個最簡單例子,速率Ⅴ=L/t 長度時間比 每秒走過長度,加速度a=厶V/t 速率差時間比 每秒速率差,加速度a=F/m 受力質量比 每單位質量所承受的力,若F為重力G,則重力加速度g=G/m 平均每克所承受的重力。單價P=A/G 總價重量比 每克重價值,密度p=M/ⅴ 質量體積比 每立方體積多少克,電流I=U/R,電壓阻抗比 平均每阻抗所承受電壓值。。。),也即單位量之間關係,單位量關係的本質思想是得到了可量化/對比/計算的基度或基元(從建立開始就是唯一的無差錯的,否則後續推演可能亂套,這就像市場肉菜單價須事先明確否則形成不了市場,推而廣之,這個市場就是一切物理學),這實質上是數學0到1的無差錯精準巨變---事物已被定義為物理學各種因子,這就為以後的可能的推演打下基礎和定義。第二步,尋求推演關係,即邏輯演繹,在很多次嘗試和重新不斷量化方法後,就可以逐步建立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學科或專題。

不管物質或現象形式如何,只要不能量化形式來解釋就形成不了所謂科學或學科。

實際上,國際單位制中共有七個基本量:長度L,時間t,質量M,電流I,熱力學溫度T,物質的量N和發光強度lv。物理學各個領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這七個基本量通過乘、除、微分或積分等數學運算導出,當然用得最多和最大的方式就是上述的比值法。事實上經典力學只用到了前三個L、t、M就完成可理論大廈的推演建立。

人類有史以來,至今來說,只有物理學達到了完全量化和完全數學演繹化。其它學科都不盡完全量化或難於完全量化。

只要肯學習、鑽研、鑽牛角尖,現實世界的任何一切幾乎都可以量化!!!

通常而言,歸納邏輯多了容易產生頓悟; 不斷嘗試量化及其演繹邏輯則容易產生嚴密。

近代自然科學大量概念/辭彙經由日本翻譯並定名,其中大絕大部分是達意到位的,但「物理」這個詞卻不怎樣,貌似「物有原理」但沒得其精髓,應改稱「格致」,中國自古就有「格物致知」,格,含格式、定義、每格、規範/規定/規矩之意,主動意義較強,提示人們知識是活的,是人為的。致,含達致、緻密、得到之意,提示人們,為得到不同的或更加的「致」可重新定義或修改「格」,(如虛擬的地球經緯度就經過反覆定義/測試/修改才最終明確下來,隨後「格地致知」的各種諸如國家時間、國際日期變更線、航空航海、氣候、土地測量、儀錶得以有基準定義和規範,其上的致才有可能合理、嚴密、精確。), 正是這種思想或潛意識才使得自然科學不斷發展,這指人對知識的主觀和主動性,當然,學科理論體系本身客觀上也容易有紕漏紕誤,以及隨著生產力、生產設備、測試設備方法方式進步/改變,也迫使理論重新深化和不斷發展。


牛頓在蘋果樹下打盹,一顆蘋果砸在頭上。他想,為什麼東西都會往下掉而不是往上掉呢?既然地球是遠的,那生活在南半球的人為什麼附在地球上而不是掉下去呢?於是發現了萬有引力,中國也有牛頓這樣的人,來自於成語杞人憂天。兩個社會,兩種態度,兩種眼光。一個是天才,一個是傻冒。到了明代,奇技淫巧惑眾者,斬!別吹明代的什麼火器創新,明代的自然科學已經遠遠不及歐洲。那時的大多數翰林學者,連世界都認不全


推薦閱讀:

TAG:物理 | 文化 | 歷史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