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我的奮鬥》原版的大大來談下感想?


在很多人想像中,《我的奮鬥》應該是一本極有煽動性、可讀性的書籍,像毒品沾了就上癮,所以才曾經那麼火,到今天還得提防。其實事實完全相反。希特勒自己都在私下承認,如果早知道他最終會當上德國總理,那他是絕不會以這種形式出版《我的奮鬥》的。

「述事邏輯混亂」是這本書最明顯的毛病之一。《我的奮鬥》結構鬆散,行文跳躍,一看作者就沒有在書桌前富有邏輯地思考和組織文字的能力。事實上,《我的奮鬥》並不是他「親筆」撰寫,而是他口述,由魯道夫·赫斯記錄,施丹佛爾神父和約瑟夫·捷爾內潤色而成。

作為一個資深文藝青年,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忍不住對他能想到的一切問題發表意見,全然不顧本來的主題,結果使得全書除了政治之外,文化、教育、戲劇、電影、漫畫、藝術、文學、歷史、性、婚姻和賣淫,無所不包,毫無重點。甚至在探討《第二帝國的崩潰》(第一卷第十章)這種嚴肅的主題時,他會突兀地花整整10頁專門討論如何在德國根治梅毒。全書的瞎扯節奏,由此可見一斑。

在對德語的使用上,《我的奮鬥》也是一個反面教材。曾經有文學批評家做過統計,整本書中出現了16.4萬處語法和句法錯誤。在書中,笨重而難以理解的從句、沒有必要的文字重複、稀奇古怪的概括比比皆是,到處充斥著強烈而富有侵犯性的語言,誇張、華而不實、裝腔作勢的文風,矛盾、因果倒置、草率歸因的論證方式。實際上,很少有人——包括許多忠實的納粹分子——能把這本臃腫冗長,多達782頁的大部頭讀完。甚至就連納粹黨內部也有人揶揄地說,這本書其實應該叫作《我的抽筋》。

雖然《我的奮鬥》在本質上就是一本文藝民科青年胡謅出來的玩意,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本書顯示了不凡的否定性力量,依靠這種力量,作者將許多半真半假的謊言和理論攪和在一起,通過自己刻骨的仇恨匯聚成陰謀論大全。在這本書中,希特勒不僅鼓動和激起仇恨,還和所有的讀者一起分享它。另一方面,雖然在描述上有各種跳躍切換,但是在這本書中,希特勒還是清晰並且前後一致地表達了出了一種納粹黨的世界觀,一種他最終在第三帝國中付諸實踐,並給人類帶來災難的世界觀。


沒有啥感想,國內翻譯版本,都是閹割版。

我記住兩句話,大意是,一件事物或者人,哪怕你對他再不滿意,在沒有更好的選擇情況下,你還是得忍著!

第二句,就是總是認為自己了不起的人,要麼是愚人,要麼是妄人!


推薦閱讀:

TAG:我的奮鬥 | 讀書 | 希特勒 |